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疼痛 如何治疗

肋间神经疼痛如何治疗
肋间神经痛常见的原因有带状疱疹、脊柱退行性变、肿瘤、外伤、胸膜炎、胸椎结核等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的炎性反应。
建议用中医外fu药物‘济愈堂·肋软顺古安玉.贴’疼痛部位治疗即可,平时注意1、肋间神痛经患者在转身、高声笑、深深呼吸、打哈欠、咳嗽及打喷嚏时往往引起疼痛发作,因此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的发生,以减少诱发疼痛的机会。
2、口服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连续口服1个月。
肋间神经痛的饮食注意事项
1.1、清淡的食物
大家在平时应该多吃一些清淡下火气的食物。
很多人在平时可能会比较喜欢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 这些食物可能会造成身体的内分泌紊乱 , 可能会加剧神经疼痛。
在平时应该多吃一
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 补充身体里面的维生素 , 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帮助大家缓解神经疼痛感。
1.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在平时大家可以多吃一些豆类和高蛋白的食物 ,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 大家在平时吃饭的时候 , 如果摄入的成分过少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正常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如果出现问题的话 , 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 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大多数患者在初次感染后都会出现水痘,但在一些患者身上,病毒会潜伏在体内的神经节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免疫力下降,病毒可能会再次活跃,导致带状疱疹的发作。
虽然带状疱疹本身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痊愈,但一些患者在疾病治愈后仍然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这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镇痛药、抗病毒药和抗抑郁药。
镇痛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抗病毒药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抗抑郁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物理疗法包括中药贴敷、针灸、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疼痛感和促进神经的修复。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疼痛感持续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切断疼痛神经,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
比如,一些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这种方法通过注射麻醉剂或类固醇药物到患者的神经节附近,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这种方法通过在患者的神经附近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来干预疼痛信号的传导。
除了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外,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作。
其次,接种水痘疫苗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水痘疫苗可以帮助减少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常见但令人困扰的疾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肋下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肋下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往往意味着机体受到了外部的伤害或出现了内部的损伤。
比如有些患者会问医生他们肋骨下出现了神经痛是怎么回事?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在临床上的诊断,是称其为“肋间神经痛”,这种肋间神经痛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
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
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病因: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和
骨化常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可引起肋间神经炎症,产生疼痛。
同样累及肋间神经的病变还有胸椎结核、胸椎骨折或脱位、脊椎或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肋骨、纵隔、胸膜病变。
带状疱疹性肋间神经痛常疼痛剧烈。
临床表现: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
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
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
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
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阅读,我们知道了肋下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出疼痛的原因,排除外部伤害,尤其要考虑到结核、肿瘤,老年人骨折等容易忽略的重要疾病,然后才能对症治疗。
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观察

26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January2019,Vol.25No.l 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观察公保才旦(青海省藏医院,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方法:40例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患者进行“霍尔梅”疗法治疗。
结果:经2年观察40例,总有效97.5%。
结论:传统藏医“霍尔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藏医;“霍尔梅”;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血气“隆”通畅;止痛中图分类号:R29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19)01-0026-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疼痛乃至临床医学中极其难治的疼痛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或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患者。
主要从睡眠、情绪等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因长期遭受疼痛的煎熬,导致睡眠和日常生活的质量都严重下降。
现在临床的治疗方法各异,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复发率高,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
我科应用藏医传统的霍尔梅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现代皮肤病学》PHN的诊断标准。
①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鼠样疼痛;③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蚂蚁感等。
1.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可导致疼痛的疾病;②合并严重心、脑、肾的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④因特殊情况未能坚持治疗者。
1.3一般资料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住院病人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2.36±11.17岁,病程1-13月、平均病程6.12±2.36月。
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又称为生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它的特点是在患者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疱疹样皮疹,通常呈现带状分布,因此得名。
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症状表现:
1. 皮疹,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疹,初起时为红斑,随后迅速发展为丘疹,然后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最终结痂。
这些皮疹通常沿着神经节的分布区域排列成带状。
2. 疼痛,带状疱疹的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这种疼痛常常是持续性的,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发热,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症状,伴有乏力、头痛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
1. 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的治疗首选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伏立康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2. 止痛药物,对于伴有剧烈神经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缓解疼痛症状。
3. 局部治疗,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外用制剂,如阿昔洛韦乳膏,涂抹在
皮疹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加速皮疹愈合。
4.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摩擦、避免过热或过冷等,有助于
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总之,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大部分
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预防,提高免疫力,避
免因疲劳、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疾病发作。
希望本文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痛症状,通常在带状疱疹发作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
这种疼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适。
针对这种病症,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新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之一。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帕尼帕拉等可以帮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疼痛和加速愈合。
此外,一些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阿片类药物也可以用于缓解疼痛。
近年来,一些新型镇痛药物如卡巴卡因贴片和盐酸普瑞巴因胶囊也被证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神经阻滞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可以阻断受损神经的传导,从而减轻疼痛。
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包括硬膜外神经阻滞、神经节封闭和脊髓神经阻滞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
此外,物理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
热疗、冷疗、电疗和按摩疗法等可以帮助舒缓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从而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最后,心理治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常常因长期的疼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好地应对疼痛。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
定期接种疫苗、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健康等都是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早日摆脱疼痛,重获健康。
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进展

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进展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和神经系统疾病。
一般来说,患者在患病后一至三周内,常常出现皮肤沿特定的神经节分布区域发生疼痛、灼热或刺痛的感觉,随后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疹。
即使带状疱疹水痘病毒感染愈合,患者仍有一定机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疱疹感染治愈后,患者在疾病发作区域出现疼痛、瘙痒、刺痛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
这种神经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学习。
中医中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疮痛”范畴,疼痛主要是因为淤血瘀阻、气滞血瘀、阳虚不振等因素引起的,针对这些病因,中医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药外治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外治疗法包括艾灸、拔罐、刮痧等,这些手法可以促进患处的经络畅通,消除淤血瘀阻,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艾灸和拔罐是通过刺激局部穴位,在祛除淤血痹阻的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神经回路功能,缓解疼痛;而刮痧则是通过刮痧板在患处疏通经络、活血散淤,从而缓解疼痛。
中医内服治疗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医认为,“疼痛则血瘀营卫不和,治疗则宜疏调气血、活血化瘀”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基本原则。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以祛瘀活血、理气止痛、温通经络为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当归、丹参、白芷、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改善患部组织的微循环,缓解淤血堵塞的情况,从而减轻疼痛。
针灸疗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针灸治疗研究不断涌现,通过应用不同的针灸方法,如经皮电刺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经皮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刺激穴位,传递电流,来改善神经兴奋性,缓解疼痛。
穴位注射疗法则是通过在患处进行中药穴位注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区域,从而缓解疼痛。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痛苦和不适。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肋间神经痛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以及关心此病的人有所帮助。
肋间神经痛,也称为胸腔神经痛,是一种由于肋间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疼痛。
疼痛可能会在胸部或背部的特定区域感觉到,表现为刺痛、隐痛或烧灼感。
有时候,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腹部或下肢。
肋间神经痛的常见症状包括一侧胸部或背部的疼痛,疼痛可能会加重或减轻,而且疼痛会随着运动、咳嗽或深呼吸而增加。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肌肉僵硬、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通常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缓解。
肋间神经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肋骨骨折或损伤,这可能是由于事故、运动损伤或其他外伤引起的。
其他导致肋间神经痛的原因包括肌肉痉挛、椎间盘突出、脊椎关节不稳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带状疱疹、肌肉疾病或内脏疾病也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痛。
诊断肋间神经痛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关于疼痛的特点、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触摸患者的胸部和背部,以确定疼痛的位置和性质。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X射线、CT扫描或MRI等检查,以确认诊断。
治疗肋间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休息和服用止痛药物。
休息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紧张和炎症,从而减轻疼痛。
而止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肌肉松弛剂或神经阻滞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和矫正体位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恢复肌肉的功能。
对于一些慢性肋间神经痛的患者,物理疗法可能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如肋骨骨折或突出的椎间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对肋间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节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多有前驱症状,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2.局部有感觉过敏和神经痛、烧灼感。
3.部位多呈单侧非对称性沿一定皮肤神经分布。
4.病程2~4周。
(二)体征
1. 多在侧胸壁,一个或几个邻近的肋间神经分布区出现皮疹.潮红.丘疹,水疱,内容透明澄清,类似珍珠,患部炎症明显有红晕。
2. 新旧疱疹成群分布排列呈带状,数天后水疱松弛,内容物混浊化脓或水疱破裂,露出糜烂底面,,最后干燥结痂,一般不留瘢痕。
3.不典型皮疹有:仅出现丘疹不发生水疱即吸收者称不全性带状疱疹;疱疹大如豌豆至樱桃者称大泡性带状疱疹;内容呈血性称出血性带状疱疹;中心坏死结黑色痂皮称坏疽性带状疱疹;病势进行,皮疹遍延全身者称泛发性带
状疱疹。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病毒分离可呈阳性。
【诊断要点】
1.根据前驱全身症状,患者皮肤过敏伴神经痛。
2.皮疹呈单侧性发疹,沿神经分布,多数水疱簇集成群,排列成带状而可诊断。
3.病程急,很少复发。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严重病例应休息,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注意局部卫生,防止水疱破裂和继发感染。
对继发感染者宜抗炎处理。
2. 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干扰剂药物如干扰素。
3. 口服维生素B1或肌注维生素B12%。
4. 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者。
5. 物理治疗、针灸、经皮电刺激疗法对缓解疼痛有效。
6. 早期并用神经阻滞治疗可达到:
(1)镇痛效果。
(2)促进治愈。
(3)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阻滞治疗可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椎旁注药和交感神经阻滞。
7. 口服镇痛药可选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外用止痛药物可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辣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