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一.腹泻治疗(1)寒湿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另】肠鸣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警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2)湿热糠: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脱六腑、搓中枢、搓龟尾。

(3)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4)脾虚糠:迁调脾经、迁调大肠、发推三关、摩腹、搓脐、推向七节骨、搓龟尾、揉脊。

【另】肾阳虚者提滋阴经、搓外劳。

消化不良加运内八卦;长糠远不止者提按搓百会。

二.痢疾治疗(1)湿热痢: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脱六腑、清天河水、发推下七节骨、分后阴阳、运内八卦、清肺经、搓天枢。

【另】腹痛甚者加拿肚角。

(2)寒湿痢: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分阴阳、摩腹、按揉足三里。

三.咳嗽化疗(1)寒吐: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冷调侃:清脾胃、清大肠、脱六腑、运内八卦、横位推至板门、发推天柱骨、发推下七节骨。

(3)伤食吐: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四.腹痛化疗(1)寒痛: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2)伤食苦:迁调脾经、清大肠、搓板门、运内八卦、搓中脘、搓天枢、分腹阴阳、拎肚角。

【另】呕吐者提发推天柱骨、横纹推至板门;咳嗽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

(3)虫痛: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

【另】腹痛甚者加按揉脾俞或背俞部压痛点。

(4)阴虚腹痛:迁调脾经、滋阴经、发推三关、搓外劳、搓中脘、搓脐、按搓足三里。

五.疳积治疗(1)积滞受伤脾:迁调脾经、搓板门、发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搓中脘、分腹阴阳、搓天枢、按搓足三里。

(2)气血两亏: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目赤多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加补大肠;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

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

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而以婴幼儿更为常见。

刘开运教授学验俱丰,造诣精深,创立了以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为基础的刘氏小儿推拿手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特别注意以下情况不得使用本方法排除标准:(1)咳嗽伴有高热的患儿;(2)诊断为肺炎或疑似肺炎、过敏性咳嗽、哮喘、肺结核及气管异物患儿等;(3)咳嗽反复发作辨证属内伤咳嗽的患儿;(4)患儿年龄大于5岁,慢性起病(病程大于3周)。

治疗方法:(l)先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各24次;然后揉按迎香穴50次,按揉风池2-3min,拿风池10-20次;最后按总筋,分推手阴阳各24次。

(2)推五经:主清肺经300次,次清心经200次,再清肝经15O次,兼清脾经200次,清后加补100次,略补肾经100次,清大肠100次。

(3)加推三关90次,退六腑30次,揉一窝风100次,掐二扇门3-5次,揉按100次揉外劳宫50次。

(4)推胸:揉擅中50次,分推膻中50次,直推擅中50次,按压肋间3-5遍。

(5)推背:揉肺俞20-30次,分推肩胛骨推“介”字50-100次,擦“八”字直至皮肤发红。

(6)关窍:揉按肩井3-5次,拿肩井3-5次。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哆音消失。

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显效:咳嗽基本消失,听诊干、湿性哆音不明显。

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有效: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腰减少;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解析穴位作用及原理中医学认为风寒侵袭人体,首犯肺卫,营卫失和肺失宣肃,发为咳嗽。

张景岳倡“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认为风邪夹寒者居多。

外感咳嗽,病位在肺多属实证其病机为外邪束表肺失宣肃所致,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为治法。

刘开运系知名小儿推拿专家,毕生致力于推拿临床及教学事业,尤其对小儿推拿有很深的造诣。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下面介绍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1)常用穴位及手法
清补肺3分钟,平肝2 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分阴阳1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天突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

(2)随证配穴
①风寒型咳嗽:配推上三关穴2分钟,顺揉外劳宫2分钟,顺揉膊阳池2分钟。

痰多加揉小横纹1分钟,痰少推四横纹2分钟,头痛揉印堂1分钟,揉太阳穴1分钟。

②风热型咳嗽:配清肺3分钟,清大肠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揉风池2分钟,推大椎2分钟,擦背1分钟,掐合谷1分钟。

头痛重的拿列缺1分钟,揉膊阳池2分钟或用头痛推拿法;头痛如伴有痰多而喉鸣和大便不调的加清补脾,揉足三里1分钟。

③过敏性咳嗽,像这个情况可以用健敏舒,一种益生菌,针对小儿过敏体质的。

④痰热咳嗽:配推六腑3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清小肠1分钟。

⑤痰湿咳嗽:配顺运八卦3分钟,补脾3分钟,合阴阳1分钟,清胃1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清小肠2分钟。

⑥气虚咳嗽:配补脾2分钟,补肺2分钟,揉二马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顺运八卦2分钟,合阴阳1分钟。

小儿推拿:外感咳嗽

小儿推拿:外感咳嗽

小儿推拿说:外感咳嗽外感咳嗽,肺为娇脏,职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居脏腑之上,外感邪气,首当犯肺。

当风寒或风热外侵,邪束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痰液滋生;或感受燥气,气道干燥,咽喉不利,肺津受灼,痰涎粘结,均可引起咳嗽。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一年四季皆可发病,而冬春季节尤为多见,中医学认为,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别。

临床变现外感咳嗽常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稀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口渴,咽痛,发热,苔薄黄,脉浮数。

推拿治疗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腧,分推肩胛骨。

方义: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清肺经,揉乳旁,揉乳根,揉肺腧,分推肩胛骨宣肺止咳化痰。

手法一: 推攒竹(天门)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线状)操作:推攒竹,两拇指自下向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精神不振,惊惕不安。

手法二: 推坎宫定位: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线状)操作:推坎宫,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手法三: 揉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操作:揉太阳,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牙痛,三叉神经痛。

手法四: 清肺经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推法为主,取左手,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动200~400次手法五: 运内八卦定位:手掌面,以手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线)操作: 运内八卦,用中指或拇指掐运,顺时针方向,运100-300次主治: 胸闷,纳呆,痰喘咳嗽,腹胀,呕吐等手法六: 推揉膻中定位: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咳嗽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手法教程,希望能帮助您缓解小孩的咳嗽症状。

1. 温热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搓热,然后分别放在小儿的背部上部和下部的肺俞穴上,向下推拿至腰部。

每个穴位按压约3~5
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咳嗽。

2. 捻揉推拿法:用双手捏住小儿的肩部,轻轻旋转肩膀进行捻揉。

然后,用掌心在小儿的胸部两侧交替推拿,以刺激胸部的穴位。

每个穴位按压5~10秒钟,重复数次。

此法可缓解胸部
痰湿堵塞引起的咳嗽。

3. 轻拍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拍打小儿的背部,从上往下分别在左右两侧拍打。

每个部位拍打约1~2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刺激小儿的肺部,促进咳嗽痰液的排出。

4. 指压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手掌中心,即“劳宫穴”,每次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缓解肺热引
起的咳嗽。

5. 足底反射区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足底后跟部位,即肺反射区,每个区域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
有助于促进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缓解咳嗽。

请注意,如果小儿持续咳嗽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以上手法应由专业人士指导或协助进行。

小儿推拿咳嗽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咳嗽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咳嗽治疗方法很多小孩出现过咳嗽的症状,当然引起咳嗽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感冒出现的咳嗽,出现咳嗽的情况下怎么治疗才有效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小儿推拿咳嗽。

治疗方法:(1)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伴有呼吸困难时,可能有异物堵住了气管,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铅笔套、药丸、钮扣、硬币、糖果等。

如果能够立刻发现,采取急救措施取出来还好,如果一直没有发现有异物卡在气道就十分危险了。

(2)发高烧、咳嗽、喘鸣伴呼吸困难时,需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3)小孩子很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这是肺炎的一种,这时孩子脸色不好,常会发紫,或有呼吸增快、抬肩呼吸,加上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种情况也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家长可以先观察,不必急于送医院的咳嗽(1)虽有咳嗽、发烧,但是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体炎。

(2)感冒、发烧后一直咳嗽。

(3)咳嗽、痰多,但不发热,精神好。

(4)只发生在清晨的咳嗽。

(5)紧张时或运动后会轻微咳嗽。

以上5种咳嗽,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先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因为咳嗽有外感和内热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3.观察舌苔是分辨咳嗽的好方法(1)如果舌苔是白的,说明孩子寒重。

咳嗽的痰也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等症状,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

(2)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并有咽痛,这时则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另外,由于内热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多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风寒咳嗽的食疗法(1)用生姜、红糖、大蒜一起煮水,治风寒感冒伴随的咳嗽。

孩子患风寒感冒时,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以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的大蒜一起煮,要小火煮10分钟,把蒜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冰糖水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

小儿咳嗽有绝招,推拿手法图解来分享!

小儿咳嗽有绝招,推拿手法图解来分享!

小儿咳嗽有绝招,推拿手法图解来分享!外感之咳,实中亦有虚,宜寓攻于补;内伤之咳,虚中或夹实,宜补水兼清。

--------《会心录》咳嗽者,必责之肺,而治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专在脾,而反归重于肾。

--------清张石顽《张氏医通》咳嗽是机体对抗侵入的病邪进行的保护反应。

中医认为当风、寒、暑、湿、燥等外邪侵入人体的时候,导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孩子就会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效果明显,具体小儿咳嗽推拿按摩手法图解如下:一、顺推内八卦1、位置:八卦穴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

2、手法:给宝宝做推拿,力道要适中,在宝宝手掌心中有一个八卦穴,用食指在宝宝掌心位置为圆心,再顺时针推拿一圈,这样就叫做顺推内八卦,每次推拿一百次,一天两次。

3、功效:可帮助缓解宝宝咳嗽。

二、清肝经、位置:肝经位于食指正面最后一关节上。

2、手法:用大拇指顺着宝宝的食指指尖往手掌方向推拿,力道要适中,大约推拿100次,每天推拿两次。

3、功效:可有效治疗咳嗽。

三、推天河水1、位置:在宝宝手腕内侧向手肘方向,呈一直线的经络,这就是天河水。

2、手法:用食指与中指顺着手腕处,直线向上推拿,就叫做推天河水,推拿这经络100次。

3、功效:可有效治疗宝宝咳嗽。

四、清肺经1、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指尖处。

2、手法:用大拇指在宝宝的无名指指尖处开始,往手掌方向顺直线推拿100次。

3、功效:可以帮助宝宝疏通经络,能有效治疗咳嗽,效果非常的明显。

五、清胃经1、位置:胃经位于大拇指正面的第一关节。

2、手法:用拇指在宝宝拇指的第一节处向手掌内推拿100次,就叫做清胃经。

3、功效:宝宝咳嗽,会引起食欲降低,清清胃经,可帮助消化,提高宝宝食欲,并能帮助治疗咳嗽。

六、小儿咳嗽推拿的注意事项1、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等方式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来改善宝宝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理疗方法。

2、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宝宝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咳嗽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咳嗽

咳嗽,西医理论认为其只是一种临床症状。

但在中医理论体系来说,咳嗽既是382019.10 No.29清天河水(图1):用食指及中指自手腕正中(总筋穴)向手肘正中(洪池穴,又称曲泽)方向推。

取天河水(图1):用食指及中指自手肘正中(洪池穴)向手腕正中(总筋穴)方向推。

平肝(图2):位于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属线型穴位。

自指根推向指尖为平肝(亦称清肝)。

清肺(图2):位于掌侧无名指指根至指端处。

推法为主。

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以旋推或反向直推为补,称补肺经。

清脾胃(图2):沿拇指桡侧缘,自腕横纹向拇指方向推。

清小肠(图2):小指尺侧面自指根推向指端,又称利小肠或推小肠。

运土入水(图2):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

运水入土(图2):自小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拇指根。

运内八卦(图2):内八卦为以手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

运外八卦(图3):位于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正捏脊(图4):患儿伏卧在床,脱去上衣,露出整个背部,力求卧平卧正。

捏脊时自尾骨的凹陷处(龟尾,又称长强穴)起,一直向上捏至颈部。

肺俞(图4):为肺的背俞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7颈椎,再向下数至第3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穴所在。

名词解释>>>(发稿编辑:李瑞枫)图 1图 2图 3图 4手掌部穴位前臂部穴位手背部穴位背部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外感咳嗽的症状与分类
外感咳嗽分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两大类。

外感咳嗽因为致病的气候因素不同,而表现为多种证型,而且常伴随异常气候因素造成的各种感冒症状,普通患者往往无从分辨。

首先注意咳痰的颜色、质地,这是辨别咳嗽证型的首要区别症候之一。

(一)风寒咳嗽
为风寒侵袭肌表,肺气失于宣降而引起。

症见咳嗽痰稀,咽痒,说话声重,并伴有头痛,鼻塞不通,流清涕,或发热,怕冷,无汗等风寒感冒症状。

痰稀薄色白,咽痒,咳嗽声重有力;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恶寒(怕冷),无汗,骨节酸楚,头痛,发热较轻等风寒感冒症状,舌苔薄白。

治宜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二)风热咳嗽咳
为风热犯肺,热灼津液,肺失清肃而引起。

症见咳嗽痰稠,咽干疼痛,口渴,并伴有头痛,头晕、恶风、身热等风热感冒症状。

痰黄白而稠,咳而不爽,口干咽痛;有时可见汗出,怕风或微怕冷,头痛发热等症,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肃肺止嗽。

(三)肺(痰)热咳嗽
可见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喉肿痛;或胸痛、咳吐脓腥血痰,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少,甚则高热且呼吸气促;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四)肺燥咳嗽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喉痒、干痛,口鼻发干,声音嘶哑,舌干而少津液;初起可伴有稍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等感冒表证,舌尖红,脉细数。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肺经。

2、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肝经。

3、脾经位于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的位置。

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

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用拇指端按兑、坤、离、巽等,依次推运一周,称逆运内八卦。

5、擦肩背部及胸部,用全掌横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热为度。

6、搓摩胁肋,从两腋下快搓慢移至天枢穴下。

7、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

用拇指端按揉。

8、捏脊,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沿脊柱两旁,由龟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的相关内容了,在推拿的同时,小编也建议家长们给小孩喂服一些相关的治疗药物,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的治愈小儿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