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5课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5.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5.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习目标]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经济状况: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状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3.一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易错提醒]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它的革命任务。

以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无论由哪个阶级领导,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1)背景: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内容①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2)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武装起义胜利。

(3)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成功。

[图解历史]十月革命的历程三、伟大的开端1.建新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颁布法令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③《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选举政府: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和参考答案

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和参考答案

必修一练习4一、单选题1.“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尝试。

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一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发展心智活动。

”材料旨在说明()A.特定的社会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B.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C.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人的心智发展2.古希腊雅典城邦存在着宽容和不宽容例子。

宽容的鼎盛时期,各地学者云集雅典,百家争鸣,共同创造岀璀璨的古代文化。

当城邦面临危机时刻,雅典人不再宽容了。

苏格拉底之死,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的言论利刃和哲学武器对雅典民主体制造成了伤害。

材料旨在说明()A.宽容铸就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 B.雅典民主体制不容动摇C.雅典公民对国家制度缺乏信心 D.雅典法庭没有言论自由3.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喜剧的关注点从对城邦的颂扬和批判,转移到私人和家庭生活方面,在烧菜煮饭、鱼肉价格、悍妇庸医这类话题上作文章。

这实质上反映了古希腊城邦()A.遭遇公民的信任危机 B.个人主义得以纠正C.建立于公民团体之上 D.社会道德普遍沦丧4.雅典法院的法官(陪审员)是由各区以抽签方式各选出600人,他们既是陪审员,又是审判员。

审判员被分配在哪个法庭,由抽签决定,在审理案件时,陪审员不必相互商议,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

法庭作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

这体现出雅典()A.权力制衡的原则 B.主权在民的原则C.天赋人权的原则 D.人人平等的原则5.在古代雅典,城邦中的公共意志几乎淹没了整个民众的生活,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以积极自由的形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强迫式地参与公共生活。

这表明古雅典() 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B.人人都有参加城邦管理的权利C.公民都不愿意参与政治 D.公民的人身自由遭肆意践踏6.公元前4世纪以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他不能给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须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投票裁决。

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教版)第5课古代希腊某某政治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某某文综·19)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某某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A.雅典公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某某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考点】雅典某某政治【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解析能力,遭治罪的是对不相信现存某某者和对一切神明不同见解者,不是和伯利克里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

材料没有涉及雅典公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材料强调对不尊神明和某某的进行治罪并没有表明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排除B.在雅典的某某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也不能得到保证。

选C。

【答案】C2.(2013·某某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某某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考点】雅典某某政治【解析】不利于某某的行为才有可能被流放,“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是获取个人政治资本,对某某是不利的。

故选C。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维护本邦的公利,是某某的。

【答案】C3.(2013·某某文综·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

”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某某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考点】雅典某某政治。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社会相当安定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颁布了由汉族士人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要求官吏对照执行;军事方面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建立起一套称为“府兵”的军队系统,管理采取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

这些举措()A.强化了官僚机构的行政职能B.明显倚重士人和地方豪强地主C.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承D.加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这是因为这次改革()A.结束了分裂状态B.为民主制的发展奠基C.促进了民族融合D.改变了国贫现象4.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

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

清乐的发展说明()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5.北魏一直盛行公卿集议制,规定每月朔望(初一和十五)两天;中午前公卿自己讨论政事,中午后皇帝与公卿“共议可否”,“参论国治,经纶王道,以为常式”。

该制度()A.体现了权力制衡B.削弱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保障决策合理性6.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有明显提高,三国时上等良田才能达到的亩产十石在此时已成为普遍的产量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7.4世纪时,大量汉族人口南迁,但其原先居住的中原地区人口仍增加了两倍有余。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C.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D.西晋统治阶级的开明政策8.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室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王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2、分封制核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利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核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了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阅读与思考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同姓(姬姓)王室.异姓功臣核先代贵族.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当时西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核权利中心;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制。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2、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核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和枢密院,宣政院。

最新必修一高一历史试题第1—15课及答案精编版

最新必修一高一历史试题第1—15课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必修一高一历史试题第1—15课及答案精编版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试题(第1—15课)及答案第Ⅰ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一个重要方式是()A 、文献查阅 B、实地调查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2、“先生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3、明朝一位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秦始皇创立的“世界”不包括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C、统一了文字D、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政治有相似之处。

其相似之处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答案:A
2.古希腊城邦建筑广泛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与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相关的是( )
A.民主政治的完善 B.法律至上原则的确立
C.农耕经济的发达 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答案:A。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开篇导读』
•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人们 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这片蔚蓝的海域, 就是地中海。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克 里特岛为代表的爱琴文明;以马耳他为代表的巨石文明; 面向海洋的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纵横于西亚的赫梯人、 波斯人;还有将民主思想留给世人的希腊人和开创了一个 地中海时代的罗马人也先后出现在这里。 这个“脚盆”不 仅是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民主的滥觞。
• 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那么,具体有哪些成 果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单元概览』
• 古希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 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雅典城邦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 改革,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伯利克 里统治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 期”。但民主仅仅是极少数男性公民 的民主,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它 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希腊雅 典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被视为现代 西方文明之源。
望更加强烈。
•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 1.奠基——梭伦改革 • (1)背景:_社_会__矛_盾_______尖锐。
…………②
• ①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
• 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不满。 债务奴隶 • ③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____________。
•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 (3)内容 • ①根据__财_产_____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 【重点难点】
环境及其对城邦、希腊 1.重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五课1. (2018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她”是(A )A .古希腊B .古罗马C.英国 D .美国[解析]古希腊民主是近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所以题干中提到的源头“她”是指古希腊。

2. (2018遵义高一期末)“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D )A.小国寡民 B .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 D .独立自治[解析]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3. (2018江门高一检测)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

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A )A .废除债奴制B .实行财产等级制C.设立陪审法庭 D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梭伦废除所有债务,这为雅典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创造了条件,故A项正确。

4. (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始民主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划分的标准是(C )A .才能B .血缘C.收入 D .道德[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中按照财产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因此,划分的标准是财产收入,C项符合题意。

5. (2018通化高一联考)梭伦改革前,城邦公职人员由贵族会议“自行选举”。

改革后, 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

这一变化有利于(A )B .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 D •雅典平民掌握国家权力故D 项错误。

7. (2018黄石高一联考)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 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 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

由此可知雅典公民(C )A .消极行使民主权利B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C .可能滥用民主权利D •积极防止权力集中[解析]公民大会表决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反映出雅典公民积极行使民主权 利;陶片放逐投票可能被利用,成为打击异己的工具,不能真正维护社会公平;由此可见, 陶片放逐投票可能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故 C 项正确;陶片放逐投票不能完全避免僭主的出现,从而防止权力的集中。

& (2018南通高一联考)据记载“伯利克里(或说厄菲阿尔特 Ephialtes )颁布了出庭陪审 者履行义务的津贴。

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 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 (Obol ,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 )”。

这一 做法(B )A •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为了获取津贴B •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C .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D •是伯利克里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解析]根据题意“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A •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C .产生高素质领导者 [解析] 明选举不再由贵族掌控,故素质领导者,故 C 项错误;雅典仍然说B 项中一切政务说法绝对;抽签选举难以选拔出高 族掌握国家权力,故 D 项错误。

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相反, 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B •公民意识强烈 D •人文精神浓厚是政治的主要管理者,掌握政府的权力,故 A 项 ”可知“公民意识强烈”,故B 项正确;C 项错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是提倡怀疑精公民与城邦发展”的作用,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A 项正确; 曰旳疋贵6. (2018株洲高一联考)“公民 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 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A •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C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解析]题中“公民”是城邦的主人,错误;由公民“献身国家”“奋不顾身地为城邦“公民的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并未体现,故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材料中更强调贴两个欧布尔(Obol,古希腊货币单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古代希腊在伯利克里时期对公职人员实行的津贴制,以调动贫困的公职人员参加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故 A 、D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并非 民”的民主,排除C 项。

)如图是古代雅典市民的一个对话场景,通过他们的对话内 容可以推断出皮特拉将(B )A .当选执政官 D •失去人身自由[解析]注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公民大会投票,大部分的陶片上都写上了我的名字”,由此判断是克利斯提尼时期的 “陶片放逐法”,被选出的人会被逐出国门十年, 故选B 项。

10. (2018辽宁会考)古代雅典民主政体的特征体现在 (A ) ①公民大会 ②五百人议事会 ③民众法庭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解析]古代雅典民主政体主要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得以充分体 现,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而不属于古代雅典机构。

11. (2018安徽江淮名校高一联考)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 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B )A •十将军职位不对全体公民开放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公民C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解析]由“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故B 项符合题意。

12. (2018郑州高一检测)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 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C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 .不断健全雅典民主政治D .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克利 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故三者改革的共同B 项符合题意; “每位雅典9. (2018陕西学业水平测试 c .被判处死刑:戍駆坨.呼专大怎准这徉現应輕■)B •被流放国外严片 l-fiiV I-/点是不断健全雅典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的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执政官、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以担任执政官及其他一切官职(司库除外)。

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双牛级”,只能担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200麦斗以下通称“日佣级”,与一切官职无缘。

材料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人在大会上都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请回答:(1) 材料一划分公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解析]根据“谷物收入”即可知是依据财产多寡来划分等级;意义主要从打击贵族的世袭地位考虑。

[答案]依据:按财产多寡划分。

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解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材料一中的不同等级公民享有不同权利,而材料二中则无限制,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扩大了。

[答案]变化:材料二中的官职除十将军外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没有社会财产和等级的限制。

说明:雅典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3) 综合两段材料,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解析]本问要从两方面来评价,即进步性与局限性。

[答案]进步性: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摧毁了氏族制度,保证了公民有较广泛的民主,它开创的民主原则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是历史的进步。

局限性:雅典民主是有限的,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雅典民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等于现代民主。

14. (2018广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次公共演说中,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对民主政体的这种本质特征做了经典阐述: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为了让更多的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

当执政官退任之后,便成为被统治者,形成轮番而治的局面。

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

据《走进古希腊文明》整理材料三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解析]从材料一、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 等,据此归纳总结。

[答案]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轮番而治。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机构的公职。

“任何人” 是所有雅典人吗?[解析]本问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民主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荣耀的公职”:公民大会成员、五百人议事会成员、民众法庭审判员。

不是, 指雅典公民。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保证“全体公民”掌权,雅典创造出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解析]本问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4)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因。

[解析]注意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分析。

[答案]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要求民主和自由。

政治:众多城邦,小国寡民, 便于公民直接参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