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习理论浏览次数:331 格式塔理论自1912 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 )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苛勒(K,kohler )和考夫卡(K,koffka )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格式塔理论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主要对知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次要的和派生的现象,是无需特别关心的。而学习到的东西只是知觉组织的结果,并取决于知觉的组织律;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眼前的情景结构的分析,依赖于对过去经验的利用。

格式塔学派也以动物试验来证明自己对学习中产生的变化的实质及其原因的理解。苛勒于1913 年至1917 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例如,在黑猩猩的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面放有两根短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尽管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连棒子都丢了,但拿起棒子玩时,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一旦棒子得以成功地使用,黑猩猩就寻找它并迅速加以利用。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起先把两根棒子接在一起多少有点偶然,然而苏丹一旦看到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而一次又一次把一根棒子插进另一根棒子的未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对于黑猩猩的这些行为,苛勒的解释是,在遇到问题时,动物可能审视相关的条件,也许考虑一定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当突然把一件工具的工具性价值(如棒子作为手臂的延伸)“看”作达到目标的手段,即看出两根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它便产生了顿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一旦发现了这一方法在遇到类似情境时也就能够运用这一“领悟”了的经验。

总之,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因此服从于知觉的组织律。从以上对格式塔派学习理论的简要介绍之中,可以看出,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和试误。但是格式塔心理学和联想主义心理学之间的对

立更为深刻。格式塔理论强调整体观,反对联想理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的思想。他们假定知觉的组织律适用于学习和记忆。记忆中储存的是知觉事件的痕迹。由于组织律决定知觉的构造,也就决定了留在记忆中的信息的结构。在学习情境中,受试者构造和“领会”问题情境的方式非常重要,如果他们能利用过去的经验,确实正确“看清了”情境,他们就会产生顿悟。顿悟学习理论受到了美国教育家们的欢迎。在杜威领导下的进步团体承认个人有更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应当通过理解问题的结构,而不是对不理解的公式的机械重复进行学习。

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探讨记忆是如何反映知觉组织的,以及在理解学习任务之中,或在重建模糊的记忆中,或在把学习原理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产生的。这对美国流行的s-r 联想主义来说是适当的解毒剂和挑战,具有积极的意义,启迪了后来的认知派学习理论家们。但是,他们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后来皮亚杰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

【篇二:索绪尔语言理论读书笔记】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读书笔记此书是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写的面相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生的系列教材之一。由刘玉屏和孙晓明编著。

此书在编写的编写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上编:语言学理论,下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语言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在一本书中,先学习语言理论知识,在深入到第二语言习得,正是我选择此书的原因。

此次读书笔记以上编第二章内容为重点,即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索绪尔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影响最大的一位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语言理论及“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共时和历时”等现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对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也被比作语言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他的语言理论标志着人类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被称为“现代语言学开端”。

一、索绪尔的成长和学术历程

1857 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880 年博士毕业,得到最高评价

1881 年担任巴黎高等研究院比较与法学讲师

1891 年拒绝法兰西研究院正教授职位回到日内瓦大学任教

1906 年至1911 年主讲普通语言学课程

1913 年因病去世,享年56 岁

1916 年学生根据索绪尔课程的听课笔记和其他一些资料把他有关普通语言学的讲演内容整理成书,即《普通语言学教程》

二、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学术背景首先,应该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社会学背景,索绪尔强调语言所具有“社会的”属性,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的属性,他指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语言只能凭借社会成员间通过一种契约而存在”。语言系统如同一切社会惯例一样,是一套所有成员都同意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这种系统通过教育强加给社会成员,每个成员没有别的选择。如同社会事实一样,语言也不受历时发展的限制。任何时期的语言都可以不问其历史状况而独立进行描写和分析。其次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心理学背景,其中以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潜意识概念”和格式塔心理学所倡导的“整体说”可做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可以解释人们的语言行为,一个人并不能明确地说出他的语言知识,但他说话、听懂别人、识别语言错误时,无不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而格式塔心理学里的“整体说”认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不是元素的总和,不应当把整体分析为元素,整天先于元素,并决定元素。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系统”观念与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及格式塔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三、索绪尔语言理论的语言学背景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完整而自成体系,这种理论是他在反思前人和同时代学者语言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 索绪尔对新语法学派索绪尔身处历史比较语言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并受业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大师,不可能不受历史比较语言学特别是新语法学派理论学的影响。

2. 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的语言理论惠特尼认识到了普通语言学理论的重要性,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尽管在索绪尔看来他的语言理论还不够系统,但是他关于语言的符号性、惯例性、任意性、可变性、不变性等认识仍然对索绪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和言语的区别索绪尔提出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主要是为了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以前的语言研究虽有无可争辩的功绩,但并未建成一门真正的语言科学,未弄清楚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什么。正因为此,《普通语言学教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语言学的真正对象。

索绪尔对语言你和言语关系的认识是辩证的。他认为,一方面,语言和言语是

相互对立——语言的就不是言语的,言语的就不是语言的。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不属于说这种语言的个人,相反,个人应该付出很大努力来精通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语言和言语又是紧密联系甚至相互依存的:要言语为人们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同时,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语言的性质: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有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符号,索绪尔将语言的性质归结为一种符号。能指:音响形象语言符号{ 所指:概念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有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符号的任意性和能指的线条特征,前者被他称为语言研究的第一个原则,后者则被称为语言研究的第二个原则。

索绪尔也提出了“系统学说”,提出“系统学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

说,被认为是使21 世纪语言学不同于19 世纪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实际上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所决定的。

五、语言的共时状态与历时演变在索绪尔的理论体系中,语言的共时系统和个别语言成分的历时演变是相互对立的。在共时—历时、系统—成分这两对对立的概念中,共时是与系统相联系的。历时是与个别成分相联系的。索绪尔认为,发生演变的只能是个别的语言成分,不可能是语言系统。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区别。

索绪尔将语言共时系统作为语言研究重点的另一个原因是,共时状态的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索绪尔认为,对于说话人而言,共时态是真正的、唯一的现实性,而历时态的作用只是帮助人们了解共时态形成的条件背景。语言的历时演变与语言使用无关。说话人只要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将各要素组织成话语,就可以用于交际了。因此,共时研究远比历时研究更为重要。

六、方法论之一:聚合关系和组织关系的区分

1 组合关系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在话语中,语言单位总是一个接一个相继出现的。两个或几个相继出现的单位组成句段。在一个句段内,前后相继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属于组合关系。

2 聚合关系因心理联想聚集在一起的单位形成一个个集合,这些集合内各单位之间

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索绪尔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他指出,任何语言要素都分别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任何一个语言系统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种关系,语言学家可以采用这两种关系分析和解释语言结构。语言学的人物,就是确定这些语言单位或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连接这些单位或成分的组织规律。在索绪尔看来,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语言,并指挥它的运行。

方法论之二: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区分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另一个贡献

是区分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他认为,跟语言的组织、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要素属于语言的内部要素,跟语言的组织、系统美欧直接关系的要素,比如,民族、文化、政治、地理等因素,属于语言的外部要素。就语言的内部要素进行研究的是内部语言学;就语言和种族、文化、政治、人文地理等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外部语言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