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9篇)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9篇)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通用9篇)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篇1普宁寺后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
“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后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
普宁寺的后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
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
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
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内部分三层,在上下贯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
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后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
造型庄严,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篇2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介绍河北普宁寺的导游词(精选17篇)

介绍河北普宁寺的导游词(精选17篇)介绍河北普宁寺的篇1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断定的汉族地区释教世界重面寺院。
这里群山环绕,形胜优越,气象尽佳,山火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清朝政府正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战外八庙释教建造群,正在康熙、坤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世界第二个政治中间,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汗青、文化、艺术战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战寺庙著称的著名汗青文化名乡。
外八庙建筑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坤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擅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祸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战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内八处受北京雍战宫管辖,得名“外八庙”。
个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不雅。
普宁寺建於清坤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空中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
那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我部达瓦齐的叛乱,正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册封,果他们疑俯藏传释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建筑了普宁寺。
淆政府盼视领土国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气概独特,它接纳并融开了汉地释教寺院战藏传释教寺院的建筑花式,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打算:中轴线上按序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战工具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
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间,四周环列着很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白台、白台和四座红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傍边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脱节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下4.34米,木骨泥塑。
手持金刚杵,流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
左为密持金刚,左为那罗延金刚。
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
亭内有三座碑,旁边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修普宁寺原委跟打算;旁边为《御制平定准噶我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我后勒铭伊犁之碑》,记叙清政府平定准噶我部贵族达瓦齐.阿睦我洒纳的叛乱,坚韧西北边防的史真。
2018-普宁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4页)

2018-普宁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普宁寺导游词导游词要结合景点,着重介绍景点最突出的、最具特色的景观,介绍时的顺序一般先详讲重点景物,再讲其他的,其间要注意按方位顺序,便于人们游览。
下面YJBYS小编与大家分享三篇普宁寺导游词,以供参考借鉴。
普宁寺导游词一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陪您游览的是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建于1755,乾隆二十年,占地面积为33000平方米,因庙内供奉一尊金漆木雕佛像,而俗称大佛寺。
他依山而建,是汉藏结合式寺庙的典范。
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
那麽乾隆皇帝为何要修如此宏大的寺庙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普宁寺了解一下!穿过了山门,我们进入了碑亭:您眼前矗立着三通石碑,中间最大的是《普宁寺碑》两边分别为《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和《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碑文告诉我们,普宁寺是为了纪念清政府平定准噶尔的两次叛乱而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位于我国西部边疆额尔鲁特蒙古由四部构成,即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其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为强大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内部掀起了内讧,与准噶尔内部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与准噶尔另一贵族达瓦齐势力发生了直接冲突,起初阿睦尔撒纳带领6000士兵进攻达瓦齐,而达瓦齐却早有防范,阿睦尔撒纳落荒而逃,为了储蓄能量,消灭政敌,转身投靠乾隆皇帝,极力进言平定西北。
乾隆皇帝早就有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心,于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军两路出击进军西北,经过著名的格登山大战,达瓦齐全军覆没,达瓦齐被维吾尔族台吉霍吉斯生擒,献俘北京,十月,在避暑山庄万树园大宴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分别加。
普宁寺导游词三篇

普宁寺导游词三篇普宁寺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普宁寺!普宁寺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上,是中国佛教福建宗的祖庭,也是福建省著名的古刹之一。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普宁寺的历史和文化。
普宁寺始建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寺庙的建筑风格以福建木构建筑为主,结构精巧,雕梁画栋,富有禅意。
寺内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它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殿内香火常盛,信徒络绎不绝。
除了建筑之外,普宁寺还有许多寺内文化和艺术品值得一提。
寺内的藏经楼收藏有大量的佛经经文,其中包括了不少稀世珍本。
而钟楼和鼓楼则是古代佛教寺庙中常见的设施,用于宣扬佛教教义和布施。
此外,寺内还有许多佛教艺术品,如佛像、壁画等,展现了福建佛教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普宁寺还有许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最为著名的就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的《水浒传》中的普寿寺。
据传罗贯中曾在普宁寺写下了《水浒传》的第一回。
因此,普宁寺也成为了文学爱好者们的圣地。
普宁寺每年还会举办一系列的佛教活动,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最为盛大的活动莫过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届时普宁寺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各种传统表演和美食琳琅满目,非常热闹。
受到宁静与祥和,同时也能了解到福建佛教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谢谢大家!普宁寺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普宁寺!普宁寺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上,是中国佛教福建宗的祖庭,也是福建省著名的古刹之一。
我将为大家介绍普宁寺的建筑特色和佛教文化。
普宁寺是以福建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寺内的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檐角飞翘,雕刻精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它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殿内香烟袅袅,气氛庄严肃穆。
此外,寺内还有藏经楼、钟楼、鼓楼等建筑,彰显了佛教寺庙的特色。
普宁寺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普宁寺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普宁寺导游词1在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就是普宁寺了,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普宁寺属藏传佛教中黄教的寺庙,座北朝南,建筑在山坡之上,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是一座汉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庙宇,该寺的平面布局是一条明显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题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是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式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后半部式按照西藏桑耶寺建的反映佛教世界宇宙观的藏式曼陀罗,反映佛教世界中心的建筑大乘之阁建在后半部建筑的中心位置。
山门是普宁寺的前门,是一座宽为五间的门殿,门内供有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左为密执金刚,右为那逻延金刚,像高4.34米,质地为木骨泥塑。
在山门前原有四柱九楼木牌坊三座.牌坊前是广场,每年正月十三日,喇嘛在此举行打鬼的宗教仪式.山门两侧有东西掖门,以里左右各有宝幢一根,院正中坐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
碑文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
碑亭北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剪边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主供有布袋和尚,四大天王,以及护法神韦陀像,王殿前左右相对为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砌腰墙,辟门,组成普宁寺的第一进院落。
在普宁寺中还有很多的佛教活动,如燃灯节期间,伴随着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
普宁寺的导游词

普宁寺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普宁寺,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
它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是外八庙之一,也是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群中最重要的一座。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普宁寺的山门前。
大家抬头看,这座山门庄严肃穆,上面的匾额“普宁寺”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碑亭。
碑亭里有两块石碑,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碑文,记述了普宁寺的兴建缘由和历史背景。
穿过碑亭,咱们就来到了天王殿。
天王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这四大天王手持不同的法器,象征着风调雨顺。
在天王殿的正中,还供奉着弥勒佛,他那开怀大笑的模样,是不是让您也感到心情愉悦呢?从天王殿出来,咱们接着往前走,就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殿之一。
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药师佛,右边是西方阿弥陀佛。
三世佛神态庄严,法相慈悲,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三世佛的两侧,还有十八罗汉像,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乘之阁。
这是普宁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木质佛阁之一。
大乘之阁通高 3675 米,外观气势恢宏,内部结构精巧。
阁内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达2228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之一。
菩萨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千手千眼,姿态优美,让人叹为观止。
在普宁寺,除了这些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佛像,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比如,寺内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还有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无不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此外,普宁寺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汉、藏两种文化的特色。
从整体布局到建筑细节,都展现了清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风貌。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承德普宁寺大雄宝殿导游词

承德普宁寺大雄宝殿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起参观的是承德普宁寺的大雄宝殿。
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之一,而大雄宝殿则是这座寺庙的核心建筑。
当您踏入这方神圣之地,就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咱们先来看看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结构,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整个大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要通过层层台阶才能登上。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大雄宝殿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也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走进大雄宝殿,您首先会被它那宽敞的空间所震撼。
殿内的面积十分广阔,能容纳众多的信徒和游客。
抬头向上看,那精美的天花板和梁柱雕刻会让您目不暇接。
这些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大殿正中央供奉着的是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
三世佛的佛像高大庄严,慈眉善目,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佛像前,摆放着各种供品和法器,这些都是信徒们表达敬意和虔诚的象征。
在三世佛的两侧,还有十八罗汉的塑像。
这些罗汉形态各异,有的笑容满面,有的沉思冥想,生动地展现了罗汉们不同的性格和修行状态。
再看看大殿四周的壁画,那也是一绝。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有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每一幅都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说到这大雄宝殿的历史,那也是相当悠久。
它历经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不断地被修缮和维护,才得以保存至今,让我们能够有幸欣赏到它的风采。
而且,大雄宝殿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每年都有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您身处这大雄宝殿之中,不妨静下心来,感受一下这里的宁静与祥和。
也许,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您能找到内心的一份安宁和力量。
好了,关于承德普宁寺大雄宝殿的介绍就到这里。
希望这次的参观能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也希望您能从这里带走一份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感悟。
承德市普宁寺导游词

承德市普宁寺导游词承德市普宁寺导游词1好了,请大家往东边看,前方这列山崖很象黄山的始信峰,左边这个靴形孤石,象一艘荡漾在碧波上的白帆。
这是留影的好位置,请大家拍照。
到这里我们的游程已经过半,前方将攀登飞云口。
经过半天多的游览,我们的体力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因此,前方这段路也是今天爬白石山最累的一段路,请朋友们注意保存体力并注意安全。
飞云口已经到了,这个垭口的海拔高度为1900米,由于列屏谷两侧崖壁陡立,既深又长,因此,这里也是一个风口,平地无风的天气,站在这口也会感到凉风阵阵,更不用说狂风大作的天气,会把人吹倒。
因为风大、风急,所以,这里在云雾天气,经常是乱云飞渡,云聚云散。
冷馊馊的风裹挟着雾滴雨丝,吹打在人脸上,奇凉无比,那种滋味会令你终身难忘。
到了飞云口,我们就踏上了返程的路线。
这里是个四岔路口,往东走,目前还是羊肠小道,就会返回双雄石、云都峰、豁然崖,然后回到韭菜园;往西边沿上坡台阶路走,经翠屏谷到达索道上站;往西沿下坡的台阶路,经指北梁到达1820峰南侧的索道中站2,无论到上站还是中站大家都可以坐索道下到西山积木场索道下站。
如果不愿坐索道,那么沿台阶路也可以下到积木场,不过距离较远。
从飞云口到积木场共有3767个台阶,共3000多米,得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如坐索道40分钟即可到达积木场。
白石山索道总长1891.5米,是华北地区比较长的索道,他采用的设备是四川江油重型机械厂生产的,为单循环、固定抱锁器、双人吊箱式,全线共挂有108个吊箱,每箱乘座2人。
目前票价为上70元,下65元。
以飞云口为界限,将白石山划分为东山和西山,到东山主要是看峰林,到西山主要看森林和长城。
前面我已经讲过,白石山是河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区之一。
这里既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也有以油松、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
白石山地区过去是省级林场,过去主要以育林、营林为主,植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自1996年开始全面封山禁牧、禁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宁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
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普宁寺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普宁寺导游词1
在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就是普宁寺了,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普宁寺属藏传佛教中黄教的寺庙,座北朝南,建筑在山坡之上,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是一座汉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庙宇,该寺的平面布局是一条明显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题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
部是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式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
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后半部式按照西藏桑耶寺建的反映佛
教世界宇宙观的藏式曼陀罗,反映佛教世界中心的建筑大乘之阁建在后半部建筑的中心位置。
山门是普宁寺的前门,是一座宽为五间的门殿,门内供有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左为密执金刚,右为那逻延金刚,像高4.34米,质地为木骨泥塑。
在山门前原有四柱九楼木牌坊三座.牌坊前是广场,每年正月十三日,喇嘛在此举行打鬼的宗教仪式.山门两侧有东西掖门,以里左右各有宝幢一根,院正中坐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
碑文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
碑亭北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剪边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主供有布袋和尚,四大天王,以及护法神韦陀像,王殿前左右相对为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砌腰墙,辟门,组成普宁寺的第一进院落。
在普宁寺中还有很多的佛教活动,如燃灯节期间,伴随着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把佛
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
数万盏酥油佛灯金光灿灿,远远眺望,那一盏盏排成一字形或宝塔形供灯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
寺庙内人山人海,人们观灯、拜佛、以此纪念宗喀巴大师。
普宁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众僧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将于二00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燃灯节千供大法会,诚邀十方信众,法乳均沾。
普宁寺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
咱们今天下午的活动内容是普宁寺。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
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
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
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
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
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导游词3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着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外八庙
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
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
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
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
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
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
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