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中考作文浅谈
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

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作为中考的一项重要考察,作文的成绩通常占据考试总分的比重相当大。
因此,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充分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是关键所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
一、深入理解写作任务,准确把握主旨作文的主题十分重要,主旨不明确或离题会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标准分数。
在阅读题目前,一定要先认真分析题目的意思,明确自己的理解和任务要求,然后根据题意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立意和观点,确保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紧扣题意,不偏离主题。
二、灵活驾驭叙述与议论的结合中考作文既要说明事实,又要展示逻辑推理能力,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叙述与议论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开始的引言段可以适当进行陈述,接下来的中间段落可以运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结论应该结合事实和观点,作出得出什么结论和对未来的预测。
三、注重文章的文体和语言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小说,文章的文体和语言都需要考虑到适当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说明文要严谨,议论文要有逻辑和说服力,小说要生动形象。
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四、保持基本的文学修养在写作中,基本的文学修养可以让文章更有质感和内涵,从而更富有吸引力。
对多种文学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借鉴以往文学名著的经典构思和表达方式。
注意句式的变化,写出优美的文辞。
五、注重篇章结构和逻辑完整性篇章结构要有逻辑性和完整性。
首先,切忌“写得热闹,未必写得对”这一陷阱,需要在文章内容和逻辑上调整观点、整理思路;其次,在篇章结构上需要把握好每个段落的分割,让主题和话题内在逻辑的起伏在篇章结构中流畅往复。
最后,要对文章反复修改,不盲目听取他人的修改意见,而是充分就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挖掘、思考、整理,精益求精,提升作文水平。
总之,写作是一项需要深入学习和不断实践的技能。
只有真正掌握了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中考作文中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浅谈中考作文获高分秘籍

2024年浅谈中考作文获高分秘籍一、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审题是中考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把握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提示信息,以便在写作中紧扣主题,避免偏离题意。
同时,立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立意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和内涵,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因此,学生在立意时要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探讨题目,挖掘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二、语言流畅,表达清晰语言是中考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判文章质量的重要依据。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语言流畅、表达清晰,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词汇和句型,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型,避免使用生僻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等问题。
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路是中考作文的骨架,也是文章的核心。
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因此,在写作前,学生需要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规划好段落和内容的安排。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段落的过渡和衔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同时,逻辑也是中考作文的重要要求之一。
学生需要在文章中展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和自相矛盾的情况。
四、文体恰当,风格独特中考作文要求学生在不同文体中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因此,在写作时,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身的特长选择合适的文体。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学生就需要选择恰当的论点,展开深入的论证;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就需要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学生还需要在文体选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一个独特的风格能够让文章更具个性和魅力,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五、素材丰富,论证有力素材是中考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判文章质量的重要依据。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作文是中考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好作文是每个考生都希
望达到的目标。
那么,如何写好中考作文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
些看法。
首先,写好作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在写作文之前,我们
可以先在脑海中构思一下整篇文章的框架,确定好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然后再开始动笔。
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不要跑题,不要东拉西扯,要紧扣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
其次,写好作文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
作文,除了要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有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背诵一些好的范文,来积累词汇和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另外,平时也可以多写一些作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
再次,写好作文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文是要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只是空洞的文字堆砌。
我们可以通过多思考、多讨论一些社会
热点问题,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写好作文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过于得意忘形。
只有保持
一颗平常心,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文。
总之,写好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平时的努力
积累和不断的提高。
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怎样写好中考作文

怎样写好中考作文首先,要写好中考作文,首先要明确文章的题目和要求。
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认真审题,就匆匆开始写作,结果偏离了题目要求,导致得分不高。
因此,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的主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
其次,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
通常来说,作文可以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出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要围绕主题展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尾要做一个总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子之间的连接,避免出现逻辑跳跃和断裂的情况。
另外,要丰富文章的内容,提高文章的质量。
一个好的作文,除了要有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科学知识等,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含金量。
同时,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作为一篇中考作文,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法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错误。
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这样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写好中考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加练习,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
同时,要注重平时的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在中考作文中游刃有余,取得理想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中考作文,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范文一】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作为一名正在备战中考的学生,写好作文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中考作文占了很大的分数比重。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只有真正理解题目意思,才能有条不紊地写作。
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题意,写出来的文章极有可能与题目毫不相干,得不到分数。
其次,我们必须有条理地组织思路。
在写作之前,可以想好大致的框架,将文章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内容与主题有关联,并且每个段落之间要有逻辑性。
第三,我们需要注重语言表达。
中考作文要求我们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简洁。
尽量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太多的生僻词语,以免影响文章质量。
第四,我们需要用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对于一些无法用文字表述的事情,比如道理、感受、经验等,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样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五,我们应该多练习。
多写一些模拟题目,多看一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我学习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中发现的一些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要点分析】本篇作文的写作重点在于介绍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从审题、组织思路、语言表达、例子支持和多练习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用词方面,选择了简洁明了的词汇,如“理解题意”、“有条理地组织思路”、“注重语言表达”、“用例子来支持观点”等。
【范文二】如何提高中考作文写作水平?在中考考试中,作文是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在作文上提高自己的水平。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提高中考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
首先,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础。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积累,而阅读正是积累的最好方法。
我们可以多读一些好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从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思想,增强写作的灵感。
其次,我们还要多练习写作。
作为一项技能,写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_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
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四、注意积累作文素材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积累素材。
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
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
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
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五、引用古诗词、句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现一两句古诗词,不仅会是作文富有文学气息,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的印象。
想要把古诗词、句,活用,当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诗词的含义、背景。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平时涉猎大量的古诗、古文。
六、注意把握开端、结尾阅卷老师一天要改上百份试卷,会看上百份作文,写好作文的开头很重要,开头开得好,老师大概扫一眼,再一看接为部分也不错,就应该会给个不低的分数。
好的开端和结尾,要紧扣作文主题,要突出的反应作文题目的含义。
可以用巧设悬念、反问.....等手法吸引老师。
怎样写好中考作文

怎样写好中考作文
首先,写好中考作文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在写作文之前,可
以先构思一下要表达的主题和要点,然后进行适当的提纲或者写作
计划。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将主题句放在开头,然后逐步展开,
最后进行总结,使整篇文章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对比等,来增强文
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洁明了,不要
使用过于复杂或者生僻的词汇,要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内容。
另外,要注重细节的描写。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通过描写细
节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的氛围等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共鸣。
此外,要注重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完整。
写作文的时候,要注
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同时要注意
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整篇文章上下贯通,通顺流畅。
最后,要注重审题和把握主题。
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审题,
把握好文章的主题,不要跑题或者偏离主题。
要围绕主题展开,不要偏离主题,使文章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思路明确。
总之,写好中考作文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表达,丰富的细节描写,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把握好主题。
希望以上的经验和技巧能够对大家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有所帮助。
浅谈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浅谈如何写好中考作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与莘莘学子越来越近。
中考作文作为教师头疼、学生犯难的传统问题,依然是不容乐观。
学生置身茫茫题海,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
作文千篇一律,空洞无物。
原因林林总总,而因材料运用不当造成作文得分不高所占比例相当之大。
主要表现在:取材撞车、缺乏新意;生拉硬扯、强贴标签;胡编乱造,敷衍完篇。
学生作文素材的匮乏,使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每一个考生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关注社会生活、体察人情世态,打好作文功底大气的文章来自精神世界的博大丰富。
写好文,先要做好人。
要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认识思辨的能力,升华人生的境界。
如此,写起文章来才会站得高、看得远,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高人一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只有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才会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有善感的心灵,就会有感人的文笔。
所以思想的熔铸,情感的积淀,是中考作文备考的精神底子。
人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义溢于海。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资源,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勇于流露真情的习惯。
作文时,真情便会自然地在字里行间彰显出来。
所以在初中备考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读书,勤做笔记,为自己的思想插上奋飞的翅膀。
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反思生活,从纷繁复杂的现象里理出头绪,发现规律,提炼本质,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二、广采博览,留心观察,丰厚自身底蕴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
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也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浅谈
中考作文时,时间短,阅卷时间也比较短,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写好作文抓住阅卷老师的
眼球,取得高分呢?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以下三点特别重要。
一、写好开头,争漂亮脸面
1.开门见山法。
又可称“直接点题法”。
这种方法是起笔入题,或说明写作缘由,或提出全文
主旨,或直奔故事,非常简洁。
如果我们的作文开头有困难时,直入正题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
2.写景抒情法。
文章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开头描绘自然景色和环境,或直接、间接地
抒发胸臆,这就叫写景抒情法。
如一学生习作:暖风习习,夕阳挂在地平线上,闪射着温柔
的橘红色的光,炊烟袅袅,徐徐轻舞,小草和女孩坐在山头上,欣赏着这人间美景,女孩的
眉间隐藏着渴望与无奈。
这一开头如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明丽的画面中流荡着一丝淡淡的
忧郁,把人带到一种氛围里,使下文的叙述更加动人心弦。
3.名言发端法。
名言精炼,歌词新鲜,俗语流行,自然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在文章的开头
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箴言、睿语或古代诗人的佳词丽句作为全文的总领,这样的开头,常使文章有一种神气足的味道,一种理直气壮的劲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下例:有位
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
经过了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这则开头,引用形象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让读者品味到睿智和深刻,使人急于知道下文的曲折经历。
4.欲扬先抑法。
即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达到突出
的目的。
此法运用很广泛。
在记叙文体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开篇说写文章不写女儿,因为“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
”这是“抑”。
与后文的“扬”形成一种悬差,主题才更突出。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依据文题定详略。
好些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学生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
如“我的学习乐趣”,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
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2.依据文体定详略。
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情的部分略写,而议论文,就是
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叙抒情略写。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
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
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
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
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
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
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依据结构定详略。
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如正文
的事件经过要详细叙述。
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
以略写。
4.依据内容定详略。
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
三、文字通顺,掌握韵律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
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
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
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做到文
从字顺,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期
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主要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
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
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
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
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
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
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
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
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
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
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
上就感觉到别扭。
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
得文从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