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_中国女排有感5篇
新编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_中国女排有感5篇【优质精彩实用】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_中国女排有感5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夺冠之路,让我们见证了女排精神的伟大和神奇。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重提女排精神,是为了继承发扬、开拓进取,更是为了XX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
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
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
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
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
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
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
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XX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冠的功勋教练,作为扮演者的黄渤,其实和陈忠和指导还是有几分相似之处的,无论是从形象气质还是从经历上都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而且当今娱乐圈除了黄渤你还能说出比他更合适扮演陈忠和指导的演员吗。
2020看电影《中国女排》有感600字_《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大全5篇

2020看电影《中国女排》有感600字_《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大全5篇中国女排合作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中国女排》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女排》观后感(一)2019年前的雅典奥运,中国女排不可思议地3:2逆转俄罗斯夺冠,那一年朱婷10岁、张常宁9岁、袁心玥8岁、魏秋月16岁。
时隔2019年后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瞬间刷屏,网友以各种方式向主教练郎平和女排队员送上祝福。
据统计,仅仅从比赛开始的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这短短5个小时里,女排夺冠的相关微博互动量便超过了5500万次,夺冠相关视频播放量更高达1.85亿次。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刹那,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地板都在震,女排姑娘们抱作一团,在一片红色的国旗中,番茄炒鸡蛋竟然那么显眼。
郎平也在拥抱的人群中,但相比惠若琪、朱婷、袁心玥、丁霞几个哭疯的小姑娘,眼含热泪的她居然很平静,甚至,这种兴奋和冲动远不如击败巴西和荷兰时。
颁奖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所有挥手拉着教练组合影,然后每一个人都和郎平来了张单独的,说实在的,感觉这股兴奋劲儿也不如去年世界杯在日本登顶时。
我觉得很放松,终于完了。
结局非常美满,我觉得我好像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去蹦啊,跳啊。
我其实还是非常高兴,有些不太相信。
赛后,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很真实,一个56岁膝盖有严重伤病的人,确实没有力气蹦跶,即便这是她20年教练生涯最渴望的荣誉。
众人狂欢的时候,她清醒着,如果说郎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有那么一点。
我来就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小组赛输三场,小组赛后连赢三场,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行不叫大冒险,恐怕要叫疯狂过山车。
而拿到冠军后,甚至有球迷都说,决赛这场球他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们都上了一课,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许,是对阵巴西的那场比赛,让这群姑娘一夜之间长大,正是那场比赛,让全世界也让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觉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在低谷、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以及电影影评5篇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以及电影影评5篇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以及电影影评5篇《中国女排》是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最新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经历浩劫的洗礼,从巅峰到低谷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女排》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中国女排》观后感崛起中国女排的传奇正式起始于世界杯的赛场。
1981年,郎平的惊天一扣帮助女排赢得第一个世界大赛的冠军,此后中国女排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
1982年世锦赛获得冠军,1984年奥运会获得冠军,1985年女排世界杯获得冠军,1986年世锦赛获得冠军。
看到这个五连冠是让国人振奋的。
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女排也是国家崛起的缩影,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国人发奋图强。
郎平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五连冠)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
中国女排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影响力延续至今。
”那个时候的女排姑娘,如郎平、梁艳都是家喻户晓的。
多少人因为她们感到骄傲。
只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光芒的背后是多少汗水堆积起来的。
那个时代,训练的条件并不像现在,器械缺乏,条件艰苦,都是训练时的一些阻碍。
她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
可是这些姑娘们就是能够克服,一次又一次在赛场上创造奇迹。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
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
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
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似乎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中国女排究竟是怎么了?这是那个时期大家心底的声音。
黄金球员的退役,战术的落后种种原因。
女排姑娘们在赛场留下了眼泪。
不,不,这不是我们的中国女排。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学习总结5篇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学习总结5篇观后感1《中国女排》是一部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典范。
整部影片贯穿了中国女排从2013年亚锦赛到2019年世界杯的历程,涵盖了队员们经历的成功和挫折。
在这些岁月里,中国女排经历了许多挑战,包括主教练的更替、队员的伤病和落选等。
但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队员们也始终保持着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意识。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团队的力量。
观后感2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女排不懈努力和毫不妥协的精神。
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队员们永远都没有停下过努力的步伐。
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表现。
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只有不懈努力和始终不妥协的精神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
与此同时,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意识也是我们必须保持的。
团队的力量永远比个人的力量更伟大。
观后感3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和励志。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排队员们的辛苦和付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挫折和成功。
但是,这些队员们始终没有放弃,并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历史。
影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女排的成长历程和成功之路,同时也鼓励我们要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们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观后感4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女排队员们的顽强和坚毅。
我们可以看到队员们的训练、比赛和生活,以及她们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队员们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坚强的精神,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和挫折,她们都不会放弃。
这种顽强和坚毅的精神不仅帮助队员们战胜了困难,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资料。
观后感5这部电影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女排使用科学训练方法的优势。
队员们通过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不仅体能得到了充分开发,还增强了她们的技战术和心理素质。
这种现代化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不仅对中国女排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尝试将现代科技应用到自己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总结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女排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鼓励我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看《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

看《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大年初一你会去电影院看中国女排这部电影吗,最近有网友发起投票,各路神仙都马上发话我预估到不了3亿,第一天拍片不足10%,3亿也不少了,估计学校会有组织,尤其是体育学校。
从文艺作品角度说,是不咋地的,就是想卖情怀,对这种近乎耍流氓的电影我是肯定不看的,大家期待还是稍微放低一点比较好,电影不可能只靠情怀获得高票房的,还是要看口碑带动路人去看,光靠排球迷过十亿很难,还是要看质量,万一这好好的励志体育电影给拍成了言情剧那就没好了,还有万一惠队长真在电影里成了女二咋办?一直传说她在剧组拍的时间比其他女排队员要久的多,不能不有这样的担心啊。
今年春节档竞争比较激烈,女排已经开始被抹黑了!但是也有网友说,作为排球迷没理由不去看,不管怎么样光看那些国手演戏也值回票价了啊,看民间口碑,还有各大地铁,商场做广告,预测不会少于20亿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2】近些年的国产电影贺岁档,和每年的春运一样拥挤热闹,特别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可以称为全年电影上映最拥堵的一天。
比如今年的大年初一,小编知道的已经有7部电影,在这一天上映。
小朋友最爱的动画片《熊出没狂野大陆》,还有动画片《姜子牙》,成龙的《急先锋》,林超贤导演的《紧急救援》,徐峥导演主演的《囧妈》,陈思诚《唐人街探案3》,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在这几部贺岁档热度很高的电影中,虽然每一部都很有竞争力,可是小编个人最看好的是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这部电影很特殊,和其他商业大片很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在亿万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特别的情结。
从80年代的五连冠开始,中国女排这个球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球队,而是一种不认输顽强拼搏中国精神的代表。
中国人看中国女排的代入感自豪感非常的强烈。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5篇_观看《中国女排》有感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5篇_观看《中国女排》有感《中国女排》观后感在高手云集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披荆斩棘,势如破竹,今天以3:0速胜阿根廷队,今年世界杯11连胜!荣耀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实至名归!十全十美!升国旗、奏国歌!中国女排好样的!纵观中国女排征战世界大赛的历史,每一次中国女排崛起称雄世界排坛,都是从世界杯夺冠开始。
如今,中国又一次在世界杯上达成夙愿迈向新的时代,在新的征程里,从不言败的中国女排也必将给国人带来更多难忘的回忆。
在这振奋人心的胜利背后,最感染国人甚至全世界球迷的是什么?是永不磨灭的女排精神!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女排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当社交网络上,大众热衷于八卦视点,纠结于颜值和CP时,女排这一路奋勇地前行又一次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
即使穷途末路,也要坚持到底,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
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
”就算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克里斯也是一个极具“死磕”精神的人。
在惨遭失业、被妻抛弃、无家可归等连续打击后,他也勇敢迎难而上。
生活逼得他走投无路时,只能卖血维持生计。
他对儿子说:“你想要什么,就去努力得到它”。
最终,克里斯如愿以偿。
即使穷途末路,也要无所畏惧,坚持到底。
如马云所说:绝不放弃,就会发光。
若有光芒,必有远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实上,国人对于中国女排的关注不分年龄,同样也不分线上和线下。
这种热爱由来已久。
38年前,当中国女排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时,女排精神就成了这支球队的一个代名词。
彼时学习女排精神,工人是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大学生则为振兴国家。
中国女排是那个时代的英雄,那是一个十年浩劫之后百废待兴的年代,是一个需要中国人自己站出来,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的年代。
看《中国女排》影评观后感5篇2020最新精选

看《中国女排》影评观后感5篇2020最新精选《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陈忠和吐槽《中国女排》为哪般?当然是陈可辛在电影中丑化陈忠和在做球员和助教时的细节问题,特别是2004奥运周期,陈忠和可是当时的主教练,作为一个与排球结缘30年,又做了22年陪练、助教,8年主教练之路的陈忠和,竟在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被丑化为抢鸡腿吃,还被嘲讽为胸无大志!他带领当时的中国女排夺过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冠军,这样的功臣,竟被陈可辛如此刻画,简直就是侮辱!近日有媒体曝料,陈忠和通过发短信的形式,把对于《中国女排》中的一些问题,向体育总局反映了。
短信中提到,自电影《中国女排》预告片在网上播出后,陈忠和对于片中因食堂不给陪练吃鸡退而大吵大闹,反而夺过大鸡腿就啃的狼狈相,让陈忠和相当不认可,电影可以夸张,但也要尊重事实!更让陈忠和火大并血压升高的是,在片中竟被年轻队员教训为没有雄心大志,还有贼头狗脸的丑态,让陈忠和很伤脑筋导致休息不好!同时陈忠和向总局说道:希望总局能理解,不同意播这部电影,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为了保护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为了捍卫女排精神!认为这部电影不顾事实,把一部原本具有非常正能量的影片,变成带有娱乐性的贺岁片,大方向就错了!原因很简单,这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票房价值而已!拍电影本来是好事,不过中国女排这个题材,其实并不好拍,因为年代太长,仅仅想通过一两届奥运周期就想拍出一部好电影,确实不容易!现在看到了,《中国女排》还没正式放映,争议就来了,有观众认为,用这么短的时间拍出这样的题材太仓促,再加上陈可辛看问题的角度跟中国女排前功勋人员有很大冲突,才是导致现在这个尴尬局面!拍这部《中国女排》,陈可辛下了很大功夫,起码在请巩俐来饰演郎平一角,就可看出不一般。
从影片题材时间点来看,应该围绕当时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这一主线来拍的,但中国女排的精神和荣誉,并不仅仅是里约周期的成功夺冠,还有五连冠时期,还有2004年雅典奥运周期,很多的人和事,都是不可被抹杀的。
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共五则)

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共五则)第一篇: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那你知道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5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篇一中国女排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这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精神。
在我们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就少不了这种精神,要把这种团结协作、不拍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要相信,他人能够做到的,经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挡水击三千里”的气概,我们就能迎难而上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新奇迹。
如今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念,永不放弃,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就圆满。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顽强不放弃的生命力。
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工作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顽强抵抗,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战胜一切困难。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拼搏不服输的精气神。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困难,在青春年少时,应该时刻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拼搏、创造,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吃苦不怕累的战斗力。
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和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耐得住寂寞,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_中国女排有感5篇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夺冠之路,让我们见证了女排精神的伟大和神奇。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重提女排精神,是为了继承发扬、开拓进取,更是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_中国女排有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篇一】
当朱婷最后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
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
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
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
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
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
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
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
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
由于当时的训练条
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
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
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
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
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
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篇二】
我觉得网友的评价有些过了,因为黄渤之前扮演过很多丑角,所以在大众的心中,他的形象不怎么样,但是如果你看过比较多他扮演的角色,就会发现他虽然不是那种
大帅哥,但是会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让人由心底发出一种亲切感,正是这种亲
切感,让黄渤从一个草根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可能也正是这种亲切感使得他成为
了陈忠和教练的扮演者。
陈忠和指导,大家都非常熟悉,2004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冠的功勋教练,作为扮演
者的黄渤,其实和陈忠和指导还是有几分相似之处的,无论是从形象气质还是从经历
上都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而且当今娱乐圈除了黄渤你还能说出比他更合适扮演陈忠
和指导的演员吗。
我觉得黄渤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虽然他是靠演喜剧成名而受到大家喜爱的,但是
在他身上没有那种标签的束缚,时至今日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谐星的称号,成为了一名
优秀的演员、成功的演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扮演陈忠和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陈忠和的某些经历也是这样的,从配角到主角,从不被人重视,到万人瞩目。
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还是要拿自己的作品说话,黄渤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他
的演技绝伦,他的人品出众,让他在娱乐圈中拥有超高的口碑,这正是很多小鲜肉演
员所不具备的,所以我非常支持黄渤出演这个角色。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范文【篇三】
郎导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
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
而是要努力去赢。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铸就体坛传奇的精神瑰宝,它孕育、建构与形
成于中国女排走向冠军的过程中,凝聚着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
的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同样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精神。
女排精神推动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女排精神让人们明确实现良好的社会风气,需
要每个人勇敢的奉献,真诚的付出,建立同心同德,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最终用正确的精神力量规范、矫正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获得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女排精神是调动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激励人们迎难而上,加快小康
社会美好理想的实现的精气神。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经济
还处于发展中,社会矛盾还一定程度存在,因此,必须用女排精神教育人们:一个缺
乏理想信念的民族,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追求和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
方向的民族。
这样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和前途的。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
苦的事业,越需要精神的支撑,必须具有必胜的信念。
女排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不朽精神。
新一代中
国女排姑娘续写了新的辉煌。
象征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展现了中国体
育人团队协作、拼搏奋进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在时代洪流中奋勇争先、
破浪前行的奋斗姿态。
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国一步步迈向
大国、强国。
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
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
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