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范本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范本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范本活动名称: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探索未知,发现美好二、活动内容:1.主题分享: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启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2.主题展示:学生自愿组织小组,展示自己对某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分享发现和收获。

3.主题实践:针对不同主题设立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到活动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4.主题讨论:安排小组讨论环节,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思维火花。

5.主题体验:设置主题相关的实地体验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三、活动安排:- 9:00-9:30:活动开幕式- 9:30-11:00:主题分享环节- 11:00-12:00:主题展示环节- 12:00-13:00:午餐时间- 13:00-14:30:主题实践活动- 14:30-16:00:主题讨论环节- 16:00-17:00:主题体验活动- 17:00-17:30:闭幕式及活动总结四、活动意义: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探索未知,发现美好”,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专业人士的分享和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流程:1.活动开幕式:由学生主持人主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拉开活动序幕。

2.主题分享环节:专业人士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主题展示环节:学生小组展示对主题的研究成果,分享发现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主题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主题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活动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5.主题讨论环节:安排小组讨论环节,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思维火花。

6.主题体验活动:安排主题相关的实地体验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7.闭幕式及活动总结:学生代表发表感言,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设计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设计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设计哎呀,说到化学,大家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那些难懂的公式、复杂的实验,甚至是那些看似一辈子也记不住的元素周期表呢?其实呢,化学不光是瓶瓶罐罐里那些五颜六色的液体和神秘的粉末,它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魔法”,充满了奇妙和乐趣。

所以,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让大家背公式做实验,更是要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化学的魅力,体验化学的神奇!咱们得给化学第二课堂定个小目标。

活动的核心嘛,不外乎“轻松”二字。

谁说学习一定得死气沉沉、埋头苦干呢?化学不一定要整得像“考试前的复习”,而是要像参加一个有趣的派对——你既能玩得开心,又能不知不觉中学到新东西。

所以,咱们得用活动来“调皮”一下,让同学们能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化学的各种奇妙。

第一步,活动的内容设计肯定得结合同学们的兴趣。

你知道吗?化学就在你我身边,可能大家从来没有意识到,家里那瓶洗洁精、餐桌上的盐,甚至是你每天早晨喝的牛奶,里头都蕴含着化学的奥秘。

那我们为什么不借着这些生活中的“小物件”来展开一场化学探险呢?举个例子吧,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厨房化学大挑战”——让同学们亲手做实验,比如用醋和小苏打来做一场泡泡大战。

哇塞,泡泡从瓶口喷出来的时候,保证每个人都看呆了。

大家一边玩,一边就能知道为什么醋和小苏打会反应。

嘿,原来这些“魔法”背后都是化学反应啊!你看,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现象,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大家不仅玩得开心,还能懂点化学原理,简直不亏。

第二课堂活动不能单纯是“理论讲解”吧?那么死板的话,大家早就跑光了。

我们可以做点“动手实验”来激发兴趣。

比如说,大家可以分组做个“自制火山喷发”实验,准备些小苏打、醋、颜色鲜艳的食用色素……然后,大家在小火山模型里加点儿东西,哇!只见那颜色鲜艳的液体喷涌而出,效果简直美得不像话。

现场的每个人都成了化学小达人,看到喷发出来的火山液体,就像打开了通往科学大门的钥匙。

最棒的是,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让大家感受到化学的神奇,还能加深大家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苏美琼可供选择的形式:组织学生动手做趣味小实验,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观看实验录像(自己没有条件做某项实验的)、幻灯片;举办科普知识、边缘科学、交叉科学、应用化学讲座;向学生推荐化学课外读物;开展应用化学调查与试验,如农药、土壤测定等;课外洗像;举行化学竞赛。

根据以上形式,若举行化学知识竞赛,可与其他学科一起搞一个更大型的活动,内容可包括文学、历史、数学、生物、地理等等,并且可以在全高一年级内搞。

鉴于学校条件以及各种因素,现设计一个趣味小实验以及化学史知识介绍的活动方案,以备实习时使用。

活动标题:化学恰恰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及化学家的故事 活动时间:待定活动对象:全体高一学生。

实验操作者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报名的同学可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在活动现场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并对有兴趣进行实验的同学进行指导。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趣味化学实验1、魔壶 〔实验原理〕氯化铁溶液与不同物质反应,生成物的颜色不同。

①FeCl 3+KSCN == [Fe(SCN)]Cl 2+KCl (红色) ②FeCl 3+3AgNO 3 == 3AgCl ↓+Fe(NO 3)3 (乳白色) ③FeCl 3+6C 6H 5OH → H 3[Fe(C 6H 5O)6] +3HCl (紫色)④FeCl 3+3CH 3COONa → Fe(CH 3COO)3+3NaCl (褐色) ⑤2FeCl 3+Na 2S == 2FeCl 2+2NaCl+S ↓ (乳黄色) ⑥4FeCl 3+3K 4[Fe(CN)6] == Fe 4[Fe(CN)6]3+12KCl (蓝色) ⑦FeCl 3+3NaOH == Fe(OH)3↓+3NaCl (红棕色) 〔实验操作〕取7只尖底高脚酒杯,事先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5%的硫氰化钾溶液、3%的硝酸银溶液、苯酚溶液、饱和醋酸钠溶液、饱和硫化钠溶液、1 mol/L 的亚铁氰化钾溶液、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 mL (看上去像似空杯)备用。

化学第二课堂方案酸碱花的制作

化学第二课堂方案酸碱花的制作

化学第二课堂方案“酸碱花的制作”故事资料:在趣味化学表演会上,有一个同学制作的酸碱花最引人注目。

这簇花五颜六色,有红色的、浅橙色的、浅蓝色的,等等。

这些花之所以讨人喜欢,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鲜艳,而是由于它的特殊性格,因为对酸碱的反应非常灵敏,所以人们送给它一个美称——酸碱花。

别看这簇花没有芳香,可是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它能及时无误地告诉人们空气是否被污染,准确地显示出空气的酸碱度来。

你要不信,请看这簇花的制作者的表演吧!只见他手里拿着喷雾器,向花束喷去,当喷出的雾落到花上时,花的颜色全变了:大红色的变成深蓝色的,浅橙色变成粉红色的,浅蓝色变成淡红色……过一会儿,这个表演者又拿起另外一个喷雾器,再“向这些花喷雾时,又出现了另外的景象:洁白的花变成了鲜艳的玫瑰红,粉红色的花则变成了闪闪发亮的黄色,深蓝色的花又恢复了其艳丽的鲜红,淡红色变成淡蓝色,棕红色变成浅蓝……等等。

真是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究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呢?当中又蕴含了多少化学知识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活动目的:本次第二课堂主要通过实验来完成。

利用动手做一些趣味实验,提高同学们对化学的兴趣,以及实验的动手能力,还有分析实验所出现现象的原理,加深同学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多人的完成试验,也能体现同学的团队精神。

活动时间:待定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班学生实验用品:石蕊、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准备过程: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相关试验,考察实验的可行性。

并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药品。

提前一天时间给同学们说明实验要准备的物品,以自由组队形式参与,一个队伍6—8个人。

活动过程:一,教师做上面故事资料里面的酸碱花变色实验;二,对实验过程进行讲解,并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三,同学们自由参与做实验;实验步骤:1、染色:这些纸花都分别浸在如下的化学药品中:石蕊、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

然后取出晾干,就成为五颜六色的酸碱花了。

高一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化学知识充满期待。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化学有关吗?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二、课堂讲解1.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通过讲解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框架。

3.结合实际例子,讲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垢的去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4.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后续实验课打下基础。

三、互动环节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2.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邀请同学上台演示简单的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2.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拓展1.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2.组织化学知识竞赛,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3.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周一:化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周二: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周三: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周四:化学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周五:互动环节、课堂小结周六:课后拓展活动周日:休息注意事项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解决办法: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能只是我在讲,学生得参与进来。

可以设置一些抢答环节,比如提问的时候,谁先举手就请谁回答。

或者分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回答问题又快又准确。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比如播放一些互动性强的化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样他们更有兴趣参与。

注意事项二:课堂纪律难以把控解决办法:学生太多,有时候纪律会变得难以控制。

这时候得定下课堂规则,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大家,上课时不允许随意说话,更不能在课堂上跑动。

如果有人违反,可以适当给予小惩罚,比如课后留堂几分钟,或者做一些额外的练习。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三篇)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三篇)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简述:活动名称:第二课堂活动推广方案活动目的:1. 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社交交流。

2. 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活动内容:1. 第二课堂介绍及宣传:通过校园海报、微信公众号、班级宣传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第二课堂的意义和重要性,吸引更多同学参与活动。

2. 主题活动策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策划多样化、有趣的主题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科技创新等,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活动实施和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和安排,招募学生志愿者担任活动组织者,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

4. 效果评估和总结:对活动进行综合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活动时间安排:1. 每周一次第二课堂活动,持续一个学期。

2. 每次活动时间为2-3小时,具体时间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和参与者的时间情况灵活调整。

活动预算:1. 活动经费主要用于场地租赁、器材购置、奖品采购等,预计总预算为5000元左右。

2. 活动经费来源包括学校拨款、社团资金、赞助商捐赠等渠道。

活动推广与宣传:1. 利用学校媒体资源,如校园广播、校刊等宣传第二课堂活动。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QQ群等发布活动信息和邀请同学参与。

3.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在校园主要区域张贴宣传。

活动成果展示:1. 在活动结束后,举办成果展示活动,让参与者展示他们在活动中的作品和成果。

2. 在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等平台发布活动成果展示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宣传推广。

总结: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将能够有效推广第二课堂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二)一、前言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和开展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社会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化学第二堂活动方案梁晓欢一、活动目的1、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2、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温故知新。

4、实验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废物”,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对象:全体高一学生。

三、活动地点及时间:待定四、活动形式学生提前报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在现场展示成果,并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

五、活动流程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学生报名选择项目。

分组后,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2、教师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3、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六、活动内容1、苏打——酸灭火器(钠的化合物、酸碱中和)【实验用品】饮料瓶(大瓶子)、洗涤剂、浓盐酸、试管、碳酸氢钠【实验步骤及现象】A、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

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

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

(注意: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和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

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

2、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实验用品】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A、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会变成煮树叶汤)B、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将树叶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3、火龙写字(硝酸钾受热分解)【实验用品】N3饱和溶液,毛笔或刷子,白纸若干张,火柴【实验步骤】A、用毛笔或刷子蘸饱和硝酸钾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化学),重复写2到3编,然后在字的起始处用带色的笔做上记号。

2024年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范例(三篇)

2024年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范例(三篇)

2024年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范例一、指导思想遵循《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以构建“和谐教育”办学模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和充实第二课堂课程设置与管理,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现公布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如下: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活动内容将根据小学生的特性与实际需求精心挑选并开展。

2、学校设立的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包括:书画、电脑、经典诵读、趣味数学、趣味英语、篮球等。

3、自本学期起,我校将重点推进学生的经典诵读,将其融入课外活动中。

三、活动时间每周四安排一节课(具体为第____节)作为全校统一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四、活动目的与要求1、强化管理。

学校值日行政需加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处理和反馈。

各辅导教师需严格执行点名制度,确保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确保活动质量。

班主任应协助管理,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兴趣班活动。

各兴趣班老师需将缺席情况及时报告给巡查行政,由其汇总后反馈给各班班主任。

2、深化内涵。

班级第二课堂活动需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3、坚持“四性”、“五定”、“五有”。

确保活动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明确时间、地点、学生、辅导教师和活动内容,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反思、有成果。

4、成果展示。

在元旦前后,举办各类文艺、经典诵读、英语、书画、科技等展示活动,对优秀个人或团队进行表彰。

5、全面参与。

各班应根据学生兴趣,均衡分配学生至各活动小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6、制定计划。

第二周各活动小组需制定本学期活动计划,并将参加活动小组的学生名单以电子文档形式报体育组备案。

五、各组具体任务:1、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大胆、自信、轻松的学习态度,体现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趣味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语感,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使用英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化学第二堂活动方案
梁晓欢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2、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温故知新。

4、实验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废物”,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对象:全体高一学生。

三、活动地点及时间:待定
四、活动形式
学生提前报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在现场展示成果,并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

五、活动流程
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学生报名选择项目。

分组后,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步骤。

2、教师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3、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六、活动内容
1、苏打——酸灭火器(钠的化合物、酸碱中和)
【实验用品】饮料瓶(大瓶子)、洗涤剂、浓盐酸、试管、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及现象】
A、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

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

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

(注意: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和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

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

2、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实验用品】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A、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会变成煮树叶汤)
B、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将树叶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3、火龙写字(硝酸钾受热分解)
【实验用品】N3饱和溶液,毛笔或刷子,白纸若干张,火柴
【实验步骤】
A、用毛笔或刷子蘸饱和硝酸钾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化学),重复写2到3编,然后在字的起始处用带色的笔做上记号。

B、把纸晾干,放在地上。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的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似用火写字一般。

最后呈现在纸上的是用毛笔写的字。

4、指纹检查
【实验原理】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

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

碘。

【实验步骤】
A、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 、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B、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

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自制火柴
【实验原理】利用摩擦生热,使火柴盒上的磷颗粒受热后在空气中着火,接着便引起具有氧化剂的火柴头燃烧起,并继续燃烧着表面涂有蜡层的火柴梗。

【实验用品】点燃过的火柴梗(梗较长的)、研钵、蒸发皿、木夹、旧毛笔、酒精
灯。

氯酸钾、重铬酸钾、硫、锌白、氧化铁、玻璃粉、骨胶、红磷、三硫化二锑、白垩。

【实验步骤】
A、配火柴头药先将氯酸钾、重铬酸钾、锌白、氧化铁粉、玻璃粉分别在研钵中研细,按表14-3的配方进行混和,用骨胶配成胶水后,把混和药品调成较稠的薄糊状。

在蒸发皿中熔化适量的石蜡,把火柴梗一端浸在液态的石蜡中(石蜡的温度稍高些,避免沾上的石蜡过稠)迅速地蘸一下,长约2厘米左右。

将附有石蜡层的火柴梗逐一蘸取火柴头药,搁在一边待干。

B、配火柴盒药按表14-4配方把红磷、三硫化二锑、氧化铁粉、白垩、锌白、玻璃粉等分别在研钵中研细后,用稀骨胶调成糊状,用毛笔均匀地涂在旧火柴盒边(或另用一条硬纸),晾干待用。

注意事项:
1各种原料一定要分别研成细粉以利摩擦,但绝不能混和后研磨,以防爆炸。

2火柴梗蘸蜡一定要均匀,只要涂薄薄的一层即可。

3一定要等药干燥后再进行摩擦试验。

6、白纸上变黑字(浓硫酸脱水性)
【实验用品】白纸、稀硫酸、毛笔
【实验步骤】取一张白纸,用稀硫酸写上字,然后在火上烤或者将白纸晒干,白纸上就变出所写的黑字。

7、白糖变黑雪(浓硫酸脱水性)
【实验用品】浓硫酸、白糖、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投入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迅速搅拌后将玻璃棒竖立,顿时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在嗤嗤地发热冒气声中,“黑雪”的体积逐渐增大,甚至满出烧杯。

白糖顿时变成了“黑雪”。

8、自制豆腐(蛋白质聚沉)
【实验用品】黄豆、豆浆机、盐卤水等
【实验步骤及现象】
A、浸泡:加300 L水浸泡24 小时(若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使黄豆充分膨胀,然后倒掉浸泡水。

B、研磨:将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机内,加入200 L水,进行粉碎。

、制浆:将研磨好的豆浆和豆渣一并倒入放有双层纱布的过滤器中抽滤,另取100 L水,分多次冲洗滤饼,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浆。

滤液即为浓豆浆。

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00 L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80 ℃左右,然后边搅拌,
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盐卤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

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

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20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30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

若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

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