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和动物福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实践实用推广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实践实用推广猪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注重猪的生态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式。
该技术通过合理规划猪舍建筑设计、科学管理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草料等方式,创造适宜猪生存和生长的环境,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的繁育环境。
需要充分考虑猪舍建筑设计。
猪舍的布局应合理,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放式的设计,增加猪的运动空间和户外活动区域。
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保证猪的舒适性。
猪生态养殖技术注重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草料。
猪是杂食动物,对饲料种类和质量有一定的要求。
猪的饲料应包括谷物、豆类、蛋白质饲料等,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方。
应充分利用农田和草坪等资源,种植适合猪食用的草类植物,供应新鲜的草料,增加猪的进食欲望和营养摄入。
猪生态养殖技术还重视科学管理饲养环境。
在猪舍内设置合适的喂食设备和饮水设备,保证猪能够方便地获取食物和水。
定期清理猪舍,控制粪便和尿液的堆积,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病菌滋生。
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推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
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可以联合开展猪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探索适合本地区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养殖模式。
应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猪生态养殖技术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采用猪生态养殖技术,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帮助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市场推广。
养殖企业可以加大猪生态养殖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猪生态养殖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可以通过建立优质猪肉品牌和供应链,扩大猪生态养殖产品的市场份额。
加强行业协作。
养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农民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推广猪生态养殖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猪肉养殖业的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

猪肉养殖业的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重要。
在猪肉养殖业中,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提高人们对猪肉养殖业中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的认识。
1. 动物福利问题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养殖、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生活条件是否符合其生理和心理需求。
然而,猪肉养殖业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动物福利的问题。
首先,养猪场的空间限制经常导致猪只无法得到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密集养殖场的猪只往往被密集安置,无法自由展开身体,这对猪只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养殖环境的条件也会影响猪只的福利。
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猪只健康和福利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养殖环境无法提供适宜的温度、通风和卫生条件,猪只容易罹患疾病,影响其生长和生活质量。
最后,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对猪只的福利造成了伤害。
在运输过程中,猪只可能受到粗暴的处理,激发或加剧其焦虑与压力。
而在屠宰过程中,猪只常常会面临种种痛苦和恐惧,尤其是在缺乏人道屠宰方法的情况下。
2. 伦理问题除了动物福利问题,猪肉养殖业还存在着一些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对动物的使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养猪业的普遍做法是将猪只作为商品进行批量生产,从而追求经济效益。
这种将动物作为商品、以盈利为出发点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动物作为有感情和有权利的生命存在的伦理原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此外,猪肉养殖业所需的大量资源和农药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猪只的排泄物和养殖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对土地和水源造成了污染,进而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 解决方案要改善猪肉养殖业中的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需要有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采取合适的养殖模式和管理规范非常重要。
建议加强养殖场监管,确保养猪场的空间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此外,培训养殖员工和运输工人,提高其对动物福利的意识和专业知识也是必要的。
浅谈养猪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家畜生态学论文

《浅谈养猪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作者:刘成2010年11月21日)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近年来以保护动物和人道主义为口号的动物福利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初露端倪,并且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动物福利在养猪业中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动物福利在我国养猪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希望我国的养猪业能融入滚滚而来的生态福利养猪潮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坚持生态养殖,极力维护动物福利,就是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障生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就是保障禽畜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就是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动物福利;贸易壁垒;猪前言:我国加入WTO之后,对我国畜牧业而言无疑是一大机遇,但同时也是一大挑战。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整个国际贸易呈现出自由化的趋势。
非关税壁垒中的配额、许可证等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小。
近年来以保护动物和人道主义为口号的动物福利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初露端倪,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许多国家对动物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有合格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还要求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给动物以一定的“福利”。
事实上,动物福利与动物的生产性能也有多方面的联系。
“动物福利”即“动物善待”,我国许多畜牧兽医工作者对这方面还缺乏了解。
正文:一、动物福利的由来及演化早在1789年,英国人边沁(J. Benthan)就提出了“保护动物权利”的理念, 他在其所著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提出“动物具有免遭无端折磨的权利”, 并要求结束对动物的残酷行为。
在此后的一百年中, 动物保护运动在西方不断壮大,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动物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2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首部以保护动物权利为目的的《禁止虐待家畜法案》,即马丁法案。
根据该法案,在全国范围内残酷对待动物的行为都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而受到惩罚。
这是在动物保护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1850年,法国也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格拉蒙法案》,美国于1886年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
浅谈养猪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家畜生态学论文

浅谈养猪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家畜生态学论文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发现猪只的适应性却越来越差,如发病率高、淘汰率高、死亡率高以及咬尾、咬栏杄等恶癖行为的发生机率也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损害了猪的福利。
人们意识到猪对饲养环境(圈养、饲养密度大,以及猪场的氨气等)的不适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多发、常发、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家畜育种过程中人们对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片面追求,使现今家畜品种对环境愈加敏感。
因此,我国养猪业必须在保护动物福利和生态养殖方面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应对。
结合实际,建立生猪生态养殖的技术保障措施:1.结合有关的技术管理部门从环境控制、饲料供给、药物使用、疫病预防等方面对生态养殖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生猪生态养殖建设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信息服务。
2.实行猪舍环境标准化,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舍的要求,从场地选址、猪舍建设、饮水、消毒、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设计建设出标准化卫生猪舍。
之前福利养殖关注较少环境下,我国生猪养猪业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对母猪普遍采用单体限位饲养,有的甚至把正在生长发育的后备猪也关在单体限位栏内饲养,这就违背了让动物享有正常表达行为自由的最基本原则,造成种母猪体质下降,使用年限缩短,肢蹄病严重,以致有的猪场种母猪在生产3-4胎后就因站不起来、配不上种、难产死胎增多而不得不提前淘汏。
2.过早断奶,缩短了仔猪在母猪身边自由活动的时间,扰乱了动物活动的天性。
然而,现在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高产,显示本场的生产水平高超,将仔猪断奶日龄从28天提早到21天,又从21天提早到14天,但是这种操作易引起仔猪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
3.长途运输及粗暴宰杀,我国目前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一二十小时的车载运输。
部分转运站在收到一车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给每头活猪立即强制灌服凉水,这不仅是对猪猪的摧残,也造成猪肉品质严重下降。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实践实用推广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实践实用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养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猪生态养殖作为生态养殖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环境和饲养品质,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从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实践经验和实用推广方面展开阐述。
一、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1.概念猪生态养殖是指利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建立科学的猪生态环境,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养水平,实施绿色饲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猪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2.原理(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利用土地资源充分,通过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优化场所布置,合理配置种植和动物饲养,促进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优化猪舍设计:优化猪舍设计,兼顾猪只生长需求,保证猪只的生活舒适度。
通过科学地设计猪舍内的通风、采光、隔离等设施,为猪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绿色饲养技术:采用绿色饲养技术,通过合理饲料配比、科学投喂管理、绿色环保饲料等方式,满足猪只的饲养需求,保障饲养环境的卫生清洁。
(4)有效资源循环利用:推行循环生产模式,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猪粪、农作物废弃物等资源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1.合理运用农田资源(1)选择适宜的场地:选择落地平整、土壤肥沃、附近有水源、通风良好的场地进行猪舍建设。
(2)科学种植运用:农田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并且可以将收获的农作物作为猪的饲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优化猪舍设计(1)良好的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猪只的通风换气,排除污浊的空气,提高舒适度。
(2)优化饲养密度:合理规划饲养密度,保证猪只的生长环境,不过分拥挤。
(3)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保证猪只的生长需求。
3.推广绿色饲养技术(1)科学营养配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进行科学的营养配比,保证猪只的生长健康。
生态结合实现生态和谐养猪法

生态结合实现生态和谐养猪法首先,生态和谐和猪的方法1,节省劳力:因为没有保护,按常规育种,比如一个人可以支持500,该方法可支持1000,50%的劳动力。
2,节约饲料:如肥料提供养分的真菌,真菌继续繁殖,形成菌丝,菌丝体蛋白质含量高,是一个很好的猪饲料。
用它来喂20至30%储蓄所。
3,节约医疗费用:猪吃细菌,既帮助消化,而且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不生病,基本上没有毒品,节省医疗费用。
4,节水:常规猪,需要大量的水,并用此方法,只要饮用水满足猪的线,从而节省约90%。
5,可用于长时间:长期使用可放置垃圾,一般可用三至五年,如果好,有的可达10至20年,并取代了高品质的有机肥料。
6,原生态:猪这样,发酵床形成一个完美的生物圈可以说是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农业,和取食行为的土壤,使其回到全功能的当地环境,猪感觉良好,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猪的境界。
其次,原则,生态和谐,猪的养殖方法方法是用猪的发酵有机和谐生态塑料床,猪的粪便排泄出来的垃圾填埋场,水解过程中没有水冲洗粪便,猪需要喝水,只要满足就行了,又称干无臭猪的方法。
第三,生态和谐现实喂猪的方法1,物流的要求:一般要求猪坐南朝北,这显示了良好的光,有利于发酵;和通风良好,不闻也没有蚊子。
冬季温室,光线好,温暖,冬季安全猪;夏天的太阳膜,卷膜四周后的裙子可以通风,凉爽。
2,建设床上用品床:神秘的约1米的深度水泥混凝土池在南部,在地下水位高,总体风格,地下水位较低时,你可以使用地下风格。
3,垃圾准备:床上用品,主要是木材,90%,因为它很软,可以吸收水分,其他10%个现有的土壤和少量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和不使用清洁的土壤,它更是微生物的数量;盐将帮助分解木材。
4-fermenting细菌和垃圾混合好,床,床上用品厚度80-90厘米,通常4-5天发酵,你可以进入一个生猪养殖。
第四,生态和谐和猪法笔记1,进入环前消除寄生虫的猪。
二月,喷洒营养液为菌床维修。
表面活性剂溶液,使用专门的营养培训,按比例1:300浇水,喷洒床,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加速废物退化,消化率。
浅谈养猪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二、 发展 猪福 利的 必要性 1关注 动物福 利也是 文 明的 一种表现 . 人类 作 为万物 之灵 , 于其 他物 种有 一定 的责 对 任 。人类 有义 务和 责任保 护 动物 , 等动 物是 人类 高 远亲, 、 、 猫 狗 马等 宠物更 是 人类 的助 手和 朋友 。孟 子认 为 , 毫无 节 制 地杀 戮 动物 、 喜好 欺 负 弱 者 或动 物 的人 , 有资 格称 为 君 子 ; 没 而那 些 对 弱 小 动 物求 生 的哀 嚎 声麻 木不 仁 的人 也不 能 算作 君 子 ㈣。所 三 、 国养 猪业 中存在 的福 利问题 我 1饲 养方 式不符 合动物 福利 要求 . 上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国兴起 了大办机 械化 、 我 规模 化猪场 的热潮 , 据最 新资 料表 明 , 国 1 生 我 0个 猪 主产 省 的规 模 化猪 场 数 和 猪 出栏 数 分别 占全 国 规模化 生产 总量 的 6 %和 5%[ 0 4 3 1 些猪 场在节 约 。这 土地 资 源 , 高 生产 效率 , 高科 学 技 术水 平 上起 提 提
转 的历史 潮 流 。
恐怖 、 痛苦 、 怨恨等情绪的激变 , 至使内分泌会产生 种种毒素和细菌 , 凝集于体内l从而影响食用者的 1 l ,
身体 健康 。 在许 多 国家 的公 众开 始对一 些 肉类 生 现 产 体 系 中动物 福 利 问题 的 日益关 注 同 消 费者 的 要 , 求正 在改变 。为此 , 生产 者必 须 审时度 势并 做 出合
生产 j 生能也 有多 方 面的联 系 。“ 物福 利 ” “ 动 即 动物
行为都 将被视 为犯罪行 为 而受 到惩 罚 。这是在
动 物 保 护 运 动 史 上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的一 步 。
生态养猪新技术在猪场的应用及效果

20 0 年第3 ( 5期) 1 期 第1 _ 7
胡 南 奶 业 生 产 现 状 与 思 考
伍 佰 鑫
( 南省 畜牧 兽 医研 究所, 南 长 沙 40 3 ) 湖 湖 111 中图分 类号 : 8 1 S — 文献标识 码 : C
1 .猪 只 隔离饲 养 区 : 引进种 猪 、新购 人猪 只 , 植园施肥; 、 叶养鱼喂猪。 .4 2 为 草 菜、
主要 疫病监 测技 术的应 用 或者病猪的隔离饲养 、 观测 、 治疗区域。 与生产区相 4猪场 卫生 防疫 与保健 、 隔 20 , 0 米 是一套独立运行的饲养管理系统 。 猪场疫病防治是养猪过程中重要 的问题 , 当前 2坚持生 猪 自繁 自养 与人 工授精 技术 的应 用 猪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因 此, 养猪场要坚持“ 养重于防、 防重于治 、 以防为主、 该猪 场 存 栏 生产 母 猪 4 0多 头 , 以繁育 杜 洛 0 克 、 约克 、 白猪 三个 瘦 肉型猪 品 种 的二 元 种 猪 以保健 为 辅 ” 方 针 , 大 长 的 实行 猪 群 各 阶段 分 区 隔离 饲
为主, 饲养长大二元杂交商品猪为辅。建立了存栏 养和各批次全进全出的高效健康管理模式。
※ 通 讯作 者 2 0
H nnA ia si c d e r ay e in , o , 0 0( o o17 u a nm lc ne n t i r M dc eN . 2 1 . t .5 ) e a V en i 3 T  ̄N
12猪 场 布 局 与 分 区 .
及污 水 处理 场 、 化 企业 等 高 污染 源 , 农 避免 了可 能 性 营养和保 健物 质 的使 用 。
() 3所有母猪舍 、 公猪舍 、 生长育肥猪舍都采用 1 .生活区 : .1 2 提供猪场员工吃饭 、 休息 、 运动 、淋 、 湿帘 一负压抽风降温系统 , 产仔猪舍和保育猪舍 自 浴、 社交 等生 活 的场 所 。 根据 外界 气候 和猪舍 内气 温 1 . 产 区: .2生 2 猪场 最 重要 的生产 车 间 , 利用 生 产 区 制 电热 保温水 泥地 板 。 间 的设施 设 备 , 过精 心 的 饲养 管 理 , 猪 群 的生 的变化 , 通 让 适时调整到各年龄阶段猪只所需的环境温 保 生 产 效能 最大化 。生 产 区分 为繁 育 区和生 长育 肥 区 , 度 , 证猪群 发挥 正常 的生 产 l能 。 () 4 所有猪舍全部按照雨污分离的要求设计排 两 区在 同一 区域 的不 同山头 , 两者相 隔 30米 。 0 雨水不与猪粪尿混合 , 直接排入鱼池 ; 1 -生产辅助区 : .3 2 主要用于猪场饲料原料储存和 水集污系统 , 混合加工 区间。现与某饲料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合 人 工 收集 干粪 与功 能 菌 混合 后 堆 积 发酵 生 产 生 物 减 猪 作, 猪场只保 留了一定 的储存空间 , 全价配合饲料 有 机 肥 , 少猪 粪 便 的直 排 ; 尿 与 部分 污 物 进入 沼气池 发酵生 产 沼气 , 沼渣 定期 用 泥浆泵 抽灌 到种 随时可由饲料厂家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养殖和动物福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近年来以保护动物和人道主义为口号的动物福利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初露端倪,并且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养殖和动物福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希望我国的养猪业能融入滚滚而来的生态福利养猪潮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坚持生态养殖,极力维护动物福利,就是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障生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就是保障禽畜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就是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生态养殖;动物福利;猪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发现猪只的适应性却越来越差,如发病率高、淘汰率高、死亡率高以及咬尾、咬栏杆等恶癖的发生率也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损害了猪的福利。
人们意识到猪对饲养环境(圈养、饲养密度大,以及猪场的臭气等)的不适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多发、常发、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家畜育种过程中人们对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片面追求,使现今家畜品种对环境愈加敏感。
因此,我国养猪业必须在保护动物福利和生态养殖方面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友好的生产方式。
1.生态养殖1.1生态养殖的概念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猪生态养殖是推进生猪生产向现代化养猪方式转变,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生猪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生猪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产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安全猪产品的必经之路。
1.2生猪生态养殖要求按照“养优质猪、饮清洁水、吃绿色料、用安全药、住标准圈”的无公害生猪生产标准,做到人猪分离、独立建圈、生态隔离、沼气配套、循环利用,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规模生产。
①饮水要求:饮用水要无色透明,无异味,味道正常,中性或微碱性,含有适度的矿物质,不含有害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等,符合国家居民生活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②饲料及兽药要求: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兽医室和饲料加工储存场所。
要建一间20m2的饲料加工房和10m2的兽医诊疗室,实施统一营养标准、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料供应、统一购药渠道和疫病防治、兽药管理,保障生猪吃上绿色料。
③圈舍要求:畜禽圈舍要有2m以上的高度,有窗或丢砖花窗,后墙上20~30cm 处安装鸭嘴式自动饮水器,下设排粪沟通向沼气池,圈舍内有2%~3%的坡度。
房顶安亮瓦,圈舍要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尽量保障生猪圈舍环境舒适。
④猪种要求:选择生产性能好、瘦肉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品质好、饲料报酬高、养殖效益好的PIC、DLY纯瘦肉型杂交猪为生猪生态养殖的品种。
⑤排污要求:每个农户建有一口8m3的沼气池,在沼液出口连接排污沟,排污沟全部密封,统一通向修建的化粪池。
采用干清粪工艺代替水冲粪、水泡粪,减少污水排放,粪便通过堆积自然发酵处理后作为农作物有机肥,达到就地吸收、转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或应用“零排放”达到无害化处理。
⑥消毒要求:进场人员必须消毒方可进入,所有进场车辆必须由高压消毒机喷雾消毒、经消毒池进入猪场;非生产区包括生活区、办公区、饲料加工区等生产辅助区,要求经常清扫,保持清洁,每周消毒一次;及时清理粪便、污物、垫料等,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严禁在场内饲养狗、猫、家禽等其他动物,严防野鸟的侵入,谢绝外来人员进入。
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求: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病猪隔离区。
对可疑病猪、染疫猪尸体要采取密闭的方法转移,并按无害化方法进行处理,对污染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1.3生猪生态养殖的技术保障措施①建立健全生猪生态养殖保障体系。
畜牧兽医业务技术部门要从环境控制、饲料供给、药物使用、疫病预防等方面对生态养殖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生猪生态养殖建设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信息服务。
要从优良猪种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饲料,确保生态养殖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和完善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确保生猪健康、无病,生产出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的产品;要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粪污的处理和利用;要求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料、良法直接到圈,技术方法直接到人,为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要通过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建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让农民从发展生猪生态养殖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走向富裕。
②实行生猪品种标准化。
生猪养殖品种以DLY三元杂交猪和PIC五元配套系为主,实现生猪品种良种化。
③实行猪舍环境标准化。
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舍的要求,把养殖场地纳入文明新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套设施设备。
从场地选址、猪舍建设、饮水、消毒、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设计建设出标准化卫生猪舍。
④实行饲养管理标准化。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实行统一猪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环境友好型种养结合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做大增收链,提高养猪的综合效益。
⑤实行投入品标准化。
严格饲料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严厉查处违禁药品和假劣产品,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及饲料添加剂。
并实行生猪养殖记录制度、休药期承诺制度和用药合格制度,确保生产生态、绿色、无公害优质猪肉,保证消费者安全食用及人体健康。
2.动物福利2.1动物福利的概念动物福利是指动物个体的各种状态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这种状态包括动物的感情,各种行为、生理反应和健康状况等。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动物福利标准有五项: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痛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是人类伦理思想的升华与博爱精神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以及道德水准提升的体现。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福利将会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维护动物福利也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2发展猪福利的必要性①关注动物福利也是文明的一种表现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对于其他物种有一定的责任。
人类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动物,高等动物是人类远亲,猫、狗、马等宠物更是人类的助手和朋友。
孟子认为,毫无节制地杀戮动物、喜好欺负弱者或动物的人,没有资格称为君子;而那些对弱小动物求生的哀嚎声麻木不仁的人也不能算作君子。
所以,《孟子•( 梁惠王)》中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恻隐之心是人的四个善端之一,是人之作为人的本性。
因此,仁慈地对待动物是人性的内在要求。
②动物福利不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目前已经影响到国际贸易乌克兰曾有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长途运输抵达法国,却被拒之国门之外,理由是没有考虑到动物的福利,生猪长途运输中没有按规定时间休息。
近两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国家纷纷采取非关税措施阻止中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绿色壁垒已经使中国农产品出口损失严重,最近国际上又接连发生了一系列养殖产品遭退货甚至抵制事件,动物福利问题正在继绿色壁垒后成为畜牧、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一道新的壁垒。
目前我国禽类、海产品等食品原料的出口正受到“动物福利”贸易壁垒的影响。
③人道方式进行肉制品加工,不仅是对动物的人道主义关怀的体现,也是对食用者自身生命健康的关注养猪生产者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久前,消费者的要求还是很简单的:要求得到质量满意而价格合理的肉。
但是动物被杀时,因心中恐怖、痛苦、怨恨等情绪的激变,至使内分泌会产生种种毒素和细菌,凝集于体内,从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现在许多国家的公众开始对一些肉类生产体系中动物福利问题的日益关注,消费者的要求正在改变。
为此,生产者必须审时度势并做出合理反应。
2.3我国养猪业中存在的福利问题①饲养方式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了大办机械化、规模化猪场的热潮,据最新资料表明,我国10个生猪主产省的规模化猪场数和猪出栏数分别占全国规模化生产总量的60%和54%。
这些猪场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上起了一定作用。
但由于对母猪普遍采用单体限位饲养,有的甚至把正在生长发育的后备猪也关在单体限位栏内饲养,这就违背了让动物享有正常表达行为自由的最基本原则,造成种母猪体质下降,使用年限缩短,肢蹄病严重,以致有的猪场种母猪在生产3~4胎后就因站不起来、配不上种、难产死胎增多而不得不提前淘汰。
②饲养密度过大有的猪场在二、三百亩土地上建了年产猪4万~5万头的商品猪场, 猪舍间隔不足10m ,一间不足20m2的猪栏内养20多头育肥猪,有的实行楼层立体养猪。
这种高度密集饲养,不仅造成大量粪尿、臭气、噪音污染,使有些猪吃不到料,饮不上水,处在饥渴状态,也使猪只产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为怪癖,最终导致生长速度缓慢,肉质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各种传染病、群发病,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成为目前集约化养猪面临的最棘手、最难净化的疾病之一。
③过早断奶母猪哺育仔猪, 仔猪在母猪身边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是动物的天性。
然而, 现在有些集约化猪场为了片面追求高产, 显示本场的生产水平高超, 将仔猪断奶日龄从28天提早到21天, 又从21天提早到14天, 须知这种不顾条件的盲目追求高产,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因断奶引起的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造成的损失也非小数。
④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有的企业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在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 使生猪处在非正常饲养状态, 甚至处在中毒状态。
砷是众所周知的有毒物, 但砷制剂(对氨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等)由于可使猪的皮肤变红而被大量加入到饲料中。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 可以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作用, 但该药化学性质稳定, 极易在猪肉中残留, 人食用这种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猪肉后会出现中毒症状, 我国已于1999 年明文禁止使用, 但近年抽查结果表明, 仍有部分企业违法使用。
这些有害物质的添加, 不仅违背动物福利, 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环境污染。
⑤长途运输及粗暴宰杀我国目前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一二十小时的车载运输。
转运站在收到一车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给每头活猪立即强制灌服凉水, 这不仅是对猪的摧残, 也造成猪肉品质严重下降。
至于宰杀方式,大多数达不到国际法规要求。
2.4加强猪福利的对策和方法①加强宣传力度增进对动物福利的理解必须深入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