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这些建筑设计行业的潜规则太可怕

合集下载

可怕的建筑设计行业潜规则

可怕的建筑设计行业潜规则

可怕的建筑设计行业潜规则在6、7月份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建筑设计行业普遍焦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回款,二是如何更加积极地开拓市场。

旧账没法翻建筑设计行业里边,一些“著名”开发商的欠款数额,其实是个公开的秘密,某龙头房企拖欠的设计费用分别高达上千万,设计公司还非常努力地在 2014年从这家房企收回了2000余万元设计款,按照某位高管的说法,算是把历史遗留问题集中解决了一下,“否则双方合作将是狂风骤雨,双方的职业经理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旧账基本上没法翻,每家设计公司都差不多。

”,“你说你停止服务,不在图纸上盖章吧,可是人家老板都跑来亲自说情了,老板把自己的两套别墅都已经抵押了,等着开盘回笼资金。

多年的合作客户,都成老朋友了,又承诺说一开盘就首先支付设计费,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你能不给盖章吗?”默认的行业潜规则拖欠设计费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

无论是房地产最红火的09年,亦或是不景气的当下,受制于甲方公司的“欠款”让房地产链条上的食肉者腹背受困。

“哎,给你们的付款计划都已经做好了,但是工地上农民工闹事,必须先把这个按下去,所以资金又被划走了。

”“下个月要拍的那块地,我们老板都跟了两年了,拿地方案也是你们公司做的。

”“8月份我们项目要开盘,欠你们的100万设计费,开完盘就打款!”……在大多数建筑设计公司眼中,一年内能回款属行业正常规律,而目前回款时间正成倍延长。

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设计公司不得不面临很多企业倒闭或项目转让的现实,这种项目的收款风险将非常大,“极有可能拖成赖账”,设计公司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卡人家不盖章,人家开不了盘,资金链断裂,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在利益面前,无论设计,施工,监理,广告公司,媒体,中介,机构等等,谁都不愿主动放弃口中的蛋糕。

管它房子还是汇票,拿到手再说“脸皮厚一点,常去开发商那儿哭穷还是有效果的。

”上海某位老总分享了他的经验。

某政府项目去年因天府新区领导班子换人,余款无人认账。

设计师们不得不知的逆天室内设计“潜规则”

设计师们不得不知的逆天室内设计“潜规则”

设计师们不得不知的逆天室内设计“潜规则”“潜规则”一词,贬义强于褒义,但是此处室内设计的潜规则,未必就是指贬义了,只是想借助“潜规则”这个词,从另一种视角来认识、分析室内设计的发展,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不断上涨的房价上可以看出,我国室内设计与装修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潜在的能量也十分可观。

城市化的发展和进程、新型城镇的兴起等都给室内设计和装修行业带来勃勃生机。

反观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的升级,从满足生活条件到追求生活质量,使得室内装修周期提高到5~7年,也给室内设计和装修打了一针镇定剂。

也就是说,室内装修设计的热度不会轻易的消散。

发展归发展,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是不可忽略的,暂且称为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潜规则”吧!这个“潜规则”有哪些呢?潜规则一:幸福感从解决温饱到奔小康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们的幸福感观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变化。

解决温饱的阶段,幸福感就是简单的吃饱穿暖,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也就满足了幸福了。

而现在这个消费时代,幸福感更多的表现在追求和享受上,追求的是个人价值,享受的是追求的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个过程就是物质化特征和精神化特征的体现。

不管是传统观念的幸福感,还是现在消费时代的幸福感,他们都是需要被表达的,室内设计和装修上如何表达这种幸福感呢?是否可以把这种幸福感的改变和过渡表现出来呢?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室内设计和装修向前走了一大步。

潜规则二:福利福利是个复杂的社会话问题,似乎跟室内设计和装修无关,这里对福利的讨论,并不是要分析福利本身的问题,而是想了解当前福利变化对室内设计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论社会形态是否相同,福利都是人民向往的,也正是福利通过它扮演的“人人平等”的角色,满足人们的的心理需求。

而这种需求,体现了人们在物质与财富面前的人人平等,消除等级制度的隔阂和产生的矛盾。

不得不说,福利是消费社会物质极大丰盛的重要推动力,催生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平等的渴望。

这表现在室内设计和装修上,就是人们对于某些“物”(材料或风格)的共同需求,这种需求未必是必要的,但是却是一种满足。

建筑工程施工潜规则

建筑工程施工潜规则

建筑工程施工潜规则一、引言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专业技术和工种协同作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潜规则。

潜规则是一种默契的约定,它不在正式规章制度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潜规则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进度,还关系到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的合作关系。

因此,了解并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的潜规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和顺利完成工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施工经验,系统性地总结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潜规则,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所启发和指导。

二、建筑工程施工潜规则的分类及特点依据其性质和主要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的潜规则可分为技术潜规则和管理潜规则。

1.技术潜规则技术潜规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形成的、不在正式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的技术技巧和工艺方法。

这些技术潜规则通常是通过施工人员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出来的,其中蕴含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诀窍。

技术潜规则的特点主要有:一是经验性强,这些规则往往是由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二是实用性强,这些规则都是在实际工程中经过测试验证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三是隐性强,技术潜规则通常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施工人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领悟和掌握。

2.管理潜规则管理潜规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形成的、不在正式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的施工管理方法和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了施工组织、人员管理、工程资料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施工单位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管理潜规则的特点主要有:一是灵活性强,这些规则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逐渐形成的,与具体项目和人员有关;二是隐性强,管理潜规则通常不在正式管理制度中被提及,需要由施工单位内部进行传承和培训;三是适应性强,这些规则较为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变通。

三、建筑工程施工潜规则的内容和影响1. 技术潜规则的内容和影响(1)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的隐性指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往往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来掌握。

建筑师被骗方案

建筑师被骗方案

建筑师被骗方案建筑师是为人们的居住和办公环境提供设计和规划建筑物的专业人员。

然而,在建筑行业中,也存在着一些骗局和欺诈行为,给建筑师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就建筑师被骗的一些常见方案进行描述和分析。

首先,建筑师被要求进行设计前付款的骗局。

一些不良商家或个人可能会以委托设计的名义联系建筑师,并在付款前请求设计师提供一定比例的设计费。

然而,一旦设计师支付了费用,这些骗子就会消失,不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工作。

建筑师应该提高警惕,确保委托方的身份和真实性,避免提前支付设计费用,或者至少要求签订正式合同。

其次,建筑师可能会面临施工过程中的造假骗局。

一些承包商或业主可能会要求设计师提供虚假的项目文件,以获得审批或贷款等方面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会面临道德和法律上的困境。

建筑师应该坚守专业操守,并与相关方进行明确的沟通,拒绝提供虚假文件,并报告相关的欺诈行为。

此外,建筑师还可能会面临行业内的竞标投标欺诈。

在一些项目招标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与建筑师合谋,提前安排好中标的结果,以获取非法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损害了建筑行业的声誉。

建筑师应该保持高度诚信,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竞标欺诈,并向相关机构举报此类行为。

最后,建筑师还可能受到盗窃设计成果的欺诈。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盗取建筑师的设计成果,然后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出售或使用。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建筑师知识产权的侵犯,也损害了建筑师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建筑师应该加强数据安全措施,避免设计成果被盗窃,如加密电子文件和限制访问权限等方式。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设计成果被盗窃,建筑师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建筑师在行业内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避免被骗。

不仅要提高对不法分子的辨识能力,同时要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义务,及时举报任何涉及欺诈行为的事实,以维护自己和整个行业的利益。

透视建筑领域潜规则

透视建筑领域潜规则

透视建筑领域潜规则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领域涉及的资金量庞大,特别是一些国家专项资金建设的大型工程和财政拨款建设的市政工程,资金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

对这块"肥肉",一些垂涎欲滴的人总会用尽招数啃上一口。

关键词:建筑领域潜规则工程转包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防止、避免工程建设和大宗货品采购中滋生腐败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部法律,在现实中却让许多发包人、承包人钻了空子,以致绝大多数项目工程,不经意间被“潜规则”了。

我们国家一些大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建设单位,若将行政部门比喻为“老子”的话,建设单位即为“儿子”,“老子”向上争取而来的项目建设,无论怎么招投标,一般都会落到“儿子”手中。

为什么呢?以“密”制胜。

一些标的比较大、上级有规定、暗箱操作难、必须要在网上公布的招投标项目,操作者迫不得已要面对众多竞标、投标者。

这个时候,“老子”即发包方为了让“儿子”能顺利中标,一般都采用“谁的标的最接近标底谁就中标”的游戏规则。

试想,“儿子”能不知道“老子”外包的工程项目标底吗?“剿杀”对手。

这类招投标工程项目,大都是国资项目,标的高,油水大,施工易,惟一不利的就是行业内竞争较激烈。

这时,“老子”为了让“儿子”中标,就会千方百计找其他投标单位的差错,让这些单位的投标自动成为废标,以便为“儿子”中标铺平道路。

“轮流坐庄”。

一般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原则上不得少于三家。

如今一些大的行业系统,下属单位都有具有招投标权的公司,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堂兄弟”。

这些公司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司热的产物,如今许多“儿子”公司虽然与“老子”脱钩了,但上下级关系还在,“儿子”还要依附“老子”挣钱生存,“老子”还需要通过“儿子”搞点福利、发点奖金什么的。

建筑行业的那些潜规则,你知道几个

建筑行业的那些潜规则,你知道几个
行贿列入建筑成本
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商业贿赂案件中,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就占了四分之一。在江西某地,由于工程建设利润高,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为获取工程,将工程造价的5%至10%列入“公关费”预算用于行贿,成为当地建筑行业的潜规则甚至公开的秘密。
利用招投标直接行贿
希望中标的建筑企业为达到目的,先贿赂好发包方,再通过假围标一举中标。 假围标通常是这样运作的:内定中标的企业事先早已经把甲方,也就是发包方关键人物搞定,这是所有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行贿的力度通常视项目预算总额的大小和发包方付款的稳妥程度而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工程最受欢迎——因为这些项目基本不会出现垫资和拖欠的事情,而且油水相当大。对这类项目,建筑企业的公关力度会非常大,有的项目甚至会一盯几年,光前期公关费就得花上百万元。当然,一般建筑企业都有这笔固定开销。
“拖欠农民工工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垫资承包规则上。”一位房地产专业人士说。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垫资承包逐渐成为建筑市场司空见惯、约定俗成的“行规”。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施工单位不垫资就没有工程可接,许多开发商还附加其他“霸王条款”,建筑商与开发商之间的地位和责任非常不对称。即使被欠款,施工单位往往也不敢打官司,因为这样不仅时间长、成本高,还会影响以后的业务。
层层打点费换回工程款
不少施工企业或材料设备供应商,为了尽快结算工程款和材料设备款,向欠款业主行贿,美其名曰“以小钱换回大钱”。
但其实,在工程结算过程中,施工企业或材料设备供应商付出去的远不止是“小钱”。结算工程款需要从监理和业主手上层层过关。首先,要过现场监理和监理组长关;其次,要经过驻地监理办的工程部、分管领导、主管领导;第四,要经过建设单位(或业主)的工程部、合同部、财务部、分管领导、主管领导。从经过的环节看,这种设计是严谨科学的,它对加强工程质量、投资总额控制和监管,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在一些建筑企业看来,要经过有些建设单位和监理设置的部门或环节,每攀登一次或一个环节,建筑企业都得大出血,否则,就难以迈过这一道道坎儿。

建筑工程的猫腻

建筑工程的猫腻

建筑工程的猫腻
建筑工程行业存在一些不光彩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猫腻:
1. 暗箱操作:有些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师会与相关部门勾结,将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审批程序隐瞒或者拖延,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2. 使用劣质材料:为了降低成本或者获取更高利润,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会使用劣质的材料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 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偷工减料,降低施工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4. 恶意变更设计方案:在建设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师可能会恶意变更设计方案,以获取额外的费用。

5. 虚假报价: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在投标时报出低于实际成本的价格,吸引业主选择他们,然后通过变更设计方案或者增加额外费用来抵消成本差距。

6. 串通投标: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会与其他竞争对手串通,互相协商投标方案,从而操纵价格,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7. 不合理变更工程量:有些建筑工程企业会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变更工程量,以获取额外费用。

8. 违规施工: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可能会违反施工规范和安全操
作要求,忽视施工安全,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些猫腻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存在,对于业主和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和形象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行业自律,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建筑业的十大内幕

建筑业的十大内幕

建筑业的十大内幕1、施工单位实际要使用的是价钱低,而且小厂家钢筋。

他们就在送检的工程中,用质量良好的钢筋去掉包那些质量较低钢筋(PS:现在这种情况不多,因为钢筋便宜,国有企业不会偷工减料,因为不值得)。

2、做基础时,关键把垫层标高抬高,垫层浇注厚度不变,这样就省掉基础底板标号较高的混凝土(PS:一般都很少,除非面积巨大)。

3、某个工程,用到一种进口夹丝玻璃,但设计方信息不灵,这种产品出了替代品,原产口已不生产了,承包商在投标时报低价,到实施时由于没货不得不变更,这下好了得按实结算。

(PS:这条一般不会,除非业主做了个目前世面少见的东西样式差不多);还有些工程,有经验的承包商逼追建设单位做变更,这样可以补偿费用是高级手段(PS:这种有可能就是真的需要变更,因为人不是万能的会有些适当变化);指望蒙建设单位和监理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也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PS:这个一般是施工单位常用手法,只能多看多了解这10条了)。

4、工地上有没有砼试块掉包现象,不少工地上有的,承包商是在监理眼皮底下做了试块,但到标养室用开小灶的替换了。

(PS:应对措施:在做试块时,在试模底下用好的纸打印一个小标签,签名盖单,随试块一起做进去,不但掉包做不到,事后想加石子和水泥都不行了,重新捣固小标签要损坏的。

在砼终凝前放在监理室,终凝后就返还施工单位,办公室放的试块不多也不当心施工单位做假了,也不会因施工单位责怪监理对于他们试块照顾不周,至使强度降低了)。

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设工程之家5、曾经有过打混凝土地坪,各方在检查过后,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前再抽掉一部分钢筋(PS:较少,因为钢材不值钱)。

6、现在要去送检的试块,施工单位大都是自己定做,把试块都做的合格,可在施工时就会作假了,多放沙石,少放水泥,这就不能保证质量。

还有现在的质检部门很多都不负责任,施工单位把试块放在那就好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做实验呢(PS:这种情况是有,因为现在是责任终身制,很少有人会去做这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塞!这些建筑设计行业的潜规则太可怕
在6、7月份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建筑设计行业普遍焦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回款,二是如何更加积极地开拓市场。

旧账没法翻
建筑设计行业里边,一些“著名”开发商的欠款数额,其实是个公开的秘密,某龙头房企拖欠的设计费用分别高达上千万,设计公司还非常努力地在20XX年从这家房企收回了20XX余万元设计款,按照某位高管的说法,算是把历史遗留问题集中解决了一下,“否则双方合作将是狂风骤雨,双方的职业经理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旧账基本上没法翻,每家设计公司都差不多。

”,“你说你停止服务,不在图纸上盖章吧,可是人家老板都跑来亲自说情了,老板把自己的两套别墅都已经抵押了,等着开盘回笼资金。

多年的合作客户,都成老朋友了,又承诺说一开盘就首先支付设计费,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你能不给盖章吗?”
默认的行业潜规则
拖欠设计费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

无论是房地产最红火的09年,亦或是不景气的当下,受制于甲方公司的“欠款”让房地产链条上的食肉者腹背受困。

“哎,给你们的付款计划都已经做好了,但是工地上农民工闹事,必须先把这个按下去,所以资金又被划走了。


“下个月要拍的那块地,我们老板都跟了两年了,拿地方案也是你们公司做的。


“8月份我们项目要开盘,欠你们的100万设计费,开完盘就打款!”
……
在大多数建筑设计公司眼中,一年内能回款属行业正常规律,而目前回款时间正成倍延长。

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设计公司不得不面临很多企业倒闭或项目转让的现实,这种项目的收款风险将非常大,“极有可能拖成赖账”,设计公司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卡人家不盖章,人家开不了盘,资金链断裂,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在利益面前,无论设计,施工,监理,广告公司,媒体,中介,机构等等,谁都不愿主动放弃口中的蛋糕。

管它房子还是汇票,拿到手再说
“脸皮厚一点,常去开发商那儿哭穷还是有效果的。

”上海某位老总分享了他的经验。

某政府项目去年因天府新区领导班子换人,余款无人认账。

最终只能通过走司法程序,由法院来裁定付给你多少。

但这仅仅是过程麻烦了些,“至少还是收到了嘛。


“如果开发商实在是付不出款,收两套房子回来也行吧!虽说现在房子拿在手里不好卖出去,但是毕竟人家跟你算的价格很低,差不多销售价格的60%,而且有一次免费产权更名的机会。

”被开发商宣告破产、项目转手等等情况搞得心理特别脆弱的设计公司,已经不再指望欠款都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收回来了。

“我们今年已经收了1000多万的商业承兑汇票。

”某一线建筑设计公司老总有些哭笑不得,“要是放在两年前,我们公司根本不会接收银行汇票,更不要说商业承兑汇票了,但是从去年开始,从银行汇票到6个月才能兑付的商业承兑汇票,我们都认。


一位设计公司高管坦言,今年能明显感受到开发商是们的资金压力比以往大,“去年我们对今年的情况估计得有些乐观了,春节之后,3月份收款情况都还不错,但4、5月份,一些从不拖款的开发商都出现了拖款的状况。

像一些央企地产公司,在20XX年前都是让供应商很放心的,只是付款流程会长一些,但今年也有走完流程仍拖款的情况。

”而民营
房企,从20XX年开始,在给付设计费上就已经不那么“守时”了。

设计费还有下降空间,但无底线的竞争太可怕
一想到上周飞掉的单子,成都某设计公司总经理心里就不是滋味。

“我们是被低价PK掉的”,这种无底线的恶性竞争让他十分头疼。

“我感觉成都的设计费正在向重庆看齐!”重庆建设设计行业现在的费用水平大约是10-13元/平方米,从方案到施工到最后的竣工交付全部做完。

血腥的“价格战”,已经让市场上一些中、大型设计公司非常无语。

“某高端项目,设计费只给到了元/平方米!”一位设计公司老总在得知这个结果时大吃一惊,参与这个项目竞标的知名设计公司,最终以低价取胜。

同样在四川泸州,一个60万方的项目,施工图被北京来的某设计公司压到几块钱一平方米。

有建筑设计公司老总直言:“猛砍对他没什么好处。

我可以调动不同的资源去做,以前10个人做,现在是5个人做,还是刚毕业的去。

为什么?不然我们就没有利润,给不起人工!”
充分的市场竞争本身并不是坏事。

从方案到设计图、施
工图全过程,单价只需10块多一点。

下半年设计公司的合同储备都不够
20XX年春节后,几乎所有建筑设计公司已达成共识——“项目不好接”。

成都市场上领头的建筑设计公司近5年来最强烈地感受到,公司下半年的合同储备量不够了。

“开发商以前是快推盘,现在开发商推盘速度降低了”,能跟踪的项目越来越少。

二线的建筑设计公司从去年5月以后,合同签订量便开始下滑,“现在消化的合同大多是去年、甚至前年签的存量”。

“上半年业绩还有缺口,”,包括华东设计院、西北设计院、中南设计院等在内的国企单位,今年业务下滑比例预计都将达15%—30%。

西南院今年已开始主动接触“恒大”、“蓝光”等这些以往不愿理睬的民企,显然“他们的某些所业务饱和度不够”。

锁定一线房企,已成为建筑设计公司的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