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第一人称
中考语文记叙文人称

中考语文记叙文人称
第一人称:
定义: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开展记叙。
第一人称的“我”有时候是作者本人,有时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作用:①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
定义:以“你”“你们”的口吻展开叙述。
一般是以配角来做主角,将真正的主角(隐藏主角)作为配角来叙述,以第二人称的思考模式与态度来评判主角,其实意在讲述隐藏主角的故事。
作用: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利于交流思想感情,便于抒情。
第三人称:
定义: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他(她)”“他(她)们”的口吻将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作用:①直接、客观的展现生活;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2020中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范文16与父母相处

热点16 与父母相处与父母相处无疑是今年的火爆热点之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今天,选择的2020年中考英语写作预测话题是:与父母相处。
【预测题目】(一)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词数:80—100词。
假如你的邻居李涛即将升入初中,他很想了解一下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请你给他写封信谈一谈,包括以下内容并适当发挥。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1)学习方法上建议。
(2)与老师同学融洽相处。
(3)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范文】Dear Li Tao,I’m glad to share something with you. I think it’s the most important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s carefully in class. It’s not necessary to do too many exercises. We should try to find the right method to solve them. We can collect the problems we haven’t worked out correctly. Go over them at times. The harder you work,the better grades you will get. We should get on well with our teachers and class to keep us happy. Try to be more active and help each other. We’d better not argue with our parents when we’re in disagreement. Have a talk wit h them. We should help them do housework after school. Do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he Internet. It’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Good luck!【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个给材料作文。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在中考作文中,作文视角的转换是关键,可以让文章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能提高文章的得分。
以下是几种视角转换的巧妙方法。
一、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文章更丰富,也更能吸引读者。
可以先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描述事物或人物,接着再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展现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例如:(第三人称)小明一只手拎着书包,一只手拿着雨伞,独自走在笔直的小路上。
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个深坑,里面积着水,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掉进去。
(第一人称)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走路时看手机玩耍,结果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水坑里。
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尴尬,也很难过,因为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
二、设问引出写作主题这种方法可以引出作文的主题,也可以让文章看起来更互动、更生动。
可以先引出一个问题,并在文章中逐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设问)在你心目中,出色的人有哪些共同点呢?(回答)出色的人都有着不妥协的追求和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他们宁愿一败涂地,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努力着。
出色的人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知识,用最优秀的自己去迎接未来。
三、对话式写作这种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加活泼生动,也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想法和态度。
可以采用对话式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故事。
例如:(小玲)“我最喜欢夏天了,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衣服。
”(小刚)“我喜欢春天,因为那个时候花会开得很美。
”四、现场采访式写作这种方法可以将文章置身于现场,最真实地展现事物或人物的形象。
可以采用现场采访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口述来描述事情的发展。
例如:(采访者)“请问您对这次地震有什么感想吗?”(受访者)“我对这次地震非常感到惋惜,毕竟我们失去了很多亲人和朋友。
但是,我们必须振作起来,顽强地生存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
”以上四种视角转换的方法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对中考作文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让考场作文与众不同,独得高分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让考场作文与众不同,独得高分每一位中考或高考的阅卷老师,每天要批阅数百份作文题目相似、内容相仿、主题相近的作文,很容易引起心理和视觉上的疲劳。
如果你的文章的开头与众人大同小异、材料选择雷同、表现手法单一的话,是无法很好地引起阅卷老师关注的。
这时,一篇文章的立意新颖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就显得特别重要。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在确定主题后,作者在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方面所做的整体构思,包括我要运用哪些材料、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采取什么样的叙述视角来更好地表现主题和吸引读者。
因此,对于一篇文章的立意来说,它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便是新颖巧妙,有可读性。
一、叙述的人称1.第一人称使用第一人称,也就是以“我”为叙述线索或主题的文章,这在考场作文中是最常见的,能增强真实感,便于表现作者丰富的内心思想情感变化。
2.第二人称也就是“你”,其好处是便于沟通,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能够拉近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
适合一些亲情、友情类文章的写作。
文章中,作者仿佛和读者在面对面地倾谈,容易引起读者更多的理解与共鸣。
3.第三人称也就是“他”,作者往往站在故事之外讲故事,有时适合话题类作文的写作,但在考场作文中用得较少,建议同学们谨慎使用。
第三人称的好处是便于作者通过全知全晓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充分地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把握好了,有异军突起之效,但在考场作文中受制约的因素偏多,通常情况下弊大于利,除非能使用得恰到好处,建议不要多用。
“喂,我叫林,你叫什么?”那个自称为林的男孩一脸天真地看向靠着墙的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大约僵持了几秒,他抬起了头,一乌黑的眼睛正对上林浅棕色的双目。
林对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啊”了一声,向后踉跄了一下,然后马上站稳:“喂!干嘛吓人啊!”林有些不爽地说。
他的目光在林身上顿了一下,随后瞟了一眼林,低下头,嘴中轻声地“啧”了一声。
林抿紧嘴唇,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对他“无言”的回答表示愤怒。
2020年中考英语作文指导与训练——话题写作07 快乐成长

Ⅱ. 句子升格(按括号中的要求改写句子。) 1. They've accompanied me for more than 1,000 days. It's quite unbelievable.(用形式主语it改写句子) It's quite unbelievable that they've accompanied me for more than 1,000 days.
at the three year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fe, many words have come to my mind.
The first to pop into my mind are my teachers. It's quite unbelievable that they've accompanied me for more than 1,000 days. Frankly speaking, we are more than teachers to students, but friends, I suppose. With their great help, I've made huge progress in regular academic classes, especially English and maths. What's more, I even got into the top three in our class once. Besides study, I also enjoy
话题写作(七)
快乐成长
【话题点睛】话题主要包括成长过程、成长烦恼及成长感悟等。 涉及的要点: 1. 成长体验及感悟; 2. 成长烦恼与困惑; 3. 关于更好地成长的方法与建议。
中考 记叙人称及视角

中考记叙文通常要求写出一个故事或事件的记叙过程,包括人称和视角的选择。
以下是不同人称和视角的例子:
第一人称叙述,主视角:
我那天早上起床后,发现外面的阳光格外明媚。
我决定去公园散步,享受这美好的一天。
第三人称叙述,主视角:
他那天早上起床后,发现外面的阳光格外明媚。
他决定去公园散步,享受这美好的一天。
第三人称叙述,客观视角:
那天早上,阳光格外明媚。
公园里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美好的一天。
在中考记叙文中,通常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人称和视角。
如果要求写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可以使用第一人称;如果要求写其他人的经历或感受,可以使用第三人称。
视角的选择可以根据要强调的角度和情感来决定,主视角通常更能深入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客观视角则更注重事件的客观描述。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视角转换巧方法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表达,还要有多样的视角转换。
通过巧妙地转换视角,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阅读体验。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角转换方法,希望能对中考作文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人物视角转换人物视角转换是最常见的一种转换方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给作文带来更加广阔的内容空间。
1. 第一人称转第三人称:将作文中的视角从“我”转换为其他人物,例如转为父母、老师、朋友等。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角度去观察事件,看到不同的细节和感受,使作文更加全面和立体。
2. 对比人物观点:在作文中可以设立两个或多个人物,分别表达不同的观点。
如“小明认为……,而小红却持有相反的观点……”,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可以使文章更具争议性和思考性。
3. 独特视角:设置一个特殊的人物来转换视角,例如环保工人、小动物、树木等。
通过他们的视角,可以给作文带来新颖的思考角度,增加文章的独特性。
二、时空视角转换时空视角转换可以使作文穿越时空,跳出当下,将问题放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进行思考。
1. 历史视角: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或发展过程,来解释现在的问题或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来呼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未来视角:设想未来的世界或未来的自己,思考当前的决策和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设想未来失去自然资源的后果,来提出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 地域视角:将视角转移到不同的地域,观察和思考不同地区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角色视角转换角色视角转换是通过改变作品中的角色身份,使作文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
1. 变身成为他人:将自己变成作文中的不同角色,例如主人公、小动物、花草等,以他们的身份展开故事,这样可以增添作文的情节和趣味性。
2. 角色对话:设置两个角色进行对话,通过角色间的对话交流,来阐述观点和传递信息。
中考语文叙述人称及方式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叙述人称及方式的知识点中考语文叙述人称及方式的知识点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第一人称
在各地的中考作文中,不论是命题的,还是半命题的,我字成为题目或提示语中的高频字。
收集了20xx年中考作文指导:第一人称,欢迎阅读。
一、关于作文题目的分类有资料显示,在已知27个省市的35个作文题目中,命题作文有20个,占57%;半命题作文有11个,占三成多;给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有4个,仅占一成多。
可见,命题、半命题在今年中考作文中占主导形式,所占比例达89%。
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直接的好处就是学生在写作中不容易跑题。
题目越长,字数多,对考生的主题要求,越具体,跑题的可能性越小。
而一些题目短的,却扩大了考生的选材范围。
如河北省的《陪伴》、四川省的《拥抱》,都是易写难精的作文。
二、关于作文人称的限定在各地的中考作文中,不论是命题的,还是半命题的,我字成为题目或提示语中的高频字。
除了有些标题直接直接说出我字以外,还有多处出现跟其同义的自己字样。
而有些题中即便说的是你字,或没有直接指出称谓,而实际上指的都是考生自己。
如湖北省武汉市考题中称: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海南省考题中称:写小时候有趣的事情。
没有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如何能写得生动?今年各地中
考作文题目,多数都有这个特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关爱与帮助,学会感恩和深思,展现社会积极向上的方面,是今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主要趋势。
在所有省区市的考题作答中,书写内容的表现主题必然是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行动、我的成长。
以我为题写作,在各个省市适用,也是今后考生写作文的方向。
中考作文题将引发学生对自我、家庭、学校、现实和社会的思考,增强他们对自我的激励和反思、对他人的判断与评价、对社会的关心和思考。
希望考生平时能细心观察生活。
三、关于第一人称我作文的几个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叙事的典型性和独特性。
既然是我,讲述的都必须是作者自身的故事。
刻意虚构,但是虚构的时候,必须真实而独特。
一旦虚构出了漏洞,作文的分数就会大打折扣。
尽管中考作文是一锤子买卖,而考文因阅卷的仓促,会为某些师生的备料作文、套改作文留下可趁之机,但是,无论怎么准备,作文本身的真实性和感人特色,必须是独特的。
例如,我们小时,一到放学回家的路上,就写学雷锋叔叔做好事。
遇到坏人坏事,就是在偷生产队的庄稼。
这种千篇一律的情节,不仅虚假,而且是写作的重复,考场作文绝对不能这样写。
可见,考生日常的积累、生活阅历和思考,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必备。
二是要注意抒情的扣题、人称与主题的关联。
尽管中学生作文的开头结尾方法很多,各种作文书的范文也很多。
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一般来说,作文的结构通常是总分总。
末尾的一段,就是用来抒情的作文这样写,怎么也是最正常的办法。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写作文,最后一段必须有这么一个设想:人称加抒情,而且是围绕题目关键字的抒情。
如河北省的《陪伴》,你最好在最后一段写上什么事物陪伴你,使你的人生得到了哪些感悟或者体味。
三是要必须有适量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在记叙文中,要想使文章更加生动,除了文章框架的完整和合理外,细处的描写十分关键。
房子建成了,还不能住,因为必须要装修。
而描写,就是房子的装修。
因为中考作文我出现得极多,考生必须用好用足描写。
在几种描写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最关键的。
在描写时,必须不能脱离我,心理描写,也必须是我的心理。
把我的心理写到位了,既扣题又生动,作文就容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