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体能训练课件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举重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体育项目,其常规训练方法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提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举重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来提高力量、技巧和耐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结合举重运动的特点和训练需求,系统地介绍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一、举重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1.力量训练力量是举重运动的基础,运动员需要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常见的力量训练项目包括深蹲、卧推、拉力练习等,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为后续的举重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爆发力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施加力量,因此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可以进行跳跃训练、推拉训练、搏击训练等项目,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运动员的神经系统,提高其爆发力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举重运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腰部、腹部和背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二、举重技术训练1.动作技巧训练在举重运动中,动作技巧的正确性对运动员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水平,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比赛等方式进行训练。
此外,还可以借助视频录像和专业教练的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运动员的技术错误,从而逐步提高其动作技巧水平。
2.速度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杠铃,而速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可以进行快速举起和放下负重等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灵敏度,从而提高其举重成绩。
三、举重耐力训练1.持久力训练举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和高能耗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持久力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如多组多次重复举重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从而提高其比赛表现。
体能训练法课程教案ppt课件

•
1.身体训练与专项紧密结合。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专
项技术和战术的深化发展服务。体能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或
主导因素,但体能训练不是“多多益善”,与专项脱节的体能训练,
将会“适得其反”。训练越投入、可能对专项的负面影响越大。因
此,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内容模式、训练方法
与手段和体能训练效果的测评方法及手段,都应很好地反映项目的
精选课件
9
第二节 力量训练方法
一、力量训练方法分类:
1.按肌肉工作形式:等张、等长、等动、退让、超长、组合力量训 练法。
2.按训练效果分类: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快速反应力量、力量耐 力训练 法。
3.按力量练习的阻力和练习速度的受控情况:
二、力量训练的方法学要素:
负荷强度(超最大、最大、大、中等、小负荷);每组次数;组数;间歇; 动作节奏;课总量。
•
健康训练目的:增进健康,减少伤病,提高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精选课件
3
2、各训练要素训练的目的:
•
形态训练目的: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方法和手段,形成和改善
专项所需要的身体形态。
•
机体机能训练目的: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
•
运动素质训练目的: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
调能力。
•
健康训练目的:增进健康,减少伤病,提高运动员对环境的适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力量素质:人体肌肉工作时依靠肌肉的紧张活动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最大力量: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对抗一种恰好还能克服或抵抗的阻力 时所发挥的最大能力。 速度力量:运动员在特定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 力量耐力:肌肉以静力性或动力性的工作形式在承受负荷过程中抵抗疲 劳的能力 爆发力:肌肉通过迅速而强有力的瞬间收缩,产生最大加速度去克服一 定阻力的能力。
举重训练的基本动作

举重训练的基本动作举重(Weightlifting),是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的体育运动,由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构成。
举重的基本姿势:(一)预备姿势所有的举重动作,都从基本动作开始,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深吸气,摒住呼吸。
(二)抓举上举的动作要正确,双手可以抓宽一些,抓太窄,肩部就会容易损伤,北美的运动员都比较僵硬,脚跟在做动作时会离地。
所以,一定要全脚掌着地,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多练习。
最后,挺举把杠铃举起放在肩膀上用力举起。
练习举重有什么好处?1、男子练习举重的好处举重是种运动,只要是运动那么对人体都是有好处的,举重主要锻炼的是腿部、腰部和手部的肌肉,可以很明显的增加力量,主要就是锻炼上身肌肉和下肢力量,而且正确的举重练习还可以对长高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才行,否则会对长高造成不好的影响,最好是在锻炼到发热的时候最好,在人体发育不完全的时候骨骼之间是软骨最易吸收养分。
2、女性练习举重的好处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女性不是职业举重选手的话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脂肪的,可以有效的保持身材,女性练习举重可以消耗雄性激素,这样可以使得女性更加女人化显得年轻性感,还有就是因为举重的练习可以使得骨盆和会阴处的肌肉变得更加具有弹性和力量,这也使得y.d肌肉得到了强化,可以很好的提高性生活的快感。
举重能够锻炼腿部、腰部、腕部和手部肌肉,增强力量。
但当人体未发育成熟时,关节之间是软骨如果经常练举重,会造成软骨受到重压,阻碍骨的正常生长,影响身高发育。
练举重如果适量、得法,一般对长个子影响不大,否则,对增高便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青少年练习举重必须有教练指导,必须方法得当,防止骨骼受损伤,妨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上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下男人和女人练习举重的好处,其实练习举重这种力量类的运动好处是有很多的,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当然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下,练习举重最好是有专业的老师教导,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ppt课件

肌肉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轻重量的方法; 肌肉以爆发性收缩克服较大重量的方法。
速度力量训练负荷: 强度:30~50%;次数:8-10次;组数:
3~5组;动作速度接近极限;间歇:3~5分 。
(四)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最大力量,肌糖元水平,肌
练习方式:
—预先完成速率练习刺激; —预先爆发用力刺激; —预先负重刺激; —预先加重器械刺激; —跟随跑; —采用某些技术手段和方法预先刺激。
肉抗疲劳(耐酸)能力。
力量耐力训练方法:
1. 发展一般力量耐力:采用“持续间歇法”。
(1)强度:40~60%;次数:10~20次;组数:3~5组; 间歇:30~90秒。
(2)强度:25~40%;次数:30次以上;组数:4~6组; 间歇:30~60秒。
2. 发展专项力量耐力: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相应训练
1. 力量练习的动作方向力求与专项动作方向
一致;
2. 力量练习的动作速度力求与专项动作速度
一致;
3. 力量练习的动作幅度力求与专项动作幅度
一致;
4. 力量练习的用力程度必须超过专项动作的
用力程度;
5. 在完成专项动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
,要承担主要负荷;
6. 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的需求程度,合理安
排力量训练比重。
体能训练: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 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 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训练过程。
一、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训练的作用 良好的体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是战术训练的基础; 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需要; 有助于培养心理品质和稳定比赛心理; 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一二年级体育举重--举重训练教案

一二年级体育举重--举重训练教案
简介
本文档是一份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举重训练教案。
通过介绍举重的基本知识和训练步骤,帮助学生提高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目标
- 了解举重的基本概念
- 掌握正确的举重姿势和动作
- 增强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
1. 举重基础知识
- 介绍什么是举重
- 介绍举重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2. 举重训练步骤
- 热身运动:进行简单的拉伸和身体激活动作
- 技术训练:示范正确的举重姿势和动作,并进行练
- 增加负重:逐渐增加举重的负重,使学生逐步提高力量
- 冷却运动:进行舒缓的拉伸和放松活动
教学方法
- 示范法:教师进行正确的举重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练
- 渐进法:逐步增加举重训练的负重和难度,让学生逐渐提高能力
- 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进行举重练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的举重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 评估学生的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程度
-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激发积极参与和改进
时间安排
- 每周进行两次举重训练,每次训练40分钟,共计8周
教学资源
- 举重器材:哑铃、杠铃等
- 空旷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结束语
通过本举重训练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举重技巧和动作,并通过训练提高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享受举重训
练的过程,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以上为教案内容---。
2021体能训练课件完美版PPT

五、基层消防部队体能训练现状
〔三〕基层消防部队体能训练的误区和平安措施
六、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环节
〔一〕体能训练课的构造 是指体能训练课的各个组成局部及
其进展的顺序,通常依次由准备局部、 根本局部和完毕局部组成。
六、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环节
1、准备局部 准备局部的任务是使受训者调整心理状态、
调动各种生理机能,准备承受根本局部训练负 荷及完成安排训练内容,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 益,通常由慢跑、准备活动、游戏等组成。
三、体能训练的内容
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身体保持高度紧张,要懂得放松神经,不然会造成运动性精神疲劳。 六、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环节
〔二〕有利于承〔受大三负〕荷和耐高强力度素扑救质、救训援练任务
g、仆步压腿 h、手脚腕运动
1〔、3〕柔韧围素度质〔的胸定围义、1腰、围耐等〕力素质的定义 1、早晨起床后到早餐前耐。 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展工作或运动中抑制疲劳的能 力1、量柔素韧质素对质人的体定运义力动有。极大也影是响,反是人映体人运动体的根安本康素质水,也平是或衡量体运发质动强身体弱训练的水一平的个重要重指要标。标志。 2、耐力素质的种类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展工作或运动中抑制疲劳的能力。
〔二〕注重“量〞不重“质〞的训练模式
速〔度1〕素根质据是活人动体〔持进续展1的〕快时速间根运,动据可的把活一耐种力动能素力持质,分续根为本短的的时表时间现耐间形力式、,有中:可等反时把响间速耐耐度力、力和动长素作时速间质度耐和分力周;期为性短运动时中的间位耐移速力度、。 中等 3〔、三午〕休训后练到方晚法餐、前时内。容间丰富耐多力样 和长时间耐力;
六、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环节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遵循至上而下,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脚的原那么。
举重运动员的科学体能训练方法

举重运动员的科学体能训练方法发布时间:2022-01-10T01:37:49.682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22期作者:常文君[导读] 作为重要的运动,举重也是奥运会的人气运动常文君哈尔滨呼兰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摘要:作为重要的运动,举重也是奥运会的人气运动。
近年来,举重也受到了全世界更多的关注。
这项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体力,还能培养人们的意志。
在我国,举重也在逐步地普及和发展中,而随着这项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中国也在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了更为显著的举重成果。
对于肌肉的力量训练是举重训练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举重训练中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基本原则;前言:肌肉力量训练是举重训练的基本内容,是举重训练的基本环节。
我国中小型男子举重运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举重教练员的丰富经验和合理的训练方案,特别是肌肉训练密切相关。
在肌肉训练中,教练员应严格遵循训练要求和原则,充分考虑教练员的身体素质,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使用最新的训练设备,加快运动员的康复速度。
增强自己的力量。
调查和统计表明,我国对女子举重训练的研究较少。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女子运动水平,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必须在现有举重运动员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和发展,特别是掌握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
1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举重主要是基于肌肉力量的运动,在这个领域举重运动员进行的是比较肌肉力量和控制。
随着举重这项运动的发展,包括中国的举重运动员在内,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人都创造了惊人的记录。
在举重这项运动中,速度和强度的提高和运动员的持续训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肌肉训练是所有活动训练的基本内容,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力,促进综合运动员的素质提高,可以说是基本训练的一部分。
举重运动员需要非常高的强度要求,目前举重比赛主要有男子举重比赛,以及女子举重比赛,相比之下,男性的举重需要比女性举重更强大的力量,需要足够的强度和严格的专业训练。
体能训练-课件(PPT演示)

一、体能训练对身体的影响
•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 周围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 体能训练时通过走、跑、跳、爬、滚、翻、 钻、攀、投和游泳等活动,进行力量、速 度、耐力、灵敏和柔韧训练,使中枢神经 迅速动员和发挥各器官系统机能,使之协 调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从而提高大脑 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
第六个训练内容:双杠杠端臂屈伸 双杠杠端臂屈伸其主要作用:提高上肢的推撑力量,锻炼肱二头
第七个训练内容:100米
• • • • • • • • • • • • • • • 100米跑其主要作用:提高速度素质,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 出击的作战能力。 成绩评定:在15秒20内跑完全程为合格 口令:各就各位,预备,鸣枪或跑。 由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三部分组成。 规则:出现下列情况成绩为“0” 没有跑完全程。 跑步时受他人推劲、搀扶、牵拉等助力。 做起跑准备时,故意延误时间。 完成预备动作后,身体任何部分触及起跑线或线前的地方。 发令时拖跑。 组织练习: (1)分班(组)体会练习 (2)示范引导 (3)评比竞赛 小结讲评(略)
•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 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 体能训练提高人对食物的需求量,因而增强 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活动 的需要,胃肠势必加强机能,消化腺分必的消化 液增多,消化管道的蠕动加强,胃肠血液循环得 到了改善,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 得到更加充分和顺利。
作 业 进 程
• • • • • • • 作业准 备……………………………………………………x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服装 2、宣布作业提要 3、提示有关理论 4、组织活动身体 5、划分训练小组 作业实 施……………………………………………………xx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体能训练学 • 是研究和揭示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 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它从整 体上系统地研究和提示体能训练全过程的 一般规律,客观地反映出体能训练的主要 特征和基本要素,从而使体能训练更好地 为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服务。
三、体能训练的价值
• (一) 促进身体健康 • (二)充分发展运动素质 • (三) 保证有机体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 (四)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 • (五)创造优异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六、决定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因素
• (一)神经冲动的强度与频率 (二)血睾酮水平与血皮质醇水 平 • (三)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 • 1.肌纤维类型 2. 肌肉的生理横截面 • 3. 肌纤维的数量与长度 • (四)肌肉的反应特性 • 1.肌肉的内协调能力 2.肌肉对于神经冲动的反应力 • 3.营养系统供能状况 • (五)发挥肌肉潜力的能力与技术 • (六)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举重选材、血睾酮水平) • 此外,年龄变化、骨杠杆的机械效率、海拔高度、紫外线照射、钾钠 代谢水平、生物节律、心理因素以及外界刺激(如温度、气味、声音、 光亮等)对肌肉力量发挥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七、发展举重运动员最大力量有哪 些方法和途径?
• • • • • • • • (一)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 (二)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 (1)克制训练法 ①重复法 ②强度法 极限强度法 ④快速用力法 ⑤极端用力法 (2)等动训练法 (3)退让训练法 (4)超等长训练法 (三)电刺激方法
③捆,沿着同一方向用力,那 么可产生20~30吨力量(实际上,人的肌肉是无法 同时向同一方向收缩做功的)。目前,世界上男子 力量可达到以下几个指标:抓举216千克,挺举 266千克,深蹲500千克,肩背负重2 840千克(深 蹲和肩背负重成绩为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 举重选手安德森· 保罗所创)。女子为抓举138千克, 挺举182.5千克。20世纪初,比利时姑娘桑德维娜 (为马戏团演员)能肩背负重将重达600千克的加农 炮从卡车上扛下来。更有甚者,澳大利亚的大 卫· 希尼于1994年3月9日,在悉尼机场徒手拉动 一架重达115吨的波音767飞机,并且拖行了 61.18米,可谓力大惊人。
二、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 (一)体能 • 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 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 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体 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身体形态、身体机 能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
思考题:
• • • • •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决定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应遵循哪须基本原则? 试论力量与技术的关系?
谢谢大家!
• 1、安德森.保罗 2、苏来曼罗尔古(最大力量与 技术的关系) 3、瓦尔达尼杨 • 没有力量技术等于零,技术虽好但没有强大的力 量不可能达到高水平。抓举技术与后蹲力量的比 例约为62.5%—65%,挺举技术与后蹲力量的比 例约为82.5% • 全国比赛有很多运动员站距过宽,并采用了下蹲 式上挺技术,从用力的经济性原理讲造成了力量 素质的很大浪费。
四、体能训练应该遵循的原则
• • • • (一)系统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结合专项原则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
五、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 (一)力量的概念 • 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 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 力量来源于肌肉。正常成年男子肌肉重量与体重 百分比为43 5%,女子为35%。男子运动员的肌 肉更为发达,可占体重的45%,而力量性项目优 秀男子运动员肌肉比例可达体重的46%以上。科 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共有630块肌肉,这些肌 肉约由1 300万~3 000万根肌纤维组成,每根肌 纤维可产生100~200毫克的力量,假如把全身 630块
举重项目体能训练 讲课主要内容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
• 竞技能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主导因素,是由身体 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 和智力因素所决定的。这7个因素可近似地概括为 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而体能是由运动员的身 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这一 特点决定了它是竞技能力的物质基础。没有体能, 技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心理能力则成为无的之 矢,竞技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据介绍,“韩国运 动员对体能训练非常重视,体能训练的比例在某 些阶段甚至高达70%”。“他们为每个优秀运动员 配备了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练”,这充分说明了体 能训练的重要性。
• (二)体能训练 •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 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各器官 系统机能的活动能力,充分发展运动素质, 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过程。它是技术 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 术、战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激烈比赛, 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以及延长 运动寿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二)力量的分类 • 在体育运动中,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素质 的要求,以及力量表现的形式,可以将力 量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根据肌肉收缩的 形式,可以将力量划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 力性力量;根据力量与体重的关系,可以 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表现 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 力量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