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视媒体传播策略推荐

合集下载

融合发展环境下主流媒体电视新闻的语态变革——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融合发展环境下主流媒体电视新闻的语态变革——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第 4 卷 总第 111期 7推 荐引言央视《新闻联播》自开播一来,都占据着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主流与权威地位,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其每一步变革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现代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全媒体时代到来,《新闻联播》新闻语态发生了巨大变革。

从2019年7月推出的《主播说联播》节目,用与现代年轻人更为贴近的方式,赋予更具有主播个人特色的方式,运用网络用语、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再到8月《新闻联播》正式入驻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闻联播》进一步加大了在新媒体端的开发,重塑移动社交平台主流媒体形象,进一步扩大了基层传播触角,实现了与用户的无限贴近。

《新闻联播》传播方式的“互动化”、传播语态的“亲民化”变革,为电视新闻阶段性改革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因此,深入分析融合发展环境下《新闻联播》新闻语态变革对于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融合发展环境下央视《新闻联播》新闻语态变革的特征(一)话题式传播成为新闻信息传播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了海量的网络用户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聚合呈现出明显的跟随话题热度涨落的趋势,社会舆论与公众情绪呈现“波浪式”。

因此,话题对于公众舆情的牵引效应不断增强,“热点”、“热搜”逐渐成为新闻策划与操作的主阵地。

在这种环境下,主流媒体要求能够利用话题传播进行正向的舆论引导,通过加大话题投放,来提升新闻传播效应。

例如,新浪微博“央视新闻”账号粉丝数量已达到1.16亿,具有强大的微博号召力,在微博上开展话题互动,并且充当着主流“意见领袖”的决策,紧跟社会热点,发表“央视锐评”,单条博文阅读量达到上亿人次。

同时,在微博上投放话题,引导积极社会舆论,如由央视新闻发起的“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话题微博阅读量高达75.4亿,讨论量将近1 500万。

在这种话题式传播方式下,《新闻联播》节目不仅更贴近受众,同时在年轻一代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高。

融媒体产品《我们为什么爱敦煌》传播策略探析

融媒体产品《我们为什么爱敦煌》传播策略探析

融媒体产品《我们为什么爱敦煌》传播策略探析施洁徐扬【内容摘要】《我们为什么爱敦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海外受众打造的敦煌IP 英文播客融媒体产品,荣获2023年度“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奖”新媒体类大奖。

本文通过从策划、创作到呈现的多角度分析,探索如何做好文化类产品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敦煌;文明互鉴;故事性叙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1为面向全球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播客融媒体系列产品《我们为什么爱敦煌》(Why We Love Dunhuang)。

该产品通过播客、图文海报、动画短视频、网络直播、互动H5等丰富的融媒体形态,多维度展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讲述流传千年的敦煌故事及其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为什么爱敦煌》的音频播客在海外多个国家地区艺术类市场排名前列,并先后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的创意类二等创优作品、2023亚洲播客大奖最佳其他类播客奖和2023年“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奖”(以下简称“亚广联奖”)新媒体类大奖。

这也是中国媒体首次获得亚广联奖新媒体类大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作者简介:施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音频节目部制作人,编辑;徐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音频节目部副主任,译审。

1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

《我们为什么爱敦煌》系列产品是运用融媒体手段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一个生动案例,探究其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归根到底是解决好了三个问题,即如何找到敦煌的对外传播价值、如何让海外受众也能爱上敦煌的故事、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本文将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分析

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分析

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提升分析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提升分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台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与传播力的提升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剖析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力求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坚守真实,强化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的真实性是广播电视台的立身之本。

面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广播电视台应坚守真实,以专业主义精神赢得受众信任。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新闻审核,严防虚假信息传播;注重新闻源的多样性,提高信息核实能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工作者,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二、创新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台应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传播渠道,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要探索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提升新闻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三、关注受众需求,提高新闻贴近性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受众需求的关注。

广播电视台应深入研究受众需求,提高新闻的贴近性。

具体做法有:加强民生新闻报道,关注受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推送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

四、强化内容生产,提升新闻品质内容是新闻传播的核心。

广播电视台要提升新闻传播力,必须强化内容生产,提升新闻品质。

这包括:加强新闻策划,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培养名记者、名编辑,提升新闻队伍的整体实力。

五、加强协作,构建媒体融合新格局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要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具体措施有:共享新闻资源,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开展联合报道,提升新闻传播力;搭建媒体融合平台,实现新闻传播的多元化。

---本文以事实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的提升,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文中观点独特,旁征博引,力求以犀利文字和人性化语言,为读者呈现一篇完整的新闻传播力提升分析。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策略探析——以央视新闻疫情报道为例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策略探析——以央视新闻疫情报道为例

媒介观察104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一、新媒体时代信息疫情对媒体传播提出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扁平化,使得“病毒疫情”与“信息疫情”同时暴发。

对于公众而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使他们信息需求“旺盛”,还使他们出现心理焦虑等问题。

疫情暴发后,微博、抖音及主流媒体官微成为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阵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做好网上网下、国内国际的舆论宣传,并以有效、创新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增强大众信心,以纾解民忧,同时发挥好媒体对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媒体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大考”[1]。

面对大考,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表现抢眼,不仅做到及时回应关切,还借助5G、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积极与其他媒体平台合作,创新传播方式。

在特殊时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社会效益,收获品牌口碑。

文章借助央视新闻在疫情期间呈现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和作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创新传播策略。

二、央视新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策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病毒,公众对它的传播路径、危害知之甚少,因而从头至尾对疫情信息保持高度关注。

身为社会监测者的新闻媒体,需要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面对这个创新传播形式和话语方式的新课题。

疫情时期,各类新媒体产品对传播一线疫情、缓解大众信息焦虑的作用明显,也对提高信息的受众触达率与传播影响力产生双重作用[2]。

以央视新闻为例,其借助新媒体技术赋权,精耕内容,传播主流价值与资讯,通过构建覆盖网上网下全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系统,形成全方位信息聚合矩阵,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成为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

央视新闻做到成功把控舆论场话语权的同时,坚持自身内容守正创新,并且以更加开放、兼容的姿态与多家新媒体平台合作,一起为正能量发声创造精准传播端口。

(一)试水慢直播,传播效果显著为满足网友对新冠肺炎感染者救治和疫情防控整体部署等的关切,也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修建过程,央视顺势而为,创造性地利用5G 技术进行慢直播,对从进场、施工到正式运行进行全程直播。

国防军事频道节目的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

国防军事频道节目的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

军媒在线1LITARY MEDIA ONLINE国防军事频道节目的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杨景萱摘要:国防军事频道节目作为普及国防知识、服务军队官兵、协助舆论作战、展现军事力量的重要平台窗口,对于强化我国民众国防意识、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国防军事频道节目的传播应凭借自身节目优势,利用短视频方式打造自媒体平台,注重积累流量,更好发挥传播功能。

关键词:国防军事频道;短视频;传播策略一、国防军事频道节目打造自媒体的优势所在2019年8月1日起,全新改版后的CCTV-7国防军事频道推出了《军武零距离》《军歌瞭亮》《军营的味道》《军事影像志》《老兵你好》《国防科工》《军事制高点》等栏目,新开播了《国防军事早报》《正午国防军事》两档军事新闻节目,作为普及国防知识、服务军队官兵、协助舆论作战、展现我国军事力量的重要平台窗口,对强化民众国防意识,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栏目定位准确。

栏目涵盖我军新闻动态播报、现役武器科普、国防科工领域前沿技术追踪、以军歌反映军人精神、现役军人寻访制作军中美食、历史考据型军事纪录片、退役军人情感访谈、军事新闻访谈评论等多项内容;在军事层面的涵盖广泛、定位精准,注重以自身优势创新打造自媒体平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发布热点讯息、专家解读、深度报道等,进而吸引流量、提高收视率。

节目内容优质.国防军事频道栏目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研究程序,这是非常重要的把关环节。

例如《军事制高点》定期会有选题单,定稿前后会经过认真全面的评估和商榷,从主编到编导,再到组员都参与其中,确保内容饱满有深度、过硬有力度、范围有尺度、思想有高度,力求打造精品力作;《军事纪实》是面向全军记录官兵生活、探索军营故事、挖掘感人事迹、展示军人风采的重头栏目,选题范围广、内容设定丰富,第一时间与采访对象沟通了解,挖掘人物、事情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节,再对照脚本和解说词去进行摄录制作,保证栏目的多样性、感染性、启发性。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二次传播”策略探究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二次传播”策略探究

第12卷第21期 Vol.12 No.21 2021年11月 November 2021随着传播技术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现代受众更倾向于借助智能终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这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促使现代社会信息的“碎片化”趋势快速形成。

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要扩大电视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及市场竞争优势,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以媒体融合为手段,迈向“二次传播”。

一、“二次传播”的内涵概述所谓“二次传播”,是一种相对于“初次传播”的传播学概念,指的是经过初次传播的信息,通过其他媒介形式进行再次传播[1]。

以电视新闻报道举例,“二次传播”就是指该新闻报道在电视台播出后,在纸媒、社交媒体进行了转载、转播。

许多新闻事件在经过二次传播之后,往往还会有更多媒介“接力”传播,也就形成了三次、四次甚至N次传播,不过相对于初次传播而言,均属于“二次传播”的范畴。

在如今的信息碎片化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日渐多元,每个人都可成为媒体。

比如当下最火爆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抖音,便是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直接体现。

通过15秒~3分钟的视频向受众传播信息,无须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并且每个人只要注册一个抖音账号以及积累一定粉丝,便能扮演媒体的角色,信息传播也逐渐大众化与便捷化。

所以,电视媒体也应积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一方面寻找信息资源进行再度加工,另一方面进行媒体融合,实现“二次传播”。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媒体融合是当前媒体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变革,但“媒体融合”并非新鲜事物,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电视的融合趋势一直有所显现,并且在逐步探索中已有不少建设成果,但纵观实践全程,会发现发展困境依旧存在[2]。

一方面,电视屏幕无法与手机、平板等小屏在携带便捷性方面竞争;另一方面,新媒体衍生出的交互内容远比相对“传统”的电视节目更受人们追捧。

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许多传统电视媒体的核心人才纷纷出走,特别是在2014年~2018年期间,许多著名电视节目制片人、主持人离职,电视节目收视率持续下滑,广告商青睐不再,让电视媒体的前景再度蒙上阴影。

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分析——以“央视新闻”抖音号短视频传播为例

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分析——以“央视新闻”抖音号短视频传播为例

2020/11下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潮流,移动短视频传播影响了传播的发展格局。

移动短视频传播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述观点和表达情绪的平台,而且还冲击了大众传播秩序,使媒体传播不得不做出改变。

面对移动短视频对大众传播的巨大冲击,主流媒体要做到既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又要时刻谨记主流媒体的传播责任和使命,所以主流媒体需要对移动短视频传播进行一定的改进。

与此同时,还需要顺应短视频传播的整体框架和规律,通过更加全面、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公众的舆论引导工作。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所具备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和新型的传播方式。

由于受到媒介融合大环境的影响,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加入到移动短视频传播上来。

在静态文字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抖音等移动短视频横空出世,迅速抢占市场成为新的热点传播渠道,短视频具备音质和画面效果好、趣味性强和传播方式碎片化等重要特征。

这恰好适应了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的现状,满足了消费者获取短暂轻松愉悦氛围的需求。

而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与抖音平台合作,可以将自身的新闻素材与抖音强大的传播模式结合起来,以优化公众的传播体验。

传播效果广泛,通过链式传播完成流量的裂变。

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传播目标发布优质内容和传达主流声音。

对于是否能达成这样的目标其取决定性作用的是能否能够做好对内容的分布和整理。

从央视新闻来看,其官方微博已经有了9000多万的粉丝数量,但是在这些粉丝中僵尸粉众多,点赞、评论以及转发等数据都不理想,甚至出现难以过万的现象。

而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则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以公众的兴趣为导向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精准推送,让用户能够看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与此同时,运用转发或者点赞的方式促进链式传播,从而促进流量的裂变。

由于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上具备倾斜性流量优势,其推广的内容更加容易受到推荐,从而可以尽可能的促进投放效果。

用户呈现年轻化和粘性化状态。

由于移动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各种接受新闻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年轻用户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社交媒体上。

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策略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

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策略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发展中国家是基础,非洲又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所以中非关系一直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落实推动中国“走出去”战略,积极促进中非关系良好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Media Group)作为中央级媒体积极扛起对非洲传播的大旗,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采用电视、广播、新媒体渠道多元化的对非传播方式,运用集成平台、单一频道和节目栏目并举的形式,既采取事业型的免费媒体产品输出方式,也努力开拓商业化媒体产品的市场投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设立的非洲分台、13个记者站,雇佣了近百位非洲当地记者、编辑和节目主持人,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GTN)、英语纪录频道(CGTN-Documentary)、法语频道(CGTN-F)、阿语频道(CGTN-A)、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五个频道在非洲落地播出,还以租时段的形式在非洲当地媒体播出有代表性的栏目、节目。

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我爱非洲”手机电视多媒体频道已覆盖非洲十多个国家,用户数[关键词]中国媒体 非洲 传播策略[内容提要]如今,国际政治形势、国际国内的媒介生态正处在不断变动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宝贵价值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政策优势让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有了长足发展的空间。

本文在分析对非传播存在国际市场竞争、话语体系构建能力有待提高等挑战的基础上,探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非传播策略新动向,提出中国媒体要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鉴共荣”的原则上积极作为,从技术、内容、市场布局等多方面着手,为国家软实力建设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贡献一己之力。

■罗令辉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策略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6] [7] [8] [9] [10] [11] [12] [14] Virilio,P.The Vision Machine.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4,26,8,29,29,3,59,8.[13]Virilio, P. (2009). 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H. Rosa, & W. E. Scheuerman (Eds.), High-speed society: Social acceleration, power and modernity (pp.201-213).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辑:高学敏]微信扫一扫阅读与分享达75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