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随着城市水资源日益匮乏,缺水工业城市火力发电厂工业水及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已逐渐采用城市中水代替,但城市中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直接回用会对深度处理系统中的膜造成污堵。
同时环保部门对电厂排放废水水质也提出较高要求,以循环水排污水为代表的工业废水必须进行深度处理并综合利用,以减轻废水排放的环保压力。
因此,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是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的难点之一。
现阶段电厂较为常见的循环水排污水有机物处理工艺有电絮凝处理工艺、强化絮凝工艺等,但这些处理工艺对中水水源的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一般在20%-30%之间。
很多学者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降解各种废水中有机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是该方法应用于电厂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还鲜见报道O3-BAC 工艺首先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水中的有机物部分或全部氧化为无机物,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处理水的可生化性;然后,通过生物活性炭(BAC)的吸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到BAC表面,BAC 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其吸附的有机物作为其内部附着的微生物的营养源被分解,同时由于微生物对BAC吸附的有机物的不断分解去除,延长了BAC的吸附寿命和反洗周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处理工艺的良好运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采用O3-BAC工艺对某电厂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去除,考察不同臭氧接触氧化时间、原水pH 值及臭氧投加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并对O3-BAC工艺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水样试验水样为某电厂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其中COD为化学需氧量,BOD5为5日生化需氧量。
由表1可见,循环水排污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水质硬度大、含盐量高、BOD5/COD(B/C)值较低(约为0.05)等特点,难以直接采用生物法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

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应用中,生物活性炭(BAC)滤池的反冲洗问题非常棘手又亟需解决。
随着BAC滤池运行时间的延长,炭粒表面和滤床中积累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量不断增加,导致炭粒间隙减小,影响滤池的出水水质和产水量[1]。
反冲洗方式与相关参数直接影响BAC滤池的运行效果和成本。
有研究表明[2],采用单独水冲的滤池出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细菌量高于采用气水联合反冲的滤池,而充分去除过量的生物膜是保证滤池成功运行的重要前提。
国外对生物滤池反冲过程中的颗粒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3],但关于其程序及相关参数选取的报道较少,而这又恰是指导生产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个别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的水厂只能直接参照国外经验,如昆明、北京水司均采用单独水冲(滤层膨胀率为25%)。
1 试验方法1.1 工艺流程及装置中试的工艺流程为预臭氧化→混凝、沉淀、过滤→臭氧—生物活性炭,试验装置包括常规处理、臭氧化和BAC滤池处理系统。
BAC滤池横断面尺寸为500 mm×500 mm,高度为4.92 m,内部均分为两格,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池内装填ZJ-15型柱状活性炭,其碘值和亚甲蓝吸附值分别为961、187 mg/ g。
运行之前采用未加氯的砂滤出水先浸泡活性炭1周,再反洗清洁。
试验期间,臭氧化与常规处理工艺参数基本恒定。
预臭氧化的接触时间和投量分别为4.5min和1.5 mg/L左右;主臭氧化的接触时间和投量分别为16 min和2.0mg/L左右。
常规处理水量为3~3.5m3/h,混合时间为6~6.5s,反应时间为23.2~19.9 min,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39~1.62 mm/s、斜管内上升流速为1.60~1.87mm/s,滤池滤速为6.49~7. 57 m/h。
混凝剂和pH值调节剂分别采用液态碱铝和氢氧化钠,投加浓度分别为2.5、6 mg/L左右。
污水处理详细的工艺流程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1.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1.1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物理法:沉淀法、过滤、隔油、气浮、离心分离、磁力分离化学法: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吹脱、汽提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2按照水质状况及处理后水的去向分: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调节池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主体)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A2/O工艺、A/O工艺、SBR、氧化沟、水解酸化池。
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高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纤维滤池、活性砂过滤、反渗透、膜处理中水回用一般都有消毒池:紫外线臭氧消毒池、二氧化氯消毒池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2.污水的一级处理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调节池、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一、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1.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
2.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
3.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二、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
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
按规格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沉砂池1.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2.沉砂池类型:①曝气式沉砂池②平流式沉砂池曝气式沉沙池: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呈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人后面的处理构筑物。
臭氧-活性炭工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臭氧 - 活性炭工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试研究摘要:采用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处理某污水处理厂“改良A2O-深床滤池”工艺出水,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平均去除率为66%,最大去除率可达到88%。
并且,与单纯活性炭工艺相比,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的处理效果更好,出水水质更稳定。
“改良A2O-深床滤池”工艺出水经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处理后,出水COD、BOD5及色度均能满足DB32/1072-2018的排放要求。
优化臭氧投加量为15~20mg/L。
臭氧工艺与活性炭工艺联用后,降低了活性炭吸附单元的处理负荷,能有效延长活性炭的吸附饱和时间,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在工程应用中将降低活性炭处理单元的运行成本。
本文主要分析臭氧-活性炭工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关键词: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引言复合臭氧活性炭工艺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还原成中小分子有机物质,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
许多研究和应用都证明它能有效地提高污水质量。
为验证臭氧和活性炭联合工艺能否满足西山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要求,以该厂“改性a2-深层床过滤器”工艺中的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试运行研究臭氧和活性炭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
比较纯活性炭工艺,研究了在活性炭处理前添加臭氧处理的必要性。
1、活性炭特征及作用原理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固体碳,包括粉末、颗粒、块体、蜂窝或晶体。
由于其特殊而丰富的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
吸附功能主要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活性炭采用其自身的微孔或孔隙结构来吸收分子直径小于活性炭孔隙直径的水中和空气中的杂质。
化学吸附是指由于表面异质原子、化学功能组、化合物和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对活性炭进行化学吸附。
在上述两种吸附方法的共同作用下,活性炭可以完全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各种杂质和污染物,实现较好的水处理效果,从而在水处理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污水处理工艺2.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本工程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系统由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和工业污水预处理系统组成。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化工污水深度处理方法的研究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化工污水深度处理方法的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臭氧- 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化工污水,并对其的作用机理进行详细论述,探讨了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考察了影响此工艺对化工污水的处理效果的因素。
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主要是利用臭氧化学氧化、活性炭物理吸附和微生物氧化降解的原理。
水温、处理水量、臭氧投加量等都对工艺的去除效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化工污水深度处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厂的不断扩建,水污染逐渐加剧。
工业废水是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造成的水污染最严重。
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各种有机物等污染物,成分复杂,不易分解,在水中得不到净化,处理困难。
水资源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直接措施,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1]。
一、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1.论述1.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概念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将其去除,结合了过滤、吸附、高级氧化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2]。
臭氧在室温下为无色气体,但有臭味,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用于废水处理不仅反应速度快,脱色效果好,不产生污泥和无二次污染,而且可杀菌及除臭,操作简单。
活性炭吸附能力强,活性炭可以作为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载体,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处理废水,效率更高。
1.2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将二级处理出水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去除污水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杂质的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技术逐渐被发现,主要有对污水进行消毒、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高级氧化、膜处理(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和电渗析、离子交换等[3]。
当水中污染物含有亚甲蓝活性物质,可采用泡沫分离、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的手段,含有有毒有机物时,采用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进行处理。
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

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的提升,以臭氧-活性炭滤池为代表的深度处理工艺得到普遍应用,这使水厂反冲洗废水量进一步增加。
目前国内大多水厂将反冲洗废水直接排放,而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与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厂对水源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废水的排放量,从而对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以及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超滤工艺普遍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与废水处理中,但膜污染成为其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平板陶瓷膜较有机膜抗污染程度高,而且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因此,采用平板陶瓷膜超滤工艺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极具技术可行性。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水质特性复杂,想要实现超滤完全净化回用,保证生物和化学安全性以及控制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必须要组合一定的预处理工艺。
董岳等采用混凝-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水,李平波等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滤池反冲洗水进行处理,W ANGH等采用预氧化减少饮用水再利用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
但少有人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关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嗅味物质去除效果的研究也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组合工艺,对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组合工艺对各项指标的净化效能,以期为水厂反冲洗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水样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共10座,日处理量30万t,反冲洗周期为7d,反冲洗程序为气冲5min、静置3min、水冲6min。
其中气冲强度为35~36m3/(m2·h),水冲强度为17~18m3/(m2·h)。
将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作为试验水样。
试验水样常规水质参数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特点为高浊度与高有机物含量并存,且微生物含量也较高。
1.2 试验装置与流程采用小试试验进行研究,试验装置见图1。
臭氧_活性炭_反硝化生物滤池在污水再生回用中的应用

臭氧—活性炭—反硝化生物滤池在污水再生回用中的应用白 宇1,2 刘金瀚3 甘一萍2 胡洪营1 周 军2(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2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2;3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摘要 在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建立200m3/d的示范工程进行高品质再生水的生产,在二级出水强化脱氮除磷的基础上,采用臭氧(O3)-活性炭(GAC)-反硝化生物滤池(DNB F)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经过13个月的试验证明,该工艺由于O3在脱色除臭基础上,能够强化活性炭滤池的生物多样性及活性,从而使出水COD Cr能够长期稳定在30mg/L以下,N H3-N小于1mg/L。
在外加碳源C H3COONa条件下,系统经DNBF后出水TN小于2mg/L。
同时试验发现,为了实现经济节能及良好的污水再生效果,DNBF和O3单元在流程中的位置设置非常关键,有别于污水二级处理工艺。
关键词 再生水 臭氧 活性炭 反硝化生物滤池 酒仙桥污水处理厂Pilot study on reclaimed w aste w ater treatment by O3—granularactivated carbon—denitrif ication biof ilter processBai Yu1,2,Liu Jinhan3,Gan Y iping2,Hu Hongying1,Zhou J un2(1.Dep artment of Envi ronment al S cience an d Engi neeri ng,Tsi ng hua Uni versit y,B ei j ng100084,Chi na;2.B ei j i ng D rai nage Grou p Co.,L t d.,B ei j ng100022,Chi na;3.U ni versit y of S cience an d Technolog y B ei j i ng,B ei j ng100083,Chi na)Abstract:A200m3/d pilot2scale project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oduce reclaimed water in Jiu Xianqiao Wastewater Treat ment Plant.A technique using ozone,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and denit rification biofilter(DNB F)is added to treat t he denit rogenated and dep ho sp horized wastewater.Data collected in a period of13mont hs indicate t hat t he p rocess not only removes t he color and odor in wastewater in ozone reaction tower,but also increases t he biodiversity and activities of biomass in t he GAC tank due to t he ozonation t reat ment.The COD Cr values of effluent maintain less t han30mg/L,while N H3-N less t han1mg/L stably.The TN values of t he effluent are below2mg/L under t he t reat ment of DNB F p rocess.Meanwhile,it is found t hat t he correct collocation of DNB F and ozone cells is significant,which is different f rom t hat of t he secondary t reat ment p rocess.K eyw ords:Reclaimed wastewater;O3;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Denit rification biofilter;Jiu Xianqiao Wastewater Treat ment Plant1 北京市再生水现状为了更好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北京城市排水集团负责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提供优质再生水,其中20多万m3主要用于公园景观用水。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目录一、内容概要 (3)1. 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3)2. 国内外处理印染废水的现状 (3)二、印染废水的特性 (5)1. 印染废水的成分和性质 (6)2. 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 (7)三、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8)1. 臭氧处理 (9)臭氧的基本性质 (10)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1)2. 生物活性炭 (12)生物活性炭的基本概念 (14)生物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3.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原理 (16)工艺流程介绍 (17)各工艺步骤的效果分析 (18)4. 技术特点分析 (19)高效的污染去除能力 (21)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2)四、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 (23)1. 工程背景 (24)印染厂的概况介绍 (25)废水处理的初始要求 (26)2. 工艺流程设计 (28)预处理系统 (29)臭氧氧化池设计 (30)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 (31)后处理和排放系统 (32)3. 设备及材料选型 (33)臭氧发生器 (34)活性炭滤料 (36)其他配套设备 (37)4. 工程的实施与调试 (38)设备安装及管路调试 (39)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 (41)处理效果初步评估 (42)5. 工程实施案例分析 (43)处理前后的水质对比 (44)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估 (45)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7)五、结论与建议 (48)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总结 (49)2. 工程实践经验积累与借鉴 (50)3. 未来的改进建议及研究方向 (52)一、内容概要本工程实例以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为例,详细阐述了该工艺流程、关键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的优势特性。
该工艺采用臭氧氧化先降解印染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随后利用生物活性炭对降解剩余污染物进行吸附净化,有效消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化学需氧量等指标超标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的提升,以臭氧-活性炭滤池为代表的深度处理工艺得到普遍应用,这使水厂反冲洗废水量进一步增加。
目前国内大多水厂将反冲洗废水直接排放,而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与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厂对水源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废水的排放量,从而对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以及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超滤工艺普遍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与废水处理中,但膜污染成为其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平板陶瓷膜较有机膜抗污染程度高,而且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因此,采用平板陶瓷膜超滤工艺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极具技术可行性。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水质特性复杂,想要实现超滤完全净化回用,保证生物和化学安全性以及控制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必须要组合一定的预处理工艺。
董岳等采用混凝-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水,李平波等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滤池反冲洗水进行处理,W ANGH等采用预氧化减少饮用水再利用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
但少有人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关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嗅味物质去除效果的研究也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组合工艺,对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组合工艺对各项指标的净化效能,以期为水厂反冲洗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水样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共10座,日处理量30万t,反冲洗周期为7d,反冲洗程序为气冲5min、静置3min、水冲6min。
其中气冲强度为35~36m3/(m2·h),水冲强度为17~18m3/(m2·h)。
将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作为试验水样。
试验水样常规水质参数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特点为高浊度与高有机物含量并存,且微生物含量也较高。
1.2 试验装置与流程采用小试试验进行研究,试验装置见图1。
试验流程院淤在反冲洗废水中不投加任何药剂与处理,直接经过超滤膜组件进行试验,于在反冲洗废水中投加15mg/L硫酸铝,经过混凝沉淀10min后,再由2mg/L臭氧氧化,接触时间为20min,最后由蠕动泵吸入膜池中进行超滤试验。
2个流程的超滤试验均在通量为25L/(h·m2)下运行,每30min对膜组件进行物理反冲洗1min,反冲洗包括水洗和曝气,冲洗强度为60L/(h·m2),气水比为150:1。
当跨膜压差达到55kPa时,进行化学清洗。
膜组件在200mg/L的NaOH溶液中浸泡10h,之后用清水反冲5min。
1.3 超滤膜规格和性能试验中采用的超滤膜是平板陶瓷膜,过滤方式为负压抽吸。
平板陶瓷膜的规格和性能见表2。
1.4 检测方法(1)常规指标pH值和浊度分别由pH计和便携式浊度仪测得,将水样经过0.45μm膜处理后,CODMn 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UV254在波长254的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值,DOC由TOC检测仪检测,颗粒物浓度使用IBR颗粒计数仪。
(2)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最新版测定,因为水样中细菌浓度过高,先将水样按要求稀释一定倍数,取稀释后的1mL加入营养琼脂培养,于37℃培养48h后计数形成菌落后计数。
大肠菌群采用国家标准检测三步法。
浮游动物选取剑水蚤为典型浮游动物,采用直接过滤方法,过滤后直接计数。
(3)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试验参考文献方法,消毒剂选用次氯酸钠溶液。
检测方法参照USEPA551.1,生成的三氯甲烷、二氯乙腈和二氯乙酰胺经过液液萃取后用气象色谱-微电子捕捉检测器进行检测。
(4)土嗅素(GSM)和2-甲基异茨醇(MIB)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水样中的MIB和GSM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参考文献方法。
(5)超滤膜运行跨膜压差采用压力传感器将超滤运行时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由电子记录仪自动记录,数据用origin处理。
二、结果与讨论2.1 对浊度和颗粒数的净化效能超滤工艺过程中浊度和颗粒数的变化情况见表3和图2。
由表3和图2可知,无论超滤膜前是否存在混凝-臭氧氧化的预处理,超滤膜后颗粒数都远远少于膜前的颗粒数,出水浊度均小于1NTU,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由此可以得出,超滤工艺对反冲洗水中的浊度和颗粒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这也意味着过多的颗粒物容易对超滤膜造成严重的堵塞污染,降低膜通量。
膜前加入预处理后颗粒数有明显的降低,尤其是反冲洗水中15μm的大粒径颗粒物基本被混凝-臭氧氧化完全去除。
因此在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中加入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颗粒数,从而控制颗粒物对超滤膜造成的膜污染,保障出水浊度达标。
超滤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见图3。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超滤时,颗粒数从小粒径到大粒径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且2~5μm所占比例最大为49.44%。
当反冲洗废水在膜前加入混凝-臭氧氧化预处理后,2~5μm粒径的颗粒物所占比例明显升高至74.31%,而其他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特别是大粒径颗粒物减少最明显,说明混凝-臭氧氧化对大颗粒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将大颗粒氧化成小颗粒。
不论是否加入预处理,超滤膜后水中都是2~5μm粒径的颗粒物占主体,而且所占比例有所增大,在加入预处理后所占比例最大,为78.4%,说明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2~5μm的颗粒物不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也说明超滤工艺对颗粒数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包括对颗粒数总量的降低和对各个粒径区间颗粒比例的控制。
2.2 对微生物的净化效能超滤工艺过程中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4。
由表4可知,不管膜前是否有预处理,膜后菌落总数均小于1CFU/mL,低于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100CFU/mL。
说明超滤膜对细菌等微生物有很好的的截留去除效果。
膜前进行混凝处理后细菌总数降低,是因为颗粒物通过混凝、沉降被去除,同时将颗粒物上附着的细菌也一并去除,这可以减轻超滤膜截留细菌的工作负担,有助于缓解膜污染,但出水中仍有部分微生物。
臭氧投加后,对微生物进行了氧化灭活,使膜前反冲洗废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进一步降低,超滤膜后出水微生物各项指标均为0,保证了出水微生物指标的安全性。
同时,混凝-臭氧预处理降低了超滤膜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风险,从而控制了微生物对超滤膜造成的生物污染,保证了超滤工艺的长期正常运行。
2.3 对有机物的净化效能超滤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见图4。
由图4可知,直接进行超滤工艺对反冲洗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效果不明显,UV254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仅为3.9%和6.2%,膜后出水的有机物含量仍然较高。
膜前加入混凝-臭氧氧化预处理,混凝通过电性中和、卷扫、吸附架桥等作用,去除了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和疏水性有机物,随后臭氧将剩余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两者共同作用使有机物的含量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UV254和DOC 的含量分别下降了68.1%和70.5%,保证了超滤膜后出水的化学安全性,同时又使超滤膜截留较少的有机物,膜孔不易被堵塞,从而减轻有机物对膜造成的膜污染。
2.4 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净化效能超滤工艺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变化情况见图5。
由图5可知,经过直接超滤处理后,反冲洗废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没有明显变化。
三氯甲烷生成势下降了10.7%,二氯乙腈和二氯乙酰胺生成势分别下降了6.7%和8.6%。
不同的消毒副产物下降程度不同可能是因为三氯甲烷的主要前体物是大分子类腐殖质,而二氯乙腈和二氯乙酰胺主要前体物是小分子。
因此,直接超滤工艺对三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比对二氯乙腈和二氯乙酰胺前体物的效果好。
然而,直接超滤膜后出水的三氯甲烷生成势约为162μg/L,远超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限值60μg/L,对消毒副产物指标净化不合格。
添加混凝-臭氧预处理后,各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明显降低。
三氯甲烷生成势降低约74.9%,二氯乙腈生成势降低43.1%,二氯乙酰胺生成势降低39.8%。
说明在混凝-臭氧氧化的作用下,羟基自由基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将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生成潜能降低或是转变为非前体物,对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有很好的净化效能。
因此,经预处理后,超滤膜后出水的三氯甲烷生成势降低到了生活饮用水限值以下,进一步保障了膜后出水水质,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2.5 对嗅味物质的净化效能反冲洗废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其代谢过程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嗅味物质,选取2种典型的嗅味物质要土嗅素(GSM)和2-甲基异茨醇(MIB)作为超滤过程对嗅味物质净化效能的评价指标。
超滤过程中嗅味物质的变化情况见图6。
由图6可知,直接超滤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净化效能相当有限,对GSM和MIB的去除率分别为4.9%和5.3%,ρ(GSM)为16.2ng/L,ρ(MIB)为20.1ng/L,两者均超过了人体可感知质量浓度10ng/L,说明直接超滤处理对于反冲洗废水中嗅味物质的净化效能较差,影响饮用水的口感。
添加混凝-臭氧预处理后,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对GSM的去除率约为44.9%,对MIB的去除率约为52.7%。
这是因为臭氧氧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2种嗅味物质进行反应,将其降解,使超滤膜后出水水质中的2种嗅味物质浓度均降低到人体能感知的限值10ng/L以下。
2.6 混凝-臭氧预处理对膜污染的控制直接超滤处理与混凝-臭氧-超滤处理过程中的跨膜压差变化情况见图7。
由图7可知,直接超滤处理过程中的跨膜压差增长速度更快,在第3天就达到55kPa,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而添加混凝-臭氧预处理后,降低了跨膜压差的增长速度,缓解了膜污染。
化学清洗时间推迟了1.5d,可以减少长期运行中化学药剂对超滤膜造成的损害,有利于超滤膜持续稳定运行。
三、结论混凝-臭氧-超滤组合工艺一方面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的颗粒物、微生物、有机物、嗅味物质等各项指标都有很好的控制与安全净化的作用,可以解决反冲洗废水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高颗粒数与高有机物以及大量微生物的特性,膜后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废水回用的节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膜污染,提高通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效益。
直接超滤处理反冲洗废水可以有效去除颗粒物和细菌等微生物,出水生物安全性提高。
但对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嗅味物质的去除率低,出水中三氯甲烷、土嗅素和2-甲基异茨醇依旧超过饮用水限值。
同时,直接超滤过程中跨膜压差增长过快,膜污染严重,化学清洗频繁,不利于长期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