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容量》课件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1.3 人口容量ppt

人教版必修二课件1.3 人口容量ppt

2、分析世界人口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2)该城市常住人口的变化反映了
长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总的趋势是什么 ?呈什么型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差值逐年减少
工业革命前: 增长比较缓慢
工业革命后: 增长迅速

前: 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一、人口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 政治制度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
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3.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
于是许多索马里人利用本国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海岸线,劫持过往商船,成为闻名世界的索马里海盗。
池塘生态系统中,空间、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量是有限的这会影响到鱼的数量。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
乐观派:地球潜力无限 悲观派:已经超载 中间派:目标100亿
国际合作
各国把人口控制 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
保证大家都有追求高 水平生活的平等权利
把人口控制在
人口合理容量
人地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 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课堂作业
判断对错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 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 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三、人口合理容量
(三)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 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容量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容量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二、人口合理容量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艰巨性 ◆人口过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二、人口合理容量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对策
承载力关系的曲线是( )
地球母亲适合 养活多少人?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前提(条件)
核心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该消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影响因素 各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因素
相关性
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社会经济和科技 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
正相关 负相关


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亦然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越高, 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①人口合理容量实质上是人地协调发展问题 ②追求人口合理容量是个长远目标 ③人口合理容量是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 ◆人口合理容量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评价依据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人口容量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容量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容量
Population capacity
目录
CONTENTS
01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02 人口合理容量
本节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 解释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019年末 中国大陆人口总量达到
1,400,050,000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鼓励生育
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 多了",到"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1 概念: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
环境人口容量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前提和条件
空间范围
衡量指标
假设情景a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时间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 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稳定。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2.1概念: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 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资源环境承载力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养活
养好
2.2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 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的适宜人口数为7亿-8亿。1991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
中世纪 铁器、手推磨
近代 蒸汽机
现代 电脑、生物工程
b.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较稳定)
1.4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估计

1.3 人口容量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精彩课堂
【讨论思考】 如何做才能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二)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就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
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
质量的平等权利。
精彩课堂
2.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 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于考虑因素(条件)不同,不同的人进行估计会有不同的结果, 而且结果相差的数量可能也是非常大的。据此可分成三个派别: 悲观派、乐观派、中间派。每个派别是用了什么具有说服力的 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请各小组展示观点及证据。
精彩课堂
(三)影响因素 【课堂活动】
全班分为两组:A组(中国代表团)和B组(日本代表团),A组又分 A1组(西部代表)和A2组(东部代表)。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 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 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精彩课堂
二、人口合理容量 (一)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何区别?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地球上能养活的最多的人数,即极限人 口。而人口的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上适度的人口。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值、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合理值、理想值。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因 素,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保持措施。我们应重点了解我国资 源环境承载力的情况,认识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 策的重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口容量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人口容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1、.了掌解握区世域界资人源环口境分承布载特力点的和概规念和律衡,量了指解标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2、.理结解合影实响例区,域资分源析环自境然承因载素力和的因人素文,学因会素分对析人某口一分地布区资的源影环响境。承载 力3、的通大小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 人类3.掌活握动人的口影合响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载 力
3、人均消费水平
•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 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 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 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 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 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 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 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 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 比例的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 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了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 直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5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一)概念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科学家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 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用课件PPT

《人口容量》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用课件PPT

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
• (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 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
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我们来看2018年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生 活 消 费 水 平 等 多 方 面 因 素 有 关 , 如 一 个 区 域 经 济 、 技 术 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我们把这幅画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环境承载力小
•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湘江秋景。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午时。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 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

人口容量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容量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0劳世动纪适7龄0年人代口开总数始开,始我减国少全,面人推口行种老因龄素化程度不断加深。
•计顺划应生人育口政与策经,济并社将会计发划展生的育新确立• 为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
基形本势国,策如。今40全多面年实来施,一计对划夫生妇育使我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
——《联合国人口统计报告》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1 概念: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假设情景a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时间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 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 境承载力范围内稳定。
(1)人口自然增长就是人口数量增加。
()
(2)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3)资源匮乏的地域或国家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
()
(4)所有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Bai 世界人口总数一下
当前世界人口数量是二十世纪中期的三倍多。1950年,全球人 口约为25亿,到2022年11月中旬,这一数字已达80亿,自2010年 以来增加了10亿,自1998年以来增加了20亿。预计在未来30年, 世界人口将增加近20亿,从目前的80亿增至2050年的97亿,并可 能在2080年代中期达到近104亿的峰值。
由于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乐观者
悲观者
介于二者之间
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 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 口容量的极限值。
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 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共40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共40张ppt)

结论要语 辨一辨 1. 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无限增大。 ( × ) 提示 科技的进步会提高人类对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因此会使资源环境承载 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但受资源总量的限制,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无限增大。 2. 某区域所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最丰富的资源决定的。 ( × ) 提示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 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自然资源的“短板”所决定的。 3.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 ) 4. 干旱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决定了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 × ) 提示 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决定了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 概念 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__资__源__环__境__条件所能 承载的人口数量。
2. 影响因素
(1) 自然资源状况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由当地的自然资源“__短__板__”所决定。 ②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__资__源__的承载力作为依据。
(2)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利用效率
交通运输
(3) 人均消费水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__降__低__。
3. 不同观点 (1) 乐观者:__科__学__技__术__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 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2) 悲观者: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超过地球的__资__源_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人口若进一 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 (3)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一些学者: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1.23“木桶的‘短板效应’”与图1.24“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1.3 人口容量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 念及其影响因素,并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 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利用资料,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 口政策。
重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人口容量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前提
2.特点和意义 1)特点 2)意义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制定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依据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容量
①自然资源状况
木桶(短板)效应
木桶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 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主要依据是水资源。
人口容量
①自然资源状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用来解决西北 地区缺水情况,预计调水成功后 ,区域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 一亿。说明什么问题?
水资源增加,可以扩大西北地区 人口容量。可以改变短板,增加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 现代社会人口过快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人口容量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角度
措施
世界
①倡导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在合理范围 ②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平 等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 各国、各地区 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人口容量
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科学技术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现新资源
交通发展、贸易往来 获取其他地方资源
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
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举例说明:日本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是大量利用其它国家 和地区的资源,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承载力,从而承载了大量的 人口。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容量
3.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 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 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决定的”。 木桶效应
人口容量
③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随着消费水 平的提高而降低。
举例说明:美国的消费水平放至印度,印度能容纳的人口就 比现在少得多。
人口容量
4.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乐观者-不会达到极限值。 ★悲观者-已超资源环境承载力。 ★中立-100亿左右。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 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 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方 面设题 考查。
练一练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国家是 A 。 (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D 。 (3)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B 。 (4)最近可能有战争的国家是 C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难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区别。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背景 2.概念和意义 3.影响因素 4.预估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 2.特点和意义 3.保持原因 4.措施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背景
2011年10月31日,地球村第70亿位居民诞生 ,地球正式进入了“后10亿人口”时代。一 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的 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你是否已 经感受到了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所带来的种种 困惑?你是否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关注到了人 口数量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人口容量
2.概念和意义
★概念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 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见下图)
饥荒、疾病、污染、资源枯竭
人口容量
2.概念和意义
★意义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用来表示资源和环境对人口容量支撑能力的限度。
人口容量
3.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