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作业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作业0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时作业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选择题1.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期,希腊殖民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为希腊接触并吸收什么文化直接提供了方便( )A.埃及、波斯和腓尼基 B.埃及、罗马和马其顿C.罗马、巴比伦和腓尼基 D.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2.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
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
这说明了(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3.古巴比伦王国一度通过扩张盛极一时,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水土流失,连年洪灾,土壤沙漠盐渍化,后终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
这说明( )A.地理环境决定人类文明发展趋向B.生态平衡是文明能否延续的关键C.农耕社会无法根本解决人地矛盾D.对外扩张最终必将导致文明衰落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
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B.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C.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D.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5.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家是( )A.赫梯帝国 B.埃及C.亚述 D.马其顿王国6.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有1万对之多。
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
这说明亚历山大( )A.力推希腊人与波斯人的融合B.试图消灭波斯民族C.主张东西方民族平等D.试图融入波斯上层社会7.“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解析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测试题(B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曾经存在着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帝国,它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这个国家是()A.拜占庭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历经千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
2、《法理概要》中说: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
至于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
市民法与万民法的推行()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圆B.推动了拜占庭帝国的民主制C.促进了罗马帝国工商业发展D.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依据【答案】A【解析】市民法和万民法的推行,既照顾到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国情,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又有利于统一管理,故A项正确。
其他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
3、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A.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B.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C.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D【解析】由材料“学者们的思想灵感”“在教区内组建学校”等信息可知,D项正确。
其他选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4、下列中古西欧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是()①拜占庭帝国②法兰西王国③英吉利王国④葡萄牙王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拜占庭帝国控制东欧、西亚和北非地区,不属于西欧国家,排除①,故C项正确。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精神领袖是()A.拜占庭君士坦丁大帝B.伊斯兰教的哈里发C.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D.城市民主自由思想【答案】C【解析】精神领袖一般指亲教领袖,在当时的西欧,基督教是被广泛信奉的宗教,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故选C项。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同步练习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一、选择题1.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
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A.阿拉伯数字 B.象形文字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3.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的是()A.战俘是奴隶的重要 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绝对的处置权D.《汉谟拉比法典》明确保护奴隶的利益4.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A.古代印度 B.古巴比伦王国 C.雅典城邦 D.法兰克王国5.“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而那里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却是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和渊源。
”那里是指()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6.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 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7.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1500左右征服当地土著居民的中亚入侵者是()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印第安人8.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9.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10.结合下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A.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B.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丰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C.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D.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11.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练习题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单选题1.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字母文字最初发源于( )A.古代希腊B.西亚的腓尼基C.古代罗马D.马其顿2.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是古代各大文明共同的选择B.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纯属偶然现象C.古代不同文明间始终存在联系和影响D.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必然现象3.下列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C.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大汉帝国D.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4.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
这说明(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B.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文明的传播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5.“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亚述帝国D.波斯帝国6.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此话反映出( )A.统治者大力宣扬“君权神授”B.波斯帝国扩大了农耕文明区C.帝国建立了较完整的税收系统D.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主宰7.从“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君权神授”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马其顿帝国的统治B.罗马帝国的兴衰C.波斯帝国的强大D.雅典的民主政治8.柏拉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这说明古希腊人扩大文明影响的方式是( )A.移民建立殖民地B.输出技术和武器C.广泛的商品交换D.实行行省制度9.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有人把公元前8—2世纪的中国、印度、希腊都称为“轴心时代”。
其中下列最能定义希腊文明特点的是( )A.荷马时代B.古典时代C.城邦时代D.伯里克利时代2.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共同点是( )A.他们有共同的祖先B.他们生活的区域相同C.他们的宗教信仰相同D.《荷马史诗》记录了他们的历史3.马其顿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和治国理念,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 )A.君主专制B.君权神授C.行省制D.推广希腊文化4.《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A.是第一部成文法典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规定C.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D.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权利5.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的是( )A.《查士丁尼法学总论》B.《查士丁尼新敕》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D.查士丁尼法典6.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AllRoadsLeadtoRome)说明( )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B.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C.罗马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7.下列疆域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8.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
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
这说明基督教(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9.“腓尼基商人和工匠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那里学来了书写符号并把它作为记账和立法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这些城市居民发明了一种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
这些字母文字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单选题1.《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A.雅典物产丰富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D.雅典人充当了海盜角色2.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主权的两个词组合而成。
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反映的历史实质是()A.民主一词发源于古希腊B.希腊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文文字和古希腊的语汇一脉相承D.民主的含义即人民掌权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是()①种姓制度②狮身人面像③释迦牟尼佛像④阿拉伯数字A.①①B.①①①C.①①D.①①①①4.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体现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雅典卫城遗址B.巴黎圣母院C.释迦摩尼佛像D.埃及金字塔5.在人类社会的“轴心时代”,东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已建立了宽阅的交流系带。
远距离的商贸活动跨过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从中国可以到达地中海地区,也可以从海路辗转到达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这种情况表明()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间较早B.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以商贸为主C.东方文明发展快于西方文明D.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6.《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记录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情况,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这表明阿拉伯帝国()A.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B.加速西亚文明的衰弱C.继承发展了世界文化D.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7.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战国至西汉初期的墓葬)出土了一颗蚀花肉红石髓珠,其属于印度河流域文化遗存中的早期产品。
统编版 历史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wd无答案)

统编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w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A.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B.掠夺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C.因为古希腊人有侵略扩张的历史传统D.对外极力推广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 2 . 埃及新王国时期与西亚的大国赫梯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是A.叙利亚B.西亚的两河流域C.小亚细亚的一部分D.地中海北部地区(★) 3 . 公元前8世纪左右,先后击败了古巴比伦和赫梯,并以两河流域为核心继续对外扩张的古代帝国是A.埃及新王国B.亚述帝国C.波斯帝国D.罗马帝国(★) 4 .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
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B.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C.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D.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5 . 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家是A.赫梯帝国B.埃及C.亚述D.马其顿王国(★) 6 . “希腊化时代”指的是希腊文化传统超越本土向更广阔的世界传播的时代。
推动“希腊化时代”出现的重要事件是A.伯里克利改革B.希波战争结束C.罗马帝国形成D.亚历山大征服战争(★) 7 . 下图为电影《斯巴达克斯》剧照,其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这次起义A.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奴隶大起义B.其首先爆发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C.其深刻影响了罗马历史发展进程D.其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8 .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
这些文明包括A.象形文字、太阳历和莎草纸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C.拉丁字母、罗马法D.阿拉马字母、基督教(★) 9 .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其中主要由埃及向外传播的是A.农耕技术B.冶铁技术C.雕刻艺术D.字母文字二、材料分析题(★) 10 .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物不仅书写了本国历史的辉煌,也受到世界的瞩目。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一场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殖民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独立于母邦的殖民城邦。
这些新建立的殖民城邦中的成员可以平均分配殖民地的土地,共同参与新城邦的管理。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确立了希腊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B.导致了城邦制度的建立C.刺激希腊本土城邦的社会变革D.推动小农经济的复苏2.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
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这反映了当时()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B.创立制度、彼此借鉴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3.公元前241年,西西里省成立,行省总督在财政上只起监督作用,具体事务由罗马国家派去的财务官负责;当地居民-般案件的审判权由西西里的城市法庭掌握;同时还设立了专门审理控诉行省总督案件的特殊法庭。
西西里省的设立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平衡B.推动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建立C.提供了有效治理地方的经验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成果3.公元前7世纪,大量希腊人到达埃及,学到了古埃及的雕刻技术,最初的雕像带有浓厚的埃及风格。
除雕刻外,古希腊人开始广泛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该材料体现当时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A.技术传播B.经贸往来C.制度研讨D.思想交流5.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这说明大流士一世( ) A.宣扬君权神授B.实行依法治国C.实行专制制度D.积极对外扩张6.“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同时这些地区的思想也影响了希腊,东方的科学知识也随着战争源源不断地传人希腊,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
”材料旨在强调()A.波斯帝国扩张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B.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C.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7.2世纪的一位演说家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B.沙漠
C.高山D.河流
D[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来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兴起在黄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因此孕育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
]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
“他”是( )
A.汉谟拉比B.大流士
C.修昔底德D.亚历山大
D[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
]
3.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的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
B[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
4.右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
该影片是一部大制作的古代
史诗式的电影,它叙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
虐而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
这部电影反映
的史实( )
A.体现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
B.促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
C.导致了罗马帝国最终分裂
D.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A[斯巴达克起义是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反映的史实是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故A项正确;B项是在1-2世纪,C项是4世纪末,D项是5世纪后期,时间均不符,排除B、C、D三项。
]
5.她在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她”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D.孔雀帝国
B[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罗马帝国。
]
6.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比如早期希腊雕刻,在发式、表情、站立姿势等多方面都与某一文明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此文明是( ) A.埃及文明B.罗马文明
C.印度文明D.波斯文明
A[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
7.佛教创立后,很快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孔雀帝国时期佛教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佛教( )
A.提出“众生平等” B.宣扬炼丹制药
C.主张扶危济困D.提倡断发修行
A[本题表面上考查孔雀帝国佛教的广泛传播,实际是考查佛教的基本教义,主张“众生平等”。
]
8.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
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来的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B.印度字母
C.阿拉马字母D.拉丁字母
D[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成拉丁字母,故选D项。
]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材料二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始乃一通焉。
——以上材料均摘自《后汉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班超派甘英穷临西海的目的何在?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说明甘英出使大秦的目的及结果。
第(2)问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大秦遣使到汉朝,表达了相互交往的愿望。
答案:(1)目的:出使大秦,沟通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结果:甘英受阻波斯湾,但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奠定了中西交往的基础。
(2)汉朝和大秦都迫切希望直接往来。
[等级过关练]
10.“进入3世纪,农业萎缩、商业衰落、城市萧条;统治集团权斗纷争不息,政变不断。
境内奴隶起义和下层民众反罗马的斗争接连爆发,社会动荡。
”材料描述的是( ) 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B.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C.罗马帝国最终分裂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进入3世纪,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故B 项正确。
]
11.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 )
A.行省B.城邦国家
C.神庙D.军事帝国
B[古代希腊人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故B项正确。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奴隶制发展和繁荣阶段,废除了国王,建立了共和国,称为“共和时代”。
——于贵信编著《古代罗马史》材料二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当时罗马帝国地跨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张广智《古罗马兴衰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有人说从共和国到帝国,是换汤不换药,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3)上述两个时代罗马国力强盛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以武力扩张的方式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阶段。
第(2)问应注意从奴隶制及共和国和奴隶制帝国的性质方面分析。
第(3)问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表现。
答案:(1)主要手段:发动扩张战争。
(2)古代罗马无论是共和国还是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变了,但国家性质没有丝毫改变。
(3)共和国时代:征服了意大利,并向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繁荣。
帝国时代:到公元2世纪,罗马已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成为版图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