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小鸡找妈妈》.doc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1. 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2. 教学准备1.用具:挡板、小手帕、沙子、玩具鸭、小树、小水池、将近10只玩具鸡和母鸡。

2.游戏环节需要准备音乐。

3. 教学流程1.游戏环节:《小鸡找妈妈》–将挡板放在房间中间,将母鸡放在其中一面屏风后,将小鸡放在另一面屏风后。

–宣布游戏开始,小鸡们进入房间寻找自己的妈妈。

–老师播放音乐,小鸡们在屏风前面叫妈妈。

当找到自己妈妈的小鸡们,老师发给他们小手帕作为奖励。

–游戏结束后,老师可利用鸡母生活的图片向幼儿们介绍小鸡找妈妈的过程。

2.课堂展开:剧情讲述–起因: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们感受到小鸡失去妈妈的难过,开启情感之门。

–发展:老师讲述小鸡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妈妈,引出交际和团队协作。

–结果:小鸡们找到了妈妈,幼儿们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同时开发了动手、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

3.活动环节:DIY小手工–教师为幼儿们准备剪纸和小水池,让幼儿自由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将沙子、小树和几只玩具鸭放在小水池内,让幼儿自由创作沙画,让幼儿喜欢上动手创造的过程,培养发散性思维。

4. 教学反思幼儿园教案《小鸡找妈妈》是一节以体验为主的情感教育课,通过游戏、剧情讲述和活动三个环节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寻找妈妈的游戏,可以让幼儿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通过剧情讲述引出交际和团队协作这两个能力。

活动环节的DIY小手工让幼儿们喜欢上创造的过程,培养发散性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本节课教学流程设计相对简单,活动环节也过于简单,没有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游戏和活动的难度,利用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二章《动物的家庭》,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鸡找妈妈》。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认识母鸡与小鸡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知道母鸡与小鸡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认识母鸡与小鸡之间的关系。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及关爱动物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鸡找妈妈的故事课件、小鸡和母鸡的图片、动物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小鸡找妈妈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小鸡为什么找不到妈妈?是怎么找到妈妈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小鸡和母鸡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动物卡片,让幼儿找出母鸡和小鸡的卡片,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幼儿用彩笔、画纸、剪刀等学具制作小鸡找妈妈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和保护小动物?”六、板书设计1. 《小鸡找妈妈》2. 内容:小鸡成长过程:孵化、破壳、成长母鸡与小鸡关系:母子关系爱护动物:保护小动物,关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小鸡和母鸡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鸡和母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动物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鸡、母鸡等动物,加深对动物关系的理解。

开展“爱护小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和保护动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小鸡找妈妈》这一教学内容针对的是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了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生动有趣的动物故事。

小班音乐教案小鸡找妈妈

小班音乐教案小鸡找妈妈

小班音乐教案小鸡找妈妈课程简介本节音乐课程主题为《小鸡找妈妈》,旨在通过音乐拓展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跟随音乐动作,并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社交能力。

教材预览•《小鸡找妈妈》绘本:故事情节简单,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音乐CD:包含了与故事情节配合的音乐,节奏明快。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绘本《小鸡找妈妈》若干册。

2.音乐CD。

3.装饰品:母鸡和小鸡卡通图片,教室布置。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导幼儿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幼儿所学的音乐元素和节拍。

2.通过展示绘本《小鸡找妈妈》封面,激发幼儿对主题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故事1.通过指读故事标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

2.讲述故事《小鸡找妈妈》,注重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幼儿完全沉浸于故事情境中。

第三步:角色扮演1.分配幼儿扮演绘本中的主要角色(小鸡、母鸡等),并让幼儿找到相应的装饰品。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第四步:音乐感受1.播放音乐CD中与故事情节配合的音乐。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如:扇动翅膀、踩脚步等。

第五步:合作练习1.分成小组,每组包括几个小鸡和一只母鸡。

2.引导幼儿一起排成一队,模仿小鸡找妈妈的情节进行合作练习。

第六步:小结1.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心得。

2.结合故事情节,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合作练习中的表现。

展示与评价通过这节音乐课程,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故事的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练习,幼儿能够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对幼儿进行评价和记录。

提示与建议•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适当增加表情和动作,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动物的家》,详细内容为第二章《小鸡找妈妈》。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生长特点,知道母鸡孵化的过程,理解妈妈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知道孵化小鸡的条件。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知道在陌生环境中要注意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母鸡孵化的过程,懂得妈妈的爱。

重点:了解小鸡的生长特点,知道孵化小鸡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鸡找妈妈的故事挂图、小鸡和小鸡妈妈的手偶、小鸡生长过程的幻灯片。

2. 学具:彩泥、画纸、水彩笔、小鸡找妈妈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景引入,教师扮演母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进行亲子互动游戏。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述小鸡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鸡的生长过程和母鸡的关爱。

3. 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小鸡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孵化小鸡的条件。

4. 例题讲解:教师以手偶形式展示小鸡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小鸡的生长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小鸡,巩固所学知识。

6.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小鸡找妈妈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小鸡的生长过程2. 孵化小鸡的条件3. 妈妈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鸡找妈妈的过程。

2. 答案:小鸡从蛋壳里孵化出来,然后慢慢长大,找到了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观察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小鸡,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2. 例题讲解中教师使用手偶的形式展示小鸡找妈妈的过程;3. 作业设计中让幼儿画出小鸡找妈妈的过程;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家长参与和观察实践活动的安排。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二章《动物的家庭》,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鸡找妈妈》。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认识母鸡孵化和照顾小鸡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知道母鸡照顾小鸡的艰辛。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鸡的孵化过程及其成长变化。

2. 教学重点:母鸡照顾小鸡的情景,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鸡孵化过程的图片、母鸡和小鸡的玩具、PPT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小鸡孵化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结合PPT课件,讲解小鸡从孵化到成长的过程,以及母鸡照顾小鸡的情景。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鸡找妈妈的过程,增强幼儿的体验。

4. 例题讲解:出示母鸡和小鸡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鸡和母鸡。

六、板书设计1. 小鸡孵化过程:受精卵→孵化→破壳而出→小鸡2. 母鸡照顾小鸡:喂食、保暖、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鸡和母鸡,并用文字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答案示例:小鸡:黄色,毛茸茸的,嘴巴尖尖,脚丫短短。

母鸡:棕色,羽毛丰满,尾巴翘翘,脚丫粗壮。

2. 拓展延伸: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和照顾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和母鸡的照顾方式,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孵化过程,培养幼儿关爱更多动物的情感。

同时,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关爱动物。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含反思(通用)幼儿园小班教学方案《小鸡找妈妈》带反思小班教学方案《小鸡找妈妈》包括对小班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学习礼貌的语言“感谢”,培育婴儿对听故事的爱好,理解故事内容,记住主要情节,以及学习角色的简洁对话。

看看003010幼儿园班上对课程方案的反思。

活动目标1.培育宝宝对听故事的爱好。

2.培育孩子的礼貌语言“感谢”的学说。

3.了解故事的内容,记住主要情节,并学习人物的简洁对话。

4.引导孩子通过观看图片来辨别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度培育孩子的礼貌语言“感谢”的学说。

活动预备资料和场所鸡,鸡母,山羊,小鸭和鸭母的背景图片和头饰。

活动程序一,问候时间1,接待答老师热忱地接待每个婴儿老师与婴儿及其父母交换问候。

B,唱歌曲《小鸡找妈妈》,稳定孩子的心情。

爸爸妈妈握着婴儿的手,学会拍打音乐的节奏,并学会与老师一起唱歌。

2,名字嬉戏答老师会主动向孩子介绍他或她的名字,并向他们问好。

B.老师走到那个名叫孩子的前面,手鼓轻轻拍了一下婴儿的手,热忱地向他打招呼。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回答。

二,运动时间小动物仿照运动1,宝宝观赏老师的熬炼。

2,宝宝(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去学习现场的歌曲。

三,幸福的时间1.老师展现图片以吸引婴儿的留意力。

2.故事《找伴侣》答老师讲故事。

B.老师在操作教材时讲故事。

爸爸妈妈关心宝宝感受故事的内容,并练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C.老师的问题可以关心婴儿理解故事。

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回答老师的问题。

故事中有谁?鸡问山羊哥什么?山羊兄说了什么?爸爸妈妈关心宝宝戴上头饰并与老师一起讲故事。

四,温馨时间亲子嬉戏“行走圈”1.请握住宝宝的手,站对着圆圈预备竞赛。

2.妈妈沿着音乐逆时针方向跟随老师。

3.圆圈可与行走箱结合。

4,走路时可以尝试转变其他方法抬起脚并爬上。

附件故事《小鸡找妈妈》鸡和小鸭在河边玩耍,但是当鸡出去时,他们没有告知母亲。

夕阳西下,鸭妈妈带小鸭,鸡妈妈没有来接鸡,小鸡急于哭泣。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启蒙教材《小鸡找妈妈》,涉及章节为第一章节“小鸡出壳”。

详细内容包括:小鸡出壳的过程,小鸡与妈妈的亲情关系,以及小鸡在寻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认识小鸡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鸡与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的理解,以及小鸡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重点:小鸡出壳的过程,以及幼儿观察、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鸡找妈妈的故事图片、小鸡和小鸡妈妈的玩具、小鸡出壳的动画视频。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鸡找妈妈的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小鸡出壳的动画视频,讲解小鸡出壳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小鸡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引导幼儿画出小鸡出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鸡在寻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情境,以及小鸡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5. 表达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画作,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鸡找妈妈的过程。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教育幼儿学会珍惜亲情。

六、板书设计1. 小鸡出壳的过程2. 小鸡与妈妈之间的亲情3. 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鸡找到妈妈后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答案示例:小鸡找到妈妈后,它们一起在草地上玩耍,小鸡妈妈为小鸡捉虫子吃。

小鸡感到很幸福,因为它们终于团聚了。

2. 作业要求:画面内容丰富,文字描述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

2024年小班教案《小鸡找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动物乐园》中的《小鸡找妈妈》。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故事《小鸡找妈妈》让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认识母鸡、公鸡和小鸡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单词“妈妈”、“爸爸”、“小鸡”、“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认识母鸡、公鸡和小鸡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2. 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母鸡、公鸡和小鸡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母鸡、公鸡和小鸡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认识母鸡、公鸡和小鸡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故事书、小鸡、母鸡、公鸡的玩具模型。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母鸡、公鸡和小鸡玩具模型,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鸡找妈妈》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母鸡、公鸡和小鸡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母鸡、公鸡和小鸡。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母鸡、公鸡或小鸡,并剪下来。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粘贴在黑板上,形成一幅大型的“小鸡找妈妈”的画作。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母鸡、公鸡和小鸡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鸡找妈妈》2. 母鸡、公鸡、小鸡的外形特征3. 小鸡的成长过程4.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和妈妈、爸爸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母鸡、公鸡和小鸡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活动《小鸡找妈妈》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3、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找鸡妈妈一起回家了。

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教师带领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

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融合,让幼儿说清楚,慢慢,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

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行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幼儿搭火车去找鸡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领幼儿哼唱。

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

时间允许可以进行两遍。

2019-03-0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