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10 升国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识字10 升国旗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升、国、旗、立、场、仪、式、敬、礼、唱。
2. 课文的理解:升国旗的意义,升国旗的场景描述。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
2. 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PPT。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旗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说出升国旗的场景和意义。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三、课文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跟读课文。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说出升国旗的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升国旗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掌握了升国旗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生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书写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丰富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这是因为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补充和说明: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而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拼音10 ɑo ou iu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汉语拼音10 ɑo ou iu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中的ɑo、ou、iu三个韵母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音节的能力,提高汉语听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韵母ɑo、ou、iu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2. 相关音节的拼读练习。
3. 汉语儿歌、绕口令等趣味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ɑo、ou、iu三个韵母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正确拼读音节,区分相似韵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汉语拼音卡片。
3. 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说出含有ɑo、ou、iu的词语,如“熊猫”、“问候”、“优秀”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三个韵母的发音。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ɑo、ou、iu的发音要领,示范发音。
(2)教师讲解ɑo、ou、iu的书写方法,示范书写。
3. 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拼音卡片,学生自读、互读,巩固发音。
(2)教师出示含有ɑo、ou、iu的音节,学生抢答拼读。
(3)学生自主练习书写ɑo、ou、iu,教师巡回指导。
4. 趣味练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含有ɑo、ou、iu的儿歌、绕口令,如《小兔子乖乖》、《东边日出西边雨》等。
(2)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接龙游戏,要求用到ɑo、ou、iu。
5. 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用ɑo、ou、iu进行组词,如“猫”、“狗”、“走”等。
(2)学生自主编写含有ɑo、ou、iu的句子,进行交流分享。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ɑo、ou、iu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布置作业:抄写ɑo、ou、iu各10遍,并用这三个韵母各组成5个词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升国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升国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国旗”、“升国旗”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特点,如颜色、图案等。
(2)教师简要介绍国旗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教师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升国旗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笔画、结构及书写方法。
(3)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5. 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国旗的知识和故事。
6.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升旗仪式,用自己的话描述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理解课文”环节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语文知识的吸收。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教案【2018新教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备课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第二单元备课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三个新朋友i、u、û,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字形。
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
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i u üy w教学反思把游戏引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拼音教学如果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厌学。
教师设计了多种生动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课题 2.i u v y w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yi、wu、yu的四声,能读出他们带调的音。
教学重点 y w及yi wu yu 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
头组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读生字“国”,“旗”。
2.能够理解“升国旗”这一仪式的意义。
3.能够初步感受升国旗的庄严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国”,“旗”的发音和意义。
2.理解升国旗的仪式意义。
三、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认读新生字“国”,“旗”的方法。
2.能够让学生理解升国旗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识字10 升国旗》2.教具:图片、小国旗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国旗,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关于国旗的思考。
2. 学习生字(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国”,“旗”,教学重点是认字音和意思,让学生能够在课文中正确识读。
3. 学习课文(15分钟)朗读课文《识字10 升国旗》,让学生反复听,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意义。
教师精心解释升国旗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爱国情感。
4. 图画指导(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场面和步骤,增强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5. 朗读练习(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模仿升国旗的场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6. 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升国旗的仪式,增强学生对升旗仪式的理解和参与感。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升国旗的意义,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识字10 升国旗》。
2.回家让家长解释升国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学习生字“国”,“旗”和理解升国旗的仪式展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升国旗的庄严和重要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国旗和升旗仪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升国旗》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升国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升国旗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对国旗的尊敬之情;2.掌握升国旗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国旗仪式规范性;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进行国旗升降礼仪的学习;2.讲解国旗的含义,提高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旗所代表的意义;2.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国旗,认真参与升降国旗仪式。
四、教学准备1.准备一面国旗;2.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3.分发相关绘本或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国旗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想有关国旗的知识;2.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国旗升降的基本动作1.展示国旗升降的基本动作,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含义和操作方法;2.让学生模仿教师展示的动作,动作要规范、整齐。
第三步:讲解国旗的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国旗的颜色代表着什么,国旗上的图案有什么含义;2.解释国旗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情感。
第四步:实际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升国旗的实际操作练习;2.每组轮流进行国旗升降动作,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升国旗的基本动作和国旗的含义;2.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与国旗相关的知识,提高爱国情感。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整理国旗学习笔记;2.带上国旗,与家人一起谈谈自己对国旗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表现活跃,参与度高。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动作不够标准,需要加强训练。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国旗升降的动作,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国旗的意义。
以上就是本节课《升国旗》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旗的重要意义。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汉语拼音 10《ɑo ou iu》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汉语拼音 10《ɑo ou iu》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别和书写拼音字母组合ɑo、ou、iu的发音和书写形式;2.了解ɑo、ou、iu在具体汉字中的运用,并能正确拼读这类音节;3.能在词、短语和简单句子中灵活运用ɑo、ou、iu这些音节。
二、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教材;2.素材:图片、卡片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3.教学环境:教室中央的教学板书;4.教学媒体:课件等多媒体工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其他方式,向学生展示包含ɑo、ou、iu等拼音音节的生动场景,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ɑo、ou、iu的发音规则,并通过示范和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仿、练习;2.引导学生通过拼音字母组合ɑo、ou、iu认识相关的常见汉字,并教授这些字的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3.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通过识字和读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步:巩固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拼读和多次默写练习,加深对ɑo、ou、iu这些音节的记忆;2.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拼音练习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对于掌握较快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扩展活动,如拼音歌曲、口头朗读等,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四步: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ɑo、ou、iu这些音节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复习巩固今天学习的ɑo、ou、iu这些拼音音节;2.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拼音练习,如默写、拼读等;3.可以通过绘本或其他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汉字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图片展示、互动练习等,让学生更快乐和主动地学习汉语拼音。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有效性。
六、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检查,可以有效评估学生对ɑo、ou、iu这些拼音音节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完整)(2019新版)统编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名师版】,推荐文档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教材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 8 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 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
《常用笔画名称表》。 1. 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 1 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
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 同语气。
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10.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 感想。
5 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 1 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 16 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 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 8 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 2 种; 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 4 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 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 40 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 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 传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一、周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三、周学科融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
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周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课题《两件宝》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教
材
分析
《两件宝》揭示了手与脑对于人的学习、劳动创造的重要性,层层深入地告诉人们双手与大脑的作用,劳动与创造要靠授予脑的道理。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首脑并用的意识。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
学生学法
随文识字、齐读、跟读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直到手和脑并用的道理。
体会在学习中既要多动脑又要多动手的道理。
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创造”一词的意思。
2.积累目标: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
联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认读15个生字,学些7个生字和新笔画“竖提”、“弯钩”。
培养先观察,记忆,再动手书写的好习惯
学
习
重
点
1.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
”(手)“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
(脑)
2.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能力训练点:(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
(5).做“猜字游戏”。
4.拓展延伸点:指导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两件宝
手劳动
脑思考
课后反思
课题《乌鸦喝水》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教
材
分析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
学生学法
随文识字、齐读、跟读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2.积累目标: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
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
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课乌鸦喝水。
你怎么记乌鸦两字?
2. 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
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4).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 .“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3.能力训练点:
(1)、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2)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
常着急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4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是光着急也不行呀,得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大家在小组内学习2、3自然段
(1)、小组内读。
(2)、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
5、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把乌鸦的办法演示给大家,其它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拓展延伸点: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内的办法好?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