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基础理论及PON技术原理.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随着宽带接入需求的增加,光纤接入网已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而PON技术(Passive Optical Network)作为光纤接入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带宽、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主流的光纤接入技术。
本文将就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PON技术概述PON技术是一种光分布式的传输方式,它采用了被动式光分路器(Passive Splitter)实现光信号的分配和传输,不需要电源和电子设备来增益信号,因此成本低、可靠性高。
PON技术采用了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者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实现多用户共享一根光纤,从而降低了光纤接入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PON技术一般分为EPON(Ethernet PON)、GPON(Gigabit PON)和XG-PON(10G PON)等不同的标准,它们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应用场景。
EPON和GPON是较为成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FTTH(Fiber To The Home)等场景;而XG-PON则适用于对带宽要求较高的企业用户和大型机构。
1. 宽带接入随着互联网、智能家居等应用的普及,用户对宽带接入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方式受限于电话线的性能,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
而PON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的光纤接入,为用户提供更高带宽的网络体验。
尤其是在FTTH场景下,PON技术可以实现家庭用户的高速宽带接入,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大流量应用的稳定运行。
2. 有线电视和光纤网联播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和光纤网络分别独立建设和运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融合。
而PON技术可以实现有线电视信号和光纤网络信号的统一传输,从而实现有线电视和光纤网的联播和资源共享。
公益演讲 PON原理及介绍

MPCP——发现处理 发现处理
OLT广播一个发现GATE消息, OLT广播一个发现GATE消息,该消息包括开始 广播一个发现GATE消息 时间和发现时间窗的长度 未注册ONU ONU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发送 未注册ONU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发送 REGISTER_REQ消息 ONU采用竞争算法和测量 消息, REGISTER_REQ消息,ONU采用竞争算法和测量 来避免碰撞。REGISTER_REQ中包括ONU的 中包括ONU 来避免碰撞。REGISTER_REQ中包括ONU的MAC 地址和最大等待时间。 地址和最大等待时间。 OLT接收到一个可用的REGISTER_REQ消息后 接收到一个可用的REGISTER_REQ消息后, OLT接收到一个可用的REGISTER_REQ消息后, 注册该ONU 分配一个LLID并绑定正确的MAC ONU, LLID并绑定正确的 注册该ONU,分配一个LLID并绑定正确的MAC 地址到LLID LLID上 地址到LLID上。 OLT发送Register消息 包括ONU LLID和 发送Register消息( ONU的 OLT发送Register消息(包括ONU的LLID和OLT 的同步时间) ONU。OLT现在可以发送标准的 的同步时间)到ONU。OLT现在可以发送标准的 GATE消息允许ONU发送REGISTER_ACK消息 消息允许ONU发送REGISTER_ACK消息。 GATE消息允许ONU发送REGISTER_ACK消息。 发现处理完成,OLT和已注册的ONU开始正常 和已注册的ONU 发现处理完成,OLT和已注册的ONU开始正常 的通讯
PON基本技术- PON基本技术-上行 基本技术
ONU
OLT Splitter
ONT
ONU
上行信号: TDMA突发发送,采用测距技术保证 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
PON基础知识

PON的传输方式
下行数据以广播形式发送。 上行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发送。 GPON 上行速率:1.244G 下行速率:2.488G
分光比:1:64~1:128 带宽效率:92%
GPON的基本性能参数
支持最大逻辑距离为60km 支持最大物理距离为20km 支持最大物理差为20km
PON基本概念 接入网概述 GPON协议分析 GPON关键技术 GPON系统的管理和业务发放模式
HGU:(home gateway unit)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庭网关 功能,相当于带E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具有4个以太网接口、 1具WLAN接口和至少1个USB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 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支持TR-069远程管理,主要 应用于FTTH场合
业务根据映射规则先映射到GEM port中,然后再映射到T-CONT 中进行传输,GEM port可以灵活的映射到T-CONT中,一个GEM port可以映射到一个T-CONT中,多个GEM port也可以映射到一 个T-CONT中
一个ONU的GPON接口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T-CONT
GPON复用结构
ONU的分类
MD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 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 VDSL2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 IAD)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FTTC/FTTCab的场合
SB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和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 端功能,具有以太网接口和EI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 务,主要应用于FTTO场合。
测距
通过RTD和EqD,使得各个ONU发送的数据帧同步,保证每个ONU发送数据时不会在分光器上 产生冲突。相当所有ONU都在同一逻辑距离上,在对应的时隙发送数据即可,从而避免上行信 元发生碰撞冲突。
pon工作原理

pon工作原理Pon工作原理解析1. 什么是PonPon是一种用于光接入网的技术,全称为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即被动光网络。
它是一种简化的光纤传输网络架构,将传输和多路复用功能集中在中央办公室(CO)处,通过光纤将高容量的信号传输到用户的终端。
Pon通过光分配器(ODN)将信号分发给用户,实现了高速、高带宽的传输。
2. Pon的工作原理Pon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光线传输Pon通过光纤将信号从中央办公室传输到用户终端。
光的传输是通过光模块和光纤完成的。
光模块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最后再被光模块转换回电信号,供用户使用。
光分配在用户终端,Pon通过光分配器将光信号分发给多个用户。
光分配器是一种 passiv device,它将从中央办公室传来的光信号分发给不同的用户。
一根光纤从中央办公室传输到光分配器处,然后通过不同的输出接口将信号分发给用户。
多路复用与解复用Pon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多用户共享光纤资源。
在传输过程中,Pon使用多路复用器将用户的数据信号合并在一条光纤上进行传输。
在用户终端,使用相应的解复用器将光信号分解成不同的用户信号,供各个用户使用。
光功率补偿与调节在Pon系统中,光信号会经过不同长短的光纤传输,会导致光功率的衰减。
为了保证传输质量,Pon系统通常使用光功率补偿和光功率调节技术,对光信号进行补偿和调节,确保每个用户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光功率。
3. Pon的优势和应用Pon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带宽:Pon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满足用户对于大带宽的需求,适用于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应用。
•长传输距离:Pon系统可以实现较长的传输距离,光信号可以传输数十公里,可以覆盖更广的区域。
•低成本:Pon系统的设备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光分配器和用户终端设备简单,降低了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Pon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家庭宽带接入:Pon可以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满足家庭用户对于高速上网的需求。
PON技术介绍(精)

基于PON技术的宽带接入1PON技术的概念1.1PON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一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在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通信行业长期期待的技术。
同有源系统比较,PON技术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1.2PON技术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位于中央局端的一个光线路终端(OLT)和位于客户端的一组关联光网络终端(ONT)组成,在它们之间是由光纤和无源分光器或连接器组成的光分配网络(ODN)。
(2)基于TDM/TDMA的上行/下行流量管理。
在PON中,OLT与ONU之间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DM/WDMA、SCM/SCMA、CDM/CDMA和TCM/TCMA,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TDM/TDMA方式,图2、3表明在PON系统中从OLT到多个ONU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2PON技术的分类以及在FTTx中的应用2.1FTTx技术FTTx技术分为FTTB、FTTC、FTTZ、FTTH、FTTO、FTTF 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FTTH(光纤到用户)三种形式。
随着软交换与光缆技术进一步成熟,FTTH将成为我们通信接入方式的最终目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如PDH、SDH、MSTP、点到点以太网系统因机房建设、有源设备建设、维护成本高等原因而渐渐被淘汰;PON技术则因为无源化带来的维护成本低,以及无机房建设产生的建设成本低,愈加受到行业欢迎。
接入网基础理论及PON技术原理.

接⼊⽹基础理论及PON技术原理.维护岗位认证教材(传输专业)接⼊⽹基础理论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教材编写⼩组编制⽬录1.接⼊⽹概述 (3)1.1接⼊⽹的基本概念 (3)1.2接⼊⽹的分类 (9)1.3接⼊⽹提供的综合接⼊业务 (13)2.铜线接⼊技术 (15)2.1不对称数字⽤户线(ADSL)接⼊技术 (16)2.2甚⾼速数字⽤户线(VDSL)接⼊技术 (22)3光纤接⼊技术 (27)3.1⽆源光⽹络(PON)接⼊技术 (27)3.2 以太⽹⽆源光⽹络(EPON)接⼊技术 (35)4⽆线接⼊技术 (39)4.1 ⽆线接⼊信道的电波传播 (39)4.2 ⽆线接⼊的基本技术 (39)5接⼊⽹⽹管技术 (44)5.1 ⽹络管理的概念 (44)5.2 接⼊⽹⽹管的管理功能 (47)1.接⼊⽹概述1.1接⼊⽹的基本概念1.1.1接⼊⽹的定义与定界1.接⼊⽹的定义从整个电信⽹的⾓度,可以将全⽹划分为公⽤电信⽹和⽤户驻地⽹(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两⼤块,其中CPN 属⽤户所有,故通常电信⽹指公⽤电信⽹部分。
公⽤电信⽹⼜可划分为三部分,即:长途⽹(长途端局以上部分)、中继⽹(即长途端局与市话局之间以及市话局之间的部分)和接⼊⽹(即端局⾄⽤户之间的部分)。
按照ITU-T G.902的定义,接⼊⽹(AN)是由业务节点接⼝(Service Node Interface,SNI)和相关⽤户⽹络接⼝(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之间的⼀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的实施系统。
2.接⼊⽹的定界接⼊⽹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来定界,即⽹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ervice Node,SN)相连,⽤户侧经由UNI与⽤户相连,管理⽅⾯则经Q3 接⼝与电信管理⽹(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TMN)相连。
PON基础技术介绍

术Hale Waihona Puke 介绍1.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 :光分配节点 2.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 3.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4.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节点 5.TDM( Testing Data Management/Technical Data
E.在QoS方面,GPON可以通过使用指针调整ONU的授权带宽和授权周期来保 证业务的带宽和延时要求。
GPON与EPON比较
• 速率
EPON 提供固定上下行1.25 Gbps,采用8b/10b线路编码,实际速率为1Gbps
GPON支持多种速率等级,可以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下行2.5Gbps 或 1.25Gbps,上行1.25Gbps 或 622 Mbps,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上下行速率,选择相对应光模块,提高光器件速率价格比。
PON的传输原理
PON的传输原理-下行
下行为广播式
PON的传输原理
PON传输原理-上行
上行采用 TDMA 时分复用方式
PON的传输原理描述
PON的传输方式:
➢下行:OLT可以随时发送数据给任意ONU,在上行方向, OLT在同一时间只能接收一个ONU的数据,如果两个ONU 同时向OLT发送数据,则OLT不能正确接收数据(ONU发 送冲突)。
PON 基础技术介绍
什么是PON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是实现FTTH光纤到户的主要技术,提 供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如下图所示,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 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一般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 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组成点到多点树形拓扑结构. PON作 为光接入技术最大的亮点是“无源”,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 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管理维护运营成本较低。
pon原理

pon原理Pon原理。
Pon原理是一种基于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的网络传输原理,它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纤接入网络中。
Pon原理的核心是通过光纤传输数据,实现高速、大容量的网络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体验。
Pon原理的基本结构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器(ODN)和光网络终端(ONT)。
OLT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同时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度和管理;ODN负责将光信号传输到用户端,实现光信号的分发和接入;ONT作为用户端设备,负责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
Pon原理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两个方面。
在下行传输中,OLT将数据转换为光信号发送到ODN,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端;在上行传输中,ONT将用户端产生的数据转换为光信号发送到ODN,再由OLT接收并进行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Pon原理实现了双向数据传输,满足了用户对网络的双向需求。
Pon原理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Pon原理采用光纤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的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其次,Pon原理采用Passive的传输方式,无需引入额外的能量,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再次,Pon原理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网络故障的发生。
因此,Pon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纤接入网络中,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Pon原理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Pon原理需要光纤网络的支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纤的铺设和维护;其次,Pon原理需要配备相应的OLT和ONT设备,因此在设备选型和配置方面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再次,Pon原理需要考虑光纤的传输距离和损耗,因此在网络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光纤的传输特性。
总的来说,Pon原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它通过光纤传输实现了高速、大容量的网络接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岗位认证教材(传输专业)接入网基础理论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目录1.接入网概述 (3)1.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3)1.2接入网的分类 (9)1.3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 (13)2.铜线接入技术 (15)2.1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技术 (16)2.2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接入技术 (22)3光纤接入技术 (27)3.1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 (27)3.2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 (35)4无线接入技术 (39)4.1 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 (39)4.2 无线接入的基本技术 (39)5接入网网管技术 (44)5.1 网络管理的概念 (44)5.2 接入网网管的管理功能 (47)1.接入网概述1.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1.1.1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1.接入网的定义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分为公用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两大块,其中CPN属用户所有,故通常电信网指公用电信网部分。
公用电信网又可划分为三部分,即:长途网(长途端局以上部分)、中继网(即长途端局与市话局之间以及市话局之间的部分)和接入网(即端局至用户之间的部分)。
按照ITU-T G.902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 Node Interface,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接入网的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ervice Node,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 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TMN)相连。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在单个UNI的情况下,ITU-T 所规定的UNI(包括各种类型的公用电话网和ISDN的UNI)应该用于AN中,以便支持目前所提供的接入类型和业务。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接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但接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在现有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1.1.2接入网的功能结构一、通用协议参考模型接入网的功能结构是以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为基础的,利用该分层模型可以对AN内同等层实体间的交互作明确的规定。
G.803的分层模型将网络划分为电路层(Circuit Layer,CL)、传输通道层(Transmission Path layer,TP)和传输介质层(Transmission Media layer,TM),其中TM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段层和物理媒质层。
根据接入网框架结构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
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二、主要功能接入网主要有5项功能,即用户口功能(User Port Function,UPF)、业务口功能(Service Port Function,SPF)、核心功能(Core Function,CF)、传送功能(Transfort Function,TF)和AN系统管理功能(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SMF)。
1.用户口功能(UPF)(1)终结UNI功能。
(2)A/D转换和信令转换。
(3)UNI的激活/去激活。
(4)处理UNI承载通路/容量。
(5)UNI的测试和UPF的维护。
(6)管理和控制功能。
2.业务口功能(SPF)(1)终结SNI功能。
(2)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以及操作需要映射进核心功能。
(3)特定SNI所需要的协议映射。
(4)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5)管理和控制功能。
3.核心功能(CF)(1)接入承载通路处理。
(2)承载通路集中。
(3)信令和分组信息复用。
(4)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模拟。
(5)管理和控制功能。
4.传送功能(TF)(1)复用功能。
(2)交叉连接功能(包括疏导和配置)。
(3)管理功能。
(4)物理媒介功能。
5.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1)配置和控制。
(2)指配协调。
(3)故障检测和指示。
(4)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
(5)安全控制。
(6)协调UPF和SN(经SNI)的即时管理和操作功能。
(7)资源管理。
1.1.3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组成网络的物理的或逻辑的布局形状和结构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物理配置结构和逻辑配置结构。
物理配置结构指实际网络节点和传输链路的布局或几何排列,反映了网络的物理形状和物理上的连接性。
1.星型结构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中有一个特殊点(即枢纽点)与其他所有点直接相连,而其余点之间不能直接相连时,就构成了星型结构,又称单星型或大星型结构。
2.双星型结构在光纤接入网环境中,将传统电缆接入网的交接箱换成远端节点或远端设备(Remote Node/Remote Terminal,RN/RT),将馈线电缆改用光缆后即成为双星型结构,有人称之为分布式星型结构。
3.总线结构(链型或T型结构)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串联起来并使首末两个点开放时就形成了链型结构;当中间各个点可以有上下业务时又称为总线结构,也称为T型结构。
4.环型结构当涉及通信的所有点串联起来,而且首尾相连,没有任何点开放时就形成了环型结构。
5.树型结构传统的有线电视(Cable TeleVision/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CATV)网往往采用树型-分支结构,很适于单向广播式业务。
1.2接入网的分类接入网通常是按其所用传输介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
1.2.1 铜线接入网端局与交接箱之间可以有远端交换模块(Remote Switching Unit,RSU)或远端(Remote Terminal,RT)。
端局本地交换机的主配线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MDF)经大线径、大对数的馈线电缆(数百~数千对)连至分路点转向不同方向。
由交接箱开始经较小线径较小对数的配线电缆(每组几十对)连至分线盒。
由分线盒开始通常是若干单对或双对双绞线直接与用户终端处的网路接口(Network Interface,NI)相连,用户引入线为用户专用,NI为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分界点。
铜线用户环路的作用是把用户话机连接到电话局的交换机上。
1.2.2 光纤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或称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并利用光波作为光载波传送信号的接入网,泛指本地交换机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
OLT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ODN与用户侧的ONU通信。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任务。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直接的或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处于ODN的用户侧。
ONU的主要功能是终结来自ODN的光纤,处理光信号,并为多个小企事业用户和居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
1.2.3 混合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是指接入网的传输介质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组成的。
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方式、交换型数字视像(Switched Digital Video,SDV)方式以及综合数字通信和视像(Integrat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Video,IDV)方式。
一、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方式1.HFC系统的组成与原理HFC是有线电视(CATV)网和电话网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将光纤逐渐推向用户的一种较经济的方式。
2.HFC技术应用中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在HFC上实现双向传输,需要从光纤通道和同轴通道这两方面来考虑。
(1)从前端到光节点这一段光纤通道中,上行回传可采用空分复用(SDM)和波分复用(WDM)这两种方式。
(2)从光节点到住户这段同轴电缆通道,其上行回传信号要选择适当的频段。
(1)频率搬移方法:比如接往同一光节点的4个分路,每个分路用户回传信号都是5~42MHz时,则除了其中一个分路的频谱为5~42MHz外,其他三个分路频谱可以分别为50~100MHz,100~150MHz和150~200MHz。
(2)采用CDMA技术:把来自用户的上行频道信号进行码分多址(CDMA)方式扩频编码,使各用户虽然共用5~42MHz频谱,但彼此用相应的不同编码来区分。
二、交换型数字视像(SDV)方式HFC接入网主要是为住宅用户提供视像(以模拟视像业务为主)宽带业务的一种接入网方式,特别适合于单向、模拟的有线电视传送。
三、综合数字通信和视像(IDV)方式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国际上新开发的SDV技术是将电信、视像数字传输和视像模拟传输综合在一起,这既保持了数字传输质量高的优点,又保留了当前视像以模拟传输的现实情况,还可能适应将来交互式数字化视像发展,并具有交换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比较先进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1.2.4 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是以无线电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无绳电话、微波及卫星通信等)为传输手段,连接起端局至用户间的通信网。
一、无线接入网的一般结构由于无线接入技术比传统的有线接入技术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因而,无线接入网结构要比传统的有线接入网结构简单得多,下面介绍无线接入网的一般结构。
移动通信网接入公用固定通信网主要有用户线接入、市话中继线接入和移动电话汇接中心接入三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移动电话汇接中心方式实现移动通信网与固定通信网的连接和联网互通。
二、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结构的比较如果将无线接入作为代替有线接入的手段,那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代替相应有线接入的任何一部分乃至全部,下面分别讨论不同的应用情况。
1.代替引入线最保守的应用是用无线接入代替有线接入中的引入线部分。
2.代替配线和引入线一种有效的应用是用无线接入代替有线接入中的配线和引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