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例题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例题图文

解: (1)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修正值:
fa fak d m (d z 0.5)
80 1.018.5(1.8 1.2 0.5) 126.25kPa (2)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ca h 3.0 18.5 55.5 kPa
(3)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条形基础基底接触压力:
解:1 先按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底面积A1: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宽深修正:
根据粘土层 e 0.85, I L 0.60 查表7.10得承
载力修正系数b 0,d 1.0 。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m
17.2 0.8 17.7 1.2 0.8 1.2
17.5kN / m3
先假定基础宽度不大于3m,粘土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为: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m
16117.5 2 1 2
51 3
17.0kN / m3
先假定基础宽度b≤3m,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为: f a f ak d m (d 0.5)
203 3.0 17.0 (3 0.5)
203 127.5 330.5kPa
2)基础底面积初算
4)计算基础边缘最大与最小应力
pmax m in
N
G A
M
1.2Q W
1600 384 400 1.250
10.8
6.48
259.1 117.1
kPa
5 验算基础底面应力
1 2
(
pm
ax
pmin) (259 .1117 .1) / 2 188 .1kPa
fa
223kPa
pmax 259 .1kPa 1.2 fa 1.2 223 267 .6kPa
天然地基浅基础ppt课件

9
2.在地基中打桩,把建筑物支撑在桩承台上,建筑物的荷载由桩传到地 基深处较为坚实的土层。这种基础叫做桩基础
3 .把基础做在地基深处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 基础宽度,在计算基础时应该考虑基础侧壁摩擦力的影响。这类基础叫做深基 础。
地基p基pt精础选类版型
10
二、地基的极限状态设计
由砖、砌石、素混凝土和灰土等材料做成满足刚性角要求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工作条件:像个倒置的两边外伸的悬臂梁。这种结构受力后,在靠柱边、 墙边或断面高度突然变化的台阶边缘处容易产生弯曲破坏。为了防止弯曲破坏。对 于用砖、砌石、素混凝土和灰土等抗拉性能很差的材料所做成的基础,要求基础 有—定的高度,使弯曲所产生的拉应力不会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 控制方法:使基础的外伸长度bt和基础高度h的比值不超过规定的容许比值。
的正常使用,即地基设计实质上是受变形所控制。
ppt精选版
12
承载力特征值的含义与材料强度计算值的内涵完全不一样。首先,地基
土体的承载能力f 值不是土的强度,其值不仅与土的性质有关,而且与荷载 的分布范围以及作用的深度等因素有关;其次,f 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反
映建筑物对变形的限制。如上所述,地基发生失稳破坏的情况极为少见。变 形验算的实质是控制地基内不要出现过大的塑性区,以免变形迅速发展,导 致地基失稳。由此可见,地基的极限状态分析实际上是以验算变形为核心的 分析。这点与结构的极限分析有所不同。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地 基:直接承托建筑物的场地土层。 天然地基:不加处理直接用作建筑物地基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经过地基处理后才满足建筑物地基要求的土层。 基 础:建筑物在地面以下的结构部分。 持 力 层: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 下 卧 层:持力层以下的其它土层。 浅 基 础:天然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
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9 浅基础设计
土的冻胀性
• 衡量指标
平均冻胀率: h
h
• 冻胀性分类
不冻胀 1% 弱冻胀 1% < 3.5% 冻胀 3.5% < 6% 强冻胀 6% < 12% 特强冻胀 >12%
注意:碎石、砂等中 粒径小于0.075mm的 颗粒含量太高也会导 致冻胀
规范附录G
9 浅基础设计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承载力 f 的确定办法:
我国规范中取:
fa=Mbb+Md md+Mcck
以临界荷载P1/4 为理论基础
fa: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Mb、Md、Mc:承载力系数,与内摩擦角k 有关
k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b:基底宽度,大于6m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于3m按3m取值
ck: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Pcr Pu P
1 比 例 界 限
临 塑 荷 载
2
极 限3 荷 载
P~S曲线
9 浅基础设计
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
fa=fak+b(b-3)+dm(d-0.5)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fak :公式计算或载荷试验等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b、d :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 :基底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9 浅基础设计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尽量在地下水位以上,否则开挖降水,费用大 • 有承压水时,防止承压水顶破基底
基坑
9 浅基础设计
• 根据土层分布情况确定
I
好土
在满足其 他要求下 尽量浅埋
II
III
软土 h1 好土
基础工程浅基础ppt课件

第2章 浅基础
1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本原则: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基本条件:轴心荷载下基底平均压力不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pk fa
偏心荷载作用下,应符合
pk fa
pk max 1.2 fa
e 1/ 6 2
2.5.1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
1、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
(3)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的pkmax、pkmin,并对地基承载 力进行深宽修正 ,再验算是否满足公式(2.16)和 (2.21)的要求;如果不适合(太小或过大),可调整 基础底面长度l和宽度b,再验算;如此反复一、二次, 便能定出合适的基础底面尺寸。
条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如何计算??
11
2.5.2软弱下卧层验算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3.0m,水下土的饱和重度 sat 20kN / m3 ;该土层下面是淤泥质粘土,
其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63kPa,压缩模量 Es2=1.5Mpa,试分别验算条形和方形基础软弱下 卧层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时,在埋深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调整才能满足要求? (下 卧层承载力宽、深修正系数分别为b 0 和d 1.0 )
17.7kN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3
持力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a 170 17.7 1.0 (1.0 0.5) 178.9kPa
3.取1m长的条基作计算单元 基础宽度
b Fk
195
1.23m 3.0m
fa Gd 178 .9 20 1.0
7
取该承重墙下条形基础宽度B=1.25M。 4.验算:
Fk
低压缩性地基土上的基础 (短暂作用)
ek 不宜大于l / 4
1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本原则: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基本条件:轴心荷载下基底平均压力不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pk fa
偏心荷载作用下,应符合
pk fa
pk max 1.2 fa
e 1/ 6 2
2.5.1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
1、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
(3)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的pkmax、pkmin,并对地基承载 力进行深宽修正 ,再验算是否满足公式(2.16)和 (2.21)的要求;如果不适合(太小或过大),可调整 基础底面长度l和宽度b,再验算;如此反复一、二次, 便能定出合适的基础底面尺寸。
条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如何计算??
11
2.5.2软弱下卧层验算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3.0m,水下土的饱和重度 sat 20kN / m3 ;该土层下面是淤泥质粘土,
其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63kPa,压缩模量 Es2=1.5Mpa,试分别验算条形和方形基础软弱下 卧层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时,在埋深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调整才能满足要求? (下 卧层承载力宽、深修正系数分别为b 0 和d 1.0 )
17.7kN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3
持力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a 170 17.7 1.0 (1.0 0.5) 178.9kPa
3.取1m长的条基作计算单元 基础宽度
b Fk
195
1.23m 3.0m
fa Gd 178 .9 20 1.0
7
取该承重墙下条形基础宽度B=1.25M。 4.验算:
Fk
低压缩性地基土上的基础 (短暂作用)
ek 不宜大于l / 4
《基础工程之浅基础》课件

《基础工程之浅基础》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PPT课件《基础工程之浅基础》。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 学习浅基础的定义、分类、材料及施工工艺、基础计算及验算、施工质量控 制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什么是浅基础
浅基础的定义
浅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的一种类型。它通常适用于地层较浅,土质良好的场地。
浅基础的分类
浅基础可以分为扩基础、单桩基础、筏板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几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建筑物结构来 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
什么情况下适用浅基础
浅基础适用于建筑物荷载轻、土层有足够承载能力、地下水位较低以及地震烈度较小的情况 下。
二、浅基础的材料及施工工艺
1
材料的选择
浅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
施工工艺的流程
2
四、浅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合 理的施工方案设计、材料的检 查和准备以及各种施工设备的 调试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 监控,包括土方开挖的质量、 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等 工作。
施工后的评价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基础的质 量进行评价,包括基础的平整 度、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4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其他常见问题,我们会介绍相应的处理 方法,以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 的问题。
基础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 的荷载、土壤的承载能力、 基础的形式以及设计规范 等因素,通过计算来确定 基础的尺寸和强度。
基础验算通过实际的测试 和监测来验证基础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基础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工程实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工程实例的分 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 型的浅基础在不同情况下 的应用和效果。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PPT课件《基础工程之浅基础》。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 学习浅基础的定义、分类、材料及施工工艺、基础计算及验算、施工质量控 制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什么是浅基础
浅基础的定义
浅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的一种类型。它通常适用于地层较浅,土质良好的场地。
浅基础的分类
浅基础可以分为扩基础、单桩基础、筏板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几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建筑物结构来 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
什么情况下适用浅基础
浅基础适用于建筑物荷载轻、土层有足够承载能力、地下水位较低以及地震烈度较小的情况 下。
二、浅基础的材料及施工工艺
1
材料的选择
浅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
施工工艺的流程
2
四、浅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合 理的施工方案设计、材料的检 查和准备以及各种施工设备的 调试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 监控,包括土方开挖的质量、 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等 工作。
施工后的评价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基础的质 量进行评价,包括基础的平整 度、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4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其他常见问题,我们会介绍相应的处理 方法,以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 的问题。
基础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 的荷载、土壤的承载能力、 基础的形式以及设计规范 等因素,通过计算来确定 基础的尺寸和强度。
基础验算通过实际的测试 和监测来验证基础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基础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工程实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工程实例的分 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 型的浅基础在不同情况下 的应用和效果。
浅基础课程案例模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28页
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地基承载力修正特征值为:
f az f akz d m d 0.5 75 1.0 16.5 1.0 18 0.5 18 101.5 3 0.5
3 106.25kPa
⑷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现有应力为: σz+σcz=55.42+37.5=92.92kPa< faz=106.25kPa
以下为厚度大于6m中砂,地下水埋深1.5m。
注:1、荷载中C为班级号(11土木z班取4,),n为学号。
2、不考虑变形验算。 3、荷载基本组合值取标准组合值1.35倍。
第1页
1 结构、地基勘察资料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场地地质条件简单、普通六层民用建筑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表3.0.1可得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满足要求
第29页
5.4地基变形验算
要求:
△——特征变形值,为预估值,对应于荷载 准永久组合值 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级,可不做地基变形计算 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物范围见表3.0.3
故无须进行变形验算
第30页
5.5地基稳定验算
发生地基稳定破坏情况: ①承受很大水平力或倾覆力矩建(构)筑
物; ② 位于斜坡顶上建(构)筑物; ③地基中存在软弱土(或夹)层。
(1
6e0 l
)
209.25 (1
6 0.086) 3
245.241kPa
p j,min
F bl
M W
209.25 (1 6 0.086) 173.259kPa 3
第33页
6.2 确定基础高度
考虑柱钢筋锚固段直线长度:30d+40≈700 拟取基础高度h=700mm,初步确定采取二级台 阶型基础 (1)柱边截面: h=700mm, h0 =h-45=655mm,则
第7讲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g( x1, x2 , xn ) 0 当有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时
R S 0
8
三、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根
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 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 和计算应该满足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1)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 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20
砖基础是一般做成台阶式,其砌筑方式 有两种,一是“二皮一收”,另一是“二、 一间隔收”。
21
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或弹性基础)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2、图3)。 扩展基础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其抗 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 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 情况下使用,这类基础的高度不受台阶宽高 比的限制,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 合下采用。
26
第3节 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地基基础设计中 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结构物建成后的牢 固、稳定及正常使用问题。在确定基础埋 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 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 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 沉降或沉降差。
27
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地基 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当地的冻结深 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 所需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造价等 因素。
《路桥地基规范》 max [ ]
40
《路桥地基规范》规定
[ ] [ 0 ] K1 1(b 2) K2 2(h 3)
适用范围:基础宽度大于2m或埋置深度大于
3m且h/b≤4。
式中 [ 0 ] —地基容许承载力;
R S 0
8
三、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根
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 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 和计算应该满足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1)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 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20
砖基础是一般做成台阶式,其砌筑方式 有两种,一是“二皮一收”,另一是“二、 一间隔收”。
21
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或弹性基础)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2、图3)。 扩展基础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其抗 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 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 情况下使用,这类基础的高度不受台阶宽高 比的限制,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 合下采用。
26
第3节 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地基基础设计中 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结构物建成后的牢 固、稳定及正常使用问题。在确定基础埋 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 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 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且不致产生过大的 沉降或沉降差。
27
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地基 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当地的冻结深 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 所需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造价等 因素。
《路桥地基规范》 max [ ]
40
《路桥地基规范》规定
[ ] [ 0 ] K1 1(b 2) K2 2(h 3)
适用范围:基础宽度大于2m或埋置深度大于
3m且h/b≤4。
式中 [ 0 ] —地基容许承载力;
浅基础例题讲解共84页PPT

谢谢!
84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浅基础例题讲解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求:试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确定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fa
• (1)基底以下无地下水。
• (2)基底以下0.1m处为. 地下水面。
2
• 解: (1) 按φk=20°查表3-5,得, Mb=
0.51、Md=3.06、Mc =5.66
faMbbMdmdMcck
0.5 119 1.83.06 1.831.25.66 12 15.62kPa
液性指数IL=0.7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现修建一外柱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 830kN, Mk=200kN •m , Vk=20kN,基础埋深(自室 外地面起算)为1.0m,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3m,
试确定矩形基础底面宽度。
Fk
Mk ±0.000m
-0.300m
基底处的总力矩 M k 2 0 2 0 0 .6 2k 1 m N 2
偏心距
e M k / N k 2 / 9 1 . 8 0 4 . 2 2 m ( 7 l 2 / 6 0 . 5 m 4 )
基底平均压力值 p k N k / A 9 . 8 / 1 4 . 6 ( 3 . 2 7 ) 1 . 1 k 8 P f a 5 2 k a 3
A 1 .2 F k 1 .2 8304 .5 m 2
faG d 23 25 0 1 .15
假设l/b=2.0
b=1.5m 因b<3m,不必进行承载力
l=3.0m . 宽度修正
8
(3)计算基底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
基底处总竖向力 N k 8 2 3 1 . 5 0 0 3 . 0 1 . 1 9 5 . 5 k 3N 3
其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Pa。
• 要求: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
5
• 解:
• 塑性指数
Ip w L w p 3.2 5 2.2 3 1.0 2
• 液性指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Lw w Lw wpp 2.6212 2.320.25
• 查表2-5
η b=0.3、 η d=1.6
• 基底以上土的加
Vk
0.7m
1.0m
0.6m
.
7
解:(1)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
孔隙比e=0.7,液性指数IL=0.75的粘性土, η d=1.6
fa fakηdγm(d0.5) 2201.618.2(1.00.5)
235kPa
(2)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计算Gk时的基础埋深d=(1.0+1.3)/2=1.15m 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hw=0
• (2) 由于地下水位离基底很近,故基底下土的
重度取有效重度, Mb=0.51、Md=3.06、Mc
=5.66
faMb'bMdmdMcck
0.51 101.83.0618 .31.25.6612
14.34kPa
.
3
• 某粘土地基上的基础尺 寸及埋深如图所示,试 按规范强度理论公式计 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基底处最大和 最小压力
pkmax
kmin
Nk (16e) 94.78 (160.22)4
A
l 1.63.2
3.2
OK
1206..7429kkPPaa01.2fa 28k2Pa
.
10
带壁柱条形基础底面验算(例题 二)
条件:例图带壁柱的墙基础,取图中长度等于
壁柱间距(3m)的T形基底面积为计算单元。
基底处的总力矩 M k 2 0 2 0 0 .6 2k 1 m N 2
偏心距
e M k / N k 2 / 9 . 1 5 0 3 . 2 2 m ( 3 l 2 / 6 0 . 5 m 7 )
基底平均压 p k N k / A 9 . 5 / 1 3 . 5 ( 3 . 0 3 ) 2 . 4 k 0 f P a 7 2 k a 3
水上:γ1 =16.5kN/m3
1.8m 0.6m
2.0m
粘土:γ2 =18.5kN/m3
φk =26.5o Ck=5
Mb=1.18,Md=4.51,
.
Mc=7.03
4
fa=167.5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 条件:已知某工程地质资料:第一层为人工填土,
天然重度γ1=17.5kN/m3,厚度h1=0.8m;第二层 为耕植土,天然重度γ2=16.8kN/m3,厚度h2= 1.0m;第三层为粘性土,天然重度γ3=19kN/m3, 孔隙比e=0.75,天然含水量w=26.2%,塑限wp= 23.2%, 液限wL=35.2%,厚度h3=6.0m;基础底 宽b=3.2m,埋深d=1.8m,以第三层土为持力层,
作用于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15kN,作 用位置距墙中线0.15m(偏向壁柱一侧),修
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fa=130kPa 。
要求:确定壁柱基础的底面尺寸。
1.0m
Fk
Mk
0.82m 0.4m
0.62m
0.37m
力值
基底处最大
pkmax
kmi n
Nk (16e) 93.35 (160.22)7
A
l 1.53.0
3
和最小压力
1310..316kkP Paa01.2fa 28k2Pa NO
.
9
(4)调整底面尺寸再算
取b=1.6m, l=3.2m
基底处总竖向力 N k 8 2 3 1 . 6 0 3 . 2 1 . 1 9 5 . 8 k 4N 7
浅基础
§2.1 概述
§2.2 浅基础类型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2.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6 扩展基础设计
§2.7 联合基础设计
§2.8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
1
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
• 已知某粘性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0°,粘
聚力Ck=12kPa,基础底宽b=1.8m,埋深d= 1.2m,基底以上土的重度γ=18.3kN/m3,基底 以下土的重度γ=19.0kN/m3,有效重度γ′= 10kN/m3,轴心受压。
权平均重度
m 1 h h 1 1 h 2 2 h 2 1.5 7 0 0 ..8 8 1 1.8 6 1 1.1 k 7/N m 3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akb(b3)dm(d0.5)
2100.31(93.23)1.61.7 1(1.80.5)
24.76 kPa
.
6
• 基础底面尺寸确定例题一 条件:某粘性土重度γ=18.2kN/m3,孔隙比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