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数学认识钱币高清人民币教具可双面打印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梳理一、重点知识梳理认识人民币单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即1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的分类人民币按照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

其中元币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现在较少)、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学会换钱比如一张5元可以换5 张1元给出固定金额,能买什么。

首先要会看给出的钱数一共是多少,再判断能买什么。

比如第(1)题,两个5角加起来是1元,再加5角等于1元5角,能买豆浆。

4角+1角+5角=10角,10角=1元,所以1元能买饼干、纽扣喝练习本,或者只能买一条雪糕。

摆出指定的钱数,或写出相应的钱数。

满10角变1元。

小数表示法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如果是0的不用读。

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元+元,角+角;元-元,角-角。

不同单位相加减需要换成相同单位。

比如例题5:1元2角=()角,因为1元=10角,10角+2角=12角。

10角=1元,18角中的10角变成1元,还剩8角,所以是1元8角。

这里涉及一个元加角的问题,比如第(3)题:1元+3元1角=4元1角,直接加,元+元,1元+3元=4元,剩下1角,所以是4元1角。

减法也一样。

指定钱数,刚好可以买什么比如下图钱数共13元,要刚刚花完;6元+7元=13(元),所以买画报和连环画刚好花13元。

比较大小单位不同,要先变成相同单位。

比如第一题:5元=50角,5角<50角,所以5角<5元。

二、本单元难点知识梳理1、换钱。

100元换10张10元是比较容易的,但是10元换10张1元,或者2元换20张1角,是比较难理解的。

特别是元换角,可以把2元看成两张1元,1元=10角,另一张1元也是等于10角,所以2元=20角。

最新A4正反面打印-一年级人民币学习2-2(一共两个文件)

最新A4正反面打印-一年级人民币学习2-2(一共两个文件)
2、消费者分析
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即决定了要求商品能价廉物美,但更注重的还是在购买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爱好的追求,满足心理需求。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此次调查以女生为主,男生只占很少比例,调查发现58%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在400元左右,其具体分布如(图1-1)
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
“漂亮女生”号称全国连锁店,相信他们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店内到处贴着“10元以下任选”,价格便宜到令人心动。但是转念一想,发夹2.8元,发圈4.8元,皮夹子9.8元,好像和平日讨价还价杀来的心理价位也差不多,只不过把一只20元的发夹还到5元实在辛苦,现在明码标价倒也省心省力。
营销调研课题
营销调研课题
经常光顾□偶尔会去□不会去□
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由于位于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的问题。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梯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去看一下。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练习+人民币图片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梳理一、重点知识梳理认识人民币单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即1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的分类人民币按照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

其中元币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现在较少)、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学会换钱比如一张5元可以换5 张1元给出固定金额,能买什么。

首先要会看给出的钱数一共是多少,再判断能买什么。

比如第(1)题,两个5角加起来是1元,再加5角等于1元5角,能买豆浆。

4角+1角+5角=10角,10角=1元,所以1元能买饼干、纽扣喝练习本,或者只能买一条雪糕。

摆出指定的钱数,或写出相应的钱数。

满10角变1元。

小数表示法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如果是0的不用读。

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元+元,角+角;元-元,角-角。

不同单位相加减需要换成相同单位。

比如例题5:1元2角=()角,因为1元=10角,10角+2角=12角。

10角=1元,18角中的10角变成1元,还剩8角,所以是1元8角。

这里涉及一个元加角的问题,比如第(3)题:1元+3元1角=4元1角,直接加,元+元,1元+3元=4元,剩下1角,所以是4元1角。

减法也一样。

指定钱数,刚好可以买什么比如下图钱数共13元,要刚刚花完;6元+7元=13(元),所以买画报和连环画刚好花13元。

比较大小单位不同,要先变成相同单位。

比如第一题:5元=50角,5角<50角,所以5角<5元。

二、本单元难点知识梳理1、换钱。

100元换10张10元是比较容易的,但是10元换10张1元,或者2元换20张1角,是比较难理解的。

特别是元换角,可以把2元看成两张1元,1元=10角,另一张1元也是等于10角,所以2元=20角。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教材第46-48页的例1 例2,“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一元=10角,认识几种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方法: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一元=10角。

教具学具:课件(挂图),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一)学前活动:上课时老师可设定一个假设情景:当走进教室时故意将自己钱币掉在地上,让学生发现,然后告诉自己。

(当老师在捡起钱币同时对刚刚学生这种行为给予表扬)老师谈话,引入新知。

1:猜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笔、买书、买玩具,都要用到它)(钱)2: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

(学生回答:钱)这些钱都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

(板书)提问:那你能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要用到人民币呢?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1:教材第46页的主题图。

(图1和图2)(用实物投影)(1):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买东西付钱)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说自己某一次购物、乘车等时用了多少钱。

(2)再让学生观察第3副图。

说说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存钱)那大家猜一猜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存钱呢?你有存钱的习惯吗?存起来做什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很大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2、教学例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课件一一出示我们国家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认一认。

认识人民币课件PPT

认识人民币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朱楼小学
黄世广
一、说教材

《买文具》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本P10--11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的第一 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及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 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二年级的学生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 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 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 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 密切联系。因此必须让学生确实掌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鉴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 先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 活动来吸引学生,并 巩固所学内容。 (1)超市购物 (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所学 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情 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换。
教法、学法

鉴于二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 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 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 能和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 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 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 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 验成功的喜悦。
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
(一)
硬币
人民币的分类
元:
(二)
角:
分: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通过老师的引导,
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归纳对我国人民 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进一步学习了分类 的方法,巩固复习了最少、最多。通过小组 合作汇报交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 察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