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氧气、氮气、氩气以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

氧气、氮气、氩气以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依据企业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保证企业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特编发《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请各有关单位组织职工仔细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危险性类型:不燃气体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理化特征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熔点(℃):沸点(℃):爆炸上限、下限〔%(v/v)〕:无心义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部分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淆物。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出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从而胸闷、胸骨后炙烤第1页共10 页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况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无人色、眩晕、心动过速、虚脱,既而浑身强直性抽搐、昏倒、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久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伤害,严重者可失明。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纳钢瓶运输时一定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行交错;高度不得超出车辆的防备栏板,最高五层。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备转动。

禁止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天应早晚运输,防备日光曝晒。

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处理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供应优秀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一定经过特意培训,严格恪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禁止抽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备气体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防止与活性金属粉末、油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备钢瓶及附件损坏。

装备相应品种和数目的消防器械及泄露应急办理设备。

储藏注意事项储藏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氧气、氮气、氩气是常见的化学气体,在工业生产、医疗领域和实验室等地方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这些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对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详细介绍。

一、氧气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 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存储地点应干燥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与油脂、有机溶剂等易燃物接触。

2. 氧气应以瓶装形式储存,储存压力一般不超过20MPa。

在使用前要检查氧气瓶的阀门是否完好,有无泄漏。

开启及关闭氧气瓶阀门时要轻力操作,以免造成意外。

3. 氧气瓶不能与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和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储存,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氧气瓶要定期进行压力检测和外观检查,如有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4. 在使用氧气时,应戴上防护眼睛和手套,以免氧气直接接触眼睛和皮肤造成损伤。

禁止将氧气注入潮湿的容器内,以免发生爆炸。

5. 在氧气使用过程中,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如有必要要采取防火措施,如对氧气管道进行接地处理,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

6. 使用氧气时要控制好氧气的流量,避免过度使用而导致氧浓度过高,增加燃烧的风险。

7. 氧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易燃物或易氧化物接触,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氮气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 氮气是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高浓度下会造成窒息,所以使用氮气时要注意通风良好,避免氮气积聚。

2. 在存储和使用氮气时,要防止氮气泄漏,保证压力容器的完好。

存储地点宜干燥、通风,并且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 氮气可以通过压缩气体瓶或液化氮储存,液化氮储存时要控制好温度,避免造成容器破裂或爆炸。

4. 在使用氮气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氮气下,以免造成窒息。

同时要避免氮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冻伤。

5. 氮气具有惰性,不易燃烧,但可以加剧火势,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如有必要要采取防火措施。

煤气、氮气、氧气安全知识

煤气、氮气、氧气安全知识

煤气、氮气、氧气安全知识一、煤气安全知识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炼铁、炼钢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一吨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一吨钢可产生50-70 m3转炉煤气,高炉、转炉煤气的主要性质见表1:成分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一氧化碳(%)27-30 60-70 氢气(%) 1.5-1.8 氮气(%)55-57 二氧化碳(%)8-12 发热量kcal /N m3 850-950 1800-2200 密度(kg..m3) 1.295 0.7-0.8 燃点(oC)700650-700主要性质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剧毒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剧毒㈠、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从表1可以看出,中毒、着火、爆炸是煤气的三大特性。

冶金工厂接触煤气作业又非常普遍,极易引起煤气事故,而发生煤气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带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煤气区域干活不带防毒面具,没有煤气检测报警设施。

2、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3、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4、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5、突然停电。

6、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不懂操作技术。

7、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焦油、萘等自燃或遇火燃烧爆炸。

8、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㈡、煤气中毒的机理:煤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

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眩晕、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直至死亡。

㈢、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个点:1、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臵煤气报警装臵,发现泄露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防毒面具。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三篇)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三篇)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氧气、氮气、氩气是常见的工业气体,它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按照安全使用管理办法进行操作。

下面是氧气、氮气、氩气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要点:1. 储存与运输:- 氧气、氮气、氩气的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 储罐、气瓶应妥善固定,防止倾倒和撞击。

- 要定期检查储罐、气瓶和管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并进行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2. 使用:- 氧气、氮气、氩气的使用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有机物和杂质混入。

- 使用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

- 不得使用氧气代替空气进行通风。

- 在使用氧气、氮气、氩气时,应避免接触油脂、有机物和易燃材料。

3. 操作规范:- 使用气体时应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遵守操作规范。

- 使用气体设备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避免超过设备的额定压力和流量。

- 氧气、氮气、氩气的开关和阀门应正常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废气处理:- 废气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 废气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遵守相关规程和标准。

5. 应急措施:- 在气体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关闭气源、采取适当的消防措施。

- 使用氧气、氮气、氩气的人员应接受紧急情况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氧气、氮气、氩气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二)氧气、氮气、氩气是常见的工业气体,在许多工业领域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仓储和配送:将氧气、氮气、氩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的专门仓库中。

仓库应有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泡沫喷淋系统等。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发生碰撞和摩擦。

2.气瓶操作:使用氧气、氮气、氩气前要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首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然而,由于氧气的特性,它是一种易于燃烧的气体,可以加速燃烧过程。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氧气的泄露:氧气的泄露会增加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有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氧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2.远离易燃物品:由于氧气可以加速燃烧过程,在使用氧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3.使用正确的设备:使用氧气时,应当使用适当的设备,如氧气切割机和氧气压缩机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没有漏气或其他问题。

4.防止过度吸入:过度吸入纯氧气会造成氧中毒,对身体健康有害。

因此,在医疗和实验室等环境中使用氧气时,要控制好氧气供应,避免过度吸入。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氮气的使用安全知识。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实验室、冶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氮气也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氮气的积聚:氮气比空气重,容易积聚在低洼的地方,形成窒息性环境。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氮气积聚造成窒息。

2.防止氮气的泄露:与氧气一样,氮气的泄露会导致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有窒息的危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氮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3.避免与易燃物品接触:尽管氮气本身不易燃烧,但它会取代空气中的氧气,增加易燃物品的火灾风险。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4.防止酸氮冰的形成:在使用氮气时,要避免酸氮冰的形成。

酸氮冰是一种易燃和爆炸性的物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在存储和移动液态氮气时,要避免液氮接触到水或湿度较高的环境。

氩气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气体,具有低反应性和不易燃烧的特点,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使用。

然而,氩气的压力较高,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氩气的泄露:氩气的泄露会导致容器压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方法氧气、氮气、氩气是常见的工业气体,一般用于切割、焊接、压缩、灭火等领域。

然而,这些气体的使用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管理。

本文将从氧气、氮气、氩气的基本性质、安全使用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介绍。

一、氧气氧气是空气中最紧要的气体之一,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医疗领域,氧气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同时也是某些手术的必要气体;在工业领域,氧气则作为切割、焊接、压缩等过程中的氧化剂。

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氧气也是一种比较不安全的气体。

氧气本身不易燃,但可以加速燃烧过程以及使已经燃烧的物质更加猛烈地燃烧。

1. 氧气的基本性质氧气为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不易溶于水,分子式为O2,密度为 1.429 g/L。

一般情况下,氧气不可燃,但其能够支持燃烧,使原来不能燃烧的物质燃烧并产生火焰。

另外,液态氧气相对于气态氧气不安全性更大,液态氧气的温度特别低,接触皮肤或眼睛可能会导致组织冻结或灼伤。

2. 氧气的安全使用管理方法氧气安全使用管理方法是指为保证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而订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2.1 氧气容器的管理①氧气容器应由专人管理,专人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阅历。

②氧气容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清洁、无火源、无尘埃、无腐蚀性气体、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阔别有机物、易燃物、易爆物等物品。

③氧气容器应与可燃性物质、有机物质及其他不安全品保持最小距离。

④氧气容器不得堆放,不得扔掷,不得碰撞,严禁使用锤子、锯子、电焊等器具进行处理和维护和修理。

2.2 氧气管道的管理①氧气管道敷设前应进行严格检查,排出管道中有水、油等杂质。

②氧气管道应独立安装,不得与其他易燃、易爆气体共用,联接处应采纳专用的连接器。

③氧气管道应避开锥形连接、螺纹连接和弯头连接等方法,不得在管道内滞留空气、水或其他非氧气气体。

④管道末端应密闭,不得开裂或泄漏气体。

2.3 氧气使用工人的保护①上班前应对使用氧气及其设备进行检查,以防止设备故障造成的危害。

【精编版文章】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精编版文章】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精编版文章】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根据公司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确保公司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特编发《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请各相关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
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理化特性
相对密度:(水=1):1.14(-183℃)
相对密度:(空气=1):1.43
临界温度(℃):-118.4
熔点(℃):-218.8
沸点(℃):-183.1
爆炸上限、下限〔%(v/v)〕:无意义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禁配物。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为确保氧气、氮气和氩气的使用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办法:1. 储存与使用1.1. 氧气、氮气和氩气储罐、管道、配件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具有安全可靠的技术性能和防护设施。

1.2. 氧气、氮气和氩气储存区必须设有警示标识,人员在进入储存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储存区的危险性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1.3. 氧气、氮气和氩气必须分开储存,储存区内必须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并防止阳光直射和火源靠近。

1.4. 氧气和空气接触时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请将其与燃料或可燃物品分开存放。

1.5. 氮气和空气相混合也存在爆炸风险,请避免其与空气混合。

1.6. 储存区周围必须设置固定型灭火装置和消防设施。

2. 操作与使用2.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掌握操作规程,了解危险性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2.2. 喷嘴、阀门等管道和配件使用施工时需要做好防火防爆保护。

2.3. 禁止超压和超流操作,避免设备过载或泄压。

2.4. 液化气体容器必须在垂直位置上操作,严禁倾斜或在移动中操作。

2.5. 液化气体容器压力表和温度计必须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2.6. 操作气体容器必须使用配套的手持式检测器检测环境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浓度,确保使用安全。

2.7. 喷嘴、管道、阀门等配件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检查,修理出现问题的配件。

2.8. 架空管道禁止搭接电线、电缆,防止漏电以及电线电缆火花引燃气体。

3. 废气和废物处理3.1. 废气和颗粒物必须经过集中处理和过滤控制,达到相关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3.2. 废液必须配置专用容器,并转交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处理。

3.3. 废弃气瓶必须进行倾倒或挖开处理,保证安全。

3.4. 废弃气瓶必须进行封存,以免其他人员误用。

4. 应急处理4.1. 对危险品泄漏、溢出等事件进行快速应急处理,并通知相关人员加入应急处置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根据公司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确保公司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特编发《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请各相关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
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理化特性
相对密度:(水=1):1.14(-183℃)
相对密度:(空气=1):1.43
临界温度(℃):-118.4
熔点(℃):-218.8
沸点(℃):-183.1
爆炸上限、下限〔%(v/v)〕:无意义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禁配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

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