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1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教材简介:这次语文园地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
“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忘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
2、了解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成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口语交际,从而整理、写作。
2、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3、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口语交际和宽带网结合进行,课前可以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情况进行分组,做好交际前的准备,同时还要注意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学生就会有话可说。
2、交际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照片进行介绍,也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图片进行介绍,或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
介绍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
3、“我的发现”和“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就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读中观察发现词语中的奥秘并进行词语积累和识字练习。
4、课时建议:宽带网、口语交际、习作可以用四课时进行;其它部分为两课时。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堂适用于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的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课文《植物妈妈变了》,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母爱的伟大。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听说、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父母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师书、PPT、黑板、《语文园地六》教材、扩展阅读材料、图片、小植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主题,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季节变化的图片,引起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都知道季节会变化吗?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怎样感受到季节变化的?2. 给予任务(5分钟)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课文《植物妈妈变了》。
请你们预测一下这篇课文会说到什么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植物妈妈变了》,教师适时示范合理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课文。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最后教师进行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激发感情(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
然后,从课文中提取与母爱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植物妈妈为了孩子付出了哪些努力?与人类母爱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 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植物生长的奇妙现象,例如:茉莉花只在夜晚开放等。
然后,教师发给学生一篇扩展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总结其他植物的特殊生长习性。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整理植物生长的规律和植物的特殊生长习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家花园中的植物,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6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交代任务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语文园地六【课前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认识表“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相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重点】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了解形声字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相想象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教学策略】着重引导学生分类识字,再顺势指导。
写话教学中先让学生积累再动笔,及时点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认识表“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
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教师提问: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设: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设计意图:出示片段,明白本次交流的内容是寻找中心句的问题,为本次交流明确了目的。
】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教师提问: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预设: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课程背景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六课,学习内容为《蝴蝶》、《童年》、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句子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了解蝴蝶的生态习性和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2.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让学生将语言组织成复杂句、并列句、简单句等多种形式。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接触语文,提升语言素养。
学习内容一、引入(约5分钟)目的:通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老师打开教室窗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鼓励学生观察蝴蝶在花间飞舞、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并自由阐述。
二、课堂活动(约35分钟)1. 课文朗读(约10分钟)目的: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蝴蝶》、《童年》两篇课文,培养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 词语学习(约10分钟)目的:通过学习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1.让学生依次学习以下词语,了解其意思并造句。
每个词语的讲解可结合课文内容:•蝴蝶•花间•优美•童年•回忆3. 句型学习(约10分钟)目的:通过学习句型,培养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优美句子。
1.让学生结合课文朗读,划出其中所涉及的复杂句、并列句以及简单句,并了解它们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疏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阅读活动(约5分钟)目的: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讲解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约5分钟)目的: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1.让学生完成《语文园地六》课后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找出中心句及其在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认识表示动物的词语,及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
2.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练习说话,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3.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诗文。
【教学重点】练习说话练习,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感情朗读词语,练习根据提示写话,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2.(课件出示)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3.(课件出示)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3.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1.学会围绕一句话,说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说句子。
学会围绕一句话说一段话。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搜集生字,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拿证去寻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语文园地六的学习,老师想带你们去一座美丽的城堡参观,你们想去吗?但是我们要开启宝箱才能拿到通行证,有信心吗?让我们看看第一个宝箱里藏着什么——二、开启宝箱识生词汉字宝箱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它们带给我们什么礼物?甲骨文中有个字与蛇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头尖身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蛇的头部加上了两点,真像胸前伪装两个大眼睛的眼镜蛇;篆文夸大蛇的头部。
隶化后楷书严重变形,蛇形尽失。
我们熟知的“虫”字字形固定延续下来。
“虫”本义是“蛇”,后来扩大引用,一些无足、无脊椎、体型微小的动物名字里往往会有“虫”字做偏旁。
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生字要和“虫”字交朋友。
(识读生字词)我们来到海底,看看小鱼带来了哪些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配对贴图)邀请学生上台讲述“鱼”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中的“鱼”简直和一条刚钓上来的鱼没什么两样,金文中的鱼形更加清晰,篆文中的鱼尾线条明显,后期将它转化为四个点,随性洒脱的草书将四个点连为一条长横,“鱼”字字形基本确立。
因此,大部分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偏旁。
让我们看看来了哪些鱼朋友?(课件识字、学生汇报)交流介绍鱼字旁的生字(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内容)传授方法,拓展识字:学习上我们要勤学勤思,“鸟”“犬”也是多用于动物名的偏旁,大家可以利用“象形字典”来了解一下它们字形的发展演变。
三、再开宝箱读准确词语宝箱请来的客人是爸爸和双胞胎儿子,他们兴冲冲地来到郊外,那里静悄悄的,只有一只小狗在懒洋洋地睡大觉。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找出中心句及其在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认识表示动物的词语,及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
2.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练习说话,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3.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诗文。
【教学重点】练习说话练习,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感情朗读词语,练习根据提示写话,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照样子写词语。
懒洋洋静悄悄:二、用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写一段话。
1.秋天,田野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2.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果实,果香四溢。
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玩得很有意思。
三、默写《早发白帝城》。
参考答案一、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二、1.秋天,田野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胖嘟嘟的南瓜,紫得发亮的茄子,穿着红绸裙的红萝卜与穿着白礼服的白萝卜,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从地底下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玉米有着灰黑色的胡子,乐的露出了金黄色的大金牙。
整个田野美丽极了。
2.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果实,果香四溢。
苹果绽开了红红的笑脸,又大又黄的梨金灿灿的,石榴露出整齐的牙齿咧开嘴笑了,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果农们也带着丰收喜悦的心情忙着摘果子,把它们整齐地装在箱子里,运到世界各地去。
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玩得很有意思。
看!同学们和车模迷们高兴地跑啊,跳啊,心里多么地欢畅!玩航摸的同学控制着自己心爱的小船,和别的同学一比高低。
玩水火箭的同学也玩得很有劲。
瞧!他们认真的样子,准能把对方打个“落花流水!”三、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中心句:围绕一个句子写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ABB式词语《早发白帝城》【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学习园地,交流了中心句的问题,教学时出示了大量的例文片段,来形象地说明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
下面的教学,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还是古诗的学习,都展示了充足的材料和例文,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地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重难点:1.了解如何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
学习围绕中心句来展开描写的方法。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生字。
积累ABB式词语。
积累、背诵古诗。
3.想象说话,根据提示写话。
课时安排:2课时一、交流平台导语: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文章,从中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习作尝试。
尽管课文的具体内容不相同,但是很多文段都有一个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呢?下面就需要开启你们的“慧眼”啦!1.出示课文片段一。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指名读,自由读。
(2)思考:这个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2.出示课文片段二。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指名读,自由读。
(2)思考:这个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小城的公园更美。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小结。
小结: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4.教师过渡。
出示课外的文段。
这一朵白中透着点儿粉,像是小姑娘脸上的红晕,娇美可爱;那一朵殷红的花瓣上带着一圈白边,又像是小姑娘镶着蕾丝花边的衣裙;还有纯色的,黄色、蓝色、紫色、粉色……,这些花朵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妙处。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思考:这两个文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些花朵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妙处。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5.思考:这些文段有什么特点?明确:(1)段落中有一句话表达了这段的主要意思,其余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像这种类型的句子,我们就叫它一个段落的中心句。
(2)中心句不一定都在段落开头,也有可能在结尾或是中间。
6.讨论:中心句有什么作用?明确:(1)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文章的思路。
(3)写作时,我们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7.学以致用。
观察图画,用一句话概括。
(1)出示天上云朵的图片及句子填空。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示例: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出示果园的图片及句子填空。
果园里,红红的苹果像挂在树上的一个个喜庆的小灯笼,金黄的梨忍不住从树叶间探出头来向人们眨着眼睛,紫红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地悬挂在藤架上随风荡秋千……(示例: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图片,指名说说名称。
显示相应的词语。
蝌k ē蚪d ǒu飞蛾é 螃蟹 鲤l ǐ鱼 鲫j ì鱼 鲨sh ā鱼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3.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小结。
(1)第一行加点的字都是虫字旁,表示该事物都和“虫”有关。
(2)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是鱼字旁,表示该事物都和“鱼”有关。
(3)这些生字都是形声字。
5.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生字。
预设: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学生可做一做生字加减法,巩固认知。
蝌=虫+科 蚪=虫+斗 蛾=虫+我鲤=鱼+里 鲫=鱼+即 鲨=沙+鱼6.练习巩固。
(1)出示图片与打乱顺序的词语,指名学生连线。
(2)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3)单独出示图片及田字格,学生读拼音、书写。
7.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虫:蜘、蛛、蚯、蚓、蚂、蚱、虾、蚁、蚕、蚊、蛭、蜂……鱼:鱿、鲅、鲑、鲈、鳅、鳝、鲳、鲸……其他:停、臂、漂、清……三、词句段运用(一)积累ABB 式词语。
1.出示词语。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3.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点拨明确。
(1)都是ABB式结构。
(2)第一行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行为动作的,第二行的词语都是描写环境的。
5.思考:读这些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6.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7.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8.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写句子。
示例:(1)小猫咪在窗台上懒洋洋地晒太阳。
(2)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写字,只听见笔尖在本子上移动所发出的细细的“沙沙”声。
9.学生试写句子。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0.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评选最受同学喜欢的句子在全班展示交流。
11.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ABB式的词语?表示颜色:红扑扑绿油油蓝莹莹蓝幽幽金灿灿黄澄澄灰蒙蒙白花花黑漆漆表示味道:甜丝丝甜滋滋甜津津酸溜溜酸唧唧臭烘烘苦兮兮香喷喷辣酥酥表示状态:软绵绵胖乎乎硬邦邦圆溜溜沉甸甸毛茸茸光秃秃皱巴巴赤条条(二)围绕中心意思进行表达。
过渡:在“交流平台”中,我们知道了怎么抓住一段话的关键语句,也尝试了用一句话来概括整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现在,我们要围绕给出的一句话来进行表达训练。
1.教师点拨提示课本上的两个开头。
车站的人可真多……预设:车站人“多”,是一种什么情形?从整体上看,是一种什么感觉?具体到每个地方,又是一种什么状况?什么时候人最多?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如果你就在人流当中,你会有什么想法?我喜欢夏天的夜晚……预设:为什么喜欢夏天的夜晚?夏天的夜晚有什么?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做什么事?可以调动自己的感官,从不同方面说一说。
最后还可以抒发一下情感。
2.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4.学生独立完成写句子练习,同桌互改。
四、日积月累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李白的许多古诗了,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
1.出示古诗《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点拨。
(1)读准多音字“朝”“还”“重”。
朝.(zhāo)辞一日还.(huán)万重.(chónɡ)山(2)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朝:早晨,清晨。
辞:告别。
白帝城:在现在的重庆奉节。
江陵:在现在的湖北荆州。
白帝城与江陵都在长江沿岸。
还:回。
4.以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5.出示诗歌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
当年年初,李白受永王李璘案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李白取道四川赶赴贵州,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唐肃宗大赦天下、自己被赦免的消息,李白惊喜交加,随即乘舟向东去江陵。
此诗即李白舟抵江陵时所作。
6.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说说你从诗中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
7.指名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理解“朝辞白帝彩云间”。
预设:“彩云间”意思是说,白帝山地势高耸,从江上仰望矗立其上的白帝城,仿佛耸入云间。
写出了白帝城之高。
诗人此时的观察地点在哪儿?(江上,小船上。
)这是诗人回望白帝城所见的景象。
(2)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
预设:白帝城到江陵真的有一千里吗?并不是,这里是说路途遥远,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在李白的诗中,这种手法经常被用到。
谁知道李白的哪首诗里也是这么写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
)在这首诗中,还有这样的写法吗?(万重山。
)这么远的距离,一天就到了,“千里”与“一日”对比,可见小舟速度之快;船速有多快,表明诗人的心情就有多喜悦。
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诗吗?(3)理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预设:如果你是中途遇赦的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你有何感受?(心情就如同这轻舟一般轻松。
)为何用“轻舟”而不用“小舟”?(既体现了船行轻快,也表现了诗人无比高兴的心情。
)让我们乘上轻舟,和诗人一起去听听两岸的猿声吧。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8.教师说诗意,学生对出相应诗句。
(1)清晨,朝霞满天,诗人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朝辞白帝彩云间)(2)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千里江陵一日还)(3)两岸的猿猴啼声不断,在山水间回荡不绝。
——(两岸猿声啼不住)(4)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轻舟已过万重山)9.指导朗读,读出轻松、愉悦之情。
背诵古诗。
10.拓展积累更多关于祖国山水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眺》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向着目标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