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发育障碍

合集下载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狭窄的兴趣、刻板怪异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

1、拒绝正常的反应方式2、莫名其妙的笑3模仿说话4、不听话5、不怕危险6、对疼痛感觉迟钝7、哭闹、没有原因发脾气8、转动物体9、看或玩圆的东西10、持续奇特的游戏方式11、不和群12、拒绝变化13、目光不对视14、态度冷漠15、以动作表示要求16、不喜欢被拥抱或疼爱17、有明显的多动18、对物体过度迷恋19、操作技巧表现不一20、不用手指指东西21、自言自语儿童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 首先报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表现为不能象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

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

有关的名称还有儿童精神病、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和儿童非典型发育。

目前统一命名为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在PDD的名称下,包括了儿童孤独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disorder,AS)、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PDD-NOS)、Rett综合征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其临床特征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联症。

一.流行病学在很长的时间里曾经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仅发生于中上阶层人士的疾病,目前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均有发现,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有人认为该病属于罕见病,但是近年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不低,Costello 1996年报道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患病率为22/万,其中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0/万。

1982年陶国泰在我国首先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但是目前我国没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评估过程,共同制定康复目标
调整康复计划以适应需求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包括治疗方法、强度和频率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谢谢
02
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03
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
04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行为和思维模式
2
护理要点
家庭支持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1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02
定期带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
引导患者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技能训练
训练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吃饭等
训练社交技能:如与人交流、表达情感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训练认知能力:如理解、记忆、推理等
训练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游泳等
训练情绪管理:如识别、表达、调节情绪等
训练时间管理:如制定计划、分配时间等
演讲人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01.
治疗方法
02.
03.
目录
护理要点
康复计划
1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
1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2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
药物依从性: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4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遗传学分析

4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遗传学分析

4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遗传学分析何城;宋琪玲;彭韵霖;张婷;王希月;何勇均;蔡燕【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9)4【摘要】目的:探讨4例46,XY性发育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集其肝素抗凝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技术制备并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外周血DNA行SRY基因检测和测序,SRY基因检测结果阴性者外送标本行性发育相关基因靶向测序,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测序结果。

结果:查体显示4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而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提示核型均为男性(46,XY),社会性别与生物学性别不一致;性别决定基因SRY均为阳性,测序结果提示病例1为SRY基因编码区第5位碱基缺失(c.del5A),病例2为SRY基因编码区第5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5A>T),病例3为SRY基因编码区第6位碱基缺失(c.del6A),病例4的SRY基因检测范围内未见突变位点,靶向测序结果提示雄激素受体基因(AR)编码区发生错义突变(c.2117 A>G);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提示c.del5A、c.del6A和c.2117 A>G等3种突变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5A>T突变可能为人群多态现象;Raptor X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软件分析结果显示SRY基因c.5A>T突变对SRY蛋白的三维构象没有影响,而AR基因c.2117 A>G突变可导致AR蛋白的三维结构明显变化,并增加两个氢键;PolyPhen-2显示SRY基因c.5A>T和AR基因c.2117A>G突变为可能致病;ClinvAR软件分析结果提示4种突变均未见临床病例报道。

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性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家庭再生育咨询。

【总页数】4页(P444-447)【作者】何城;宋琪玲;彭韵霖;张婷;王希月;何勇均;蔡燕【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9;R725.8【相关文献】1.染色体46,XY性发育异常1例分子遗传学分析2.46,XY单纯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研究3.女性表型46,XY性发育障碍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遗传学检测4.9例46,XY完全性性腺发育不全患者分子遗传学分析5.NR5A1基因新突变致46,XY完全性性腺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诊治与遗传学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育性协调障碍概述

发育性协调障碍概述

05
治疗与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发育性协调障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康复训练
定义:针对发 育性协调障碍 儿童进行的一 系列康复训练, 旨在提高其身 体协调性和运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康 复训练,能够获得较好的预
后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XX
发育性协调障碍概述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03 05
定义与分类
02
诊断与评估
04
治疗与干预
06
症状与表现 病因与机制 预防与预后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发育性协调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个体的感知、运动和语言能力。
它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 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平衡感差、 协调性差和精细动作困难。 诊断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并可能涉及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
分类
轻度发育性协调障碍:表现为动作协调性轻度受损,但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
中度发育性协调障碍:表现为动作协调性中度受损,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一定影响。
重度发育性协调障碍:表现为动作协调性严重受损,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伴随其他障碍的发育性协调障碍:如伴随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其他障碍的发育性协调障碍。
02
症状与表现
运动协调障碍
肢体动作不协调,如走路不稳、姿势异常等 精细动作能力差,如系鞋带、写字等困难 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如发音不清、语速缓慢等 运动协调障碍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肌张力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

46XY性发育障碍的诊断--精品医学课件

46XY性发育障碍的诊断--精品医学课件

SRY:睾丸决定因子 SOX9:重要下游信号 睾丸不同细胞分泌不同激素→促进性器官分化 AMH和T各细胞分化的生化标记→临床诊断线索
男性内、外生殖器的分化
孕 周
2
3
4
5
5
6
间 质
DHT
7
胎盘hCG

外 生 殖
8 9 10 11 12 13 14
胎 儿 睾 丸
胎儿LH
SOX 9 SF-1

精 小 管 支
17-20裂解 酶突变
17-OH/17-20 裂解酶联合
HSD3B2 突变
HSD17B3 酶突变
AR基因
部分性 AR
抵抗
正常
其他基因、 SGA或环 境因素
Journal of Pediatric Urology (2012) 8, 592-596
HCG激发试验对雄激素合成缺陷的鉴别筛查
T/Δ4A <0.8 17HSD-3缺陷 T/DHT > 20 5α还原酶2缺陷 Δ T > 100ng/dl 雄激素抵抗 Δ T < 100ng/dl 睾丸发育不良 比值并无绝对特异性诊断意义 性腺轴活动年龄段基础T/DHT>7已提示SRD5A2缺陷
Horm Res Paediatr 2010;74:229–240
睾丸发 育不良
有正常分化的睾丸 睾酮合成异常性病变
HCG无 应答
所有甾体低 ACTH,肾素高
P和17-HOHP 高Δ4A低
StAR/ CYP11A1突变
17-OHP高 Δ4A低
POR或高 21脱氧皮 质醇
基础 Δ4A/T>2
基础 T/DH T>7
17孕烯 醇酮 >90nmo

欧洲儿童残疾学会发育性协调障碍国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欧洲儿童残疾学会发育性协调障碍国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欧洲儿童残疾学会发育性协调障碍国际临床实践指南解

欧洲儿童残疾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Childhood Disability)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儿童残疾领域的学会,旨在提高儿童残疾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标准。

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简称DC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技能发展滞后、运动不协调等问题。

近日,该学会发布了DCD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DCD的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指南指出,DCD的诊断标准应该包括运动技能的滞后和运动不协调的表现,并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

同时,指南也提供了一系列评估工具和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诊。

2.非药物治疗方法:指南强调了非药物治疗在DCD管理中的重要性。

这包括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运动技能和日常功能。

3.药物治疗方法:尽管指南强调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但也指出了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的作用。

例如,对于有明显焦虑或注意力缺陷问题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药物。

总的来说,该指南对DC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儿童提供最佳的康复和教育支持。

这对于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广泛性发育障碍—亚斯伯格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亚斯伯格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亚斯伯格症DSM-Ⅳ(1994)使用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一词来包含典型自闭症及其它类似自闭症儿童。

目前通称之为「泛自闭症障碍」或「自闭症系列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

「泛自闭症障碍」通常包括:1、典型自闭症:发生于三岁前,含社会互动、沟通、想象性游戏等三种障碍,并存有定型的行为、兴趣及活动。

2、亚斯伯格症(Aspergersyndrome):社会互动障碍及拘限的兴趣和活动,无明显的语言障碍,智商约在中等或中等之上。

3、儿童崩解症(childhooddisintegrativedisorder):4、雷特症(Rettsyndrome)5、广泛性发展障碍非特定型(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nototherwisespecified)或一般所称的「非典型自闭症」(atypicalautism)国内学者则将下类症状列入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崩解症、亚斯伯格症、选择性不语症(electivemutism)、典型自闭症、妥瑞士症(Tourettesyndrome)、非典型自闭症、雷特症。

笔者的看法是:选择性不语症纯属心理因素造成,其症状与自闭症无雷同之处,不应列入泛自闭症的范畴。

但是有关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与治疗相当复杂且难度甚高,有关其原因与治疗,请参阅笔者着「选择性缄默症&mdash;儿童期焦虑障碍」一文。

至于妥瑞士症儿童,依其症状特征与自闭症无关,原则上不应该列入泛自闭症之内,唯老师应对此此类儿童有所认识并知晓因应之道,故在本文末略加说明。

本文将讨论亚司伯格症、雷特症、儿童崩解症、非典型自闭症、妥瑞士症。

一、亚斯伯格症1944年HansAsperger,Viennese的精神医学家发表一篇文章,描述一群特殊社会障碍儿童。

这群儿童大都是男生,男女的比率约6-9比1。

《广泛性发育障碍》课件

《广泛性发育障碍》课件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 提高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和行为 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
适应能力。
心理治疗需要与药物治疗和教育 训练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教育训练和职业训练
教育训练和职业训练是广泛性发育障 碍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 者提高学习和就业能力,增强社会适 应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预防措施研究
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改善孕期营养、减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不良因素等,以降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风险。
提高公众认知和理解
公众教育
通过开展广泛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广泛 性发育障碍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
政策倡导
倡导制定相关政策,为广泛性发育障碍患者 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社会融合。
THANKS FOR WATCHING
广泛性发育障碍
目录
• 什么是广泛性发育障碍? •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病因 • 诊断和评估 • 治疗和干预 •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什么是广泛性发育障碍?
定义和特征
定义
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简称 PDD)是一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性 行为。
发病率和影响
发病率
PDD的发病率较高,根据不同的 研究数据,全球范围内孤独症谱 系障碍的发病率在1%-2%之间。
影响
PDD对个体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 响,包括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 、家庭压力、教育挑战以及社会 经济负担等。
02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变异
研究表明,广泛性发育障碍可能与某些基因的变异有关,这些基因可能涉及到大 脑的发育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短而宽,蹼颈,后发际低呈“W ”型
面部表现两眼距宽(指两眼内眦间的距离大于两眼外眦间距离的1/3 ),内眦赘皮,鼻梁低而宽(图9),腭宫高举,上颌狭窄,下颌内收,形成错咬合,牙齿排列不整,耳大低位,面部或背部有多发黑痣
呈桶状胸或盾状胸,肘外翻
骨骼改变:骨质疏松,骨骺延期愈合,骨龄小于年龄,此两种改变几乎所有病人都存在。

骨骼还表现不同部位畸形,肘外翻,往内翻,脊柱侧弯后突畸形,颈骨平台凹陷,膝内翻,第 4 掌骨及第 4 骨短缩等等。

伴有脏器畸形:常常合并心血管畸形如右位心。

主动脉弓窄等等。

22% 的病人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如马蹄肾、游走肾、双肾盂、肾旋转不良、双输尿管等。

皮肤纹理改变:部分病人呈通贯手, 10~20% 的患者掌纹中三叉点 t 向掌心移位呈三叉点 t ′
两眼距间稍宽,面部多处黑色素痔,腭宫高举,牙齿排列不齐,后发际地,呈“W ”型,肘外翻,环指及第四指缩短,蹼颈,桶状胸,乳房未发育,乳头小,乳距17cm ,无腋毛。

智力发育普遍低下:学习成绩属中下等,但生活可自理。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意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测定
人体内血循环中大部分的IGF是与特异性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s,IGFBP)相结合的,人体中有6种不同性质的结合蛋白(IGFBP-1~IGFBP-6),其中IGFBP-3与生长激素关系密切,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有价值的指标。

IGFBP-3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在血循环中以两种复合体形式存在:
(1)大相对分子质量三聚体(150 000):它携带约80%的IGF,该复合体难以通过毛细血管屏障,仅在IGFBP-3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从复合体中释放出来的IGF-1才能通过血管内皮屏障到达组织血管发挥作用;
(2)小相对分子质量二聚体(40 000):该复合体能通过毛细血管屏障,转运IGF-1到达靶细胞。

IGFBP-3起着延长IGF-1半衰期的作用,可调整IGF对细胞的增殖、代谢和有丝分裂的作用。

IGFBP-3的产生时受GH调节,其血中水平在日间无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健康儿童在青春期达到高峰,9~18岁的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高出10%左右,在吸收不良、肥胖、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等情况下IGFBP-3水平下降,经生长激素治疗后会升高。

GH兴奋试验GH峰值>10ng/ml的身材矮小儿中,可发现有些病例的IGF-1和IGFBP-3水平恢复正常。

上述结果显示,血清IGFBP-3降低常提示生长激素缺乏症,其敏感性可达97%、特异性达95%,是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良好的指标。

有报道,正常儿童的血清IGFBP-3水平与其24hGH分泌量关系
密切,认为血中IGFBP-3能较好的反映机体的GH分泌状态,但有人认为两者缺乏相关性。

Laron综合症是生长激素受体缺陷所致,所以患儿血中IGFBP-3水平下降,用GH 治疗后亦不能使IGFBP-3水平升高。

血清IGFBP-3降低常提示生长激素缺乏症,其敏感性可达97%、特异性达95%,是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良好的指标。

对于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还是生长激素受体缺陷所致的矮小具有鉴别意义,理论上IGF-1和IGFBP-3的变化应该是一致的,若是出现不一致时提示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孩子IGF-1、IGFBP-3这两项检查都要做。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检测意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
在我国矮身材儿童诊疗指南中推荐有条件的医院要常规对这两种激素进行检测,但是有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两项检查的意义。

下面就对这两项检查进行简单的说明。

我们都知道儿童身高的增长与人类机体中的一种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患上垂体性侏儒症,成人身材会非常矮小。

所以我们对矮小的孩子要进行生长激素的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生长激素在人体内一方面直接作用与骨骼促进骨骼的生长,是人体长高;另一方面作用于肝脏生长激素受体促进肝脏合成IGF-1,通过IGF-1促进骨骼生长。

同时IGF-1反馈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释放。

血清IGF-Ⅰ的浓度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大致平行。

所以,当生长激素缺乏时IGF-1会降低。

如果肝功能异常时分泌的IGF-1也会降低,所以有严重肝病的孩子身高会受影响。

再有就是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孩子,虽然生长激素并不缺乏,但不能产生足够的IGF-1,身材也会矮小。

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也需要同时检测IGF-1,理想的用药效果是把IGF-1控制在正常高限。

综上所述,矮小的孩子检测IGF-1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