2019年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2002-2004夏新电子财务分析报告-1539736124.ppt
电子制造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电子制造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经营成果、财务风险及发展潜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企业概况某电子制造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与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批高素质的员工。
近年来,企业销售额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三、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1)流动资产:企业流动资产占比较高,主要为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其中,货币资金充足,有利于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企业回款能力较强;存货周转率合理,表明企业存货管理较为高效。
(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以固定资产为主,包括生产设备、土地和建筑物等。
固定资产占比合理,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 负债结构分析(1)流动负债:企业流动负债主要为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
短期借款比例适中,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应付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企业信用良好。
(2)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比例合理,有利于企业长期投资。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表明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产品具有竞争力。
2. 营业成本分析营业成本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成本控制效果较好,毛利率稳定。
3. 期间费用分析期间费用占比较低,表明企业内部管理高效,费用控制能力较强。
4. 利润分析企业净利润持续增长,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
四、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企业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企业速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3)资产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适中,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好。
2. 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表明企业回款能力较强。
(2)存货周转率:企业存货周转率合理,表明企业存货管理较为高效。
夏新电子习惯性财务造假 四年三度遭证监局调查

有了钱后,夏新电子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不仅大力投入3G手机的研发,还涉足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然而,最赚钱的手机业务与其他国产手机厂家一样,在2004年集体遭遇山寨机的袭击后,夏新手机开始走上下坡路。
对技术有狂热追求的李晓忠在危难时期拯救了夏新,让其名噪一时,但是当时李晓忠就瞄准了在当时看似超前的3G技术,并耗费巨资研发,此举迅速吸干了夏新电子的现金流,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机业务盈利能力一路下滑。最终导致夏新电子开始走向亏损。
“不过,象屿股份不一定很在意夏新电子的空壳,凭借它的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到明年上主板也是有可能的;夏新电子迟迟未公布重组方案,很可能是重组对价没谈妥。”孙秋波进一步分析认为。
红极一时到穷途末路
夏新电子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64亿元,要实现全年扭亏有一定难度。如果年底不能抛出重组方案,夏新电子将正式退出历史。
凭借这虚增的4077万利润,夏新电子在2006年的财报上显示其大幅扭亏。而2005年夏新电子巨额亏损6.58亿元。2007年在厦门证监局的介入调查后,夏新电子在2007年的财报中作出了令人吃惊的披露,对2005年、2006年财报进行的追溯调整,对过往的重大差错更改高达15项之多,经过这15项差错追溯调整后,夏新电子2006年净利润数字由盈利2517.6万元,变为亏损1.05亿元。
天相投顾分析师孙秋波分析称,目前正是国资委减少央企数量的关键时期,中电集团所处行业为电子信息这种竞争性行业,本身不排除中电集团、中国普天、大唐电信之间的重组,所以夏新电子作为亏损如此严重的下属子公司有可能被国资委摒弃。如果这次的重组方真是象屿集团,对夏新电子未尝不是一个大利好。
财报出错和证监会屡次调查只是现象,实质是夏新电子连续4年的巨幅亏损和公司治理混乱。2005年--2008年夏新电子分别亏损6.58亿元、1.05亿元、8.029亿元、7亿。
夏新财务状况分析

夏新电子财务状况分析Amoi electronic financial condition analysis学院:工业大学班级:会升本0913姓名:董泽绪指导老师:孙奕驰目录一、背景介绍1.1公司发展历程 (3)1.2行业分析 (3)1.3公司战略分析 (5)1.4公司主营状况 (5)1.5公司主要财务状况 (7)二、财务指标体系及其“三维评价分析”…2.1历史趋势分析和汗液对比分析 (8)2.1.1偿债能力历史趋势和行业对比分析 (8)2.1.2盈利能力历史趋势和行业对比分析 (11)2.1.3营运能力历史趋势和行业对比分析 (12)2.1.4现金创造能力历史趋势和行业对比分析 (14)2.2 结构分析 (15)2.2.1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15)2.2.2利润表结构分析 (16)2.2.3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17)三、因素分解分析 (18)3.1ROE因素分解 (18)四、财务评价和建议 (18)4.1财务政策评价 (18)4.1.1资本运营政策 (18)4.1.2资本结构政策 (18)4.1.3投资政策 (18)4.2财务政策建议 (19)一、背景介绍1.1公司发展历程夏新电子式由成立于1981年8月的原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发展而来,是厦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97年5月,由夏新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发起设立厦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夏新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前身)。
同年6月4日,“夏新电子”股票在上海证劵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8月5日起更名为“夏新电子”)。
2001年夏新凭借红遍中国的A8手机,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72.7%和889.3%,位居国产手机第三位。
2003年7月28日,夏新电子把品牌标识由“Amoisonic厦新”更改为夏新。
2003年,夏新初步完成3C产业布局,在手机领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小灵通业务跃居全国三甲的基础上,全面进军新的业务领域,退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和数字音乐随身听等产品。
夏新电子财务分析

二、财务指标体系“三维分析”—— 构成比较分析
二、财务指标体系“三维分析”—— 构成比较分析
表14:夏新电子2002-2004三年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指标名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值 2004 2003 2002
二、财务指标体系“三维分析”—— 构成比较分析
图1:2002-2004年度夏新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分析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70108.7 78560.9 558,511 373,394
63833
59370.1
83496.8
二、财务指标体系“三维分析”—— 构成比较分析
)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在2003年大幅增长后在2004年 明显下降; ) 存货不断增长; ) 短期借款从2002年不足3000万剧增到2003年的5亿 2004年更是突破了10亿,占总资产的约四分之一; ) 未分配利润2003年增长284%,2004年是负增长。
现金剩余
现金不足 2004年度
销售增长% -自我可持 续增长%
分配剩余现金 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扩大市场份额、提价或控制费 用以提高营业利润率 检讨资本结构 —— 若非最优资本结构,则优化资本 结构,降低WACC 如果上述决策失败,则出售业务
EVA <0
尝试彻底重组 全面出售业务
五、财务战略矩阵分析及财务政策建议
(百万元)
2003/2002
2004/2003
三、因素分解分析
1
ROE 因素分解分析 风险分解分析 EVA 因素分解分析 自我可持续增长率分解分析
《夏新电子财务分析》课件

固定资产周 转率
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计算公式为销售收入除以总 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周转率越高,企业的资产运营 效率越高。
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毛利率
衡量企业销售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除以销售收入。销售毛利率 越高,企业的销售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
衡量企业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计算 公式为净利润除以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为股东创 造的价值越多。
业务范围
产品领域
合作伙伴
夏新电子的产品涵盖了电视、手机、 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等多个领域 。
夏新电子与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 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推广产品。
销售市场
公司的产品销售范围覆盖了国内和国 际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02
财务数据概览
Chapter
资产状况
流动资产
其他收入
包括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公司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如股票、债券等。
成本构成
1 2
直接成本
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 等。
间接成本
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 售费用等。
3
税费支出
公司应缴纳的税费,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毛利率分析
毛利率计算公式
利润预测
基于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销售策略,预测未来几年的净利润水 平。
现金流预测
评估未来几年的经营活动、投资和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确 保企业资金链的稳定。
风险与挑战
市场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
技术风险
夏新大起大落案例

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能再次崛起吗?——夏新电子2002-2004年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分析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夏新电子)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点于厦门市体育路45号。
1997年夏新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057。
夏新电子曾经以生产销售VCD名震一时,目前主营手机、小灵通、LCD-TV、DVD、笔记本电脑、MP3等3C融合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其中手机业务占其营业收入80%的比例,并且从2002年来在中国手机市场居国产品牌的前3至前5名。
2002年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夏新等国产品牌手机凭借出色的外观设计和和弦铃声,加上强势密集的广告促销,抢占了国外品牌市场的大半江山。
夏新在这场市场竞争中,由于注重手机的外观创新,率先推出一系列以夏新A8为代表的外观新颖的手机,抢占市场,取得骄人的业绩。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44.86亿元,较2001年实现了300%的增长;净利润从2001年的-0.783亿元上升到6.07亿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68亿,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实现净利润6.14亿元。
但自2004年以来,由于不具备技术开发上的核心竞争力,新品上市速度慢和质量不稳定,使得以NOKIA、MOTO等为主的国外品牌在2003、2004年大举反攻,国产手机集体又陷入了冬天。
同时,中国手机厂商的牌照制到核准制的政策转变,无数的国产的家电厂商的进入必然又掀起一场激烈的价格大战,无疑使这个冬天更加严寒。
2004年以来夏新电子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消失,市场分额不断下滑,尽管实现了50.54亿元销售收入,利润却急剧下跌至0.1585亿元。
每股盈利从2002年的1.69元跌到2004年的0.037元;ROE从2002年的68.25%下降到2004年的1.2%。
同时,其资产周转率等各项财务指标也在急剧下降。
表1是夏新电子2001年-2004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熟悉“夏新电子”历史的人,都知道夏新是玩“业绩大变脸”的高手。
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2002-2004夏新电子财务分析报告

大起大落的夏新电子——20022004夏新电子财务分析报告一、2002年:辉煌的开始1.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夏新电子的营业收入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100%。
这主要得益于其手机产品的热销,尤其是A8系列手机的成功上市。
2. 利润率较高:2002年,夏新电子的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150%。
利润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品的高附加值和成本控制。
3. 市场份额提升:2002年,夏新电子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01年的1%提升至5%,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第三大品牌。
二、2003年:挑战与机遇并存1.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003年,夏新电子的营业收入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52%。
这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2. 利润率有所下降:2003年,夏新电子的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下降18%。
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3. 市场份额稳定:2003年,夏新电子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保持在5%左右,稳居国内手机市场第三位。
三、2004年:转折点1. 营业收入下降:2004年,夏新电子的营业收入为7.5亿元,同比下降8%。
这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影响。
2. 利润率大幅下降:2004年,夏新电子的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下降44%。
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受产品价格战和成本上升的影响。
3. 市场份额下滑:2004年,夏新电子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降至4%,排名降至第四位。
四、20022004年夏新电子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利润方面,夏新电子在2002年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但在2003年和2004年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在扩展业务时未能有效控制成本,或者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的降价策略。
利润率的下降也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挑战。
市场份额的波动同样值得关注。
尽管夏新电子在2002年和2003年成功提高了其市场份额,但在2004年却出现了下滑。
这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强势表现,或者是由于夏新电子未能及时调整其产品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样本()

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样本(精选)夏新电子股份原名“厦门夏新电子股份”,于xx年7月25日更名为现在“夏新电子股份”,股票简称由“厦新电子”变更为“夏新电子”。
夏新公司是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1997)057号文、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厦体改(1996)080号文批准,在对厦新电子进展部分改组的根底上,由厦新电子、中国电子租赁、中国电子国际贸易公司、厦门电子器材公司、厦门电子仪器厂、成都播送电视设备(集团)公司等六个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1997年4月24日,经中国证监会(1997)176号文批准,以向社会公众募股方式设立。
1997年5月23日, 取得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资本原为人民币18800万元,1999年度实施配股及送转增股后资本已变更为35820万元;xx年度实施每10股送2股方案后资本增至42984万元。
公司现有总股本42984万股,其中:国家股1468.8万股,境内法人股 24235.2万股,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流通股17280万股。
公司法定代表人:柳学宏。
主要经营声像电子产品、通讯电子产品、办公自动化产品及其他机械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制造等。
公司从以家用电子产品的生产型企业成功地转型到以通信终端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目前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成为国内主要的制造商之一。
中国***。
十六大对于中国未来20年的战略规划是,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未来20年,将再翻一番,对于中国外乡的公司来说,这将是一个爆发式的开展过程,一批国际经济巨人将成长起来。
过去20年,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一批中国外乡公司已经成长起来了,尤其在家电、、服装等行业,中国外乡公司已经出手国际牌了;未来20年,一定会有一批的跨国公司活泼在全球市场上。
未来国际经济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呈现走强态势。
预计在未来5年内,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高于20世纪90年代,可望到达3.5-4%;兴旺国家依然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而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兴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