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 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动物农场》,奥威尔这家伙,真是给我上了一课。
你以为是本童话书,结果是本政治讽刺大作。
读完之后,我只想说,农场里的动物们,你们太不容易了!书一开头,动物们起义,推翻了农场主的统治,我那时候还拍手叫好,心想这回动物们要过上好日子了。
谁知道,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农场里的猪,特别是拿破仑这家伙,简直是个阴谋家,一步步篡权,最后把农场变成了另一个人类的农场。
奥威尔这书,明着是写动物,实际上是在影射人。
那些动物,各有各的特色,猪的狡猾,驴的勤劳,羊的盲从,鸡的无知,这不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小缩影吗?尤其是那些猪,嘴上喊着“所有动物平等”,背地里却搞特权,这嘴脸,真是太现实了。
书中的细节描写,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动物们制定的那七诫,一开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后来被拿破仑一点点篡改,最后变成了“所有动物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这变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奥威尔的幽默,也是一绝。
他让动物们说话、做事,都像极了人类,但又带着动物的本能。
比如那些羊,成天就知道跟着喊“四条腿好,两条腿坏”,完全不去思考背后的意义。
这幽默中,又带着一丝讽刺,让人笑过之后,还能咂摸出点苦味。
读《动物农场》,我就像是在看一场大戏,戏里的动物们,一个个都是戏精。
尤其是拿破仑,那手段,那心机,简直可以和人类中的政治家媲美。
我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动物们真的能说话,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本书,让我对“革命”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革命不是简单的推翻旧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秩序。
如果只是为了推翻而推翻,最后只会重蹈覆辙,甚至更糟。
读完《动物农场》,我心情挺复杂的。
一方面,我为动物们最初的梦想破灭感到难过;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佩服奥威尔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丑陋。
最后,我得说,《动物农场》这本书,真是值得一读。
它不仅是一本政治讽刺小说,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关于权力、关于社会的深刻剖析。
奥威尔,你用你的笔,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讽刺和警示的世界,谢谢你!下次要是再有人跟我说“动物世界真美好”,我肯定得推荐他读读《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读后感_心得体会

动物农场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动物农场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动物农场读后感(一)(高2013级1班熊羽在看完《动物农场》后,我心里始终还有一个疑惑:难道学求真的可以将人性的两面性演绎得那么生动?一只在动物与人之战中几乎舍身的去为动物的自由奋斗,在"和平年代"又首先提出了建造风车且为风车刻苦画草图的先锋,这样一位可以成为动物们信赖且敬仰的领导者,在被错误赶出农场后,还会有对农场的报复行为?而且还是以一种比较卑鄙的手段,它使农场内起内讧,然而却促使了农场内许多无辜的动物死亡?在动物农场的故事中我发现了许多世界政治发展中缩影,大多数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在文中有一匹母马,她很爱吃糖果,很喜欢主人给她的缎带,但他也有一份于其它动物都一样的对自由的向往,也许是因为他听说再说有动物获得自由后说有动物都不应该把自己一点一点地向人靠近,不能吃糖果,不能系缎带,不能穿衣服,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因为获得自由而逐渐使自己有一种接近于人的心态的一系列规矩后,他向往自由的新一点一点就散了。
再后来他就再没人注意的情况下溜走了,等到动物们再一次听说她时,他成为了另一位农场主人的马车用马,在金饰辉煌的马车前她系有它爱不释手的缎带,快乐并自豪地奔跑着。
如果它使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我想它其实并不坏,也不自私,它有它所爱的,它有权力为自己而去追求它,它既然向往美丽而就敢于受人类的驾驭,让他去会是最好不过的,它不应该受到有些人的藐视。
我想在《动物农场》这本书中讽刺意味较重的是对拳击手那一句永远的"刻理名言":拿破仑永远是对的!(拿破仑是那一只雪球之外的另一位主要的领导人)很多时候,我在赞叹他不知劳苦为动物们工作时,我又不得不叹息她柔弱的思考能力,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对的,这应该已经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了,难道他在发现"七诫"的悄悄改变之后,对他的领导人都没有丝毫的怀疑?对领导人的信仰都没有过丝毫摇晃?有是有的,只是动摇的不够,不足以使其发生改变。
《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动物农场》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寓言小说,通过描绘一个被动物们掌控的农场,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现实。
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多启示与思考,引起了我对权力、不公平以及人性的深入思考。
首先,在《动物农场》中,奥威尔通过动物们的命运向我们展示了权力的威胁和滥用。
在动物农场,老大毛斯皮金的领导地位慢慢被猪拿破仑夺取,并建立了极权主义的统治。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历史上的独裁者以及现代社会的权力腐败。
奥威尔通过动物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权力很容易腐化,并让人失去良知和公正。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以免自己成为权力的奴隶或者滥用者。
其次,小说中的不公平问题也引发了我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思考。
在动物农场,起初,动物们试图建立一个公平与平等的社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者们变得贪婪,开始利用权力剥削和压迫其他动物。
这种贪婪和自私的行为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如贫富差距、种族歧视以及社会阶级的存在。
我们应该反思这些问题,并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机会。
另外,小说中人性的黑暗面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在动物农场中,一些动物开始模仿人类,并展示出自私和残忍的行为。
例如,猪拿破仑通过镇压异议者以及改变规则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这让我想起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恶行,如欺骗和背叛。
通过这部小说,奥威尔在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它让我思考作为人类,我们是否有可能摆脱自身的弱点和贪婪,并建立一个更加和谐与正义的社会。
最后,我也对奥威尔的写作手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通过寓言这一形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批评。
用动物作为主要人物,既增加了趣味和可读性,同时也诠释了不同的角色和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奥威尔的描写生动而细致,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让我着迷,也启迪了我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
总而言之,《动物农场》这部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不公平以及人性的问题。
《动物农场》读后感锦集

《动物农场》读后感锦集《动物农场》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书籍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伙儿能有帮助。
《动物农场》精选点评:●『反正深感有些日子他們還是感到,他們寧願少聽些數字,多得到些吃的。
』●当几乎所有动物都淡忘了“造反”之前和之后的事,只有老本杰明表示自己漫长一生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起来,也知道事情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好于过去或大大不如过去—反正饥饿、辛苦和生存能力失望是生存环境的不变法则。
最后,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模样。
如果疲于反抗,倒是乐得愿意当本杰明。
●会想到中国的某个该时期●对照尼国眼下的状况,这本书堪称纪实文学了。
●我想当那头驴!●除掉你们有你们的白蝠需要对付,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需要摆平。
●四十年代的书,却是如此精准的异象。
关于极权,关于人性。
●那些拟人的寓言故事,在我国的历史上用上以早已可一一坐实,或许不用历史,现实也可以的。
只是有这样的心底觉悟又让人心中如积块垒。
极权主义的阴影并非寓言。
●2021.4 只要人类存在。
群体就会存在。
阶级就会存在。
统治就会存在。
阶级与统治存在。
决定了谎言就会存在。
所以不要成为冲动幼稚的无政府主义者。
你要求自由和真相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陷入另第四局充满“策略”的棋局。
个人认为政治观点是一个拥有完整价值观念的人必不可少的认识,尤其对于青年来说,“我们日常生活在怎样的国家里”“我们想要生活在怎样发展中国家的国家里”“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死后的事情仍然剥夺关心”请问都是我们应该常常答自己的。
●深深被乔治奥威尔征服《动物农场》读后感(一):领袖是猪一群猪领导的革命推翻了农场主的统治者结果猪变成了直立鸡行走的新的农场主管理着一小撮吃的少、产出多、纪律严明的动物这是别的农场主所实现不了的。
动物们最后听到了猪与人的谈话但是揭破了面纱之后呢?书结束了。
《动物农庄》的读后感10篇

《动物农庄》的读后感10篇《动物农庄》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98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0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农庄》读后感(一):只是有感 |《动物农庄》多年前的应试之文,但却一直没忘记这本书;这么多年,书中的一些东西有幸沉淀在我的身体里了,使我情不自禁地套用其给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讲过道理。
《动物农庄》读后感(二):组织的本质是剥削组织的本质是剥削,所谓的效劳只是外在表现形式。
当一群人结成组织,就注定是为其谋取利益,当其拥有了权力时,它就会把触角伸到它力所能及的所有地方,并且膨胀到最大,一直到能够约束它的地方。
这就是人性,唯有制度,将其牢牢控制住或是形成制约机制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即效劳。
由于组织的本质是剥削,这是难以防止的,故西方形成了“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来让社会正常运转。
《动物农庄》读后感(三):翻开心扉去看不想写字了,就简单说说。
读《动物庄园》的过程,是一个自我颠覆和自我摧残的过程。
一方面忍受着对自己原有价值体系裂缝的强忍欢笑,另一方面劝说自己生活终归是美好的,有诸多除却政治以外的东西。
政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政治落入人手。
其实也不必对号入座,尤其是将20世纪世界历史排个座,其实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也是一个曼纳庄园到动物农场的兴替。
好书,属于必读一类。
《动物农庄》读后感(四):一些等号老梅杰 = 马克思拿破仑 = “领导人〞雪球 = 早期的“良心〞领导尖叫 = 总能理九条大狗 = 军队、坦克 ...四只小猪 = 四猪帮建风车 = 原……子弹缺粮 = 那年大……饥荒沙子填箱 = 大……跃进时期改来改去的七戒 = 法律、教育绵羊 = 红……卫兵缪里尔 = 郭……沫假设小猪办学 = 文革………《动物农庄》读后感(五):两条腿坏——读《动物农庄》小记这周读完了这本薄薄的小说。
作文《看《动物农场》有感》

看《动物农场》有感要说这《动物农场》,我最近才看完,说实话,刚开始觉得这名字挺怪的,动物开农场?听着像童话故事,结果越看越觉得这故事比童话惊悚多了。
那猪,一个个心眼子贼多,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简直就是小人国的翻版,比我之前在宠物店遇到的那只肥猫还狡猾。
说起那只猫,它叫咪咪,黑白花纹,胖乎乎的特别招人喜欢。
那宠物店老板是个挺实在的人,店里养的猫狗都挺干净的,就是咪咪有点特殊。
它特别会装可怜,你一走近它就开始哼哼唧唧,那小眼神,我跟你讲,绝对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技。
有一次我去店里挑猫粮,咪咪就躺在货架底下,装作被压住了,可怜巴巴地叫唤。
当时我正跟老板聊着猫粮的营养成分,差点没注意到它这出戏。
结果就是,老板心疼它,多给了我半斤猫粮,说是弥补咪咪受的惊吓。
嘿嘿,那半斤猫粮,我可没给咪咪,我自己都吃了。
回到《动物农场》,那猪的统治手段跟咪咪的“苦肉计”有的一拼,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人防不胜防。
书里那些动物,一开始还觉得革命挺好,自由平等,结果到最后呢?猪成了新的统治阶级,比以前的地主还狠。
老实的马、忠诚的狗,还有勤劳的羊,全都被猪们给忽悠瘸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而且这猪的心眼子,比象还大。
我跟你说,那感觉,就像我上次去菜市场买菜一样。
挑了一堆看起来挺好的西红柿,结果回到家一洗,好家伙,一半都是坏的,那卖菜的大爷还一脸无辜地说,早上刚摘的,新鲜着呢。
哎,这世道,真是处处都得擦亮眼睛啊。
你看那些猪,表面上说为了全体动物的利益努力,背地里却偷偷地喝威士忌,住豪宅,简直就跟那菜市场的大爷一样,欺骗消费者感情,还卖坏掉的西红柿。
总之,《动物农场》让我明白了,别管是动物还是人,权力这东西,真不是个好东西。
太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所以我以后可得小心点,别被那些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给骗了。
就像我以后买菜,一定要仔细检查,千万别再让“坏西红柿”蒙蔽了我的双眼!。
动物庄园读后感(精选10篇)

动物庄园读后感动物庄园读后感(精选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动物庄园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1动物农场这本书篇幅不长,讲述了在一个叫庄园农场的农场,有许多动物,动物们天天都辛苦农场干活,得到的报酬确仅能果腹。
一头叫老少校的猪在临死之前,告诉它们应该反抗农场主,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动物们群情激愤,唱着革命的歌曲,怀着对自由平等的向往,赶走了农场主,建立了“动物农场”,并且颁布《七戒》作为农场的法律,庄园里最聪明的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成为了领导者。
但不久后拿破仑用它养的9只凶悍的狗赶走了雪球,并把它塑造成农场的敌人,猪们渐渐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凶残,《七戒》被一次次的修改,最后只剩下一句“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小说的结局中猪穿上了农场主的衣服和人类举杯庆祝,猪和人仿佛已没有了界限。
在作者笔下,一群形态各异的动物变得惟妙惟肖,将人性剖析的鲜血淋漓。
在每个人的心里,不都向往着一个乌托邦吗?那里可能各不相同,但世界和平,众生平等,不论贵贱。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也容易成为一个虚无的幻象。
在故事最后,多数动物还在怀着希望艰难的活着,有意思的是有一头叫本杰明的驴,他看透这一切,明哲保身。
他常说的一句话,其实也是作者的隐喻:生活过去必不比现在好,也不会比现在差太多!同样的,将来生活好也不会太好,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动物庄园读后感篇2读动物庄园,大部分讨论的是庄园内动物的个性和表现,但是我却对书里的人类特别感兴趣。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庄园的主人——琼斯先生。
他整天喝的醉醺醺的,让你感觉他不思上进,也不关心自己的农庄,似乎农庄就是从父辈手里无奈继承下来的生活保障,丢不掉又办不好,浑浑噩噩混日子。
以至于农庄里的动物已经在密谋起义了,他还浑然不觉,依旧喝的酩酊大醉。
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动物农场读后感(一)假期我读了一本英国的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农庄》,这本书看似非常简单,是写关于动物的,但其实却有非常深奥的道理。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农场,里面的动物每天都非常卖力的给农场主人干活,但他们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少,可以说是仅仅能把肚子填个半饱。
有一天,一头老猪把动物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应该联合起来抵抗农场主人,获取自由。
人类与动物的革命很快就成功了,动物农场建立了。
庄园里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
但不久之后拿破仑赶走了雪球,并把错都推在雪球身上。
接着,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有谁稍微发出不同声音,就会被干掉。
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将七条戒律改动,而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却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对领袖拿破仑盲目崇拜。
最初的那些革命者,有的早已被屠杀,有的越来越昏庸,而年轻的动物们,傻乎乎地只会为这样一个国度激情澎湃。
只有老驴子本杰明看在眼里,却从来也不说。
他注意到,戒律墙上只剩下一句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然而动物农庄发生的一切,不是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发生过,也还在现实中发生着吗?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其实是关于斯大林的,里面的动物就是指盲从的平民老百姓。
奥威尔写的这本书是带有讽刺的口气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我们应该相信那种和谐,平等、富裕的局面会越来越好。
动物农场读后感(二)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由英国小说家乔治。
奥威尔着作的《动物庄园》。
这本书非常薄,但却需要用心去慢慢品味。
故事开始于一个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只可以果腹而已。
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
动物们都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好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动物农场》有感
这本书主要说了农场里的动物们,天天都为农场主辛苦的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刚够果腹而已。
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
动物们都群情激愤,高唱着革命歌曲《英格兰牲畜之歌》,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美好日子。
革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很轻易地成功了,动物农场建立了,两头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了农场的领导者。
动物们美好的生活到来了,这美好的生活确实也维持了一段时间。
然而不久之后拿破仑用它养的九只凶悍的狼犬赶走了雪球,成为了农场的独裁者。
而雪球这头在动物革命中居功至伟的猪,却被宣传慢慢扭曲为了农场的敌人。
以拿破仑为首的猪们成了农场的上层阶级,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甚至更为凶残。
动物们的日子每况愈下,终于沦落到比革命前更凄惨的境地。
这本书是一本很经典的政治讽喻性的小说,抨击了集权主义的黑暗和弊端。
雪球支持的民主,而拿破仑想要做的是集权。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点是雪球创立了一所动物学校,但是当拿破仑把雪球赶走后,拿破仑就把学校给关了。
我想拿破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如果普通人民没有文化的话就更容易去控制他们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也是集权主义,底层大众一直努力维持自己的生计,没有精力去学习,这就导致了底层人民一直是底层,直到被压迫的忍无
可忍的时候跟随当时的士族也就是有钱有权有知识读过书的人去起义,然后拥簇一个新的皇帝即位,如此周而复始没有知识的底层人民一直被掌握知识的人玩弄在手掌心。
首先动物们之所以起义是想要这个农场变得民主,但是除了猪没有任何其他的动物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就什么事情都去听猪的安排,这就导致了当猪们歪曲事实时,其他动物根本就发现不了。
因此我想真正的民主,只有在当全体公民都具备高文化水准,有独立思想能力,能够对所发生的事件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真正有分析能力的时候再会产生,而在一个公民文化素质低下的社会中,一旦民主制度被以某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建立了起来,那么,可能带来的是一场灾难。
是另一种变相的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