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Ciscoworks 2000 LMS2.0

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目录

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2

1.1Cisco Works 2000安装:2

2网管软件的操作方法8

2.1概述8

2.2基本操作8

2.2.1登录与注销8

2.2.2选择并执行一项任务8

2.2.3选择操作对象9

2.3服务器设置(Server Configuration)9

2.3.1服务器运行参数9

2.3.2用户管理9

2.4资源管理要素(RME)的使用10

2.4.124小时报告(24-Hours Reports)10

2.4.2可用性(Availability):10

2.4.3变更审计(Change Audit):10

2.4.4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11

2.4.5合同管理(Contact Connection):12

2.4.6资产管理(Inventory):12

2.4.7软件管理(Software Management):12

2.4.8系统日志分析(Syslog Analysis):13

2.4.9RME设置(Administration):13

2.5园区网管理(CM)的使用13

2.5.1拓扑服务13

2.5.2用户跟踪14

2.5.3路径分析14

2.5.4VLAN指定14

2.6网管软件其它组件的使用15

2.6.1Cisco View15

2.6.2Device Fault Manager15

2.6.3Content flow manager16

2.6.4实时监控(Real time monitor)16

2.6.5日志备份脚本16

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

1.1Cisco Works 2000安装:

本节介绍Ciscoworks 2000 的局域网解决方案套装软件2.0(LMS2.0)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系统需求:

硬件:PIII 800以上处理器,CD-ROM,512M内存,4GB磁盘空间

软件:Windows 2000/Windows NT(非域控制器),Internet Explorer 6

2.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Professional或Windows NT中

(英)文版

3.检查操作系统补丁(Windows 2000 SP2/ Windows NT SP6a)是否已安

装好

4.检查网卡等驱动程序是否已安装好,检查到网络设备管理地址的连

通性。网管工作站的主机名和IP地址一旦确定,在网管系统安装

后不要进行更改,因其涉及的设置项目很多,请一定要注意。

5.安装并设置Internet Explorer 5.0(推荐更高版本如

6.0):

a)选择IE菜单“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选中Microsoft

VM中的“启用Java控制台(需要重启动)”

b)选择“常规”- “设置”检查“使用的磁盘空间”是否大于6M,

如果不是,设置为大于6M。同时将“检查所存网页的较新版本”

设为“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并确定

c)检查“安全”-“自定义级别”确保“允许使用存储在您计算机

上的Cookies”及“允许使用每个对话cookie(未存储)”为“启

用”

d)选择“常规”-“字体”并设置“Web页字体”为“Microsoft Sans

Serif”。

6.检查网络运行情况:

在进行网管系统安装之前,应检查网络的运行情况,保证需要进行管理的设备是可到达的,并设置了正确的SNMP密码字(出于安

全考虑,不要使用默认的“public”和“private”)。

35xx交换机及MSFC:

config term

snmp community readstr

snmp community writestr rw

6509、4006交换引擎:

set snmp community read-only readstr

set snmp community read-write writestr

set snmp community read-write-all writestr

7.安装CD ONE:

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

a)选择安装方法(典型安装或自定义安装):由于C盘空间不足,

需将系统安装到D盘,故需选择Custom(自定义)安装方法。

b)选择安装目录: 我们将系统安装到D:\cw目录下。

c)选择要安装的组件:CiscoView, NMS Integration Utility and

CMF(Common Management Foundation)

d)安装过程中选择“Next”或“Ok”,如果系统提示时“DNS”

太慢的警告,忽略。选择“Later”再安装第三方集成软件,最

后重新启动系统完成安装。

8.安装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 运行环境)j2re-1_3_1-win.exe

(5.11M);

以上程序在D:\cw.ins\下有备份

重新启动系统。

在后面的操作中如果系统提示需安装JRE2运行环境,请同意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Java 插件安全警告:证书已经过期”,对系统运行无不良影响,请选择忽略警告继续进行。

9.更改系统管理员密码: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管系统网址:http://10.1.1.1:1741,使用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录网管系统。如果此时出现java运行时刻错,请刷新窗口即可。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 “Setup”–“Security”–“Modify My Profile”,在“Local Password”及“Confirm Password”中输入新的管理员密码并点击“Modify”按钮。

点击LOGOUT按钮退出网管系统,关闭浏览器。

重新启动系统。

10.设置Cisco View: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管系统网址:http://10.1.1.1:1741,使用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Device Manager”- “Cisco View”,在新弹出的窗口中选择“Preferences”,输入默认的SNMP密码(Default Read Community及Default Write Community),按“Ok”保存。

在Select Device中输入设备地址测试设置是否正确:如输入6509管理地址为10.1.201.253,提示“Community String”时按下“确定”(如果6509包换交换引擎、主MSFC及备份MSFC三个逻辑设备,该过程会重复三次)。稍等之后,可以看到6509管理面板的显示。

设置完成,点击LOGOUT按钮退出网管系统,关闭所有窗口。

11.安装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 3.3

插入RME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下“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

12.安装Campus Manager 3.1

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

13.设置Campus Manager 3.1

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ANI Server Admin”

-“SNMP Settings”,对照说明将脚本中的Read及Write Community String更改为本网中使用的值。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ANI Server Admin”

-“Discovery Settings”,在“Seed Device”列表中输入种子设备(用作网络发现的起点)的IP地址,建议输入多个地址(格子不够点右键选“Add”),如: 10.1.201.253(6509_A)、10.1.201.251(6509_B)、

10.1.201.247(4006_A)、10.1.201.245(4006_B)、

10.1.201.236(4006_C) 、10.1.201.234(4006_D)。去掉“Use Reverse

DNS Lookup”的选择。选择“Filter Using IP Address”并在“IP Address Ranges”中输入10.1.[192-207].*,以限制搜索范围,加快搜索过程。

点击“Apply”按钮后系统提问是否要马上进行一次搜索,回答“是”。

稍后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Diagnostics”

-“Discovery Metrics”,可以检查系统是否搜索到了所有要管理的设备,确保以上设置正确完成。

14.检查Campus Manager 运行情况

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Campus Manager”-“Topology Service”,在弹出的“Topology Services”窗口中选择“Network Views”-“Layer 2 View”,鼠标右键点击“Layer 2 View”,在相关菜单中选择“Display View”

应能看到网络的拓扑图。可以选择菜单“View”-“Display Labels”,用“Display IP”显示设备管理地址,或用“Show Sysname”显示设备名称,取消显示用“Clear Labels”。

可以选择“Managed Domains”-“VTP Domain”-“vtpdomain”

(本网VTP域名)来显示域内所有交换机口的情况,包含所属VLAN、是否激活等。

15.设置设备同步:

本步骤将Campus Manager搜索到的设备信息传递给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

首先,为此任务增加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用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curity”- “Add users”,新建一个名称为dev_sync 的用户,密码为ccds5678,设置其权限为:“Network Administrator”、“System Administrator”,点击“Add”添加。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Device Synchronization”,输入Hostname:CW (本机名称),端口:1741,用户名:dev_sync,密码:syncpsw;选中:“Send device credentials to Essentials”、“Send devices to Essentials”及“Synchronize to Essentials incrementally”,然后点击“RUN”立即运行一次,点击“Apply”

保存设置。

16.设置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监控的设备集(View):

选择菜单“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Administration”-“Availability”-“Change Polling Options”,从左边的“All View”

中选取“All”,点击“Add”按钮添加到“Polled Views”中,点击“Next”按钮继续,再点击“Finish”按钮完成。

17.输入设备密码:

选择“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Administration”-“Inventory”-“Change Device Attributes”,选择所有密码相同的设备,“Next”,选中“Telnet Login Mode User Name and Password”

及“Telnet Enable Mode User Name and Password”,“Next”,输入Telnet Password, 并在后面Verify框中重输一遍。“Finnish”,下一个画面输入Enable Secret Password(注意不是Enable Password), 并在后面Verify框中重输一遍。

可以用本菜单中的“Check Device Attributes”功能检查设备的密码等管理数据是否有效。

18.设置网络设备,启用Syslog:

35xx交换机及MSFC:

config term

logging on

logging 10.1.1.1

(注意保存配置)

6509、4006交换引擎:

set logging server enable

set logging server 10.1.1.1

检查Syslog收集情况:选择菜单“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

-“Syslog Analysis”-“Suavity Level Summary”,从左边的“Views”

列表中选择All,然后在右上的“Devices”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设表(可用Shift键多选)并点击“Add”添加到“Selected Devices”

中,然后点击“Next”继续。在下一个画面中选择要查看的日志(Log)的日期,点击“Finish”查看。

输入的画面将按Log信息的级别分类列出这些信息,点击相应的链接可以查看详细的Log信息。

注意Syslog启用之后,如果网管工作站关闭,被管理设备的Log 信息无法传到网管系统上,它将不断地进行重传,影响网络运行。

所以,请务必采取措施(如专机专用,不安装任何其它程序,定期查毒等)以保证网管工作站运行安全。

Ciscoworks 系统处理Syslog信息速度较慢,您可能需要等待数个小时之后才能看到整理好的Syslog信息报告。

19.检查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的可能性(Availability)监控状态

选择菜单“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Availability”-“Reachability Dashboard”,查看设备最近一次检查的情况,或选择“Availability Monitor”检查设备可用性统计、反应时间,端口状态等。(注意:各种统计报表需要30-120分钟才能生成,如果尚无信息输入,请耐心等待,随后再试。)

20.安装Content Flow Monitor

插入CFM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下“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按要求重新启动系统。

21.安装Device Fault Manager 1.1

插入DFM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下“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按要求重新启动系统。

设置设备发送TRAP。

35xx交换机及MSFC:

config term

snmp enable traps

snmp host 10.1.1.1 trap ver 2c writestr

6509交换引擎:

set snmp trap enable all

set snmp trap 10.1.1.1writestr

22.设置DFM将TRAP转发给Real Time Monitor,为安装RTM做准备:

选择菜单“Device Fault Manager”-“Trap Configuration”-“Trap Forwarding”,在“Add Recipient”中输入主机名:CW,输入端口口为:395,按“OK”按钮确认保存。

注销网管系统,关闭所有窗口。

23.为安装Real Time Monitor 建立帐号:

在系统中新建一个安全用户,名称为rtm,密码:password1, 设定

“用户不可更改密码”、“密码永不过期”。在“控制面板”-“管

理工具”中选择“本地安全策略”,打开后在“本地策略”-“用

户权限赋予”中为这个新用户增加Log on as a batch job、Log on

as a service 和Log on Locally三个权限。方法是点击相应的权

限,并用Add添加该用户。

24.安装Real Time Monitor 1.2

a)安装Real-Time Monitor

插入Real-Time Monitor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照引导“Next”,同意“用户协议”,选择安装目录为d:\cw\rtm,,查

看安装参数:

主机名:CW

IP地址:10.1.1.1

WEB Server Port:9000 (非默认,为避免与其它冲突)

Database Server Port:2639

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帐号,默认为Administrator, 设置密码为:password1。

下一步输入数据库密码,此处预设为“password1”。

下一步设置Owner(产权所有人)帐号,输入步骤22中建立的安全用户名称和密码(分别为rtm, password1)。

拷贝文件后系统会请求添加注册表数据,选YES同意。安装程序还会打开一个DOS窗口,多次请求进行初始化操作,用

Y回答,完成安装。

b)安装Real-Time Monitor Packet Decode Engine

插入Real-Time Monitor Packet Decode Engine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照引导“Next”,同意“用户协议”,选择安装

目录为d:\cw\rtm,完成安装。

c)安装Real-Time Monitor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

根据需要可以安装Real-Time Monitor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上附带的Acrobat Reader、Netscape等第三方应用

程序。

d)更改RTM侦听的TRAP端口:

编辑脚本:d:\cw\rtm\bin\serverprivate.properties,将devicelistener.protlist=162,395改为:devicelistener.protlist=395 。

e)Real-Time Monitor的启动及退出

从开始菜单-“程序”中找到“Nescout nGenius Server”组,点击“Start nGenius Server”可以启动服务器程序,点击“Stop

nGenius Server”可以停止服务器程序。

运行IE6,输入地址:http://10.1.1.1:9000开始使用Real-Time Monitor的管理界面。

Cisco Works安装至此全部完成。

25.重要参数表:

网管工作站主机名: Netmanager

网管工作站IP地址: 10.1.1.1

网管系统端口[默认1741]:1741

网管系统管理人员及密码:admin, password1

设备同步用户名及密码: dev_sync, syncpsw

只读SNMP密码字(团体名)[默认public]: readstr

读写SNMP密码字(团体名)[默认private]: writestr

Telnet 密码: telpsw

Enable Secret: password1

RTM安全帐户: rtm

RTM数据库密码: password1

RTM用户名及密码: Administrator, password1

RTM系统端口[8080]: 9000

种子设备地址:10.1.201.253(6509_A)、10.1.201.251(6509_B)、

10.1.201.247(4006_A)、10.1.201.245(4006_B)、

10.1.201.236(4006_C) 、10.1.201.234(4006_D)

搜索范围: 10.1.[192-207].* (IP地址范围)

VTP域名: vtpdomain

2网管软件的操作方法

2.1概述

Ciscoworks 2000是Cisco公司推出的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通过它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设备的配置、管理、监控和故障分析等任务。LMS 2.0是Ciscoworks的局域网管理解决方案套件,包含如下组成部分:

CDONE(第四版):含Ciscoworks 2000服务器、Cisco View 5.3及与第三方网管软件的接口模块。

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 3.3(资源管理器要素):基于WEB的管理工具,用于简化Cisco设备的软件及配置管理。

Campus Manager 3.1(园区管理器):基于WEB的管理工具,用于检查网络的拓朴结构以及用户信息。

Device Fault Manager 1.1(设备故障管理器):用于收集和分析Cisco 网络设备的详细故障信息。

NetScout nGenius Real-Time Monitor 1.3(实时监视器):用于监控网络中的信息包、应用程序和协议。

Ciscoworks 2000网管系统软件功能强大,操作也比较复杂。本手册仅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详细、全面的资料请见随机文档。

2.2基本操作

2.2.1登录与注销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管系统网址:http://10.1.1.1:1741,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admin),点击“Connect”按钮,登录网管系统。

在完成全部管理操作之后,应从系统中正确注销。方法为:用鼠标点击网管画面左上角的“LOGOUT”按钮即可。

2.2.2选择并执行一项任务

网管界面的左边是一个可扩展式的菜单,点击其中的一项即可执行一项任务,如点击“HELP”,系统将打开一个新的浏览器窗口显示帮助信息;点击“HOME”,则显示两个文件夹“Additional Resources”和“My Shortcuts”,点击打开“Additional Resources”,可以看到“Cisco Home Page (CCO)”及“Enterprise Network Management”、“Documentation”等链接,点击之即可执行相应的任务(在这里是跳转到相应的资料网页)。

2.2.3选择操作对象

某些网管操作需指定该操作所影响的对象,如一台或多台设备。下图显示了选择操作对象的对话框:

窗口上方是一个Devices文本框,可以直接在其中直接输入以逗号分隔的设备名称列表作为操作的对象。左方是设备视图(View)列表,一个视图是一个或多个设备的集合,“All Devices”包含所有设备,“Previous Selection”视图包含了上一操作选择的设备的集合,您也可以自定义视图,如将同一类或同一地理位置的设备编入一个视图。右上方的“Devices”列表框中列出了该视图中所包含的设备的列表,您可以从中选择一台或多台(使用Ctrl/Shift键)设备,然后点击“ADD”按钮将之加入“已选中设备”(Selected Devices)列表中。在“已选中设备”列表中选择一台或多台设备并按下“Delete”按钮可以取消选择。

2.3服务器设置(Server Configuration)

本菜单中包含“Setup”(设置)、“Diagnostics”(调试)及“Administration”(管理)文件夹。“Setup”文件夹又包含服务器运行参数及用户管理两个主要内容:

2.3.1服务器运行参数

必须使用“Setup”文件夹的命令正确地设置有关参数,才能让Ciscoworks正确管理到各网络设备。这些命令包括“Discovery Settings”(指定网管理软件搜索的地址范围、种子设备以及工作选项)、“SNMP Settings”(指出各设备的读/写字符串)、“Device Synchronization”(设置让Campus Manager和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共享Ciscoworks Server搜索到的设备管理信息)。详细的设置过程请见《安装》一节,安装完成之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在“Performance Setting”中可以指定Ciscoworks Server使用的CPU 的时间的百分比,网管系统可以使用的CPU周期越多,则搜索网络的时间越短。使用“Diagnostics”中的“Discovery Metrics”命令项,可以检查网管系统搜索到的设备数以及搜索所用的时间。

2.3.2用户管理

“Setup”文件夹中还包含“Security”子文件夹,为用户管理工具集。其中“Who is Logged on”用于查看当前注册的用户;“Modify My Profile”项用于修改当前登录用户的资料,如Admin可以用于修自己的密码;“Add User”用于添加指定权限的网管系统用户;管理员级用户可以用“Delete/Modify Users”一项修改其它用户的信息(如密码、权限),或删

除用户,对话框如下图:

2.4资源管理要素(RME)的使用

2.4.124小时报告(24-Hours Reports)

具体有“变更审计报告(Change Audit)”、“系统信息(Syslog Messages)”、“重启记录(Reloads Report)”、“离线设备报告(Offline Device Report)”、“资产变更报告(Inventory Change Report)”、“配置同步报告(Configuration Sync Report)”、“软件升级报告(Software Upgrade Report)”等,点击即可查看。

2.4.2可用性(Availability):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包含以下几项报告,点击即可查看:

可到达性看板:列出最后一次网管系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时收到的回应信息

可用性监视:列出设备对网管系统检查的回应情况(百分比)、反应时间,端口状态等

上图是可用性监视的一个报告画面,列出了某台设备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设备可到达性(Device Reachability)是100%,设备反应时间为0ms,如果点击该窗口中的某个链接如10.1.1.1(设备名)、100等,即可进入到“设备中心”(Device Center)画面,见下图:

该窗口左方的“设备信息”(Device Info)栏中列出了所有查看该设备其它有关报告的命令,非常方便。

重启报告:记录设备重新启动的时间及原因(系统上电,Reload指令等)。

离线设备报告:列出当前网管系统无法管理到的设备的情况

协议分布图表:列出路由器处理的各种网络协议的数据包的比例(二层交换机不适用)

2.4.3变更审计(Change Audit):

显示系统对“变更”(含对设备的配置,升级,检查)等活动的审核结果,有三项子命令:

意外变更统计:记录审核中发现的意外变更事件

变更审计查询:按条件查询变更审计事件

所有审计事件:查看所有审计事件

2.4.4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对设备配置进行管理,包括:

按设备查询归档的配置:网管系统会自动定期对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归档。当系统检查到配置的更改时,也会立即进行归档。网管人员可以通过本功能,查阅、比较设备的配置修改情况,并可对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按条件进行查询:输入通配符调出相关配置文档

配置不同步报告:如果某设备的当前运行配置(running config)与已保存的启动配置(start-up config)不一致,则会在本报告中列出,以提示操作人员注意保存。

通常在测试新的配置时不立即保存,以便可以通过重启机器恢复到原来的配置,测试通过后应保存配置。

自定义报告:由用户定制的配置报告

配置比较:可以对某设备不同时候的配置进行比较,也可以比较多个同类设备的配置。比较的结果如:

图中分类列出了设备的配置,当前选择的是“只列出不同的部分”(Diffs Only),可以清楚地看到“Running:4”与“Running:1”配置相比,更改了主机名、启用了Syslog、并增加了一系列的SNMP命令。

更新归档:可以让网管系统立即对归档配置进行一次更新

配置编辑器:可用于修改及更新设备的配置文件(出于安全原因,不推荐使用)。

NetConfig:配置修改向导,按照向导提示进行配置修改(出于安全原因,不推荐使用)。

设备查看命令:信息查看向导,给出的想要查看的目标(如端口信息),向导可以查找出相应的命令并执行。

2.4.5合同管理(Contact Connection):

如果您购买了Cisco公司的技术服务,如7x24 Onsite Service(不是指系统集成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则您可以通过本功能进行维护。

2.4.6资产管理(Inventory):

提供设备的软、硬件配置情况,2000年兼容情况及扩展能力等报表。如:

硬件报告:提供了设备类型、描述(含软件版本)、硬件版本等信息扩展槽使用详细报告:如下图,设备10.136.63.251共有9个槽位,目前可用的为4个,有5个槽已经在使用。

2.4.7软件管理(Software Management):

软件管理可以将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软件(IOS或CATOS)备份到软件库中,或者软件库中的影像文件加载到设备上。

软件的来源有CCO(需高级帐号)、设备、文件系统或网络:

以从设备备份IOS为例,我们在此选择“D evice”,然后可以看到网络设备文件系统(如bootflash:)中的文件名称,选中文件并创建一项任务。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当系统文件从设备上传完毕后,任务中会有一个链接让您从临时的存放目录下把文件导入库中。点击该链接,您还需要为该影像文件提供一些参数,比如说运行它需要多大的内存和Flash等等,完成导入。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设备是不支持软件导入的,如3500系统交换机。

“Distribution”即软件分发可用于将软件加载到网络设备上,由于软件升级必需非常谨慎地进行操作,建议在使用该功能之前务必:选择适当的时候,以便设备当机不影响到生产

备份网络设备上的软件及相关数据;

将新的软件用常规的方法(TFTP)传送到网络设备上;

检查上传的软件影像的完整性;

重新启动设备,观察新软件的启动情况;

观察原有配置在新的软件下运行的情况;

在随后一段时间内观察新的软件的运行情况;

如果一切正常,依次升级同类设备软件。此时可以使用软件分发功能,但仍推荐一台一台地用常规方法进行升级的方法。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保证新的软件工作正常。

任务管理用于观察软件获取和分发任务的情况,如需删除一项任务,在查看任务详细信息的页面中点击“Remove”按钮。

2.4.8系统日志分析(Syslog Analysis):

网络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将一些事件记录下来,如:端口(链路的开启与关闭、设备硬件错误、线路/配置问题等。这些事件按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8类,从高到低依次为:emergencies(级别0 –突发)、Alerts (警报)、Critical(紧急)、Errors(错误)、Warnings(注意)、Notifications(通知)、Infomational(提示)、Debugging(级别7-调试),可以设定设备只记录特定级别以上的事件。

选择菜单“Syslog Analysis”中“severity level summary”,选定设备(或集合)及要查看的日期范围,即可看到按严重程度分类的的日志记录数统计,如下图。如果需要查看日志的详细信息,请点击结果窗口中的相应连接。

点击“Syslog Analysis”菜单中的其它选项可以按不同的格式查看设备日志。

2.4.9RME设置(Administration):

本菜单列出了设置RME工作参数的各功能项,例如手工增加要管理的设备(一般不用手工进行添加,因为相应的数据可以从Campus Manager 自动导入)、检查和修改各设备的管理参数(SNMP团体名、密码等)。一些主要的设置请参看前面的《安装》一节。

2.5园区网管理(CM)的使用

2.5.1拓扑服务

拓扑服务通过SNMP协议自动收集Cisco网络设备上的信息,利用图形化的界面来展示网络结构。为了数据收集过程正确完成,各网络设备必须正确地配置了SNMP 参数,允许运行CDP(Cisco 设备发现协议,默认已运行)。如果是ATM设备,请检查ILMI(集成本地管理接口)是否已启用。

数据链路层视图:点击菜单“Campus Manager”- “Topology Services”启动拓扑服务,稍等之后,系统将打开一个新的“Topology Services”窗口,点击打开其中的目录,可以在“Network Views”(网络视图)下找到“Layer 2 View”(第二层连接视图),在右方的概貌(Summary)栏中,列出了各网设备的设备名、IP地址、设备类型及是否可管理(Reachable)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我们说的“设备名”以及后面提到的“主机名”都是指DNS的主机名,而非Windows主机名或Cisco设备中配置的hostname。如要正确DNS主机名,需在DNS服务器上配置正确的DNS 反向解释数据库(将IP地址解释为主机名),并在ANI服务器设置的“Discovery Setting”中设置启用反向DNS查询。

右键点击“Layer 2 View”(如上图所示),选择“Display View”将显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拓扑图:

在这个视图下:

可以选择菜单“View”- “Relayout”按照预定的风格(如“分级”、“环形”)显示拓朴图,也可以用鼠标拖动图标,将拓朴图更改为清晰、直观的显示方式。要显示设备名或IP地址,可以选择菜单“View”- “Display Lables”之“Show IP”或“Show System name”。如果您想下次仍以此方式显示,请用菜单“File”- “Save Layout”来进行保存。

还可以选中一台设备,右键调出关联菜单,直接执行对该设备进行的相关操作,如:“设备属性”、“Cisco View”、“Telnet”等等。在该关联菜单中选择Rediscovery Device(s),可以重新检查该设备的属性。

不选设备,在主菜单中选择:“Edit”-“Rediscovery Device(s)”将重新发现所有的设备。右下角的状态栏显示了ANI服务器的状态,平时为“IDLE”,进行设备发现时为“Discovering …”

使用窗口右边的“Type Filter”筛选器,可以快速地显示特定的设备,如点击选中“C6509”多选框,系统将以灰色显示除6509以外的其它设备。

选中一个链路,然后可以在关联菜单中调出“Link Attributes”,查看链路的属性,如速度、双工方式等。

拓扑服务还提供其它的一些视图,如VTP域视图(只显示VTP 域中的设备)、网络边缘视图(只显示三层设备)、以及离线设备视图等等,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视图就是管理域-VTP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各设备的端口所属的VLAN、是否TRUNK、是否已连接等,可以点击列标题使表格按该列排序。(见下图)

2.5.2用户跟踪

用户跟踪用表格形式列出了用户的MAC地址、IP地址、连接到的交换机端口,VLAN等信息。如果在域控制器上安装了UTLite程序并编辑好了用户登录脚本,还可以显示登录到域的用户名。

利用该表可以方便地进行故障查找和分析。要查询表中特定的记录,可以选择菜单“Query”。从菜单“Action”中选择“Discovery All”更新数据。

2.5.3路径分析

可用于分析数据包经过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路径,操作很简单,输入源和目标地址作为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点击Start Trace即可。

2.5.4VLAN指定

一个不是很直观,但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您将VTP域内某

台设备上的某些端口指定到某个VLAN。

2.6网管软件其它组件的使用

2.6.1Cisco View

Cisco View 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图形化管理工具,可以显示设备的面板、指示灯,监控设备、链路的利用率,还可以对设备的配置进行更改。

在使用Cisco View之前,需要设定被管理设备的SNMP团体名,方法如下:

点击“Device Manager”菜单中的“Cisco View”或从别的菜单(如Campus Manger)中点击相关链接打开Cisco View窗口,点击“Preferences”

窗口进行设置,输入Default Read/Write Community,即SNMP读/写团体名字符串,并用“OK”保存。

在第一次用Cisco View管理设备的时候,它会提示您输入设备的SNMP团体名,如果设备使用的是上一步已经设置好的团体名,直接回车即可,如果不是,请输入。

如果您输错了该团体名字符串,您需要再次打开这个“User Preferences”窗口,点击“Community”,在下接列表中找到该设备并修改其密码字。

下图是使用Cisco View管理一台3524交换机的画面,点击Monitor 可以监控设备的利用率等状况,如果是6509/4006,面板上可以进行监控和设置的对象更多,但3500交换机的配置基本上都是通过另外的一个同样基于WEB的管理界面来完成的,可以从下图中所示的关联菜单中选择Configure…转到该界面。

在登录3500的Web管理界面的时候,一般会经过两次认证,一次是Web 界面的,一次是Java插件的(如下图),默认认证方式下应输入Enable Secret 作为密码,用户名不输。

如果该“输入网络口令”的提示多次出现,如果您确已按照《安装》一节的方法安装了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那么请退出网管系统,关闭所有浏览器窗口,并在IE属性设置窗口中将IE的缓存文件清除,重新进入网管系统即可。

在设置的时候,如果选中某一端口,系统菜单显示的是对端口操作的相关命令,其它项目为灰色。不选中任何端口是,菜单显示系统(整个交换机)设置命令,修改设置之后,需选择“System”菜单中的“Save Configuration”对配置进行保存。

2.6.2Device Fault Manager

用于查看网管系统自动收集到设备故障信息。

2.6.3Content flow manager

用于管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环境,本网络中无此环境。

2.6.4实时监控(Real time monitor)

从开始菜单-“程序”中找到“Nescout nGenius Server”组,点击“Start nGenius Server”可以启动RTM服务器程序,点击“Stop nGenius Server”可以停止服务器程序。

运行IE6,输入地址:http://10.1.1.1:9000开始使用Real-Time Monitor 的管理界面。

使用实时监控程序需要硬件(SwitchProbe)支持。SwitchProbe用于收集流量信息并通过SNMP发送到RTM中,有WAN、LAN等多种型号,需另行购买。

2.6.5日志备份脚本

如因磁盘空间不足等原因需要备份Cisco运行产生的日志文件,请在DOS窗口中执行以下命令:

net stop crmdmgtd;停止服务

d:

cd \cw\CSCOpx\bin\

perl ..\cgi-bin\admin\logbackup.pl -force -dir d:\cwlogbak ;备份

net start crmdmgtd ;启动服务

完成后日志将被备份到d:\cwlogbak目录下,如果日志不需要保存,可以将之删除。

更多惊喜,正好论坛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0684.html,

正好论坛有问必答https://www.360docs.net/doc/5b110684.html,

斑竹全部由Double CCIE主持。在线解答网友提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