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期支护总结计划报告.doc
隧道施工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隧道工程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总结旨在对某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二、工程概况某隧道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全长4.2公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工程于2019年6月正式开工,2021年6月完工。
本工程采用双洞分离式隧道,左洞长2.1公里,右洞长2.1公里,隧道最大埋深约100米。
三、施工过程总结1.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2)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实施阶段(1)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
针对软弱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针对坚硬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初期支护:采用锚杆、网、喷、钢架等材料进行初期支护,确保隧道稳定。
(3)二衬施工:采用衬砌台车进行二衬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4)防水施工:采用防水板、注浆等材料进行防水处理,确保隧道防水效果。
(5)通风排水:设置通风井和排水沟,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良好,排水顺畅。
3. 施工管理(1)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执行,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2)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四、经验教训1.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本工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了隧道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3. 注重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本工程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了施工安全。
团结隧道初期支护首件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初期支护首件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团结隧道右幅K17+242~K17+248一、工程概况团结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隧道,右幅起止桩号为K17+220~K18+095,全长875米,K17+220~K17+355。
23位于R=1357.43m、i=3%的左转曲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2.4%,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48.81m。
K17+242~K17+248段位于Ⅴ级围岩段,设计衬砌类型为S5a 型,初期支护C25喷射混凝土厚27cm,拱部及边墙位置设置∮8双层钢筋网15cm*15cm,径向∮25中空注浆锚杆L=400cm,间距80*60cm,∮42*4双层注浆小导管L=4m。
二、主要工程数量及施工工期1、主要工程数量:∮42*4双层注浆小导管5603m;径向∮25中空注浆锚杆16048m;初期支护C25喷射混凝土1042 m3;HPB235∮8钢筋网27574kg;I22b工字钢架178148kg。
2、施工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12月27日,计划完工日期2011年1月5日,计划工期10天;实际开工日期2010年12月24日,2011年1月10日~13日监理林国全旁站K17+242~+245(右)径向∮25中空注浆锚杆注浆,2011年1月13日监理林国全检验K17+242~+245(右)洞身开挖、钢筋网支护、钢支撑各项指标,2011年2月10日监理林国全检验K17+242~+245(右)喷射混凝土支护各项指标;2011年1月12日~15日监理林国全旁站K17+245~+248(右)径向∮25中空注浆锚杆注浆,2011年1月15日监理林国全检验K17+245~+248(右)洞身开挖、钢筋网支护各项指标,2011年1月16日监理林国全检验钢支撑各项指标,2011年2月13日监理林国全检验K17+245~+248(右)喷射混凝土支护各项指标;实际完工日期为2011年2月13日,实际工期20天;三、施工准备期监理控制1、施工人员进场技术员1名、质检员1名、试验员1名、安全员1名,施工工人42人, 2010年12月21日~24日经专监、高监审核,满足施工要求,同意进场施工;总监办进场隧道专监1名、隧道监理员1名。
铁路大跨黄土隧道仰拱初支成环技术施工总结

铁路大跨黄土隧道仰拱初支成环技术施工总结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铁路隧道施工中大跨黄土隧道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而针对大跨黄土隧道特性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是其安全施工的重点环节。
本文以兰山隧道出口工程实例为背景,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技术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同类型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跨,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总结Summary of Inverted Arch Initial Supporting & Cycling onLarge-span Loess Tunnel Construction(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 Ltd )Abstract: As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goes deeper, the proportion of large-span loess tunnel during the railway tunnel construction keeps rising, and how to adopt right construc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arge-span loess tunnel features has been the key part of loess tunnel safety construction. Written within the context of Lanshan Tunnel Outlet Pro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itial supporting & Closing to cycle technolog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which could be a kind of reference for similar type of tunnel constructions.Keywords:Large-span,Loess tunnel, Initial Supporting , Closing, Summary1 工程概况宝兰客运专线兰山隧道起止里程为DK1022+880~IDK1028+332,全长5452.8m,为双线大跨隧道。
隧道初期支护方案

隧道初期支护方案一、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能够解决山区、水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交通运输问题。
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隧道初期支护的目的和重要性隧道初期支护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初期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措施,以解决岩层的松软破碎、地下水的渗漏等问题,增强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隧道初期支护的目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工作面的安全,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二是控制地下水的渗漏,保持工作面的干燥;三是减少封闭和敞开断面的变形,保持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因此,隧道初期支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隧道初期支护的方法和措施1. 土方加固针对软弱黏土等地质条件,可采取土方加固的方法。
具体做法包括:挖掘土坑,开挖面周围设置混凝土或钢筋网格等支护结构,以提高土方的稳定性;对砂质土地层进行压实处理,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砂流现象。
2. 岩体加固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岩石地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岩体加固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喷射混凝土加固,将混凝土以高压喷射到岩壁上形成牢固的支护层;锚杆加固,将钢筋锚固在岩壁内部,形成支撑结构;爆破路线控制,通过控制爆破的顺序和方法,减少岩层的破碎和裂缝。
3. 排水处理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对于工作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必须采取排水处理的措施,以保持工作面的干燥状态。
常用的方法有:地下水抽排,利用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隧道,降低地下水位;防渗墙施工,通过施工隔离墙体,阻止地下水的渗漏。
4. 支架结构在隧道初期支护中,支架结构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支架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地质条件、隧道直径、施工方法等因素。
常见的支架结构有:钢支撑结构,采用钢材制作的支撑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简便等优点;混凝土衬砌,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隧道壁上,形成衬砌结构。
四、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制定隧道初期支护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隧道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因素。
隧道工程施工月报范本

隧道工程施工月报(2023年第一季度)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隧道工程,位于XX市XX区,接线道路全长约3.5公里,隧道全长2.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工程总投资约5.5亿元。
隧道工程自2023年1月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6月竣工。
二、工程进展1. 隧道开挖:截至2023年3月31日,隧道左线开挖完成700米,右线开挖完成650米。
采用钻爆法施工,钻孔作业平均每天完成12个,爆破作业平均每天完成2次。
2. 初期支护:隧道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作业。
截至3月31日,左线初期支护完成550米,右线初期支护完成500米。
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片等材料,确保隧道稳定。
3. 二次衬砌:截至3月31日,左线二次衬砌完成300米,右线二次衬砌完成250米。
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厚度为30cm,强度等级为C30。
4. 隧道防水:隧道衬砌完成后,进行防水施工。
截至3月31日,左线防水完成200米,右线防水完成150米。
防水层采用防水板和排水盲管,确保隧道内部不受水害影响。
5. 隧道通风: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设置了两台隧道通风机,持续进行隧道通风。
目前通风效果良好,空气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6.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本月未发生安全事故。
三、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1.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对原材料、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2. 进度控制:根据工程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控,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四、问题及措施1. 问题: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局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加大。
措施: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区段,加强地质勘查,调整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问题:隧道初期支护施工速度较慢,影响工程进度。
措施:加强初期支护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速度。
隧道初期支护总结报告

蒿地岭隧道初期支护总结报告1、适用范围LJ6合同段蒿地岭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
2、执行标准及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80/1-2004;3、人员、材料、机械投入情况3.1人员进场计划3.2设备进场进场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开挖台车一台;砼喷射机2台;搅拌站一座及开挖初支设备。
进场设备科满足施工需求。
3.3材料进场A、原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按要求对材料供货单进行确认,收取并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立材料进站台帐,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
B、试验室按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对进站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报告。
进场原材料按照批量进行复试,做到不漏试。
C、水泥进站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取样,对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进行复试。
D、进站的砂石集料,必须逐车过磅验收,并按规定随机取样检验和试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检不得少于一次。
检验试验结果记入台账,及时归档.E、外加剂进站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复试。
F、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门和试验室定期对已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和试验,保证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
G、所有进场原材料按厂家、品种、规格、型号分仓存储,仓位应有明显清晰的标识。
在仓位处插标识牌,标识牌上写明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入场时间、数量、检验负责人等相关信息.4、施工工艺及控制流程4.1施工准备1。
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
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4.2施工过程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的初期(超前)支护主要支护形式为长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早强药包锚杆、中空注浆锚杆、喷射砼、钢筋网、格栅钢架、型钢钢架等.管棚钻孔采用管棚钻机,径向注浆、超前小导管、锚杆采用人工风枪或钻孔台车钻孔,洞内锚杆、钢筋网片在洞外加工运至洞内安装,注浆采用高压泵。
隧道工程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初期支护施工方案1、R32注浆锚杆施工①锚杆将注浆管和锚杆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注浆与锚固的一体化,在止浆塞的作用下,利用锚杆的中心孔注浆使浆液极其饱满,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可充分地充填围岩孔隙和裂缝,进一步改良围岩,锚杆外表的可联结螺纹,增加了锚杆的抗拨力,有利于各种配件的使用,垫扳、螺母、的安装较为简捷,R32锚杆由锚头、全螺纹中空杆件、止浆塞垫板、螺母组成。
A、锚头:由特种工程塑料制成,尖头开口便于注浆,锚头体中后部有倒刺便于悬挂锚杆,尾部有螺纹与锚杆联接。
C、锚杆体:由优质天然钢管作基材,中空杆体可作注浆管,表面加工成连续螺纹,便于安装锚头、垫扳、螺母,同时表面连续的螺纹提高了杆件与砂浆的握裹力。
B、止浆塞:注浆时封堵锚孔,实现有压注浆,改良围岩。
D、垫扳:可将杆承受的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围岩上。
E、螺母:将杆体与垫板锁定在一起,将杆体承受的载荷经过垫扳传递到围岩。
③操作步骤A、用型凿岩机钻眼用高压风清孔。
B、将安装好锚头的R32锚杆体插入锚孔,锚头上的倒刺将锚杆挂住。
C、在锚杆尾端安装止浆塞,垫扳和螺母。
D、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和万通高效压力注浆泵联接。
E、开始注浆,如需有压注浆改善围岩结构,只需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即可。
(4)格栅拱架施工格栅拱架在洞外按设计加工成型,洞内安装,与锚杆焊成整体。
格栅拱架间设纵向连接筋和定位系筋,拱架间以砼填平。
拱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格栅拱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垫块。
(5)模筑砼施工模筑砼在在锚杆、钢拱架安装后立即进行,尽快支护围岩。
钢拱架间用砼填平,并按设计有足够的保护层。
2、围岩监控量测(1)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
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围岩结构的稳定。
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报告(2篇)

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报告从____年月份开始在项目部见习工作,主要参加过测量和隧道施工工作,主要负责隧道施工开挖和初支技术工作,现在对隧道工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本项目是国高网厦成线龙长线高速公路与长深线永武高速公路之间的便捷联络路线。
全线总长约____公里,全线设下道湖枢纽互通连接龙长高速,经白砂互通,共分四个标段。
所在的a1标段总长____公里,其中隧道一座,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合计平均长度____米,左线长____米,最大埋深____米,右线长____米,最大埋深____米。
隧址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地貌,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土,下伏燕山晚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围岩级别为v级,洞顶及侧壁稳定性差,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基岩中的孔隙-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隧址区有6条断裂层(f6、f6a、f8、f9、f10、f11)横穿隧道轴线,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围岩级别有一定的影响。
参加过测量和隧道施工,总体来说对隧道施工有一些比较深的了解,所以在此对隧道施工做一个总体的评价。
1、施工方案:(1)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的v级围岩地段,采用cd法开挖,施工支护采用复合支护,以锚杆、钢拱架、湿喷混凝土、钢筋网、钢架和锚杆联合支护,并辅以大管棚或小导管等超前支护。
洞口浅埋段钢筋砼衬砌应及时施作。
施工辅助措施须在开挖之前施工。
(2)施工中左、右导坑掌子面之间在纵向须拉开不小于2d(d为开挖跨度),导坑上下台阶在纵向距离应小于____米,并须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纵向距离,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施工。
(3)临时侧壁拆除应在临时支护内力及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每次拆除长度(纵向)不大于2倍的钢支撑间距,拆除过程中密切监控洞内变形等量测数据,如有突变立即停止拆除,必要时可采取措施对初期支护进行局部加强。
(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相关监测和通风。
2、洞室开挖:(1)隧道进出口成洞地质较差,隧道洞口宜选择在旱季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蒿地岭隧道初期支护总结报告1、适用围LJ6 合同段蒿地岭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
2、执行标准及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G/T 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80/1-2004 ;3、人员、材料、机械投入情况3.1 人员进场计划序号职务工作职责备注1 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2 现场副经理现场施工3 工程部长施工技术4 试验室主任试验检测5 技术员现场技术6 安质部部长质检工程师7 隧道队队长现场施工8 技术主管现场技术3.2 设备进场进场挖掘机 1 台;装载机 1 台;运输车 4 辆;开挖台车一台;砼喷射机 2 台;搅拌站一座及开挖初支设备。
进场设备科满足施工需求。
3.3 材料进场A、原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按要求对材料供货单进行确认,收取并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立材料进站台帐,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
B、试验室按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对进站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报告。
进场原材料按照批量进行复试,做到不漏试。
C、水泥进站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取样,对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进行复试。
D、进站的砂石集料,必须逐车过磅验收,并按规定随机取样检验和试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检不得少于一次。
检验试验结果记入台账,及时归档。
E、外加剂进站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复试。
F、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门和试验室定期对已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和试验,保证材料在有效期使用。
G、所有进场原材料按厂家、品种、规格、型号分仓存储,仓位应有明显清晰的标识。
在仓位处插标识牌,标识牌上写明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入场时间、数量、检验负责人等相关信息。
4、施工工艺及控制流程4.1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4.2 施工过程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的初期(超前)支护主要支护形式为长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早强药包锚杆、中空注浆锚杆、喷射砼、钢筋网、格栅钢架、型钢钢架等。
管棚钻孔采用管棚钻机,径向注浆、超前小导管、锚杆采用人工风枪或钻孔台车钻孔,洞锚杆、钢筋网片在洞外加工运至洞安装,注浆采用高压泵。
型钢拱架在洞外场地加工制作,并试拼入洞。
喷射砼支护采用 YSP-10S喷射机进行喷射作业。
4.3 施工工艺4.3.1 锚杆隧道拱部、边墙系统锚杆采用φ22 全螺纹早强药包锚杆,长度为3.5m,横纵间距 0.6 ×1.0m, 梅花型布置,全环22 根;药卷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塞入药卷(经水浸湿或是自带水囊药卷)→插入杆体。
药卷锚固是在锚杆孔成孔后,用经充分湿润后的锚固药卷代替注浆而直接进行锚固。
锚固药卷是干燥的粉状水泥砂浆和粉状速凝剂混合物用特殊透水纸包裹成长条状,使其经水浸泡充分湿润后直接进行锚固。
其特点是使用方便,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但不能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且保证锚杆位于锚孔中央困难。
锚杆钻孔位置及孔深必须准确;锚杆要除去油污、铁锈和杂质;锚杆体插入孔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
(1)锚杆施工工艺A、准备:气腿式钻孔机就位,并接好供气、供水管线。
B、测量布眼:根据锚杆设计间距,用油漆标出眼位。
布眼时如遇软弱、松散围岩需加密布设。
C、钻孔:利用开挖台车人工手持气腿式钻孔机钻孔,钻孔时钻杆垂直于岩面。
D、清孔及检查:用φ 18 钢管通入高压风吹净孔中石屑及细小石块,利于浆液与岩壁充分接触,并检查孔深。
E、锚杆加工:采用Φ 22 螺纹钢,按图纸设计尺寸下料。
F、药卷湿润:将药卷浸泡于洁净的水中,浸泡时间约为1~3 分钟(具体时间按使用说明书),使药卷充分湿润但又不能凝固,其外观判断为手用轻捏柔软均匀。
G、药卷塞入:采用孔径略大于药卷的PVC管将药卷顶送入底部后,然后抽出 PVC管,每节药卷按此方法送入,直至送入数量满足要求。
H、锚杆插入:采用锤击或风动凿岩机将锚杆强制塞入锚孔中。
(2)施工注意事项A、钻孔应垂直于岩面,锚杆轴线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或滑移面成较大角度相交。
不得生搬硬套采用径向锚杆,并应视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B、药卷使用前必须检查锚固药包是否硬化失效。
C、锚固剂浸泡时间需严格控制,并经实验确定,既不能使药卷湿润完全,造成水泥砂浆未完全水化,也不能浸泡时间过长,造成锚固剂在锚杆插入前已凝固。
D、为使锚杆固定于锚孔中央,而使锚固剂均匀包裹于锚杆周围。
E、锚杆在未锚固前,其自重大,防止锚杆滑落伤人。
F、砂浆未达到锚固强度前严禁悬挂重物。
(3)改进措施1)应先喷一层砼封闭开挖面再安设锚杆。
2)锚杆露出长度不应大于喷层厚。
3)沿隧道周边直径向钻孔,但钻孔不宜平行于岩层层面。
4)药卷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
4.3.2 钢筋网采用φ 8 HPB235钢筋,网格尺寸 20cm×20cm(双层)。
钢筋网的铺设,在岩面喷射一层砼,在锚杆安装后进行。
隧道钢筋网预先在洞外制作,钢筋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安装搭接长度为不小于30d,采用点焊焊接。
钢筋网随受喷面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小于3cm。
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注意事项:(1)钢筋网使用前必须清除锈蚀。
(2)钢筋网必须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宜为 3cm。
钢筋网的喷砼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2cm。
(3)钢筋网必须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在喷射砼时钢筋网不得晃动。
4.3.3 钢架支撑采用 I20a 型钢支撑,纵向间距60cm。
钢架采用冷弯成型,钢架加工的焊接缝隙饱满、均匀,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渣等缺陷。
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 3cm,平面翘曲小于 2cm。
钢架在开挖或喷砼后及时架设。
(1)质量控制措施安装前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钢架间距、横向位置和高程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超过± 5cm,垂直度误差为± 2。
钢架拼装可时,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密贴。
钢架底脚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钢架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按设计用Φ 22 螺纹钢筋纵向连接,环向间距 1.0m。
钢架与喷砼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用喷砼充填密实,各种形式的钢架全部被喷射砼覆盖。
(2)注意事项①钢架支撑加工尺寸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架支撑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钢架的设计强度,必须保证能单独承受 2~4cm高的松动岩柱重量,其形状必须与开挖断面相适。
③钢架连接板由 M20高强螺栓连接牢靠后采用骑缝焊焊接。
④钢架必须按设计位置架设,钢架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连接,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钢架与围岩必须尽量靠近,但必须留 2~3cm 间隙做混凝土的保护层。
当钢架和围岩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必须设垫块。
⑤钢架必须垂直于隧道中线,横向允许偏差± 5cm,钢架倾斜度应小于 2°。
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土石回填,而必须设置钢板或工字钢进行调整,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加固基底。
当拱脚处围岩承载力不够时,必须向围岩方向加大拱脚接触面积。
⑥当钢拱架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时,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
间隙过大时,可用混凝土填充密实。
喷射混凝土必须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
⑦在施做下台阶时,必须相错开挖,马口落底长度不大于 2 榀钢拱架的长度,应一次落底,并尽快封闭成环。
挖掘机在出渣时应尽量远离上台阶拱脚,避免碰撞拱脚。
人工清理上台阶连接板位置,以便安装高强螺栓与下台阶连接。
⑧在下台阶施做后仰拱必须及时跟进,以封闭成环。
4.3.4. 喷射混凝土采用喷 C25 混凝土 27cm。
为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回弹量,降低粉尘,提高一次喷层厚度,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作业。
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分初喷和复喷。
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先墙脚后墙顶,先拱脚后拱顶,避免死角。
喷射料束运动轨迹呈纵向蛇形状旋转,一圈压半圈旋转轨迹运动,每次蛇形喷射长度根围岩类别确定。
初喷在开挖 ( 或分部开挖 ) 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暴露岩面,防止开挖面表层风化剥落,初喷厚度不小于4cm。
复喷混凝土在锚杆、挂网和钢架安装后进行,尽快形成喷锚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位、变形。
钢架间用混凝土喷平,并有足够的保护层(不小于3cm)。
(1)喷射混凝土前的准备受喷面的处理:喷射支护前去除表面浮土和欠挖部分,用高压风清除杂物和浮尘。
机电检查:喷前进行电气和机械设备检查和试运转。
在受喷面,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控制喷层厚度标志的设置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杆外露长度等,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标出刻度,做为标记。
(2)注意事项喷嘴与岩面的距离为 80-120cm,太近太远都会增加回弹量。
喷射方向尽量与受喷面垂直,拱部尽可能以直径方向喷射;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咀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 70°。
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大,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流动,产生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一次喷射厚度不宜超过 10cm,过大会削弱混凝土颗粒间的凝聚力,使喷层因自重过大而大片脱落,或使拱顶处喷层与围岩形成空隙,如果一次喷射厚度过小,则粗骨料容易弹回。
影响喷层厚度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坍落度、速凝剂的作用效果和气温。
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分片进行,一般分为 2 米长, 1.5 米宽的小片。
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的围岩面上而影响喷层与岩面的粘结力,按照从下往上施喷,呈现“S”形运动;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每圈压前面半圈,绕圈直径约 30cm,力求喷出的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
5、暴露问题及改进措施(1)钢架拱脚悬空解决方案:严格控制拱脚部位超挖,必要时可采用工字钢或混凝土加固基底,拱脚下垫混凝土垫块。
(2)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解决方案:进行复喷,补喷平整,在以后施工中加以注意,杜绝再次发生。
(3)锚杆打设角度不规解决方案:锚杆打设应垂直于岩面,在以后施工中严格控制锚杆打设角度,杜绝再次发生。
6、取得成果通过蒿地岭隧道ZK18+675-ZK18+685段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拱架安设拱架牢固;锚杆搭设准确;钢筋网挂设随岩面起伏;喷射砼密实无空洞,表面平整。
确定了初期支护的每道工序施工工艺,为后期的初期支护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施工参数。
7、施工总结通过蒿地岭隧道进口左线ZK18+675~ZK18+685段初期支护整个施工过程来看,我部所确定的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满足初支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的初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