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代状元录
历届高考状元(江西)

2012年高考状元文科状元江西文科第一名:陈瑒、周碧瑶(从左至右)6月23日,江西高考成绩出炉,临川二中周碧瑶、鹰潭一中陈瑒以662分的成绩获得江西省文史类第一名;周碧瑶:文静有思想运动有天赋据临川二中高三年级主任范老师介绍,周碧瑶是个有思想、而且特别文静的女孩儿,她酷爱看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周碧瑶课余生活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方面,曾经拿过校运会100米和4×100米接力第一名。
据介绍,周碧瑶的各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30、数学144、英语148、文综2 40。
陈瑒:成绩很稳定非常有个性鹰潭一中黄校长介绍,陈瑒的学习很稳定,各科成绩都很好,高中三年一直是年纪的尖子生,去年曾经参加了北大的夏令营,获得江西省第一名。
陈瑒知识面非常广,非常有个性,而且很大度,不争名争利。
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是陈瑒仍然对此不满意,因为他觉得今年高考题目太简单,没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据介绍,陈瑒的各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35、数学148、英语144、文综23 5。
理科状元江西省理科状元姓名:杜京良生日:1994年8月28日星座:处女座毕业学校:江西省安远一中高考成绩总分:693分(语文:129分数学:136分英语:146分理综:282分)成为状元很意外缓解压力有妙招对于成为江西省的理科状元,杜京良表示十分意外。
因为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再加上自己对数学和物理的热爱,使他顺理成章的报考了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
目前专业方向未定但可能与建筑类有关。
生活中的杜京良活泼开朗,非常热衷参加课余活动。
高一高二的时候经常打篮球,高三由于学习紧张就减少了竞技类运动,不过也常会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去爬山。
因为学校是建在山的旁边,所以山上的龙泉湖公园就成了杜京良缓解学习压力的好去处。
高三没有那么苦好心态考出好成绩在今年高考中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杜京良说和自己良好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他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是要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13年江西高考状元

2013年江西高考状元2013年江西文科状元:文科636分临川一中刘婧、许长发两位同学以636分高分双双夺得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花落吉安一中,龚泽惠同学以684分的高分夺得2013年江西省高考理科。
图片为:江西文科高考状元许长发2013江西高考理科状元:勤奋刻苦热爱运动2013年江西高考成绩公布,吉安一中高三(5)班的龚泽惠同学以684分的成绩,夺得我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吉安一中采访了龚泽惠和她的老师及同学。
勤奋刻苦爱好文体活动龚泽惠是吉水县人,1996年12月出生,父母都在南昌工作,龚泽惠高中阶段在吉安一中就读,由外婆照料日常生活。
龚泽惠告诉记者,此次高考成绩比她预估的要好。
她认为,勤奋刻苦是必须持有的学习态度。
此外,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除了读书,她还爱好文体活动,学校组织的所有文体活动她都会参加。
她喜欢画画,有时压力大时,她通过画画、玩游戏来减压放松。
目前,她对就读哪所大学、哪个专业还没考虑好。
阳光女孩学习自觉悟性高龚泽惠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曾志松说,龚泽惠是个学习非常自觉,对知识有着过人悟性的女孩。
她学习效率较高,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时问老师。
龚泽惠作息很有规律,从不熬夜。
她各科成绩都很好,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高二以来每次考试基本在全校前三名。
在校期间,龚泽惠还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曾志松表示,龚泽惠的体育成绩也不错,每年校运会她都参加并获得名次。
龚泽惠班上有56名同学,高考成绩都上了一本线。
她的同学告诉记者,龚泽惠考全省第一名一点也不意外,她成绩一直非常好。
但她不是那种书呆子,而是一个热情开朗的阳光女孩。
她与班上同学关系很融洽,也乐于助人,同学有问题都爱问她。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江西高考: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状元个人资料

江西高考:2011年江西高考理科状元个人资料桂亚楠:抚州东乡县人,712分,2011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临川一中考生。
单科成绩分别为,语文140分,数学137分,英语140分,综合295分。
“聪明和大方”是桂亚楠给记者的第一个印象。
在接受完不同人的夸赞后,桂亚楠仍然显得那样平稳,理科状元的头衔似乎与他无多大关系。
与他的沟通越久,你会被他的聪明回答所折服。
踏实稳定就是他的个性班主任肖丽霞告诉记者,桂亚楠能考到这个分数,完全在意料之中,“他平时学习安排很有序,学习也很仔细,性格又好,这次发挥很正常。
”多数同学对于桂亚楠踏实稳重的性格也非常认同,同学关系也非常融洽;多位高三老师向记者透露,在学校里组织的模拟考试中,桂亚楠每次都保持在前10名之内的成绩。
踏实稳重的性格,也使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起,课余时,桂亚楠特别喜欢看书,图书、小说等,各类有益的都喜欢看。
沉稳求学是他学习的座右铭有许多网友发问:什么样的人能考712分,离满分只有38分之差?神人!他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桂亚楠总是机警地躲掉,或一笑置之。
他的回答和笑容总能让记者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谈起学习方法,桂亚楠觉得稳定是第一位,其他基本没有什么学习方法。
老师们也告诉记者,桂亚楠在校的成绩一直很稳定,考高分在情理之中。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他的理想求学之地谈起报考志愿,桂亚楠早就心有目标,今年,他报考的志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要学工商管理专业。
他告诉记者,此前,他参加了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别感兴趣,这个志愿也是他一直梦想的。
对于儿子的志向,父亲桂克昌也很支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他们一家人都比较理想的深造院校。
江西历代状元录

自古江西就是人杰地灵之所,隋朝开始开科取士,到唐朝逐渐的完善科考制度,这泱泱历史长河,江西共涌现出44名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的11.5%(总共504人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明代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鼎甲三人均为吉安人,这种连续两科包揽前三名的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永乐三年(1405)选翰林院庶吉士28人入文渊阁,其中吉安府籍人占10名。
在全国性科举考试史上,出现过吉安府包揽前7名的盛事,震动了全国。
全国性的殿试几乎成了江西人的乡试。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状元曾启是江西吉安永丰人,榜眼周水和探花是吉安府吉水人。
二甲第一名杨相是吉安泰和人。
二甲第二、三、四名宋子环、王训、王直也是吉安府人。
杨相又兼得会元。
7名内阁大学士担任甲申科主考官和读卷官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全幼孜5人都是江西人。
江西省这一光辉记录在全国科举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永乐二年甲申科的盛况不是孤立的。
前一科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省吉安府人。
二甲第一名吴溥,第三名朱培也是江西人,前6名中,,江西占了5名。
在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共开科733次,共取进士66100多名,包括金、辽、大西国、太平天国的科考取士在内。
经过查实的状元名单,自唐代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有名有姓的是613人。
状元这个数字有明显的遗漏,如唐代开科考试263次,有名有姓的状元只有143人。
另外武状元是185人,也有遗漏,如明代举行武举考试34次,可只留下10个状元的姓名。
江西是个好地方,正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封建时代科举中,江西是人才辈出,自唐代会昌三年(843年),卢肇考中第一个状元起,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
宋代刘敞、董德元、赵汝愚三个人,本来殿试是一甲第一名的,因为宋代的某些制度的限制,因此由第一名被抑置为第二名,王安石本应第一,后被列位第四。
历代吉安籍状元名录

万福中心小学小叮当广播站
庐陵文化一周庐陵文化经典
历代吉安籍状元名录
南唐
王克贞吉安县保大十年(公元951年)
宋
何昌言(1067-1126) 新干县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公元1097年)
董德元永丰县(今抚州市乐安县) 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
文天祥(1236-1283) 吉安县(今青原区) 宋理宗宝佑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
明
胡广(1370-1418) 吉水县(今属青原区) 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公元1400年) 曾棨(1372-1432) 永丰县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公元1404年) 萧时中吉安县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 陈循(1385-1462) 泰和县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 曾鹤龄(1383-1441) 泰和县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年} 刘俨(1394-1457) 吉水县明英宗正统七年壬戌(公元1442年) 彭时(1416-1475) 安福县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公元1448年) 彭教(1438-1480) 吉水县明英宗天顺八年甲申(公元1464年) 罗伦(1431-1478) 永丰县明宪宗成化二年丙戊(公元1466年) 曾彦(1425—1503) 泰和县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戌(公元1478年) 杨慎吉安县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
罗洪先(1504-1564) 吉水县明世宗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 刘同升(1587-1646) 吉水县明毅宗崇祯十年丁丑(公元1637年)
清
刘绎(1797-1878) 永丰县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公元1835年) 刘福姚吉安县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公元1892年)。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状元(18)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宋何昌言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科公元1097年新淦(今新干县)宋董德元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永丰宋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庐陵明胡广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明曾棨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永丰明肖时中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科公元1411年庐陵(今吉安县)明陈循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公元1415年泰和明曾鹤龄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辛丑科公元1421年泰和明刘俨明英宗正统七年壬戊科公元1442年吉水明彭时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科公元1448年安福明彭教明英顺八年甲申科公元1464年吉水明罗伦明宪宗成化二年丙戊科公元1466年永丰明曾彦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戊科公元1478年泰和罗罗洪先明世宗宗嘉靖八年已丑科公元1529年吉水明刘同升明毅宗崇祯十年丁丑科公元1637年吉水清刘绎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科公元1835年永丰清刘福姚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公元1892年庐陵(今吉安县)榜眼(16)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宋刘沆宋仁宗天圣八年庚午科公元1030年永新宋罗惠儒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公元1268年永丰明练子宁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科公元1385年新淦(今新干县)明尹昌隆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公元1397年泰和明王艮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明周述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吉水明刘江明成祖永乐十六戊戊科公元1418年泰和明陈文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科公元1436年庐陵(今吉安县)明刘升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科公元1451年永新明刘震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科公元1472年安福明刘戬明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475年安福明徐穆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科公元1493年吉水明罗呈明世宗嘉靖十七年戊戊科公元1538年泰和明刘威明穆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71年峡江明萧良友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80年庐陵(今吉安县)清姚颐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丙戊科公元1766年泰和探花(14)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宋胡幼黄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戊科公元1274年永新明李贯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庐陵(今吉安县)明周孟简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吉水明刘素明成祖永乐四年丙戊科公元1406年永丰明邓珍明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戊科公元1418年吉水明钟复明宣宗宣德八年癸丑科公元1433年永丰明刘定之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科公元1436年永新明罗璟明英宗天顺八年甲申科公元1464年泰和明曾追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戊科公元1478年泰和明罗钦顺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科公元1493年泰和明邹守益明武宗正备六年辛未科公元1511年安福明欧阳衢明世宗嘉靖五年丙戌科公元1526年泰和明刘应秋明神宗万历十一年癸未科公元1583年吉水清王龙文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895年庐陵(今吉安县)。
抚州历代状元榜

xx历代状元榜xx华林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我国共举行过700多场科举考试,产生出700多名状元。
而在700多个状元中,抚州有6个状元。
现将其生平事略介绍于后:著述状元——乐史两登皇榜乐史(930——1007),字子正,北宋抚州宜黄县霍源村人。
其父乐璋,曾任临川县丞。
相传他出生之前,母亲曾梦见一个异人送她一颗五色珠。
古人以五色珠代表文采。
这个传说,表达了他母亲希望生个才子的愿望。
乐史没有让母亲失望。
他自幼聪明好学,博学多才。
但参加科考,屡试不第。
宋建隆三年(962年),南唐后主李煜即位,首次开科取士,以乔匡舜为知贡举,33岁的乐史再次参加角逐。
该科共取进士5名,乐史终于被取,且列名榜首,成为抚州的开山状元。
因此榜所取皆久滞科场者,时称得人,而少年轻薄子则嘲之为“陈橘皮”榜(意即年久者为上)。
乐史及第后,镇守临川的齐王景达奏授秘书郎(九品)。
南唐亡国后入宋,乐史任平原(今山东陵县)主簿。
太平兴国五年(980)闰三月,51岁的乐史又与颜明远、刘昌言、张观等以现任官吏身份参加进士试中的锁厅试,文、赋均已合格。
于是,乐史又一次荣登皇榜,再次进士及第。
因此,民间传说乐史为两科状元。
著作等身乐史第二次进士及第后,历任著作佐郎、陵州(治今四川仁寿县)知州、著作郎、太常博士、舒州(治今安徽潜山县)知州、水部员外郎、黄州(治今湖北黄州市)知州、职方员外郎、商州(治今陕西商县)知州等职。
景德四年(1007年)去世后,得赠从三品的兵部侍郎,敕葬于崇仁县云乡六都官山庵。
墓址在今崇仁河上乡官山村前凤凰窝。
综观乐史一生,他自33岁中状元到78岁去世,在官场上干了45年,一直没有做过大官。
但是他勤于著述。
著有《江南登科记》、《唐孝弟录》15卷、《孝弟录》20卷、《贡举事》30卷、《登科记》30卷、《题解》20卷、《唐登科文选》50卷、《广卓异记》20卷《续卓异记》3卷,《太平寰宇记》200卷、《广孝传》50卷、《总仙记》141卷、《宋齐丘文传》13卷、《李白别集》10卷、《商韵杂录》20卷、《坐知天下记》40卷、《总记传》130卷、《仙洞集》100卷、《诸仙传》25卷、《神仙宫殿窟宅记》10卷、《杏园集》10卷、《掌上华夷园》1卷、《柘枝谱》1卷、《许迈传》1卷、《滕王外传》1卷、《杨太真外传》2卷、《绿珠传》1卷等等,共27种、948卷。
2019年高考江西各地市文理状元录取表

2019年高考江西各地市文理状元录取表
高中姓名高考分数录取高校
师大附中理陈语荃697 南昌理状元-录北大
九江一中理邓凌峰687 九江理状元-录清华
万年中学理汪楚皓684 上饶理状元-录北大
崇仁一中理韩若宇698 抚州理状元-录清华
丰城中学理汪长城697 宜春理状元-录北大
吉安一中理高云浩703 吉安理状元-录北大
瑞金一中理谢思琪685 赣州理状元-录北大
贵溪一中理毛杨泽文694 鹰潭理状元-录清华
景德镇一中理曲翔瑞687 景德镇理状元-录北大新余一中理王昱正681 新余理状元-录清华
莲花中学理胡涛涛678萍乡理状元-录清华
高中姓名高考分数录取高校
临川一中文邱瑞昆671 抚州文状元-录清华南昌二中苏文胡芳琪666 南昌文状元-录清华九江一中文陈心怡663 九江文状元-录北大婺源紫阳中学文张恩蝶663 上饶文状元-录北大丰城中学文曹晓歌650 宜春文状元-录北大新余一中文廖宇莘650 新余文状元-录北大吉安县立中文曾德明649 吉安文状元-录北大
龙南中学文黄辉平647赣州文状元-录北大贵溪一中文陈赢646 鹰潭文状元-录复旦贵溪一中文刘笑云646 鹰潭并列-录复旦湘东中学文彭妃珊643 萍乡文状元-录复旦乐平中学文盛小亚632 景市文状元-录浙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古江西就是人杰地灵之所,隋朝开始开科取士,到唐朝逐渐的完善科考制度,这泱泱历史长河,江西共涌现出44 名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的11."5%(总共504 人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明代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和xx 二年(1404)甲申科,鼎甲三人均为吉安人,这种连续两科包揽前三名的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
翰林多xx,xxxx!xx 三年(1405)选翰林院庶吉士28 人入文渊阁,其中吉安府籍人占10 名。
在全国性科举考试史上,出现过吉安府包揽前7 名的盛事,震动了全国。
全国性的殿试几乎成了江西人的乡试。
永乐二年(1404 年)甲申科状元曾启是江西吉安永丰人,榜眼周水和探花是吉安府吉水人。
二甲第一名杨相是吉安泰和人。
二甲第二、"三、四名宋子环、王训、王直也是吉安府人。
杨相又兼得会元。
名内阁大学士担任甲申科主考官和读卷官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全幼孜人都是江西人。
江西省这一光辉记录在全国科举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永乐二年甲申科的盛况不是孤立的。
前一科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省吉安府人。
二甲第一名吴溥,第三名朱培也是江西人,前6名中,,江西占了5 名。
在持续1300 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共开科733次,共取进士66100 多名,包括金、辽、大西国、太平天国的科考取士在内。
经过查实的状元名单,自唐代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有名有姓的是613 人。
状元这个数字有明显的遗漏,如唐代开科考试263 次,有名有姓的状元只有143 人。
另外武状元是185人,也有遗漏,如明代举行武举考试34次,可只留下10 个状元的姓名。
江西是个好地方,正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封建时代科举中,江西是人才辈出,自唐代会昌三年(843 年),卢肇考中第一个状元起,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
宋代刘敞、董德元、赵汝愚三个人,本来殿试是一甲第一名的,因为宋代的某些制度的限制,因此由第一名被抑置为第二名,王安石本应第一,后被列位第四。
"明代王艮、清代文廷式殿试时本是一甲一名,因某种原因,由状元降为榜眼。
宋代董德元后为恩赐状元。
另外,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查考,有姓有名榜眼33人(其中宋代一甲第二名7 人)、探花32人(其中宋代一甲第三名5 人)。
其中明代黄子澄、刘定之、邹守益、金达、陈栋、邓以瓒获得探花、会元双重荣誉。
还有宋代省元4人,明代会元6 人。
因为资料不全,可能还有遗漏的。
所有状元、榜眼、探花、省元、会元共124 人。
他们中有21 人成为各朝代的内阁辅政大臣。
另据有关人士初步统计,江西的进士是11105 人,占全国的进士98449 人的12."27 %。
这个比例是不小的,是十分之一强。
在42 个文状元中,唐代2 名、南唐3名、宋代12名、元代2名、明代18 名、清代5名。
其中郑獬、何涣、杨慎、刘子壮、刘福姚5 人是外省的名额,其原籍都是江西人,故此也算在江西状元之列。
在状元中,宋代彭汝砺是省试第一,殿试又获第一。
"明代的吴伯宗在乡试获得解元,在殿试中又高中状元。
这是不寻常的事。
在明代科举考试中,江西出了两件震动全国上下的事情。
一是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该科共取进士110 人,但是状元胡靖(即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而且连二甲第一名吴博、第三名朱塔也都是江西人,在前6 名中江西人占了5 名,吴溥还是会元。
二是永乐二年(1404 年)甲申科,该科共取进士472 人。
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囊括了前七名。
而杨相又是会元。
这一科的主考、参与读卷定名次的7 名内阁大学士中的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都是江西人。
这次会试、殿试几乎都是由江西人把持。
这两桩科举盛事,而且是连续的两科,可算是科举中的奇迹。
整个明代产生了90 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19 名,占20%。
居全国第二位。
在崇祯十年(1637年)年丁丑科,文、武状元都是江西人。
宋代共产生状元118名,江西11 名(不包括武状元和恩赐状元)占9."32%。
清代共取状元114名(不算武状元),江西5 名占4."38%。
唐代状元143 名,江西2 人只占1,4%。
元代状元32人,江西2 人占6."25%。
五代十国状元24人,江西3 人占12."5%。
因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江西,确是文风很盛,名副其实的灵”的人杰地文化之乡。
从42 名文状元分布的地区来看,南昌市3 名(把元朝薛朝晤算在内)、九江市3 名、新余市1名、赣州地区2 名、抚州地区4名、宜春地区4名、上饶地区6 名、吉安地区19名。
其中吉水县在明代就出了5 名状元。
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来由。
其次是永丰县在宋、明、清三朝,也出了4 个状元。
吉安县在宋、明、清三朝,也是4个状元。
再次是泰和县在明代也出了3 个状元。
因此,吉安地区出的状元,占全省42 名状元中的45."2%。
在宋代12名状元中,上饶地区就出了5 名,而且宋代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就是玉山县人,他才17岁就“大魁天下”。
这是1300多年科举考试中少见的事情。
文天祥状元及第也只有20 岁。
元朝笃列国高中右榜状元时仅仅是19岁。
明代费宏年仅19 岁,就夺得殿试一甲第一名,比清代最年轻的状元还要小5 岁。
也有一名54 岁才得中状元的,算是大器晚成。
中国的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晚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正是科举考试的优胜者构成了1300 多年间中国文官的主流。
读书人人仕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
被录取的进士,即可获得做官的资格,并可免摇役,经过吏部铨选,可以正式任职,初授之官只是从八品以下至从九品的最低官衔。
官虽低,但属“正途”出身,容易升迁。
进士中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皇上立即授官,最低都是从六品,一般官职是翰林院编修。
在江西42 名状元中,宋代官拜右丞相的只有文天祥。
还有恩赐状元董德元是吏部侍郎、参知政事。
彭汝砺、昌言、汪应辰的最高官职是尚书衔。
明代18 名状元,官至大学士入阁辅政的或非大学士而入阁辅政的前后有胡广、陈循、彭时、费宏。
特别是彭时状元及第后的第二年,仅以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的官衔就被召人阁辅政,真是破格使用,这是科举史上罕见的殊遇。
一个刚登新科的状元,就人阁把握朝政大权,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另外,吴伯宗、朱善、曾棨、刘俨虽是大学士而未曾人阁。
从朝廷的品级来看,在明代高居一品和从一品的有太子太傅兼华盖殿大学士陈循、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彭时、太子太保张升,太子太师兼谨身殿大学士费宏。
正二品的有文渊阁大学士朱善、工部尚书谢一夔。
正三品的有兵部侍郎刘同升。
正四品的有礼部左侍郎曾棨、右春坊大学士兼太常寺少卿刘俨。
正五品的有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翰林院侍读学士曾鹤龄、曾彦。
这四个人虽大学士,品级却是较低的。
胡广当首辅11 年,始终只有五品。
正六品有萧时中、彭教、罗伦、杨慎、舒芬、罗洪先。
所以大部分人,虽是高中状元,但升职升级是比较慢的。
如舒芬为官十年,没有升过级。
彭教26岁考上状元,直到42 岁去世,只升一级。
在清代的五名状元中,只有戴衢亨官至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为辅政大臣。
刘绎得到了三品京堂衔。
其他三人仅是初授的翰林院修撰的职务。
一般来说,状元的才华是出类拔萃的。
状元是天之骄子,在古今中外都有广泛影响。
江西42 名文状元中,没有出现像百姓所憎恨的那种所谓奸贼败类,而且出现了人们所敬慕的爱国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那种“粉身碎骨全不顾,留得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于祖国、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为我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还有那为了国家利益、百姓的疾苦,不考虑个人安危,敢于忠言直谏的杨慎、舒芬。
他们的谰言虽是触怒了昏君,而遭到廷杖、罚跪、监禁、撤职,最后贬黜,流放边疆,但他们仍正言不屈,取得时人的同情和后人的敬重。
在状元中最为普遍的是在文学上的成就。
据谭正璧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收集的,江西状元文学家有:卢肇、伍乔、乐史、郑猪、彭汝砺、汪应辰、徐元杰、姚勉、文天祥、吴伯宗、朱善、胡广、曾棨、曾鹤龄、刘俨、彭时、陈循、彭教、费宏、罗洪先、刘子壮等21 人。
伍乔还收入辛文房著的《唐才子传》中。
他们之中有的是书画家。
罗洪先还是地理学家。
在状元中还有一件事值得提到的是:祖孙鼎甲、父子鼎甲、叔侄鼎甲、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
宋代汪应辰的哥哥汪涓是绍兴八年(1138 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兄弟同朝任职,时称“玉山二汪”。
明代曾鹤龄的孙子曾追,是成化十四年(1478 年)戊戌科的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
彭时的弟弟彭华是景泰五年(1454 年)甲戌科的会元,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兄弟同为宰辅,成为一时盛事,还有小弟彭礼是成化八年(1472 年)的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兄弟三人,同宴礼部,士林以之为荣。
费宏的侄子费懋中是正德十六年(1521 年)辛巳科的探花,官至湖广提学副使,还有弟弟费案、子费良俱是进士出身。
刘同升的父亲刘应秋在万历十一年(1583 年)癸未科就是探花,官至国子监祭酒。
戴衢亨的父亲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都是鸿门进士,在朝交替执掌衡文大权,被时人称为“江西四戴”。
戴衢亨和戴均元俱是辅政大臣。
上述这些事情,当时在朝廷内外、城乡上下,传为佳话。
关于5 名武状元,徐衡、汪道诚是乐平人且都高寿、活到80多岁。
文武是九江人,秦藩信是永修人,张鸿翥是波阳人。
关于他们的情况,都未找到详细的记载。
不过在清道光年间,汪道诚被封为建威将军,还著有军事著作。
在42 个文状元中,唐代2 名、南唐3 名、宋代12 名、元代2 名、明代18 名、清代5 名。
其中郑獬、何涣、杨慎、刘子壮、刘福姚5 人是外省的名额,其原籍都是江西人唐代应该是三名,估计是漏了江西历史上首位状元丰城人王季友。
南唐三人,宋代江西籍状元包括郑獬、何涣的话为十一人,元代两人,明代包括杨慎的话为十九名。
清代加上傅以渐、刘子壮、刘福姚为六人。
合计为44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