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题6-11章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b、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四、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一、名词解释1.MPF2.细胞周期蛋白3.APC4.复制起点识别复合体5.DNA复制执照因子学说6.G0期细胞7.癌基因8.长因子9.细胞周期10.联会复合体11.抑癌基因二、选择题1.G1期PCC(染色体超前凝集)为( ),S期PCC为( ),G2期PCC为( )。
A.粉末状,细单线状,双线状B.细单线状,粉末状,双线状C.双线状,细单线状,粉末状D.双线状,粉末状,细单线状2.周期蛋白中有一段相当保守的含100左右氨基酸序列,称为。
A.破坏框B.PEST序列C.周期蛋白框D.PSTAIRE序列3.破坏框主要存在于周期蛋白分子中。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4.G1中序列,与G1期周期蛋白的更新有关。
A.PEST序列B.PSTAIRE序列C.破坏框D.周期蛋白框5.CDK激酶结构域中,有一段保守序列,称( ),此序列与( )结合有关。
A.信号肽,破坏框B.信号肽,周期蛋白C.PSTAIRE,周期蛋白D.PSTAIRE,破坏框6.APC活性受到监控。
A.纺锤体检验点 B.检验点 C.Mad2 D.cdc2o7.S期起始的关键因子是。
A.cyclinA B.cyclinB C.cyclinD D.cyclinE8.染色质在期获得DNA复制执照因子。
A.G1 B.M C.S D.G29.复制起点识别复合体的蛋白质为。
A.Acp B.Orc C.Mcm D.Pcc10.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cdc基因是( ),又称( )。
A.cdc2 CDK2B.cdc1 CDK1C.cdc2 CDK1D.cdc1 CDK211.RNA和微管蛋白的合成发生在。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12.有丝分裂器的形成是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13.对药物的作用相对不敏感的时期是。
A.G1期 B.S期 C.M期 D.G2期 E.G0期14.CyclinA的合成发生在。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6-11章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名词解释1、氧化磷酸化2、光合磷酸化二、填空题1、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2、线粒体在超微结构上可分为、、、。
3、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内膜是、外膜是、膜间隙是、基质是。
4、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实现,磷酸化主要由完成。
5、细胞内膜上的呼吸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既和。
6、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
7、植物细胞中具有特异的质体细胞器主要分为、、。
8、叶绿体在显微结构上主要分为、、。
9、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并且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10、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和、。
11、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可分为和。
12、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
13、引导蛋白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被称为。
14、叶绿体中每个H+穿过叶绿体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线粒体中每个H+穿过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
15、氧是在植物细胞中部位上所进行的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选择题1. 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线粒体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B、单胺氧酸化酶C、腺苷酸激酶D、柠檬合成酶2.下列哪些可称为细胞器()A、核B、线粒体C、微管D、内吞小泡3.下列那些组分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相关()。
A、环状DNAB、自身转录RNAC、翻译蛋白质的体系D、以上全是。
4.内共生假说认为叶绿体的祖先为一种()。
A、革兰氏阴性菌B、革兰氏阳性菌C、蓝藻D、内吞小泡四、判断题1、在真核细胞中ATP的形成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器中。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转译蛋白质的体系。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细胞生物学各章复习体及答案

第一篇概论1.1 细胞生物学概述1.1.1 选择题1.1.1.1 A型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A 细胞遗传学B 细胞生物学C 细胞病理学D 细胞生理学E 细胞形态学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A R.HookB Schleiden and Schwann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5.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VirchowD W.FlemmingE C.Darwin6.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Hook and A.LeeuwenhookC VirchowD R.BrownE C.Darwin7.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Hook and A.LeeuwenhookC Watson and CrickD R.BrownE C.Darwin8.在1933年底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投射式)的学者是A.德国的鲁斯卡(Ruska) B.英国的马丁(Martin) C.比利时的马顿(Marton)D.德国的赫尔穆特(Helmut) E.德国的德里斯特(Driest)9.世界上第一台扫描电镜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研制出来的A.英国的马丁 B.比利时的马顿 C.德国的鲁斯卡 D.德国的克诺尔(Knoll)E.德国的赫尔穆特10.在1944年首次证实 DNA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A.沃森 B.克里克 C.埃弗里(Avery) D.福尔根(Feulgen) E.摩尔根11.在1975年有人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种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明者是A.柯勒(Kohler) B.奥林斯(Olins) C.罗伯逊(Roberson) D.桑格(Sanger) E.尼伦伯格(Nirenberg)1.1.1.2 X型题12.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A.分子水平 B.亚细胞水平 C.细胞整体水平 D.组织水平13.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A.生长发育 B.分裂增殖 C.遗传变异 D.衰老与死亡1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包括A.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定律 D.重演率1.1.2 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从、和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学习资料(第9-11章)

第九章第一节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内由一些特异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外基质、膜骨架、细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3种结构。
一、微丝的组成及其组装(一)结构与组成微丝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肌动蛋白单体(又称球状肌动蛋白,G-ac-tin)和由单体组装而成的纤维状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单体外观呈蝶状,中央有一个裂口,可结合ATP和Mg2+。
每条微丝由二股螺旋状相互盘绕而成,每条丝由肌动蛋白单体头尾相连呈螺旋状排列而成。
(二)微丝的组装及动力学特性当溶液中含有适当浓度的Ca2+,而Na+和K+的浓度很低时,微丝趋向于解聚。
当溶液中含有A TP、Mg+以及较高浓度的Na+和k+时,G-actin趋向于组装成微丝。
组装时,正极组装速度比负极快。
解聚时,正极解聚速度比负极更快。
A TP-G-actin处于临界浓度时,微丝组装和去组装过达到平衡,此时称踏车行为。
体外组装过程中具有踏车行为。
组装过程:成核(Arp2和Arp3等蛋白形成起始复合物)--纤维的延长(ATP帽与ADP帽)--进入稳定期(三)影响微丝组装的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可将微丝切断,但对微丝解聚没有明显影响。
鬼笔环肽对微丝的解聚有抑制作用,可使肌动蛋白丝保持稳定状态。
二、微丝网络动态结构的调节与细胞的运动(一)非肌肉细胞内微丝的结合蛋白微丝结合蛋白的类型:成核蛋白、单体-隔离蛋白、单体-聚合蛋白、成束蛋白、封端蛋白、纤维-解聚蛋白、网络-形成蛋白、纤维切割蛋白、膜结合蛋白等。
维丝结合蛋白对微丝组装具有调节作用,如隔离、聚合和成束等。
(二)细胞皮层在紧贴细胞质膜的细胞质区域由微丝结合蛋白将微丝交联形成了凝胶状三维网格结构,这个区域通常称为细胞皮层。
细胞的多种运动方式(如胞质环流、阿米巴运动、变皱膜运动、细胞吞噬)都与细胞凝胶态或胶态的转化有关。
(三)应力纤维在紧贴黏合斑的质膜内侧由微丝紧密排列成束,这种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31页)

第一章:细胞概述一、填空题:4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6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7去细胞壁的植物、微生物细胞称作:原生质体9核生物与真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定形的核后者只有:拟核10由于发现了:核酶(ribozyme)有理由推测RNA是最早形成的遗传信息的一级载体。
11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具有以下共性:1、都有DNA 2、都有核糖体3、都是分裂法增殖4、都有细胞质膜21构成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1、基因组2、细胞质膜和完整的代谢系统。
2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最早于1665 年被英国学者胡克发现。
细胞是由质膜包围着一团原生质所组成。
核膜与质膜之间的部分叫细胞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表面结构上主要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二、判断题:(√)3 生物现象是通过其组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和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4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原生质。
(×)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命的唯一表现形式。
(×)6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7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8同一个生命中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卵细胞与精细胞除外)。
(√)13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14溶酶体及过氧化物酶体都是分解废物的场所。
三、选择题:2细胞内结构最简单、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 氨基酸B 葡萄糖C 甘油D H3PO4E H2O4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A 核质B拟核 C 核液 D 核孔5原核生物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A 原核生物无定型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B 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C 原核生物的基因遗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附带答案及作业题目

一选择1 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胡克2 观察无色透明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运动细胞:暗视野显微镜。
3 信号传递中,重要的脂类是:磷酸酰基醇。
4 多药性蛋白属于ABC转运器。
5 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协助运输借助于质子浓度梯度。
动物则借助钠离子浓度梯度。
6 鞭毛基体和中心粒属于三联微管。
7 叶绿体质子动力势产生是因为类囊体腔的PH值低于叶绿体基质的PH值。
8 Hela细胞属于宫颈癌上皮细胞。
9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力:0.2nm。
光镜:0.2um。
人眼:0.2mm。
10 鞭毛轴丝由9+2微管组成。
11 矽肺与溶酶体有关。
12 纺锤体的微管包括:星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
13 具有细胞内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14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15 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包括RNA和蛋白质。
16 抑制脂质分裂的是:松弛素。
17 钙离子浓度上升时,PKC转移到质膜内表面。
18 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方向:PSII---PSI---NADP+。
19 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是胞内体。
20 氚标记的尿嘧啶核苷用于检测细胞中RNA转录。
21 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跳跃运动。
(具有的是:侧向,旋转,翻转)22 膜流的正确方向: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23 初级溶酶体来自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4 线粒体合成ATP。
25 微丝重要的化学成分是肌动蛋白。
26 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电位门通道。
27 肌质网可贮存钙离子。
28 高尔基体功能功能:分泌颗粒形成。
29 微丝在非肌细胞中功能:变形运动,支架作用,吞噬运动。
30 中心粒:9组3联。
31 胞内信使有:CAMP,CGMP,DG。
生长因子:EGFR。
、32 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测定细胞中DNA含量。
33 完成细胞膜特定功能的组分为膜蛋白。
34 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成为:细胞膜。
35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36 肝细胞解毒作用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11细胞核和染色体 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真题各章节专项整理

44.( )染色质中核酸酶超敏感位点常位于两个核小体之间的连接DNA上。(02年)
45.(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细胞中,核仁的大小和数目都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呢个的旺盛程度有关。(03年)
b.中期染色体含有非组蛋白蛋白质
c.中期染色体的压缩程度比间期染色体的压缩程度低
d.中期染色体也含有蛋白质骨架
三、判断题
34.( )锌指结构模式仅在真核细胞DNA结合蛋白中发现,而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DNA结合蛋白仅在原核细胞中发现。(98年)
35.( )中度重复序列DNA都是非编码序列,即没有结构基因。(98年)
3.根据多级螺旋模型,从DNA到染色体四级包装,共压缩了倍。(99年)
4.核质素是一种亲核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结构域,其具有人核信号。(99年)
5.细胞核内不能合成蛋白质,因此,构成细胞核的蛋白质(包括酶)由合成,然后
由引导进入细胞核。(00年)
6.分子伴侣在信号肽引导的蛋白质运输和定位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伴侣分子Bip在内质网中不仅能够帮助,还担负着作用。(00年)
46.( )核纤层是由核纤层蛋白A,核纤层蛋白B和核纤层蛋白C构成的,其中只有核纤层蛋白A与核膜相连.(04年)
47.( )同源异型框是一类含有60个氨基酸保守序列的蛋白质肽,它们是突变可以改变发育的方向.(04年)
48.( )DNA在进行半保留复制时,核小体组蛋白也要解聚,复制后再进行组装.(04年)
A.凝血缺陷B.不能抵抗组织感染
C.皮上出现水疱D.立即死亡
32.下列哪些特性使端粒酶不同与其他的DNA聚合酶?( )(0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名词解释1、氧化磷酸化2、光合磷酸化二、填空题1、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2、线粒体在超微结构上可分为、、、。
3、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内膜是、外膜是、膜间隙是、基质是。
4、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实现,磷酸化主要由完成。
5、细胞内膜上的呼吸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既和。
6、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
7、植物细胞中具有特异的质体细胞器主要分为、、。
8、叶绿体在显微结构上主要分为、、。
9、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并且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10、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和、。
11、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可分为和。
12、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
13、引导蛋白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被称为。
14、叶绿体中每个H+穿过叶绿体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线粒体中每个H+穿过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
15、氧是在植物细胞中部位上所进行的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选择题1. 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线粒体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B、单胺氧酸化酶C、腺苷酸激酶D、柠檬合成酶2.下列哪些可称为细胞器()A、核B、线粒体C、微管D、内吞小泡3.下列那些组分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相关()。
A、环状DNAB、自身转录RNAC、翻译蛋白质的体系D、以上全是。
4.内共生假说认为叶绿体的祖先为一种()。
A、革兰氏阴性菌B、革兰氏阳性菌C、蓝藻D、内吞小泡四、判断题1、在真核细胞中ATP的形成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器中。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转译蛋白质的体系。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五、简答题1、论述线粒体与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一、名词解释1、分子伴侣2、溶酶体3、过氧化物酶体4、微粒体二、填空题1、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等。
3、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
4、原核细胞中核糖体一般结合在,而真核细胞中则结合在。
5、真核细胞中,是合成脂类分子的细胞器。
6、内质网的标志酶是。
7、高尔基体三个功能区分别是、和。
8、具有将蛋白进行修饰、分选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细胞器是。
9、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的细胞器是。
10、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则发生在和中。
11、蛋白质的水解加工过程一般发生在中。
12、从结构上高尔基体主要由组成。
13、植物细胞中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结构是、和糊粉粒。
14、根据溶酶体所处的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将溶酶体分为、和。
15、溶酶体的标志酶是。
16、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的细胞器是。
17、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中。
18、溶酶体酶在合成中发生特异性的糖基化修饰,即都产生。
19、电镜下可用于识别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特征是。
20、过氧化物酶体标志酶是。
21、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又叫。
三、选择题1、属于溶酶体病的是()。
A、台-萨氏病B、克山病C、白血病D、贫血病2、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溶酶体3、真核细胞中合成脂类分子的场所主要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4、植物细胞中没有真正的溶酶体,()可起溶酶体的作用。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圆球体D、乙醛酸循环体5、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大细胞器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溶酶体6、细胞内钙的储备库是()。
A、细胞质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7、矽肺是一种职业病,与溶酶体有关,其发病机制是()。
A、溶酶体的酶没有活性B、溶酶体的数量不够C、矽粉使溶酶体破坏D、都不对8、质子膜存在于()。
A、内质网膜上B、高尔基体膜上C、溶酶体膜上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四、判断题1、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 )2、溶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细胞器。
()3、由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统称为内膜系统。
()4、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其糙面内质网的数量越多。
()5、氨基化是内质网中最常见的蛋白质修饰。
()6、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在内质网进行。
()7、在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存在M6P的受体,这样溶酶体的酶与其他蛋白区分开来,并得以浓缩,最后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五、简答题2、比较N-连接糖基化和O-连接糖基化的区别。
2、简述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分选2、共翻译运转3、膜泡运输4、信号识别颗粒5、信号肽酶6、信号序列7、网格蛋白二、填空题1、信号识别颗粒从分子性质上说是一种,其受体为。
2、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存在,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如果该蛋白质上还存在序列,则该蛋白被定位到内质网膜上。
3、信号假说中,要完成含信号肽的蛋白质从细胞质中向内质网的转移需要细胞质中的和内质网膜上的的参与协助。
4、在内质网上进行的蛋白合成过程中,肽链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
而含导肽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再转移到细胞器中的方式称为。
5、目前发现的三种参与膜泡运输的转运膜泡分别是、和。
三、选择题1、下列哪组蛋白质的合成开始于胞液中,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
A、膜蛋白、核定位蛋白B、分泌蛋白、细胞骨架C、膜蛋白、分泌蛋白D、核定位蛋白、细胞骨架2、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A、微管蛋白B、肌动蛋白C、停泊蛋白D、都不对3、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完成。
)A、跨膜运输B、门控运输C、膜泡运输D、由核膜上的核糖体合成4、介导突触小膜泡与神经元突触前膜融合的v-SNARE是()。
A、RabB、VAMPC、syntaxinD、SNAP255、COPⅡ包被组分中具GTPase活性的成分是()。
A、Sec23/24B、Sec13/31C、Sar1D、Sec12四、判断题1、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信号识别颗粒。
()2、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
()3、线粒体基质蛋白基质靶向序列在引导基质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不被切除。
()4、COPⅠ包被膜泡介导细胞内顺向运输,即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
()五、简答题1、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LDL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吞入细胞和被利用过程。
六、论述题1、何为蛋白质分选?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分选类型是怎样的?第十章细胞骨架一、名词解释1、踏车现象2、微管组织中心(MTOC)3、胞质分裂环二、填空题1、____ 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2、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_____ 极和_____ 极。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__ __。
4、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指状突起是_____ ,其中含有_____ 细胞质骨架成分。
5、肌动蛋白单体连续地从细纤维一端转移到另一端的过程称为_____ 。
6、微管由_____ 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_____ 和____ _组成的异二聚体。
7、外侧的微管蛋白双联体相对于另一双联体滑动而引起纤毛摆动,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 ___。
8、基体类似于____ _,是由9个三联微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9、_____ 位于细胞中心,在间期组织细胞质中微管的组装和排列。
10、_____ 药物与微管蛋白紧密结合能抑制其聚合组装。
11、____ _具有稳定微管,防止解聚,协调微管与其他细胞成分的相互关系的作用。
12、驱动囊泡沿着轴突微管从细胞体向轴突末端单向移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__ _。
13、最复杂的中等纤维蛋白家庭是_____ ,在头发和指甲中存在其中的8种蛋白。
14、II型中等纤维蛋白_____ ,广泛分布在中胚层来源的细胞中,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白细胞。
15、II型中等纤维蛋白____ _,发现于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中。
16、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内的成分组成。
包、和三种结构。
17、中心体由个相互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
结构式为。
主要功能是与细胞的和有关。
18、鞭毛和纤毛基部的结构式为,杆状部的结构式为,尖端部的结构式为19、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不能形成状。
在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细胞中微管大量。
20、在细胞内永久性微丝有,临时性微丝有;永久性微管有,临时性微管有。
三、选择题1、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
A、糖类B、脂类C、核酸D、蛋白质 E.以上物质都包括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A、鞭毛B、纤毛C、中心粒D、内质网E、以上都不是3.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 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D、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是可逆的自体组装过程E、微管两端的组装速度是相同的4.在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
A、由9组二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B、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C、由9组三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D、由9组外围微管和一个中央微管排列E、由9组外围微管和二个中央微管排列5、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球状肌动蛋白B、纤维状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E、锚定蛋白6、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物质是()。
A、秋水仙素B、细胞松弛素BC、长春花碱D、鬼笔环肽E、Mg+7.在非肌细胞中,微丝与哪种运动无关()。
A、支持作用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变形运动E、变皱膜运动8.对中间纤维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B、为实心的纤维状结构C、为中空的纤维状结构D、两端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头部和尾部E、杆状区为一个由31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9、在微丝的组成成分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原肌球蛋白B、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丝状蛋白E、组带蛋白10、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中间纤维()。
A、角蛋白纤维B、结蛋白纤维C、波形蛋白纤维D、神经丝蛋白纤维E、肌原纤维2、永久性结构的微管有鞭毛、纤毛等,临时性结构为纺锤体等。
()3、纺锤体微管可分为动粒微管和非极性微管。
()4、核骨架不象胞质骨架那样由非常专一的蛋白成分组成,核骨架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核骨架蛋白及核骨架结合蛋白,并含有少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