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
韩斌,男, - 台州学院

韩斌韩斌,男,中国共产党员,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2班,建筑工程方向,2010年考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我的考研经历:在台州学院本科四年土木工程的学习,让我从对建筑业的懵懂认识渐入佳境:从建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再到建筑结构方面的计算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一步步的深化中,我开始对自己的就业理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临近考研大潮的最后几个月,毅然决定走一条很多人认为几乎不可能的道路——跨考建筑学硕士,在土木工程阶段掌握了建筑行业这个大框架以后,我希望能够继续加强设计能力,增加艺术修养,去从事自己一直热爱的建筑艺术。
而对于跨考建筑学的难度,在我看来,除了需要加强专业化的建筑学基础理论体系以外,关键的“快速设计绘图能力”完全可以结合我自己的绘画特长加以扶正。
就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大概是2009年10月初,也就是在大四第一学期建筑工程实习的同时,我开始了考研复习。
复习之初,令我焦操不安,工地的实习工作和晚上的自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工地实习每天经历繁琐的实践,而晚上考研复习却是一个冷静钻研理论的过程。
不过,经过一个月的过渡,在一些老师和同学(特别是刘哲同学)的鼓励下,我渐渐进入了状态。
另外,当时的我甚至还在帮助社团指导一些日常活动和演出,索性在那年的12月,由于“猪流感”,学校禁止了一切活动。
我想,这也是我可以真正安定下来做自己的事情的另一个原因。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天的眷顾吧。
一月份考试前的那几天是我最卖命的时候,也许有点“临时抱佛脚”,但对于我来说那几天的时间才是真正改变了我的命运,有时候“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另外,这也得益于心中那个积极的信念,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积极的坚持才有可能成功”。
正因为如此,所以到最后居然真的梦想成真了。
当我远赴湖南,在湖南大学进行第二轮复试面试的时候,漫游在历史悠久的湖南大学名校校园,心中更是热切的希望复试能够顺利通过。
魏春雨

魏春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民进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十二届中央委员;湖南省九届政协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主要学术兼职: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设计艺术家》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外建筑》编委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教育》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会理事《湖南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会理事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长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室内设计学会湖南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城乡规划协会理事湖南省建筑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建筑厅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及其理论1、建筑与城市中的复合界面研究2、群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类型学与形态学研究3、建筑中适宜技术在生态空间中的应用研究4、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与城市形象特色构成研究5、建筑室内环境及外部景观构成研究近年主要纵向课题及科研项目:课题名称获得时间及期限编号或来源排名湖南丘陵地区村镇住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研究2007.12-2009.12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JT30181城市公共交通站场综合开发研究2007.12-200湖南省软科学研19.12究重点项目:2007ZK2025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战略和滨水区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2005.12-2008.12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5ZK30021长沙城市空间形态动态预测系统研究2006.12-2008.12湖南省建设厅科技立项项目:2006自D00022张家界城市风貌规划研究2007.8-2008.8张家界市政府1长沙城市空间形态整合与特色构成研究2006.12-2008.12长沙市规划局1中国书院博物馆建筑研究2006.12-2008.5国家文物总局岳麓书院1公安部户政管理研发基地现代科技园区规划与设计2003.4-2005.5公安部湖南省公安厅1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2003.8-2004.5湖南省建设厅1长沙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研究2005.7-2006.8长沙市政府档案局1长沙市滨江文化公园设计2004-2005国际合作1当代教育建筑研究2005-2008湖南省建设厅1湖南烟草局长沙综合研发基地设计2005-2008湖南省建设厅1国家粮食储备长沙基地设计2006-2008湖南省建设厅1近年主要著作及代表学术论文:序号成果类别成果名称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日期(年月)/卷、期号本人排名1著作CONSTRUCTION营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主编2著作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参编3著作HOUSE建筑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参编4论文高层建筑中的生态空间塑造《建筑学报》2001年6期15论文回眸符号学《华中建筑》2001年3期16论文模糊透视靶心说《家具与室内装饰》2001年4期17论文高科技园中的整合空间《南方建筑》2002年4期18论文城市区域空间形态研究《中外建筑》2004年1期19论文亲近自然——长沙华雅生态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外建筑》2004年1期110论文有室之用《时代建筑》2004年5期1 11论文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城市环境设计》2004年2期112论文红土情愫——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室内设计与装修》2004年11期113论文建筑复合界面初探《南方建筑》2004年6期114论文有石之用: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城市建筑》2004年12期115论文继承与探索:湖南大学建筑学科教育《城市建筑》2005年7期116论文北京海淀区欣苑酒店概念设计《城市环境设计》2005年6期117论文建筑方案中的节能探索《南方建筑》2006年3期118论文消解.重构——浅析迈耶作品中的形式句法规则《华中建筑》2006年10期119论文高层建筑空中花园使用后评价研究《南方建筑》2006年5期120论文关注低技适用的绿色技术《建科之声》2006年10期121论文与树有关: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大楼方案设计《城市建筑》2006年4期122论文传统书院的现代演绎《中外建筑》2006年8期123论文基于理性增长理念的新城镇开发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3期124论文树——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楼设计《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年11期1近年主要科研获奖: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等领域获奖多项:名称任职获得时间编号排名株州电力机车厂科技大厦2000年2000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湖南大学复临舍教学楼2001年2001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复式家居环境设计2002年2002年中国室内设计学会全国(欧典杯)家居设计银奖1湖南亚大时代数码广场2003年2003年度国家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003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湖南大学生物技术综合楼2003年2003年度国家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003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湖南九方宾馆2003年2003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1恒隆国际大厦2005年2005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2005年2005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系馆建筑组群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1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大楼2006年2006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培训楼2006年2006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相关业绩:作为我校建筑学科学术带头人,参与多项国际合作研究,与加拿大国际建筑大师埃里克森进行长期教学与设计合作,并参与多项国内重大建设项目论证与设计,同时作为建筑及规划专家,参与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组织的各类大型课题与项目的论证评审,包括:湖南省政府长株潭一体化特聘专家;长株潭湘江风光带建设;湖南省小城镇研究;新农村建设:民进省委新农村对口支援项目:望城县村镇建设规划研究;长沙橘子洲开发研究;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沙滨江新城开发建设;长沙南湖新城开发建设;“大河西”长沙新城开发论证;武广客运新站论证;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及近现代建筑、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姓名毛小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1最高

[2]X.Y. Mao , Y. Xiao. Seismic Behavior of Confined Square CFT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6, 28:1378-1386.
[3]Kodur, Raut, NK,X.Y. Mao,Khaliq.Simplified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residual strength of fire-expos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3,46(12):2059-2075.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姓名
毛小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1
最高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
教授
职务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电子邮箱
maoxiaoyong@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10~2004.12湖南大学土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0.2~2011.2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苏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苏州市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监事。
湖南大学各专业部分硕士生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湖南大学各专业部分硕士生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大学各专业部分硕士生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湖南,大学,专业,部分,硕士生,导师,介绍,联系方式,,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湖南大学各专业部分硕士生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请各位在下面名单中缺少个人介绍材料的导师将材料(woRD文档)用附件形式发送到研究生院学位办邮箱。
请各位申请转点的导师将申请报告递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否则将影响到您的招生。
一级或二级学科博士生导师名单名称及代码中国哲学张松辉、章启辉、朱汉民010103区域经济学王良健020202金融学杨胜刚、张强、晏艳阳、彭建刚、曾令华、李连友020204国际贸易学王耀中、刘辉煌、张亚斌、李松龄、罗能生、唐文进、赖明勇、廖进中、陈乐一、李海峥、史鹤凌、迈克尔020206统计学许鹏、胡宗义、朱慧明、贺铿、许宪春020208数量经济学杨招军020209经济法学李步云、刘定华、屈茂辉、王远明、许光耀、郑鹏程石柏林、王全兴、蔡守秋03010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彭福扬、沈其新、龙佳解030501思想政治教育刘克利、柳礼泉030505设计艺术学陈飞虎、何人可050404专门史文选德、朱汉民、陈戍国、陈先初、肖永明060105中国古代史于振波、陈戍国060106王志成、王学理、石钟慈、李庆国、李董辉、周叔子、应用数学周展、胡锡炎、钱祥征、黄立宏、庾建设、曾金平、070104戴求亿、廖安平、蒋月评、马柏林、宁春岩凝聚态物理王玲玲、刘全慧、胡慧芳、谢中、万青、陈克求、曾云、王太宏、王岩国、邹炳锁、文双春070205化学王柯敏、刘选明、向建南、陈庆云、陈宗璋、沈国励、吴海龙、安德烈、俞汝勤、姚守拙、郭灿城、黄杉生、0703谭蔚泓、魏万之、林辰涛、何凤姣、蒋健晖、蔡青云、曾德文、大寺纯臧、汪秋安、林伟英、余刚固体力学龙述尧、刘又文、赵跃宇、唐驾时、傅衣铭、罗松南、刘腾喜080102于德介、刘子建、刘桂荣、孙宗禹、李力钧、张璧、杨济匡、谷正气、李光耀、周志雄、周云山、赵江洪、机械工程钟志华、郭孔辉、黄含、黄红武、黄天泽、龚金科、0802韩旭、曹立波、何莉萍、文桂林、邓朝晖、张桂香、文桂林、杨沿平刘让苏、刘金水、刘洪波、张邦维、严红革、陈小华、材料科学与工程陈振华、肖汉宁、赵立华、胡望宇、唐元洪、唐绍裘、黄元龙、徐仲榆、韩绍昌、彭景翠、石宗利、万隆、0805李落星、王太宏、王岩国、邹炳锁、刘宣勇电气工程吴政球、李欣然、何怡刚、周有庆、罗安、罗隆福、姚建刚、彭建春0808电路与系统戴瑜兴、刘宏立、王玲080902控制理论与控制王耀南、朱英浩、吴杰、罗安、章兢、彭永进、工程童调生、滕召胜、刘国荣、李树涛081101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王耀南081104文双春、孙星明、孙家广、李仁发、张大方、张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闵应骅、邹北骥、林亚平、柳军飞、谢冬青、邝继顺、081203李乔良、王春华、余建军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柳肃、魏春雨081301方志、龙驭球、成文山、汤广发、刘光栋、李念平、张国强、陈政清、肖岩、陈友明、陈在康、邵旭东、土木工程沈蒲生、汪梦甫、何益斌、周绪红、尚守平、易伟建、邹银生、赵明华、赵跃宇、施周、施楚贤、龚光彩、0814陈昌富、罗建辉、杨昌智、许斌、李秋胜、吴方伯、舒兴平、余健、王修勇化学工艺周小平、袁渭康、佘远斌、晁自胜081702应用化学李国希、陈金华、胡艾希、郭灿城、徐伟箭、曹声春、旷亚非081704道路与铁道工程曾梦澜082301环境科学与工程刘云国、刘鸿亮、黄国和、曾光明、魏先勋、李彩亭、李小明、袁兴中、杨春平马超群、许康、李树丞、陈收、陈晓春、汪寿阳、管理科学与工程欧阳润平、单汩源、宣家骥、梁维燕、谢赤、曾德明、1201赖明勇、黎建强、李林会计学伍中信、谢诗芬、陈纪瑜、王善平、郭平、龚光明120201企业管理陈收、谢赤、曾德明、王道平、张玲、姚德权1202020830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浅谈工业遗产空间改造方法

浅谈工业遗产空间改造方法作者:郭谌达,焦胜,张卫,姜雪薇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郭谌达,焦胜,张卫,姜雪薇文章编号1673-8985(2015)05-0054-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摘要:城市发展逐渐转向新常态,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的价值意义重大。
工业遗产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研究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方法有助于城市文化价值的准确传承。
通过分析工业遗产空间的概念,指出其改造的基础是价值,目标是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并适应当前需求。
进而从物质部分的尺度和肌理、非物质部分的功能和流线几个方面剖析了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方法,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阐释。
关键词:工业遗产空间;改造方法;城市文化;案例分析*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4BAL06B01)、“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BAJ10B14-04)、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FJ3088)。
作者简介郭谌达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焦胜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湖南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雪薇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0 引言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城市留下了大量与以往农业文明特征迥异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珍贵见证。
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空间的价值往往已超越了其最初工业用途本身,涵盖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涉及城市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工业遗产被迫面临“生死”关头,或被拆毁推平,或半拆半毁,即使目前尚留存较完整的,也多处于半荒弃的状态,缺乏基本维护,外观甚至结构都已呈颓态;此外,打着“保护”、“再利用”旗号的大肆翻新、随意拆除改建的现象仍然常见。
2012年1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讨会”达成8点共识,强调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城市发展与转型中的重要意义[1]。
当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城市发展的新常态,面临着工业转型和社会、市场等需求日趋多元的新形势,我们有必要谨慎思考如何合理有效地改造工业遗产的空间。
非线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33卷第36期2007年12月山西建筑SHANXlARCHITECIZIREVd.33No.36Dec.200723·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6-0023-02非线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龚晓文王小凡摘要:对非线性理论进行了介绍,从突变、混沌、分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归纳了非线性思维作用于建筑的几种形式,以提高人们对非线性理论的了解,促进非线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线性,非线性,错位手法,自相似中图分类号:nJ20l文献标识码:A1非线性(Non.1inearity)释义非线性的界定是相对线性而言的。
线性关系指物理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是直线,变量间的变化率是恒量;而在非线性关系里,用于描述一个系统的一套确定的物理变量中,一个系统的一个变量最初的变化所造成的此变量或其他变量的相应变化是不成比例的,换言之,变量间的变化率不是恒量,函数的斜率在其定义域中有不存在或不相等的地方。
比如一次函数关系表现为线性,多次函数就呈非线性。
非线性已在多个学科得到认同和应用,主要涉及耗散理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及分形理论。
伴随着对它的深入挖掘,建筑及建筑设计也在多个方面被揭示出非线性的本质和特征。
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时期以来,许多新锐建筑师采用的扭转、错位、激变、对抗等手法和理念,已经是自发地使用到了非线性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即建筑要素以不均匀、不连续的状态发生改变。
然而要做到能自觉地利用非线性理论解决建筑设计中的问题,首先要归纳和提取非线性思维作用于建筑的几种形式。
2突变(Cat嬲tmphe)——对稳定与均衡的质疑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
学科,其内容简单地说,是探索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
突变论提出,高度优化的设计很可能有许多不理想的性质,因为结构上最优,常常联系着对缺陷的高度敏感性,容易产生特别难于对付的破坏,以致发生真正的“灾变”。
最新湖南大学研究生导师(完整版)

002
DS0020014
王文格
002
DS0020015
周云山
002
DS0020016
薛殿伦
002
DS0020017
成艾国
002
DS0020018
胡仲勋
002
DS0020019
王琥
002
DS0020020
杨金海
002
DS0020021
周志雄
002
DS0020022
张壁
002
DS0020023
胡思节
002
dsbh DS0010001 DS0010002 DS0010003 DS0010004 DS0010005 DS0010006 DS0010007 DS0010008 DS0010009 DS0010010 DS0010011 DS0010012 DS0010013 DS0010014 DS0010015 DS0010016 DS0010017 DS0010018 DS0010019 DS0010020 DS0010021 DS0010022 DS0010023 DS0010024 DS0010025 DS0010026 DS0010027 DS0010028 DS0010029 DS0010030 DS0010031 DS0010032 DS0010033 DS0010034 DS0010035 DS0010036 DS0010037 DS0010038 DS0010039 DS0010040 DS0010041 DS0010042 DS0010043 DS0010044 DS0010045 DS0010046
003
DS0030021
杨麒
003
DS0030022
湖大的名师教授简介

魏春雨教授简历主要学历:起止年月学校专业学位1979.9-1981.6郑州一中1981.9-1985.6湖南大学建筑学学士1985.9-1988.4湖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2001.7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主要经历: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2001-2002湖南大学建筑系教授2002-2005湖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2005-至今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及博导主要兼职:起止年月单位名称兼职职务2003-至今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2004-至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至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至今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至今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作为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学术带头人,魏春雨教授参与多项国际合作研究,与加拿大国际建筑大师埃里克森进行长期教学与设计合作,并参与多项国内重大建设项目论证与设计,包括广州市会展中心二期、广州城运会规划、上海科技馆二期、山西大剧院设计等,同时作为建筑及规划专家、湖南省政府长株潭一体化特聘专家,参与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组织的各类大型课题与项目的论证评审,包括:长株潭湘江风光带建设;湖南省小城镇研究;新农村建设:民进省委新农村对口支援项目;望城县村镇建设规划研究;长沙橘子洲开发研究;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沙滨江新城开发建设;长沙南湖新城开发建设;“大河西”长沙新城开发论证;武广客运新站论证;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及近现代建筑、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等。
2008年10月,作为14位中国建筑师之一,多个设计作品受邀参加在国际建筑界影响巨大的荷兰国际设计周,参展主题为《中国当代空间表情》,受到国际设计界关注,并收录进《荷兰设计周参展设计作品集:中国当代空间表情》。
柳肃教授简历主要学历:起止年月学校专业学位1971.3-1973.1湘乡一中1978.3-1982.1湖南大学哲学学士1991.9-1993.12湖南大学建筑学硕士1997.6-2001.3日本鹿儿岛大学建筑学博士主要经历: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982.1-1988.12湖南大学人文系助教、讲师1988.12-1993.1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师1993.12-2002.6湖南大学建筑系讲师、副教授2002.6-2006.6湖南大学建筑系副主任教授2006.6-至今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主要兼职:起止年月单位名称兼职职务2004.3-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2007.10-至今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委员会委员2004.8-至今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2007.9-至今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柳肃教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设计、地域和民族建筑的教学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姓名
号 11
叶强
12
邱灿红
13 唐国安 14 汤放华
15 肖灿 16 袁朝晖 17 焦胜 18 卢健松
陈翚
19 20 胡骉
21 杨建觉
22 陈晓明
性别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学历 职称
研究方向
博士 硕士 学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教授 博导
1、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2、纪念性建筑研究 3、文教建筑研究 4、建筑创作方法研究 1.建筑文化与理论 2.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的应用 3.东西方建筑文化比较 4.西方建筑思潮与史论 1 建筑防火构造研究 2 大型公建构造研究--3 传统建筑构造 1 大型观演建筑音质设计及研究; 2 建筑噪声控制; 3 演出建筑舞台工艺及灯光设计及研究。 1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 2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研究 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1、中国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 2、中国古代建筑史 3、中国文化史
1 建筑气候学及低能耗适宜生态技术集成研究 2 城市建筑可持续及再生设计研究 3 地域建筑研究及新建筑创作 4 当代建筑专业教育及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1 城市生态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 2 可持续居住区规划设计 1 全球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研究 2 当代城乡住宅发展 3 绿色建筑技术整合 4 建筑设计思维与表达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1 环境行为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3 建筑节能及被动式住房标准研究
1 数码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 2 大型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 3 文化教育类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研究 1.城市记忆的建筑学探讨 2.当代中国城市中的街区、路网与城市设计分 析; 3.创意产业理论与创意产业园规划分析; 4.旅游度假酒店研究。 1 体育建筑设计研究 2 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3 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副教授 硕导
副教授 硕导
1 工程建筑项目策划及建筑经济性研究 2 建筑新技术及建筑结构研究 1 既有建筑适应性再利用 2 绿色建筑技术 3 开放式建筑
副教授
硕导 助理教
授 硕导 助理教 授 硕导 助理教 授 硕导
1 地域建筑理论及实践研究 2 绿色建筑理论及应用研究 3 宗教建筑研究
1. 可持续城市更新与设计; 2. 城市开发与控制规划; 3.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创新。 1 城市规划 GIS 技术 2 区域规划 3 规划支持系统
教授 博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硕导
1 群形态: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类型学与形态学 研究 2 建筑与城市中的复合界面研究 3 城市高层建筑中的生态空间研究; 4 城市空间形态整合与城市形象特色构成研究 5 城市滨水区景观资源利用及形象构成研究 1 建筑历史研究 2 历史城镇和古建筑保护设计研究 3 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1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2 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 3 梅山文化与建筑符号 4 传统建筑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美术创作 1 城市规划理论 2 景观规划理论 3 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技术 1.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 2. 可持续建筑技术研究 3. 村镇住宅设计及技术研究。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队伍一览表
序姓 名 号 1 魏春雨
2 柳肃 3 陈飞虎 4 何韶瑶 5 徐峰 6 王小凡 7 张卫 8 曹麻茹 9 贺加添 10 刘宏成
性别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学历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职称
研究方向
教授 博导
教授 博导
教授 博导
教授 硕导
教授 博导
城市学院 教授 硕导
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 景观规划理论及其设计 3 城市建筑设计与研究生创新教育理论研究 1 可持续城市设计 2 住居环境设计 3 城市历史与文化 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建筑技术与构造; 3、城镇规划与城市设计 1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方向的研究 2 城市群空间结构 3 城市总体规划
23 肖艳阳
女
24
许乙青
男
25 何照明 男
26 邓广
男
27 李旭
女
28 陈煊
女
29 周恺
男
30 沈瑶
女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高级规划师 硕导
1 道路与交通研究 2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3 城市风水研究 1 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2 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3 城市综合开发研究
1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2 社区规划 3 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理论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