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20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信.

合集下载

逆向选择知识讲解

逆向选择知识讲解
同样的情况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劣才驱逐良 才。这正是“分不出好歹”的经济学。
逆向选择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good money out of circulation)是经济学 中的一个古老原理,这种经济现象又称“格 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最初由16 世纪的英国铸造局长格雷欣发现的,说的是 铸币流通时代,成色不良的铸币(金币或银 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一样流通, 久而久之良币会逐渐退出流通,转为收藏, 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币——劣 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
%
柠檬货III:买方对汽车的评价高于卖方
假定卖方对汽车的评价等于质量θ,但买方的 评价比质量高出20%,并且买方数目多于 卖方。交易发生时的支付为:
π买方=1.2θ-P,π卖方=P-θ 由于买方的评价高于汽车本身的质量,因此,
买方的需求曲线斜率将不再是1而是1.2, 而卖方的评价与柠檬货II中相同,因此,卖 方的供给曲线与柠檬货II相同。
柠檬货I:博弈树
接受
提供价格P
好车 B1
S1
0.5
拒绝
N
0.5 柠檬货
B2
接受 提供价格P S2
拒绝
(6000-P,P-6000) (0,0) (2000-P,P-2000) (0,0)
柠檬货II:偏好相同,卖方类型连续
假定质量类型在2000与6000之间均匀分布,平均 质量为 % 4000,该数值等于当所有汽车都在市 场上时买方将支付的价格。
在柠檬货III中,假定买方数目多于卖方,结果是 由卖方获取生产者剩余。此时市场出清。如果 卖方多于买方,那么在3000元时,不是所有 的潜在卖方都能够找到买方,均衡价格将下降。 买方最喜欢的价格质量组合是(2000,2000), 因为如果θ=2000的卖者足够多,买方就可以 对其中高于2000的好车只支付P=2000元,因 而消费者将有剩余。

经济学研究生第六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件

经济学研究生第六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件

案例分析2 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一)
局中人1
L
M
R
U 局中人2
D
2,3 1,1
0,2 2,7
3,4 4,5
案例分析3 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二)
局中人1
L
M
R
U
局中人2 M
4,3 2,1
5,1 8,4
6,2 3,6
D
3,0
9,6
2,8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一) ——纯策略
3.纳什均衡
定义:指一策略组合有以下特性:当局中人持此策略后, 任一局中人均无诱因偏离这一均衡; s有立*=局。(s中1*人,…而,sn言*),=(suii*(,ssi-*i*,s)-是i*)一 纳ui (什si’均,s-i衡*)对,所当有且s仅i’当S对i 均所成
完美信息:2能区分1 是选择了L还是S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 ——序贯博弈
2.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定义:在一个扩展型对策中,如果一个对策由它的一 个决策结及其所有后续结构成,并满足(1)起始结是 一个单结的信息结;(2)子对策保留了原对策的所有 结构,则称它为原对策的一个子对策(子博弈)。
定义:在对策G中,如果s*=(s1,…,sn)是G的一个纳什均 衡,并且对所有可能的子对策而言仍是一个纳什均衡, 则称s*=(s1,…,sn)为一个子对策精炼纳什均衡。 可采用逆推法来求解,见案例7。
支付 男方
女方
q
芭蕾
1-q
足球
p 芭蕾
1,2 0,0
1-p 足球
0,0 2,1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 ——序贯博弈
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般以扩展型式来表示:G=(N,H,P,I,U),包括5要素: (1)局中人N; (2)历史H:博弈树是一个多环节与枝干的集合,从单一

第一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第一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泽尔腾(Selten,1965)——提出精练子博弈纳什均衡概念,并把这一概念引 入到了动态分析之中
海萨尼(J.Harsnyi,1967~1968)——提出贝叶斯纳什均衡概念,并把这一 概念引入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研究
泽尔腾(Selten ,1975),克瑞普斯(Kreps,1982)和威尔森(Wilson, 1982)。
3.2001年度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 ,1940~)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1943~)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1942~)
4.2005年度 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1930~)、 托玛斯·谢林 (Thomas C.Schelling,1921~)
•齐
•上马
•中马
•下马
•∨
•∧
•∧
•田
•下马
•上马
•中马
•田忌将军胜二负一赢一千斤铜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第二节 博弈论的创立与发展
2.博弈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前)。利益冲突的研究是分散和初步的、带有 很大程度的随意性。 孙 子 兵 法 : 古 诺 (Cournot,1883)— 古 诺 的 “ 双 寡 头 垄 断 ” 模 型 ; 艾 奇 沃 思 (F.Y.Edgeworth , 1925)——“ 双 寡 头 等 分 市 场 ” ; 霍 特 林 (H.Hotelling , 1929)——产品差异而引起的“价格竞争”模型;斯塔克尔伯格(H.V.Stackelberg, 1934)——“ 领 导 —— 跟 随 (leader—follower)” 模 型 ; 斯 威 齐 (P.M.Sweezy , 1939)——“折弯的需求曲线(Kinky Demand Curve)”模型等等。 第二阶段:创立期(20世纪40年代)。博弈论首次系统地被引入经济学。 1944年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 Stlern)合作出版了 《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从而奠定了合作博弈的理论与方法。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7.4
道德风险
成功将会获得20万元 工资
成功 平均销售 概率 收入
低质量 工作 表现 高质量 工作 表现 60% 12万元
平均利 润
7万元
5万元
80%
16万元
7万元
9万元
在成功和不成功的情况下支付不同 的报酬,让程序员意识到高质量的工作 表现符合自己的利益。
三、斯宾塞的教育信号
如果求职者表面看起来都一样,雇 主如何区分呢?逆向选择? 雇主可以通过求职者接受教育程度 的高低把他们区分开来,并支付不同的 工资。 既然高学历和高工资相挂钩,那为 什么不是所有的求职者都通过智力投资 来获得更高的工资呢?
四、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 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 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 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柠檬市场
所谓“柠檬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买方 不知道卖方的产品的真实质量,只愿按该市场产 品质量的平均水平出价;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 水平的卖方只得退出市场,使得该市场所有产品 的平均质量下降,买方则相应调低其出价;拥有 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不断地退出,买方的出价不 断地调低,如此循环往复,该市场最终有可能沦 为充斥着“柠檬”的“柠檬市场”(“柠檬”一 词在美国俚语中指称“次品”或“不中用的东 西”)。
柠檬货II:相同偏好
P 6000 4000 2000 2000 4000 6000
供给 ( P)
需求P( )

柠檬货III:买方对汽车的评价高于卖方
假定卖方对汽车的评价等于质量θ,但买方 的评价比质量高出20%,并且买方数目多 于卖方。交易发生时的支付为: π买方=1.2θ-P,π卖方=P-θ 由于买方的评价高于汽车本身的质量,因此, 买方的需求曲线斜率将不再是1而是1.2, 而卖方的评价与柠檬货II中相同,因此,卖 方的供给曲线与柠檬货II相同。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第9章 信号传递与机制设计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第9章 信号传递与机制设计
本必须大于价值; • 送礼物,不送现金;(依赖送礼的原因) • 送别人自己不会买的东西最合适。
解释中国人送礼习惯
• 月饼的流通,不是为了吃; • 名烟名酒的价格为什么如此高? • 请客吃饭不在吃的是否舒服,而是请客
的人花了多少钱。所以饭馆的档次越来 越高。 • “谁送礼不知道,谁不送礼都知道”。
婚姻习惯
举例
• 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态度的 变化:在封闭的社会,婚前和婚外性行 为都很容易观察;在流动的社会,有些 能观察到,有些不能;如果被观察到的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观察到压力将 会减少;
• 官员腐败问题。
• 有熟人在场,陌生人面前表现也不同。
信息不完全导致社会规范变迁
• 如果是完全分离均衡,每类人的行为都是特定 的;
• 如果是混同均衡,所有人的行为不是一样的; • 如果是准分离(混同)均衡,有些行为传递信
息,有些行为不传递信息; • 如果外部因素导致社会由分离均衡转向混同均
衡或准分离均衡,社会规范就会发生变化。
售股票会引起股价下降); • 融资选择;
资本雇佣劳动理论
0.8
临界能力
0.2。 0
100
个人财富
风险投资问题
• 风险资本投资是“选人”,信息不对称 最为严重;
• 创业者自己的“抵押投资”很重要;
好人好事
• “人上一千,样样居全”; • “坏人”想浑水摸鱼,“好人”如何把
自己与“坏人”区别开来? • 办法是做更多的“好事”。
第9章 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
信号传递
•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潜在的交易不能进 行;
• 但在许多情况下,为了获得交易带来的 收益,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会主动揭示 自己的私人信息;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课件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课件
经济学家提炼出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挖 出一批“柠檬市场”,并解剖的是一大 贡献;
而提出改造世界的方案,设计出各种在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保障市场有效运转的 机制是另一大贡献,甚至认为是更大的 贡献。
一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
给定信息结构,求均 衡结果 均衡理论 方法论导向 实证的
信息经济学
给定信息结构,求契 约安排 契约设计理论 问题导向 规范的
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 风险
隐藏信息的道德 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
信号传递和信息 甄别
委托人
地主 股东 住户 公民 社会 雇主 股东 原告/被告 雇主 保险公司
雇主 买方投资
代理人
佃农 经理 房东 政府官员 犯罪 雇员 经理 代理律师 雇员 投保人
工人 卖方
行动、类型或信号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房屋修缮 廉洁或贪污 偷盗的次数 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 市场需求/投资决策 赢的概率/办案努力 工作技能 感染爱滋病病毒
险模型

非对称发生在事前(签约前),逆向选择模型;

非对称发生在事后(签约后),道德风险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信息的模型称为隐藏信息(或知识)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接受
选择行动
提供合同
努力或不 自然
努力
代理人

委托人
代理人 不接受
某些可 观测的 结果
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 用游戏规则,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作为社会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使社会 整体福利增加。
第六章 委托-代理理论(I)
一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二 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三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四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

信息经济学 第七章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精品PPT课件

信息经济学 第七章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精品PPT课件
3000 的车都退出交易,市场上
出售的车的平均质量为 2500
当 b 1.5时,所有的车都成交, 平均质量为 4000 平均价格为 p=4000b.
旧车市场
会不会有高质量的车主在等待低质量车 卖完后再进入市场以P=6000成交?因为 此时大家都知道现在剩下的都是高质量 车,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预期到这 种情况会发生,低质量车的卖者就回等 待价格上升后再出售,市场又会回到原 来的状态。
7.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
服从连续分布:
f
7.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
一般来说,交易之所以成交,是因为买 者对同一物体的评价高于卖者。
当买者的评价高于卖者的时候,
V b U
交易带来的净剩余为:
B S (b p) p b 1
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
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决定这个净剩余的 分配。假定买者的人数多于卖者的人数, 从而卖者占有全部剩余。此时,供给曲 线与前面图7.1相同: p 1000
2b
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
若b=1,与前例相同,b>1时,则均衡价格 和均衡质量都高于前例中的均衡价格和 均衡质量。且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都是b 的增函数。买者与卖者的评价差距越大, 均衡价格越高,交易量越大。
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
b=1.2时,均衡价格等于3000,
3000 的车进入交易,
买主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市 场价格太低,不能使高质量车进入市场 出售,只有低质量的车进入市场。结果 时,市场中旧车的平均质量持续下降,
7.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
直到低质量的车全部卖完。最终,由于 信息不对称的质量商品把高质量商品逐 出市场。
旧车市场例子说明了,不对称信息会如 何导致市场失灵的。在理想的市场中, 消费者可以在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之间 选择,有人愿为高质量车出高价,有人 愿选择低质量车,因为它的价格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2012-2下+_2012[1].2.29晚_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2012-2下+_2012[1].2.29晚_

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 衡:
(1)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 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 衡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 有被剔除掉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掉的组合不一 定是纳什均衡,除非它是唯一的(不适用于严格弱劣 战略的情况)
1,10 0,10 0,10
C3
1,12 0,11 0,13
剔除顺序:C2、R2、C1、R3,战略组合(R1,C3)
故一般使用严格劣战略剔除,可以看到,(R1,C3) (R1,C1)都是纳什均衡,但在这里是不可解的。

练习: 找出下列两队夫妻的纳什均衡
妻子 活着 恩爱夫妻 丈夫 活着 死了
2,2 0,-6

三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注意: 与占优战略均衡中的占优战略和劣战略不 同,这里的占优战略或劣战略可能只是相对于 另一个特定战略而言。
三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案例2-智猪博弈
小猪 按 大猪 按 5,1 等待 9,-1 等待 4,4 0,0 4大于1 0大于-1
按是小猪的严格 劣战略-剔除 “按”是大猪的占优战略,纳什均衡:大猪按,小猪等待
木村 北 北 肯尼 南 南

2,-2 1,-1
2,-2 3,-3
三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练习:在下列战略式表达中,找出重复剔除的 占优均衡
C1 R1 R2 R3
4,3 2,1 3,0
C2
5,1 8,4 9,6
C3
6,2 3,6 2,8
三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注意:
1、严格占优战略下,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结果 与劣战略的剔除顺序无关;弱占优战略下,重 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结果与弱劣战略的剔除顺序 有关。 2、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要求每个参与人是理性 的,而且要求“理性”是参与人的共同知识。 即: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是理性的,所有 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是理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不同类型的人传递信号的成本不 同; 只有成本差异足够大, 才有可能传递 信号;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重要的不 是所学是否有用,而是只有足够聪明的 人才能通过考试. 重学校品牌,不看重所学专业; 复习时间长,意味着水平差。
为什么越是好的大学,文凭越值钱?
教 育 成 本 低能力 (高生产率) 高能力 (低生产率)
资本市场上的信号


债务传递企业质量信息; 内部人持股比例传递信息;(内部人抛 售股票会引起股价下降); 融资选择;
资本雇佣劳动理论
0.8
临界能力
0.2。
0 100 个人财富
风险投资问题


风险资本投资是“选人”,信息不对称 最为严重; 创业者自己的“抵押投资”很重要;
好人好事


“人上一千,样样居全”; “坏人”想浑水摸鱼,“好人”如何把 自己与“坏人”区别开来? 办法是做更多的“好事”。
混同均衡



如果qC<=P-p, 并且P<=30, 那么,好车和 坏车都会提供保修; 这是混同均衡(pooling equilibrium):两类 车都提供保修,售价均为P=(20, 30). 保修不传递信号.
教育如何传递能力信号



Spence (1973); 假定一个人的生产率是100,另一个人的 生产率是200; 假定高能力接受教育的成本是40,低能力 接受教育的成本是120;此时, 教育就可以 成为传递能力的信号; 如果低能力接受教育的成本低于100, 就 会出现混同均衡.
隐藏信息


如何避免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笨鸟先飞”; No news is good news; No news is bad news; “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 preference falsification; 皇帝的新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
应用举例



广告传递信号;(三类产品的区分); 资本市场上的信号; 资本雇佣劳动理论; 风险资本投资问题; 好人做好事; 求职领带; 奢侈性消费;
广告传递质量信号



三类产品:搜寻品,体验品,信任品 搜寻品(search goods): 广告提供有关产 品存在、价格、特征等直接信息; 体验品(experience goods): 广告间接传 递质量信号;信息越不对称,广告的信 号作用越大;(税务机关限制广告支出 的不合理性) 信任品(credence goods):政府干预。
信号传递(signalling)
自然
A 信号1 B
类型1 p
信号2
类型2 1-p A
信号1 信号2
二手车市场:保修
自然 好车 0.5 不保修 坏车 0.5 保修
A 保修 B 买
A 不保修
买 不买 不买 买 不买 买 不买 (20-qC, 0) (p,30-p-QC) (p,30-p-qC) (20-QC,0) (P-QC, 30-P) (20-QC,0) (P-qC, 30-P) (20-qC,0)
求职时穿西装打领带

企业需要守纪律的员工; 穿西装大领带可以传递个性特征;
孔雀的尾巴



为什么雄性孔雀的尾巴越长,越受到雌 性孔雀的亲来? Perception is reality: 尾巴长好,是因为 以为尾巴长好; Signaling: 尾巴长好,是因为长尾巴是一 个负担,只有健壮者才能负担得起长尾 巴。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s)
主讲人:张成科 博士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zhangck@
第7章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
信号传递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潜在的交易不能进 行; 但在许多情况下,为了获得交易带来的 收益,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会主动揭示 自己的私人信息; 信号传递: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通过一定 的行为选择来告诉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自己的真实类型.
信号传递:分离均衡



假定0.5(q+Q)C<=30-p, 那么,在没有信 号的情况下, 好车卖不出去; 如果QC<=P-p, 提供保修就是合算的; 坏车不敢提供保修:如果qC>=P-p; 这是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 好车提供保修,售价P=(20, 30); 坏车不提 供保修,售价p=(20-qC,30-qC). 保修传递好质量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