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演奏指法
竖笛演奏中sol的演奏指法

竖笛演奏中sol的演奏指法
以下是演奏唢呐(vertical flute)sol的演奏指法:
一、音高
(1)拇指和中指:Bb、G;
(2)四指:F、C、E、A;
(3)食指和小指:D、G;
二、基本技巧
(1)轻点:按压笛孔轻轻点击,发出“轻哼”的音色;
(2)吹:将笛孔表面上的气流压到笛嘴,轻轻哼出长音,如同吹号的技巧;
(3)颤音:潜在的颤音给演奏唢呐增添更多的节奏变化;
(4)后吹:控制气流在笛面的位置,使出色的变音;
(5)变调:在音符之间变换气流的方向来实现变调;
(6)复音:将气流和挪动指尖同时运用,可以发出多个声音;
(7)滑音:控制气流,在半音之间轻轻地滑动气流,可以发出更加丰富的演奏效果。
三、演奏技巧
(1)吹嗓:控制气流的大小,可以形成更加深厚的音色和节奏;(2)吹嘴:控制气流的音量和节奏,变换推出音符的方向来发挥音乐的不同魅力;
(3)断口:控制变音时力度强弱,以及发出不同音符的方向和大小;
(4)搓音:在连接音素音之前,可以通过断口和抚摸笛儿嘴面上的气流,来实现多变的变音效果;
(5)抛音:控制气流的形状,在音符之间显示更为富有表现力的过渡线路;
(6)响调:一种技巧,可以在演奏唢呐中增幅音量,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7)顿音:控制发音的力度,在音符的头尾部发出特定的音符,产生表现力强的音韵效果;
(8)拨流:将气流拨向笛面处于笛孔正中的位置,为音乐色彩添加更加丰富的变化和复杂性。
小g调唢呐指法

小g调唢呐指法如下:
1. 筒音作5的指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指法,即主管全按不动时,筒音为5。
在筒音作5的指法中,常规指法没有变化,筒音的颤指幅度也不受限制,可根据乐曲的具体演奏要求来决定。
在筒音作5的指法中,常用的技巧有滑音、垫音、指振音和气震音等。
2. 筒音作2的指法: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的乐曲,筒音作2的指法在低音区时,使用滑音、垫音等技巧时较易演奏。
3. 特殊调首调指法: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旋律起伏较小、音域较窄的乐曲,使用较多的是筒音作1的指法。
在筒音作1的指法中,常用的技巧有滑音、颤音、气震音等。
具体到小g调唢呐,它是指唢呐所有音孔按小调品位全部按半音程关系移动。
这时主要使用筒音作5的指法,移动码钉位置以调整码子与哨片的距离,改变唢呐的发音色彩和音量。
另外两种特殊的调子较少使用。
练习时可以按照由低到高的音孔顺序进行练习,注意控制气息,小g调由于是按半音移动的,因此也可以称作为小调式,较常用的码子位置为双数,码子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或请教专业人士,以便更好地掌握小g调唢呐指法。
唢呐演奏中的手指技巧

唢呐演奏中的手指技巧唢呐是中国著名的乐器之一,因其特有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而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唢呐演奏中手指技巧的运用对于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唢呐演奏中常用的手指技巧。
首先,唢呐演奏中的手指技巧主要包括指按、指滑、颤音、指顿、指花等。
指按是指将指尖轻轻按在吹孔上,控制气流的大小和音的长度。
通常用大、中、小指按在不同的吹孔上,通过轻重不同来调控音的高低以及演奏的快慢。
在演奏旋律线条清晰的段落时,指按技巧非常关键。
指滑是指通过指的滑动来产生连续的音符,常用于表现连续的音乐动态。
在唢呐演奏中,指滑通常用于滑音和连音的表达。
滑音是指在两个音符之间进行平滑的过渡,通过手指的徐徐滑动,让两个音符之间产生连贯的音响效果。
在演奏中通过不同滑音的速度和幅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连音是指多个音符连续不断地演奏而不间断的演奏技巧,通过快速变换气流和手指的滑动来实现。
颤音是指在一个音符上进行快速的往复运动,产生音频振动的效果。
唢呐演奏中的颤音通常用于表现激情四溢的音乐段落,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
通过指尖的紧张运动,以及呼吸和气流的控制,可以产生不同的颤音效果。
指顿是指在演奏过程中用手指总是用力顿在孔上,以便使音发得清晰、有力,并且显得鲜明而生动。
用力顿在孔上,可以增加气流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音准。
指花是指通过手指的快速变换来产生连续的音符。
在演奏中,通过不同的手指组合,以及手指的敏捷运动,可以演奏出复杂多变的音乐效果。
指花常常用于展示演奏者的技巧和速度。
除了以上手指技巧,唢呐演奏中还要注意技巧的转换和演奏的连贯性。
技巧的转换是指在音乐中不同技巧的快速切换,比如从指按到指滑、从滑音到颤音等。
在演奏过程中,切换技巧要流畅自然,使音乐旋律不被中断,给人以连贯而完整的感觉。
此外,为了保持技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唢呐演奏者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指法练习和手指灵活性的培养。
总之,唢呐演奏中的手指技巧是演奏准确性和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一尺六大唢呐指法

东北一尺六大唢呐指法
东北一尺六大唢呐是中国东北地区一种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传统音乐器乐。
它的指法是指演奏者使用手指按击不同音孔来发出不同音调的演奏技巧。
一尺六大唢呐指法可以简单地分为单指按、双指按和三指按三种基本方式。
单指按是指演奏者用一只手中的一个指头按住一个音孔,而另一只手的其他手指则用来扶持乐器。
双指按是指演奏者用两只手分别用两个指头同时按住两个音孔,这样可以发出两个不同音调的声音。
三指按是指演奏者用三只手分别用三个指头同时按住三个音孔,可以发出三个不同音调的声音。
除了基本的单指按、双指按和三指按外,东北一尺六大唢呐的指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滑指、顶指等。
滑指指法是指演奏者用手指在音孔上上下滑动,以产生不同音调和音色的效果。
顶指指法是指演奏者用手指轻轻触碰音孔而不按下去,以产生特殊的发音效果。
东北一尺六大唢呐的指法需要演奏者具有灵活的手指和准确的控制技巧。
通过不同的指法组合和演奏技巧,演奏者可以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曲调和情感表达。
它的指法功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以达到熟练的水平。
总之,东北一尺六大唢呐的指法是演奏这种传统音乐器乐的基本技巧,通过手指的按击和滑动,演奏者可以发出不同音调和音色的声音,为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唢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分析

唢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分析唢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下面将从唢呐的演奏风格和技巧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演奏风格1.民间风格:唢呐起源于农村民间音乐,多用于婚丧嫁娶、庙会集市等庆祝和喜庆的场合。
因此,唢呐的演奏风格常常具有欢快、灵动、热情的特点。
演奏的旋律多以简单易记的民间曲调为基础,结构简洁明了,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2.古典风格:唢呐在明代以后逐渐成为宫廷、朝廷音乐的一部分,演奏风格因此添加了一些古典元素。
古典风格的唢呐演奏要求技巧高超,音色优雅,曲调复杂,音乐表现力强。
这种演奏风格通常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细腻的理解。
3.现代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音乐逐渐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演奏风格。
这种风格注重音乐创新,通过改变演奏技巧、曲调结构和音乐元素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唢呐音乐更富有变化和个性。
二、演奏技巧1.吹奏技巧:唢呐在演奏时需要用嘴唇控制气流,吹奏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口腔形状、舌尖的位置和气流的强弱来控制音准和音色。
除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外,唢呐还有一种特殊的强音技巧,即“颤音”。
颤音是唢呐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用嘴唇颤动来产生颤音效果,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2.指法技巧:唢呐演奏时需要使用双手来控制演奏管上的音孔,以改变音高和音色。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指法技巧,准确地按下或抬起手指来产生所需的音程和音色变化。
指法的准确性对于唢呐演奏的音准和技巧要求至关重要。
3.艺术表现技巧:唢呐演奏不仅仅是简单地吹奏出正确的音符,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传达意境。
唢呐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艺术表现技巧,如音色的变化、音乐节奏的掌握、装饰音的运用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演奏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之,唢呐的演奏风格和技巧是相互依托和影响的。
不同的演奏风格要求不同的技巧水平,而演奏者通过熟练掌握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表达和演绎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初学唢呐曲子指法

初学唢呐曲子指法
学习唢呐的初学者需要掌握基本的指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唢呐指法:
1. 一指扣:左手食指按住孔洞,右手吹气。
2. 二指扣: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按住孔洞,右手吹气。
3. 三指扣: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按住孔洞,右手吹气。
4. 四指扣: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一起按住孔洞,右手吹气。
5. 五指扣:左手五指一起按住孔洞,右手吹气。
6. 开孔:左手离开孔洞,右手吹气。
7. 顿音:左手按住孔洞,右手强劲吹气,产生短暂的音效。
8. 掐音:左手食指和无名指一起按住孔洞,右手吹气,产生细长的音效。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唢呐指法,初学者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熟练掌握。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要想熟练地吹奏唢呐,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还需要熟悉唢呐的指法。
首先,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气息控制、音准掌握和音色表现。
气息控制是唢呐吹奏的基础,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呼吸的力度和节奏来控制音量和音色。
同时,要注意嘴唇的放松和唇腔的形状,以保证音准的准确性。
音色表现则是通过吹气的力度和方式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可以通过细微的吹气变化来营造不同的音色效果。
其次,唢呐的指法也是吹奏的重要部分。
唢呐的指孔相对较多,分为主指孔和副指孔,演奏者需要通过手指的变化来控制音高和音调。
在吹奏过程中,要注意指孔的按压力度和变化,以确保音准的准确性和音色的协调。
此外,不同的演奏技巧也需要不同的指法配合,如颤音、滑音、颤音等,这些技巧可以增添音乐的表现力和魅力。
除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和指法外,演奏者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以提高吹奏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演奏者进行学习,结合听觉和视觉的感受来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表演技巧。
此外,参加乐团或合奏活动也是提高唢呐吹奏技巧的有效途径,通过和其他乐器的配合和合奏,可以拓宽音乐的视野和经验。
总之,唢呐的吹奏技巧和指法是熟练吹奏这一乐器的关键。
通过对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和音色的表现,以及对指法的熟悉和运用,演奏者可以展现出唢呐独特的音乐魅力。
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结合学习和演奏经验的积累,将帮助演奏者在唢呐吹奏技巧上不断提高,并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唢呐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传统乐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唢呐是马铃薯族、回族、仫佬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下面将详细介绍唢呐的使用方法。
1.唢呐的构造唢呐主要由吹嘴、唢管和吹孔三部分组成。
吹嘴通常由铜制成,形状类似嘴唇,并安装在唢管的上端。
唢管是一根细长的金属管,通常由铜制成。
吹孔位于唢管上部,用来调整音高。
2.吹奏技巧吹奏唢呐需要正确的呼吸和嘴唇控制技巧。
以下是主要的吹奏技巧:-竖唇吹奏:唢呐吹奏时通常采用竖唇吹奏技巧,即将唇间缝隙收紧并分散呼气来产生音调。
要保持稳定的气流,并通过调整嘴唇的紧张程度来改变音高。
-控制气息:吹奏唢呐需要控制气息的流动。
气息不稳定或过强会导致音调不准确。
通过练习深沉的呼吸和控制气流来达到稳定的吹奏效果。
-舌音技巧:唢呐演奏中常使用舌音技巧,即舌尖轻轻触碰吹孔来改变音调。
这个技巧需要细腻的舌头和手指协调,通过练习来掌握。
3.唢呐的音高调整唢呐的音高可以通过唇音、喉音和吹孔位置的调整来实现。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调整方法:-唇音调整:通过调节嘴唇的紧张程度和形状来改变音高,紧张唇音的音调会变高,放松唇音的音调会变低。
-喉音调整:通过调整喉咙的张紧程度来改变音高。
喉音越紧,音调越高。
-吹孔位置调整:调整吹孔位置可以改变唢呐的音调,将吹孔上移会使音调变高,下移则会使音调变低。
4.唢呐的演奏技巧在演奏唢呐时,演奏者通常必须掌握以下技巧:-唢呐的吹奏音域较宽,需要通过吹孔位置的调节来改变音调,故对演奏者的手控能力要求较高。
-充分利用唇音和舌音技巧,以及嘴腔的共鸣来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气息的流动和稳定性,以保持音调的准确性。
-唢呐演奏中的技巧包括拨指、颤音、滑音、跳音等,这些技巧可以丰富演奏的音色和表现力。
总结:使用唢呐需要先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包括竖唇吹奏、舌音技巧和控制气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的演奏指法
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
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则必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确定乐曲的调子以外,远包含著指法的变化运用之内容。
在定指法和定调问题上,各地之间也不大一样(以下都以第三孔
作“do”,筒音作“sao”的D调唢呐为例)。
有习惯用D调筒音作sao的指法,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re的指法,还有习惯用C调筒音
作la和A调筒音作do的指法等。
实践上,民间乐曲,由於受地方风格的影响和要求,先采用适合自己的指法後定调这也是正常的,这些乐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调子从属。
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据调子确定指法,也可以为了指法的方便,换用
唢呐),所以,并非是所有乐曲一样对待,根据具体情况,可换唢呐
不换指法,或是变指法不换唢呐。
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从音阶自低至高的顺次来看,当然开始先用sao的指法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阶中的第一个音do,就必然会出现翻高的吹法,(本来的l23
却变成i23)这样一来,显然增加了控制音准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用sao的指法,这种指法既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对音准掌握带来方便,更体现了发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难的教
学要求。
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调唢呐说成是G调,把E 调说成是
A调(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视作sao),这是一种把正调当成了反调的说法。
我认为,以第三孔作do来确定调子较为合适,目前笛子也乡采用这种指法定调。
唢呐的指法和定调,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来称呼。
如全按作sao和全按作re,就称为sao和re的指法。
全按作什么音和第三孔作什音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
如全按作suo就等於第三孔作do。
不管用什么指法,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相同,筒音和第一孔音的中音,一般多用上把位(第七、八音孔),但有时由於乐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下把位(筒音和第一音孔)。
下把位在音准控制上称有难度,所以,初学者一般先用上把位。
手指在运用中,不管发哪一个音,一般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手指(分配在左右手上下把位)附著於杆壁,使唢呐保持一定的平衡稳定状态,以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
实际这就是保留指的运用(叉口指法运用)。
保留指的运用,从下把位开始,一般多是打开第一、二、三、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为保留指,如果再打开第五、六、七、八音孔时,第五音孔又成了保留指。
当按下第八音孔时,—第五音孔手指又要打开。
按下第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也要打开。
当第四音孔快速打指花时,第一音孔手指也可抬起,如果需要第四音孔手指在本音孔上(不脱离杆壁)上下滑动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不但第一孔手指要打开,连同右手拇指也要暂时离开杆壁。
但第八音孔手指打指花时,
第五音孔手指仍然可以保留不动。
一般打开第六音孔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
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用保留指可以控制音准,当然也可以随同打开,这样可以使手指的活动更灵便,然而奏五声音阶的快速旋律时,为了运指的方便,又可以保留第五孔手指。
如第八音孔手指同第四音孔手指一样,要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那第五音孔手指也同样必须打开。
另外,筒音指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保留指运用方法。
以上是按sao的指法讲保留指,如换了指法;由於音阶音程发生了变化,所以保留指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sao的指法,奏fa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la指法奏fa时,第四音孔变成了保留指等。
仅通过以上叙述足可以看出,正确地运用保留指,确实有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技巧的充分发挥,音高的准确控制和乐曲的情感表现。
为使大家了解唢呐指法及其运用,指法的确定和选择,一般是根据乐曲的音域和风格要求,通常是以乐曲的最低音来确定指法,特殊情况亦可采用低於最低音的音或符合地方风格的要求来确定使用的指法。
如《战斗进行曲》,其音域为从小字一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b,据其调式调性,确定为sao的指法;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低音是do,本应采用do 的指法,为了适应地方风格的要求,可采用sao的指法,当然也要考虑到它的音域。
指法的运用与控制半音音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半开半按的指法(实际占开少按多)控制半音,往往多用在稍快和快速的乐曲中;而用唇、气配合控制的半音,往往多在稍慢和慢速乐曲中。
以上讲的多是变化半音的控制方法,自然半音,一般多用唇、气配合控制(包括低控制和高控制〕,也有通过保留指解决的,也有通过半保
留指解决的,如sao的指法奏fa时,mi音孔为保留指,奏si时,
也可半开do音孔(半保留指)。
在升半音(高控制)时,还可采用以唇
为主气为辅的控制方法;降半音(低控制)时,又可采用以气为主唇为辅的控制方法。
当然,这种控制方法并非一概而论,在伴奏和合奏中,一般指控(半开半按,全开全按)多见。
由於乐曲的情感、风格和技巧的不同要求,指法在运用中也是不断变化的(这里是指某一个调子中的指法变化)。
如sao指法中的第六、七、八三个音孔,通过与气的配合控制,都可以分别发出sao的音高,而第八音孔又可以发出la、si、do三个不同的音高;还有用re的指法,mi、fA、sao三个音都可由第八音孔发出,如果第四五六音孔手
指为半保留指时,再加以唇气配合,可以发出一个八度内的几个音,当然这里一般多适用於仿吹慢板中的唱腔。
还有一种特殊的泛音控制方法,由一个音孔发出几个高度不同的音,以sao指法为例,“5”
可发出5512,“6”可发出6623,但一般很少用这种指法,所以也比较难掌握。
如“百鸟朝凤”中的“春鸪鸪”的叫声,均由单开第六孔发音全按作re指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几个不同的音孔,可以发
出同一个音高,一个音孔又可以发出几个不同高度的音。
另外,还有借孔指法,如吹奏河北梆子唱腔时,高音多采用上借孔指法sao指法,do由do的上一孔re发出,re由re的上一孔mi发音(在奉高音时,略开第八音孔,也属於特殊的借孔指法)。
上借孔指法所发出的音,
给人一种轻松明亮之感,而且省力,不过仅适用於慢板唱腔中的摹仿,而且多用於高音区;下借孔指法发出的音(如re指法,sao由fa音
孔发出),有刚劲内在之感适用,於上把位的中音区。
奏山东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时,用re指法,上把位的mi和sa0连用时,可采用高控制方法使,mi音孔发出mi、sa0和sao、mi两个音高,其效果细腻圆滑;而吹奏si、la、sa0三个吾时,又可同时半开do、si、la 三个音孔,采用低控制方法而发音,其效果含蓄诙谐。
由於乐曲情绪的变化和内容的需要,上下把位的同度音,也可随之变化(特别是在同乐句重覆时)。
如re指法①56562321和②56562321,①中的2321用上把位,②中的2321就换用了下把位,这种上下把位交替的手法也属於拍法的变化运用。
运用这种手法,使音色和效果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
指法的变化与高音和超吹高音的音准控制运用也有著特殊的关系。
如sao指法中的“mi、fa、sao三个高音中的mi,有时发音不纯正此时可以将re音孔作为保留指,或者是用mi的泛音指法保留mi 以F的三个音孔的手指,还可采用将第八音孔略开少许(如同西洋管乐打开高音键一样)的方法。
高音fa、sao不易吐奏发音,可采用尽量少开多按的指控方法,再加以手指的速开速按以及顿吐的方法给以配合,一般可以确保这两个音的吐奏果(sao的吐奏难度更大一些,必须有正确的口形和一定的口角力)。
另外,由於用保留指而破坏了旋律的连贯性、流畅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保留指变为发音孔为半保留指(开半按)的方法。
如la指法奏23463432l-时,其中的fa音就由原来的mi音孔保留指变为半开fa音孔而发音。
指法在运用中,必须是有目的有根据地变化运用的,否则将会产生所得其反之效果。
特别吹奏现代创编乐曲,以及伴奏、合奏、重奏乐曲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指法(包括定调指法),切不可随便滥用。
指法和口形,虽然是两个问题,但它们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
尤其是音准控制和音高变化及特殊技巧等,都需要它们两者的密切配合。
如re指法,吹奏超低音(低於指法中最低音)的do时,按住re音孔
发出do音(重降re)。
由於指法发生了变化,口形也随著发生大幅度(双唇放松前伸)的变化,当然气息控制也需要给以相应的配合;相反,在第八音孔mi音上发出sao音时,由於采用了特殊的指法,口形也
随之给以相应(双唇後收拉紧)的配合,这里同样也不能忽略气息控制的协调作用。
《百鸟朝凤》中的各种鸟鸣,由於特殊的音响,需要特殊的技巧,所以必须通过特殊的指法与特殊的口形相配合才能擭得。
以猫头鹰的叫声为例,它需要的口形,既不是双唇後收略包牙尖,也不是双唇放松前伸,而是口角签收,口轮匝肌紧贴牙床,下巴上提,有闭嘴感,双唇呈扁平状态,类似微笑状。
而指法,既不是开某一个音孔,按某一个音孔,也不是全开全按某些音孔,而是多指同起同落略渐开略渐按某些音孔,所有活动的手指基本上不离开杆壁。
又如河北的筲音技巧,虽然是弱音的一种,但由於采用了特殊的口形(上唇
向前触哨片根部,下唇后收触哨启接近哨片部份,上唇用力向上和下唇用力向下,有扩大口腔张嘴感)和特殊的指法(除si开第一二音孔
外,其他各音是用哪个音开哪个音孔的指法)相结合,所以发出的音具有别具一格的特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