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3、蚕的一生总共要蜕6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4、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5、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6、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7、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8、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9、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0、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这些动物生命的开始。
11、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 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12、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变态:蚊子、苍蝇、青蛙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观察蚕卵的特征,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6.蚕蛾刚产下的卵(淡黄色),要孵化时变为(紫黑色)。
第二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卵是许多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4.鸡卵包括(卵壳)、 (卵白)、 (卵黄)、 (气室)等结构。
5.鸡卵的卵壳具有 (保护卵)的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卵黄提供(营养);气室提供(空气),胚发育成(小鸡)第三课《蚕长大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食物)等。
2.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3.蚕的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一样,这叫(眠),是蚕蜕皮前的征兆。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5.一般情况下,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蜕皮(4次)6.蚕的幼虫身体呈(长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
7.蚕的幼虫身体两侧有8对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
8.蚕宝宝的胸部有(三对)足,腹部有(五对)足,尾部后端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第四课《蚕变了新模样》1.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身体呈(纺锤形)。
3.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长度一般在700一1000米左右。
第五课《茧中钻出了蚕蛾》1.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2.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要点总结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和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蚕卵呈中间内凹的圆饼状,小米粒大小,宽1毫米,厚约0.5毫米。
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赤色、紫黑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
6、刚出壳的小蚕身体呈褐色,形似蚂蚁,所以叫做蚁蚕。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 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 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4. 鱼卵、蛙卵、蚂蚁卵等外部没有硬壳,鸡卵、蛇卵、龟卵等外部有硬壳。
5.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7、动物的卵在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不同。
8、鸡蛋的内部结构有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气室和胚盘,卵黄上的小白点即胚盘,小鸡就是由它发育来的。
(三)蚕长大了1. 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 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 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5、蚕会经历4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此时经过四次蜕皮的蚕称为5龄蚕,蚁蚕到5龄蚕这个阶段称为蚕的幼虫阶段。
6、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给蚕提供新鲜的、干净的桑叶,否则会危及到蚕的生命安全。
7、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
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有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节有1对胸足,共3对胸足。
8、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梳理单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梳理单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是扁圆形的,很小,刚产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后来变成紫黑色。
3、蚕宝宝在温度(25-30℃)和湿度合适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化,小查孵化出后2-3小时就要吃食物。
刚刚孵化的小蚕很像蚂蚁,又称之为蚁蚕。
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1、眠和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2、蚕在幼虫阶段会蜕四次皮,变成五龄蚕,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
蚕是8字形吐丝的。
3、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身体是长圆简形,是青白色。
头部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6只单眼;胸部有三个体节,三对胸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长有五对腹足(包括尾足),用来爬行;在尾部有一个突起,称之为尾角。
蚕的身体两侧长有气孔(18个),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通道。
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变蛹之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
2、蚕蛹被蚕茧包裹着,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剪开蚕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是褐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原始型的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盾片。
4、蚕蛹平时不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
5、剪开茧,除了蛹以外,还有一层旧皮,是蚕变成蛹之前蜕的皮,是第五次蜕皮,变成蚕蛾之前还会蜕一次皮,蚕一生蜕6次皮。
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羽毛;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是一节一节的。
一只雌娥大约能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2.如何分辨雌雄蚕蛾?雌娥,腹部肥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膀振动很快。
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蚕的一生要经历“卵一幼虫(蚕)一一蛹一一成虫(蚕蛾)”四个不同的形态变化。
2.蚕的一生经历“出生一一生长发育一一繁殖一一死亡”四个阶段,这是蚕的生命周期,时间约56天。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2. 蚕的生命从卵开始,一个卵就是一个生命。
3.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4.我们观察蚕卵时,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5. 蚕宝宝爱吃桑叶,小蚕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6. 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孵化后蚕卵壳变成白色。
7.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8. 养蚕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9. 下列各项操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 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特征不相同,但形状一般都是近似圆形。
3.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将动物卵分为有硬壳卵和无硬壳卵。
4. 不同动物卵的内部结构非常相似,基本都是由卵黄、卵白、胚盘组成。
5. 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可以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卵壳起保护的作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提供了水分和营养,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7.鸡蛋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小鸡是由它发育而来的。
8. 小鸡的孵化大约需要21天。
三、蚕长大了1. 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 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它的反应。
3. 我们可以采用拍照、图画、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4.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样的现象称作“眠”。
5. 刚孵化出来的蚕叫作蚁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6. 蚕的身体呈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7. 蚕的胸部位于头部后3个体节,有3对胸足,能够把持桑叶帮助进食,爬行时起辅助作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单元复习 教科版

物
的
鸡蛋的内部结构
卵
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将会发育成小鸡。
卵
大小、形状、颜色:芝麻大小、扁圆形(中间凹下去)、 淡黄色—紫黑色
刚孵化的黑色蚁蚕
幼
蚕虫 的或
身体特征:灰白色、呈长圆筒形,身体分 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
一蚕
的小黑点叫气门。
生宝
宝
龄期:5个龄期,蜕皮4次。蚕蜕皮前头高
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特点:不吃东西,受刺激会动。
蛹
身体特点:体形粗短、纺锤形、黄褐色,分 头、胸、腹三部分
蚕
的
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 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爬行快。雌蛾和雄蛾
一
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蛾大约产
生
成
400~500粒卵。
虫
身体结构: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 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动
物
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
的
动物叫哺乳动物。
一
生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
殖、死亡的过程。
人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
个阶段。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
和老年五个时期。
卵生: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
动 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物 的 繁 殖 胎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
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人等。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件

易混分析
易混点
蚕的各个阶段
卵
幼虫
蛹
成虫
椭圆形,刚产下的
外形
卵是黄色的,放置 一段时间后呈紫黑
圆筒形、通体三部分
特点
受精之后的卵可以 孵化出蚁蚕
能用足爬行,进食 大量桑叶,有蜕皮 和“眠”的现象
蚕吐丝结茧后,幼 虫变成蛹,蛹平时 不动,受到外界刺 激时会动,不进食
易错分析
易错点三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 像猫和狗这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胎生和哺乳是哺 乳动物的显著特征,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鸭嘴兽和针鼹,是低等的哺乳动物,它们是卵 生。另外,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例: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胎生、身上长毛 B、绝大多数胎生、哺乳 C、身上长毛、会哺乳、也会产卵 解析:哺乳动物绝大多数胎生,只有极少数卵生。吃妈妈乳汁是哺乳动物的显著特征, 身上通常长毛,恒温。 答案:B
的 一 生
蚕的一生
蛹
特点:不吃东西,受刺激会动。 身体特征:仍有头、胸、腹三部分,体型粗短,纺锤型,黄褐色,两侧有气门。
蚕蛾:雌蚕蛾和雄蚕蛾。 成虫 特点:不吃东西、不会飞、会爬行。
身体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一生
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 胎生:直接生下胎儿,一般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人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单元测试 五、探究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蚕茧里钻出的蚕蛾是不是由蛹变成的,对蚕蛾和蛹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和比较。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蚕蛾和蛹的身材体都分为( 头 )、胸、( 腹 )三部分。 (2)蚕蛾的头部有复眼、口器和一对( 触角 ),胸部有( 三 )对足,( 两 )对翅。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有壳卵:蛇卵、龟卵、鸡卵(蛋)等。
动物的卵无壳卵:娃卵、鱼卯、蚂蚁卵等。
鸡蛋的内部结构:卯白、卵黄、气室、卵壳。
形状:椭圆形。
卵大小:小米粒大小。
颜色:淡黄色或紫黑色。
颜色:灰白色。
幼虫龄期:5个龄期身体特征:头部有口器和复眼,有8对足,身体两侧有气门。
蚕的特点:不吃东西,受刺激会动。
蛹身体特征:仍有头、胸、腹三部分,体型粗短,纺锤形,黄褐色,两侧有气门。
一生蚕蛾:雌蚕蛾和雄蚕蛾。
成虫特点:不吃东西、不会飞、会爬行。
身体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
动物的胎生:直接生下胎儿,一般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
繁殖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人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知识点:1、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成虫)四个阶段,蚕卵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2、蚕是有生命的物体,蚕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3、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者紫黑色。
4、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25℃)、适宜的湿度。
5、蚕的出生方式是卵生。
像蚕这样,幼虫或幼崽是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6、喂养蚕宝宝要注意:(4)充足的食物: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5)清洁的空间: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清洁。
(6)移动小蚕时,应该用羽毛或者毛笔轻轻扫动,不能直接用手拿。
7、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
蚕蜕皮是为了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
8、蚕蜕一次皮就增长一龄,蜕了三次皮的蚕是四龄蚕。
蚕的虫龄是以蜕皮来进行计算的。
9.蚕的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0.刚出生的蚕宝宝是紫黑色的,还长着很多细毛;大小和蚂蚁差不多,叫蚁蚕。
5.刚产出的蚕卵是淡黄色,直径约一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知识点整理
一、动物的卵
1、有卵壳:蛇卵、龟卵、鸡卵(蛋)等。
2、无卵壳:蛙卵、鱼卵、蚂蚁卵等。
3、鸡蛋的组成:卵壳、卵黄、卵白、气室和胚盘。
4、小鸡由胚盘发育而来,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二、蚕的一生
1、蚕的生命从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
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呈椭圆形。
2、蚕的幼虫。
(1)刚出生的蚕是黑色的,很小,像蚂蚁一样,叫蚁蚕。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变大了。
(2)龄期:5个龄期。
(3)蚕的身体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单眼,有8对足,身体两侧有气门。
3、蚕和蛹
(1)蚕茧是指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通常为白色,内含蛹体。
(2)蛹的特点:不吃东西,受刺激会动。
(3)蛹的身体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型粗短,纺缍型,黄褐色,两侧有气门。
(4)蛹和蚕的幼虫比较:虽然蛹和蚕的形状、颜色都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头、胸、腹、体节和气门。
(5)其他经过蛹阶段的动物:除了蚕,还有很多动物的一生也会经过蛹的阶段,如苍蝇、蜜蜂、蚊子和蝴蝶等。
4、成虫。
(1)从蚕茧里钻出来的蚕蛾,是蚕的成虫,与蚕的幼虫和蚕蛹有巨大的不同。
(2)蚕蛾类别:雌蚕蛾和雄蚕蛾。
(3)蚕蛾特点:不吃东西、不会飞、会爬行。
(4)蚕蛾的身体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2对翅膀和3对足。
5、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有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螳螂等。
6、昆虫的共同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2对翅(有的昆虫的翅退化)和3对足,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三个体段(头、胸、腹),头上有1对触角,骨骼包在身体外部。
三、动物的繁殖
1、卵生: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昆虫、鸟类、鱼类等动物通常为卵生。
2、胎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哺乳动物通常为胎生。
3、哺乳动物的特点
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之;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
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
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四、动物的一生
1、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鸟类:像鸡一样,其他鸟类也是如此,都要经历出生、长大成熟、繁殖后代、衰老死亡的过程。
(2)哺乳动物:像狗一样,其他哺乳动物也是如此,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