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心得体会1000字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太极拳心得体会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其起源于中国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对太极拳的感受和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身体方面: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
我在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感觉很困难,有时候几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位。
但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老师的指导,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我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精神方面: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更是一项精神运动。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才能做到姿势正确、呼吸均匀。
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很放松,有时候又会感到很紧张。
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体验,我逐渐明白了如何将精神与身体结合起来,让自己的练习更加有效。
3.社交方面: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个人运动,更是一项团体运动。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需要和他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
我和其他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让我感到温暖,还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
4.意义和价值:太极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让我们更加平静、自信和集中注意力。
此外,太极拳还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彼此,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太极拳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
它不仅让我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同时,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彼此,共同发展。
我相信,太极拳将会对我的未来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受益终身。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2太极拳,这个古老的拳术,以其独特的哲学理念和身体锻炼方法,深深吸引了我。
自从我开始练习太极拳,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识太极拳,我被其流畅的动作和深邃的哲学理念所吸引。
学太极拳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修身养性而闻名于世。
我有幸参加了太极拳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太极拳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武术。
它强调“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技击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太极拳的学习过程1. 初识太极拳在培训初期,我们学习了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技击原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太极拳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文化。
2.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步法和腿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动作,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3. 学习太极拳的套路太极拳的套路包括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等。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太极拳的套路,并进行了反复练习。
通过练习套路,我体会到太极拳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4. 学习太极拳的呼吸与意念太极拳强调“气沉丹田”、“呼吸吐纳”。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以及意念的引导。
通过学习呼吸与意念,我感受到太极拳内在的修炼。
5. 学习太极拳的实战技巧太极拳的实战技巧主要包括推手、散手等。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战技巧,并进行了一定的实战演练。
通过实战演练,我了解到太极拳在实战中的应用。
三、太极拳培训的心得体会1.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深刻体会到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动作要领,还要注重呼吸与意念的引导。
内外兼修,使我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身心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 太极拳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必备5篇)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必备5篇)您是否对撰写优质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解呢?其实,我们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视角,因此,使用图片和文字来记录个人的感受和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撰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关于“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的相关知识。
强烈建议您收藏本页以便日后查阅!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1转眼间第一学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太极学习也接近了尾声。
通过这一学年对太极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记得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学太极“意”很重要,关键是要用意念来打太极,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我想这也是人家为什么称太极为智慧拳的原因吧!还有就是每次我们上课前徐老师总会让我们自己先把上次学的太极内容回忆一遍,再把上堂课所学的太极招数自己打一遍,然后再放松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
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发现太极是一种技击术,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这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它最本质的特点。
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
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
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心得6篇

太极拳的心得6篇心得是提高自身思想境界的重要方式,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写心得体会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哦,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太极拳的心得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太极拳的心得篇1还记得刚刚步入大一其次学期,我的第一次选修课就到来了,对于全部的课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着刷人人,水论坛,各种询问学长学姐,想要知道什么课最好过,老师好玩又不严格,上课轻松,考试还简洁的。
对于我这个从小运动神经就不发达的人来说,体育毕竟选什么也成了一大难题。
拳击柔道什么的,我没那个力气,八段锦衰弱操什么的,我没那个柔韧性。
其实,最终选到太极拳也纯属偶然,对比了一下课表,能够选择的原来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着太极拳看起来又慢又简洁,学起来应当会很简洁,就选择了这个。
其实自己对于太极拳是很生疏的,只是模糊有这样一个概念,却并不清晰详细是怎么回事。
到了现在,我已经记不住老师详细演示的太极拳动作了,但老师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极拳却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个阅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这些从他平常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着这一切,而且老师还有一种傲骨,骨子里的傲气。
他每每给我们演示太极拳的时候,都不经意间地显露出这份独有的气质。
我们学习的是二十四式太极拳。
老师怎样介绍以及以后如何学习的,想来我是忘了,可老师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陈氏太极拳的情景,至今依旧深刻印在脑海里。
对于生疏的事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其给人影响最深的一面。
老师给我们演示太极拳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和那份怡然得意,以及淡定的神态,平稳宁静的伸展收缩四肢,就是这样给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此简单的动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呈现出来,更何况还要连接起来,只能跟随、仿照老师,一步一步地学。
可不管如何,我们最多在动作上仿照得差不多,其他方面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不知道手脚的一些细节动作,不知道呼吸怎样平衡,不知道眼神该什么样,不知道心态如何,就没有那种自然,没有那种神韵,没有那种专注,没有那种气概。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9篇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9篇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由于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与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头学习太极拳。
刚开头我以为太极拳是特别简单学的,由于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洁,没有什么挑战性。
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教师学习之后才发觉,太极拳真的。
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严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详细表现,比方看似简洁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渐渐地专心思悟,去体会。
由于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头学习时感觉比拟吃力,教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仿照教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常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
听了教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教师的急躁指导和鼓舞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
以此,我想共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急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留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
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缘由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假如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头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教师的授课进度,不管是跟着教师反复仿照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
在学习的过程中仔细听教师的教导,比方某个动作需要留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
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稳固。
教师订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假如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正来了。
太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太极专题培训,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太极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感受到了太极拳的魅力,更在身心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太极拳的内在魅力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内在魅力。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其内涵丰富,既包含了哲学思想,又融合了养生之道。
太极拳强调“阴阳平衡”、“动静结合”,通过动作的缓慢、柔和,使人在练习过程中达到身心放松、气血畅通的效果。
二、太极拳的养生价值太极拳的养生价值是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之一。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通过练习太极拳,我发现自己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
太极拳不仅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还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三、太极拳的团队精神在培训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太极拳团队精神的魅力。
太极拳讲究“和为贵”,强调团结协作。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使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四、太极拳的传承与创新在培训过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过程。
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这使我认识到,传统文化需要不断传承与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五、太极拳的实践与应用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将其运用。
我发现,太极拳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
总之,这次太极专题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练习太极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将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和团队精神发扬光大。
我相信,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我会在身心上不断成长,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太极心得体会

太极心得体会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了深刻感悟的时候,不妨将内心的感悟总结成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实习或工作中经历的一种反思。
一份值得一读的“太极心得体会”相关精品文章推荐给您,这份计划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太极心得体会(篇1)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
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
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
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
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
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
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
”,“打太极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有杂念,这样运动的效果才好。
”,“太极拳很讲究重心的调整,打的时候要注意把重心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
太极拳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很讲究内在的东西。
太极拳虽然很柔,看起来虽然运动量不大,但认真打完一套太极拳,还是会流很多汗的。
这学期,我跟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还听了老师的中医养生理论课,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
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练太极的体会,如怎样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
怎样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我觉得太极与中医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有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的精髓的。
在理论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双手放在丹田前面,掌心相对,感觉两手之间的气场。
同学都说我的气场比她们的强。
而且经过体质测试,我是属于平和质,身体状况还不错。
看来,练太极还是很有效果的。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太极拳,一项承载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运动,如今已成为众多人追求健康、修身养性的选择。
在我与太极拳相伴的日子里,它不仅给我带来了身体上的变化,更在心灵层面给予了我滋养和启迪。
最初接触太极拳,是在一个清晨的公园里。
看到一群人缓缓地伸展肢体,动作如行云流水,那优雅的姿态深深地吸引了我。
从那刻起,我便决定加入他们,开启我的太极拳之旅。
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我总是难以掌握动作的要领,手脚不协调,姿势也不够规范。
师傅耐心地指导我,告诉我每个动作的精髓和发力点。
比如“起势”,看似简单的双手抬起放下,实则需要保持身体的中正,松肩沉肘,呼吸自然。
经过反复的练习,我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也开始变得流畅起来。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发现太极拳对于身体的锻炼是全方位的。
它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通过各种招式的伸展、扭转和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肌肉也得到了有效的拉伸。
而且,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也很独特,要求呼吸与动作相配合,深、长、匀、细。
这样的呼吸方式有助于调节心肺功能,增强氧气供应,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它对心态的影响。
太极拳要求心平气和,排除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动作和呼吸。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所困扰,心情烦躁不安。
而当我打起太极拳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外界的喧嚣都与我无关。
这种专注和宁静让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减轻了焦虑和压力。
太极拳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以柔克刚、阴阳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过于强硬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太极拳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学会顺势而为,以柔的力量化解刚的冲突。
这种智慧不仅适用于武术,更能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
另外,太极拳的社群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拳友们中间,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者,都能在这个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心得体会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
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
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凭着对武术的爱好而执着学习,随着练习的深入, 以及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以后,我逐渐发现,太极拳的拳理对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修炼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言行举止,个性发展,品质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
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到释然。
从而涤虑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现实生活中,疾病会时不时困扰着人们, 烦恼也会经常缠身,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药物却难以医治,只能靠全身去调整、化解。
修炼太极拳除可以清除躯体上的某些疾病外。
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个人的心理。
使人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
一个研究生曾经对我说:“想不到太极拳这么好,我患神经衰弱多年,吃药总不见好转。
可是每当我来到这个草坪,练拳以后,头脑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就舒畅了很多,神经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转,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几年来,我通过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肠胃病、腰椎劳损、轻度的神经衰弱,使我瘦弱的体质增强了许多。
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熏淘下,我总算
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事已多考虑对别人的影响。
不以一己之好恶而随意伤害别人。
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拳著云:“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
”太极拳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
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接触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以求提高拳艺。
拳著云:“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太极拳综合了道家的
“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思想,医家的<黄帝内经),兵家的谋略、征战之术等等,从它们中吸收理论上的营养加以溶合而形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独具特色
的太极哲理,所以,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向老师、朋友请教,才能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精义,在提高拳艺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水平。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
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
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 精神极度疲劳,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
演练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至打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
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练拳以后,不觉疲劳。
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随着太极拳修炼的深入。
练拳者的气质、思想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也是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过程。
长期的修练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拳著云:“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
”我校武协练太极拳的会员,看起来都很秀气,但又不缺英气,他们对人都很有礼貌,很少武人的霸气与骄狂。
在武协,新会员经常会向老会员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太极拳比较难学,对于某些问题,老会员总会根据自己所学不厌其烦、反复多次地耐心指导, 而不会藏私或者歧视别人,每当我们来到训练场的时候都会相互问好。
在武协如此,在其它场合也如此。
所以,大部分的会员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与人都能和睦相处。
太极拳对人心性修养的影响,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先生1996年途经广州稍作逗留的时候。
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讲学的时候,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样子,很多认为他是大学的教授,而很难把他同一个武术家连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时,才能一睹武术家的真正风米。
外示安逸,内在稳固,真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大师的风范。
太极拳对修炼者品德修养的影响是必然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文化盈育的
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太极拳理论之中。
陈氏先辈门规戒律中就提
到许多正直做人,谦虚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诚信、仁德忠勇等门规。
其实,这些门规戒律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内在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让门人更好地领悟
太极拳的内蕴。
尊师重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练拳必先学会做人。
拳著云:“学太极
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
”练太极拳如不敬
重老师或对太极拳抱怀疑态度,则会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甚可取之处,
对老师的心得体会不细加琢磨,以至于对太极拳的精粹之处失之交臂。
“谦受益,
满招损”正直、善良、谦虚、敬业、重道应为我们练拳者时时自勉之言。
悉心教授学
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道授业解惑,此师之责任之所在。
老师是一面镜子,是
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
总
之,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重道而为之,才有可能把太极拳
事业发扬光大。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我在这几年的修炼中越来越觉得拳非
小道。
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个练拳者在深研太极
拳健身、技击之法的同时也应重视修身方面的作用、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拳
术的修炼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