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II)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练习-5.4“眼睛和眼镜”质量检测练习题附答案2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练习-5.4“眼睛和眼镜”质量检测练习题附答案2

5.4:“眼睛和眼镜”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A. 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C. 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4.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5.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6.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放大的像B. 平面镜成缩小的像C.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8.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长沙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II)卷

长沙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II)卷

长沙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透镜的应用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2 . 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A.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C.物体和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D.以上说法都正确3 .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4 . 下列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5 .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6 . 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C.物体离物镜太远D.物体离物镜太近7 . 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远离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大小不变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8 .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说明远视眼的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使两盏灯都有电流流过的操作是A.开关S1、S2、S3都闭B.只闭合开关S2、S3 C.只闭合开关Sl D.只闭合开关S2合10 . 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光屏远离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为使烛焰的像依然位于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下移动D.若实验中撤去光屏,人眼就无法观察到蜡烛的像11 .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12 . 如题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O处光学仪器后聚于主光轴的S点, 取走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13 .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患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看远处的物体造成B.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的C.患远视眼的人无法看清近处的任何物体D.远视眼的睫状体一直处于收缩状态14 . 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A.伽利略望远镜B.开普勒望远镜C.显微镜D.哈勃空间望远镜15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C.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D.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 cm二、填空题16 . 近视眼的角膜,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加凸起,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角膜,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方,用__________镜矫正。

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望远镜B.显微镜C.照相机D.投影仪2.下列图片中模拟了人眼球成像的是()A. B.C. D.3.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A.20m远的1.7m高的人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5.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这物体不一定是光源B.物体和眼睛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6.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7.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8.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9.隐型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型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 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矫正时应配制的这种隐型眼镜的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A.近视眼,大于 0.05mm B.近视眼,小于 0.05mmC.远视眼,大于 0.05mm D.远视眼,小于 0.05mm10.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C.照相机镜头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人的眼球相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望远镜是用于观察近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B. 望远镜中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凹透镜C.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D.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大物体的仪器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关于显微镜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正立的实像B. 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C. 将被观察物体向左移,通过目镜看到的像则向右移D. 反光镜的作用是为了成正立的虚像4.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靠近透镜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6月6日世界“爱眼日”,视觉“亚健康”值得每个同学关注,如图表示某同学看物体时的示意图,则该同学眼球特点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 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矫正B. 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用凹透镜矫正C. 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矫正D. 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用凹透镜矫正8.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9.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0.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A. 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 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望远镜是用于观察近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B. 望远镜中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凹透镜C.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D.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大物体的仪器12.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3.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________增强了.需要用________透镜进行调节.14.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________,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________,而矫正后则变为下图中的________ 。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第1课时 眼睛与眼镜)习题课件(新版)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第1课时 眼睛与眼镜)习题课件(新版)

6.(中考·吉林)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 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 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B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知识点 3 远视眼及其矫正
7.如图的眼镜属于___凸_____透镜,可用于矫正_远__视___(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第1课时 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1)晶状体和角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凸透镜 (2)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______厚__薄程度。 (3)视网膜:相当于_____光__屏_。 2.看远处物体时眼睛的调节: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6.近视眼矫正方法:配戴由___凹_____透镜制成的近视 眼镜。
7.远视眼视觉特征:能看清___远_____处的物体,看不 清___近_____处的物体。
8.远视眼形成原因:晶状体太___薄_____,或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___短_____。
9.远视眼矫正方法:配戴由___凸_____透镜制成的远视 眼镜。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点拨: 由题中“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 次得到清晰的像”知,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远视 眼镜片。
15.(中考·龙岩)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 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 入或吸出的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 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 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__缩__小____的____实____像。

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课后测试(含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课后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眼睛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一、眼睛和眼镜①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②人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③近视及远视的原因及矫正方法: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致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近视眼晶状太厚,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把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3、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4、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5、下列有关光现象对应的解释与应用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湖中有趣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远视眼的矫正,可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6、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粤教沪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粤教沪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粤教沪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三维目标】1、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等。

2、通过图示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经历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过程,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

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通过对照相机实物的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拍照的大体过程。

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3、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能主动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器具,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不要求学生记住眼睛的各组成部分,能回忆起生物课上学过的视觉形成过程即可,同时,学生要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注意用眼卫生,能自觉保护视力。

2、影像的保存: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应用,了解照相机的使用及成像的大体过程。

3、眼睛的好帮手:让学生通过讨论阅读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知道怎样矫正和保护视力;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大家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要注意眼睛的卫生。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II)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
B.若将凸透镜像左移,将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像
C.将近视镜片放在图中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实验中蜡烛越烧约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
2 . 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并进行了研究.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A B.B C.C D.D
3 .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
A.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用凸透镜制作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5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6 . 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7 .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C.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8 .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或反射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9 .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A.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C.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10 . 2013 年 6 月 20 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色彩的太空课。

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
A.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C.所成王亚平的像是实像D.王亚平位于水球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11 . 在如图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B.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C.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D.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12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
13 . 下列四幅图中,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图画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 .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阳光通过凸透镜点燃纸屑,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C.汽车后视镜一般使用凸镜,可以利用光的反射来扩大视野
D.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应放在放大镜一倍焦距以外
15 .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铅笔芯B.塑料笔杆C.橡皮D.布笔袋
二、填空题
16 . 如图所示,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17 . 中学生小明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病,需要佩戴________透镜矫正.
18 .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
像.眼睛调节的二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
A.0到10厘米B.10厘米到极远处
C.25厘米到极远处D.10到25厘米
(2)近视眼是来自_____(选填“近”或“远”)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_____(选填“中间厚、两边薄”或“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19 .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来自近处一点的光将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视网膜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光斑。

远视眼要用由________制成的远视眼镜来做矫正。

20 . 生物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细胞,天文学家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星空;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图中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
上.
21 . 中国号称“小眼镜王国”,很多孩子都患有近视眼,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

这种成像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幅由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填“高”或”低”)。

22 . 显微镜的镜片相当于________透镜,我们为了看清楚一个昆虫有几对足,应该选用________(显微镜、放大镜、近视眼镜)比较合适.
23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f=10cm)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需要将三者的中心调至_____;当蜡烛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应移至____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24 .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
的焦距(变大/变小/不变).
25 . 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_____)
26 . 晴朗的天气,当你在湖边散步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如图所示,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像.
三、实验题
27 .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硬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

28 .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上是属于幻灯机的原理.
四、简答题
29 . 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

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道“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像,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道“怎
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实验题
1、
2、
四、简答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