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汕头一模高三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20年汕头金山中学南区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汕头金山中学南区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泪水流成一条爱的河流徐东自从发生震灾以来,我几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感到自己有太多感受,而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
我天天关注着有关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泪水在我心里和眼中涌动。
我相信这几天,中国人的眼泪已经流了太多。
社会各界对震灾的关注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国家、爱、人生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在苦难中认识到我们的脆弱与坚强,而这种脆弱之后的坚强又是何等的铿锵有力。
每个人,哪怕是平时淡漠世事人情的人都会被震撼,被感动,都会愿意为受灾的地区和人们献上自己的一份祝愿,一份力量。
八九十岁的老人,有的坐着轮椅去为灾区捐款;两三岁的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为灾区捐款。
而一位天津的企业家,在捐款三千万之后,又追加了七千万,他动情地说:我们要建最好的学校,震不塌的学校。
在这次震灾中,我们看到有太多正在上课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之下,我们的心被揪痛了;我们将近七十岁的温总理在考察指导救灾时失声痛哭的时候,我们的心被揪痛了;在社会各团体与个人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的时候,我们的心感受到有太多的心被灾情牵引,被悲伤与爱一次次地揪痛!在我的感觉中,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追求物质利益的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么团结一致过,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从来没有这样相互关爱过。
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在这次灾难中会想到,我们的屋可塌、路可断,但人间的真情与爱心是震不坏的。
我们在这次灾难中对爱会有新的认识,对我们的国家和同胞,对我们自身也会有新的认识。
面对这样的灾难,举国同悲,面对这样的困境,一起承担。
当我看到那么多为了灾区贡献自己的资财与力量的人,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但我同时也感受到,我们大家团结起来的力量的伟大与不可战胜。
我在反省自己,我想自己平时我为什么会对我们的国家,对自己,对他人有那么多的抱怨与不满呢?而我自己又为我们的国家,为别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呢?我在想,我们对爱,对每个人,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需要普及一种爱的思想。
2020广东汕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模)

广东汕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模)23. 不少地方有”美食之乡”美誉,其特色小吃往往体现了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
请你任选一个地方小吃并为之写几句介绍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70字。
(6分)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每个人必经历免疫预防接种伴随而来的短痛,有些人还因此在身体留下疤痕。
这疤痕看起来并不美丽,但它却是身体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不少人没有预防和预警意识,在身体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疤痕。
有些人往往采取整容的办法祛除疤痕,证明健康、美丽和没有受伤。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nì,chuò/dào,pan/pēn;B.xīn/jīn,kǎo/kào,pàng/ pàng,C.chù/cù,jiǎo/náo,xia/jiě;D. A.zhēn,pǐ/pì,kōnɡ/kònɡ2.【答案】B【解析】“况且” 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在这里应该用“尚且”,先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即最热的互联网经济都难以存活,从而来衬托创业的艰难。
)3.【答案】B【解析】A语序不当,“一些”应放在“国家”之前。
C成分残缺,应在“管养”后加“水平”或“能力”等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4.【答案】B【解析】①⑤讲欲望的弊,③⑦讲欲望的利,因“欲望”本身就带有贬义,所以弊放在前面。
②独立成句,讲明欲望即使能给人带来动力,但也可能使人迷失自我。
⑥承接②,讲明弊端,④则连接最后一句,讲明没了欲望会怎样。
5.【答案】A【解析】诬,抹杀。
6.【答案】C【解析】①以,与“有”连用,组成固定结构,有用来„„的;②为主谓倒装句,“乎”为句末语气词;③之,代词,作宾语。
2020届汕头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汕头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1937年首次从家禽体内分离,最早在人体内发现是在1965年。
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
冠状病毒的宿主丰富多样,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
一些冠状病毒感染后可造成人畜共患病。
那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
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
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冠状病毒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关键。
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就像“钥匙”和“门”的关系一样。
一旦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对病毒毫无戒心。
(摘自张晗胡载《冠状病毒“这一家子”》)材料二我们可能永远也弄不清病毒从何而来,但是病毒却真真切切地在我们的演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病毒与生物的军备竞赛也一直是演化的最强推手,病毒还打破了生殖隔离的壁障,让基因得以在不同的生物中流动。
病毒的理想状态是既不引起太严重的症状——不然搞死了宿主自己也完蛋,但也不能大温和——毕竟要生存,抢资源的时候该下的狠手还是得下。
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病毒最终会与宿主达成某种默契,比如说人类与能引发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就属于此。
但是病毒会变异,有些变异会导致病毒的宿主改变。
病毒与新的宿主没有长期磨合的默契,就会出现“下手没轻没重”的问题,其中有些下手特别重的就会给宿主带来致命疾病。
2020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诞生之日起,引领时代风气就是文艺重要使命。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创作要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
“文之为德也,大矣”,优秀文艺创作关乎真理、关乎美德、关乎精神境界,关乎人如何感受有限的生存世界并从精神上超越提升,而不仅仅是满足纯粹感官娱乐。
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元代高明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托尔斯泰强调艺术与道德完善之间的关系,梁启超主张小说要有“熏浸刺提”的作用,鲁迅力图通过文艺改造国民性。
这些思想家和文艺家尽管置身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文明,都主张文艺要引领时代。
历史上优秀文艺创作都因其不放弃对真理、正义、美德的探索,才创造出赢得人们热爱、具有审美价值和思想高度的文艺作品。
近年来,《湄公河行动》《战狼Ⅱ》《人民的名义》《流浪地球》等一批具有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爆款”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广泛共识,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时代引领的灵魂。
锻造过硬文艺品质,才能实现有效引领。
在海量文艺作品中“求关注”,有人靠耸动的标题,有人依赖离奇的题材,有人用重金堆砌“卡司”,有人祭出引人“颜值”,这些元素当然可能引来一时流量,但如果没有精致的构思、可靠的品质,就留不住人气,实现不了深刻心灵对话。
优秀作品的创作者,除了过人的艺术才华,大多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倾向,越是环境浮躁,越是别人耐不住寂寞,优秀创作者越是要耐得住性子,倾情投入,执着追求,把质量当成文艺创作生命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创作出思想上深刻影响受众、情感上深深打动受众、形式上强力吸引受众的作品,才具备动情动心的艺术效果,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才有可能传递精神价值;否则有效引领就难以实现。
2020广东汕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案及答题解析

2020广东汕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案及答题解析广东汕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案及答题解析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nì,chuò/dào,pan/pēn;B.xīn/jīn,kǎo/kào,pàng/pàng,C.chù/cù,jiǎo/náo,xia/jiě;D. A.zhēn,pǐ/pì,kōnɡ/kònɡ2.【答案】B【解析】“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在这里应该用“尚且”,先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即最热的互联网经济都难以存活,从而来衬托创业的艰难。
)3.【答案】B【解析】A语序不当,“一些”应放在“国家”之前。
C成分残缺,应在“管养”后加“水平”或“能力”等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4.【答案】B【解析】①⑤讲欲望的弊,③⑦讲欲望的利,因“欲望”本身就带有贬义,所以弊放在前面。
②独立成句,讲明欲望即使能给人带来动力,但也可能使人迷失自我。
⑥承接②,讲明弊端,④则连接最后一句,讲明没了欲望会怎样。
5.【答案】A【解析】诬,抹杀。
6.【答案】C【解析】① 以,与“有”连用,组成固定结构,有用来??的;② 为主谓倒装句,“乎”为句末语气词;③ 之,代词,作宾语。
7.【答案】D8.【答案】A【解析】“在文学、儒学、政治以及军事等方面”错了,因文中不曾涉及军事方面的内容。
9.【答案】(1)①(韩愈)能够驯服凶暴的鳄鱼,却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诽谤。
【评分细则】弭,消除,1分;定语后置句和句子大意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② 愿意重建韩文公新庙的,(我)听任你们去建 !【评分细则】“新”,重建,“听”,听任,各1分;省略句1分;共3分。
(2)① 驯服凶暴的鳄鱼;②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评分细则】答出一点1分,答齐任两点3分。
2020届汕头市丹阳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汕头市丹阳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2020年汕头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汕头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
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2020年汕头市河浦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汕头市河浦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爱情苏童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
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
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栽,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
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
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番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
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太多,穿得也太多。
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塞。
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
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