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203数字钟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字钟论文完整版(1)

数字钟论文完整版(1)

论文题目:电子钟的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91班学号:********** *名:*****师:***目录第一节摘要 3 第二节引言 4 第三节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5 第四节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6 4.1 设计思想、任务及要求 6 4.2 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6 4.3 子电路图及工作原理7 第五节原件介绍和心得体会15 第六节参考文献16第一节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也更为突出,精准的报时工具当然更受大家的青睐,传统的机械表无法满足人们精确的时间计算。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确到0.1秒甚至更精确的数字电子钟作为人们精准计时工具显得日趋重要。

本次的设计题目是基于计数器的数字电子钟的设计,系统由74160与数码管作为主要原件。

它能完成以下功能:实现时钟的星期、时、分、秒、0.1秒时的显示,整点报时,半点报时,时间可以根据用户随时设置等功能。

关键词:数字电子钟、数码管显示、整点报时、半点报时第二节引言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很重的时间观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可见每一秒的时间对人们的意义都大不同于以前。

在很多领域,如教育,医疗,体育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精确的报时工具,传统的机械报时工具也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对时间的要求了,所以数字电子钟日益入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地应用到各个方面给个领域。

数字电子钟是用数字集成电路或专用芯片做成的计时器,一般采用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直接显示“时”、“分”、“秒”、“0.1秒”,具有直观性。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整点报时、按作息时间报时等功能,所以数字电子钟在如今节奏很快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节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数字钟也是一种小型的数字系统,由若干个数字电路和逻辑部件构成,可以处理、传送数字信息,完成特定的功能。

一般来说,一个数字系统应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处理电路、处理电路、存储电路和控制电路五部分。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论文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论文

摘要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本设计实验以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介绍一种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

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和校时电路组成。

采用了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

总体方案设计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

本次课程设计还采用了层次模块的设计理念,使整体电路简单化,实现了电路的实效意义。

通过本次设计实验与制作:进一步加强数字电路综合运用能力,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技巧,增进实践能力;熟悉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数字电子钟系统设计、组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分频器;校时电路目录1 绪论 (1)1.1设计目的及意义 (1)1.2 Multisim概述 (1)1.3 Multisim 10操作步骤 (1)2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方案的确定 (2)2.1设计方案原理构思 (2)2.1.1设计主要原理 (2)2.1.2设计电路原理框图 (3)3 数字钟基本原理与方案设计 (3)3.1 各模块电路分析 (3)3.1.1 1Hz标准脉冲发生器 (3)3.1.2 译码显示电路 (5)3.1.3 计数器电路 (8)3.1.4 校时电路 (11)3.1.5 闹钟电路 (13)3.1.6 整点报时电路 (15)4 仿真调试与结果分析 (16)4.1 总体仿真图 (16)4.2 各个功能仿真调试 (16)4.2.1 校时电路仿真调试 (16)4.2.2 闹钟电路仿真调试 (17)4.2.3 整点报时电路仿真调试 (18)4.3 分析总结 (19)4.4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19)5 心得体会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附录一元器件清单 (22)附录二电路总图 (23)附录三电路简化图 (24)1 绪论1.1设计目的及意义多功能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数字装置,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论文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论文

XX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姓名:所在院系:电信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XX学院二〇一三年一月六日摘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应用面广等优点,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

彩电、冰箱、空调、录像机、VCD、遥控器、游戏机、电饭煲等无处不见单片机的影子,单片机早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单片机能大大地提高这些产品的智能性,易用性及节能性等主要性能指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在工农业生产上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

该课程设计为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以AT89C51为核心,配合LED 数码管显示器和按键为用户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稳定的工作环境。

该数字电子钟有时分秒显示和日期显示以及时间和日期调整的功能。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计算机两部分的编程。

计算机软件编程主要实现参数设置、串行口数据接收、指令发送以及数据的显示和存储。

单片机软件编程主要实现键盘、LED显示等各模块的功能,采用汇编语言编程。

数字钟是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的喜爱,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关键词数字电子钟;单片机;LED显示第一章设计目的和方案 (4)1.1设计任务 (4)1.1.1 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 (4)1.1.2 设计目的与任务 (4)1.2功能要求说明 (4)1.3设计总体方案及工作原理 (5)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硬件系统的设计 (6)2.1 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设计 (6)2.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6)2.1.2 键盘模块 (6)2.1.3 LED显示电路 (6)2.1.4 接口电路 (7)2.2 电路原理图、PCB图和元器件布局 (7)2.3 元器件清单 (8)第三章数字电子钟的软件系统的设计 (8)3.1 使用的单片机资源的情况 (8)3.2 各模块功能简要介绍 (8)3.3 程序的流程图 (9)3.4 程序清单 (12)第四章设计仿真和结果分析 (13)4.1 设计结论和功能使用说明 (13)4.1.1 设计结论 (13)4.1.2 功能及使用说明 (13)4.2 仿真结果 (14)4.3 设计系统误差分析 (16)第五章设计小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20)第一章设计目的和方案1.1设计任务1.1.1 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1.1.2 设计目的与任务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字钟毕业论文

数字钟毕业论文

数字钟毕业论文数字钟毕业论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数字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家居装饰,数字钟都无处不在。

然而,数字钟的发展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技术和设计原理。

本篇论文将探讨数字钟的历史、工作原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历史回顾数字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尝试用数字显示时间。

最早的数字钟采用了七段显示器,通过控制灯泡的亮灭来表示数字。

然而,这种显示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能耗较高、显示效果不够清晰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器逐渐取代了七段显示器,成为数字钟的主流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低能耗、高对比度和可定制性等优点,使得数字钟的显示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工作原理数字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时钟芯片、显示器和控制电路。

时钟芯片是数字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计时和时间的精确控制。

时钟芯片通常由晶体振荡器和计数器组成。

晶体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计数器将振荡信号转换为可读的时间格式。

显示器是数字钟的输出部分,它用来显示时间。

除了液晶显示器,数字钟还可以采用LED显示器等其他技术。

不同的显示器技术有不同的特点,例如LED显示器亮度高、反应速度快,而液晶显示器则更加省电。

控制电路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其转化为对时钟芯片和显示器的控制信号。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来调整时间、设置闹钟等功能。

四、数字钟的应用领域数字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数字钟作为时间的显示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场所。

其次,数字钟还可以作为家居装饰品,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现代感。

此外,数字钟还可以用于计时器、闹钟等功能,方便人们的生活。

除了日常应用,数字钟在科学研究、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数字钟的精确计时能力对于飞行任务的安全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五、数字钟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钟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数字时钟课程设计报告(论文版)

数字时钟课程设计报告(论文版)

多功能数字时钟设计报告题目:数字闹钟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3班组员:黄斯文,李安源摘要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记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时钟相比,它一般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电子闹钟,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字显电子钟。

本课程设计是要通过简单的逻辑芯片实现数字电子钟。

要点在于用555芯片连接输出为一秒的多谐振荡器用于时钟的秒脉冲,用74LS160(10进制计数器)、74LS00(与非门芯片)等连接成60和24进制的计数器,再通过数码管显示,构成简单数字时钟。

关键字数字时钟计数器555芯片分频器数码管74LS系列校时报时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3)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3)(1)总体电路分析 (3)(2)仿真分析 (4)(3)仿真说明 (4)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4)(1)计数计时电路 (4)(2)分钟计时电路 (5)(3)秒钟计时电路 (7)(4)校时选择电路 (8)(5)整点译码电路 (9)(6)定时比较电路 (11)(7)脉冲产生电路 (12)四、总结及心得 (13)五、附录 (15)(1)元器件明细表 (15)(2)附图 (17)六、参考文献 (17)一、设计任务和要求实现24小时的时钟显示、校准、整点报时、闹铃等功能。

具体要求:(1)显示功能:具有“时”、“分”、“秒”的数字显示(“时”从0~23,分0~59,秒0~59)。

(2)校时功能:当刚接通电源或数字时钟有偏差时,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去校时。

(3)整点报时:当时钟计时到整点时,能进行整点报时。

(4)闹铃功能:在24小时之内,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当数字时钟到定时时间时能进行报时提醒。

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1)总体电路分析总体电路设计是将单元电路模块小时计时电路、分钟计时电路、秒计时电路、校时选择电路、整点译码电路、闹钟电路等模块连接在一起,外接输入开关和输出显示数码管构成。

数字时钟计时器的设计论文_学位论文

数字时钟计时器的设计论文_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次做的数字钟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元器件(共阴极LED 数码显示器、BCD-锁存/7段译码/驱动器等),再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制作简易数字钟的目的,其硬件部分难点在于元器件的选择、布局及焊接。

数字电子时钟计时器的优点很多:可靠性高,控制精确度高,优良的焊接性能,权威的焊接专家数据库,远程诊断功能,远程控制功能,人性化设计,节能降耗体积小,本机采用改进的IGBT逆变技术,减小了主变压器及电抗器体积,从而减小了电源整机的体积和重量,大大降低了铜铁损,提高了电源的效率及功率因数,使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单片机应用电子钟AT89C52共阴极LED数码显示器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in the social domain seepage and the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development,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pplication was moving towards unceasingly thoroughly, because it had function, the volume was small, the power loss was low, the price was cheap, the work was reli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easy to operate, therefore suited specially in with the control related system,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 intellectualized instrument, the measuring appliance, the data acquisition, the military product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and so on each domain,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often is took a core part used, in the basis concrete hardwar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in view of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bject characteristic software union, made the consummation.This time does the digital clock is take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T89C52) as a core, unifies the related primary device (common cathode LED numerical code monitor, the BCD- lock saves /7 section of decoding/driver and so on), again matches by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achieved the manufacture simple numeral clock the goal, its hardware partial difficulties lie in the primary device the choice, the layout and the welding.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calculagraph merit many: Reliability height , the height controlling precision , good welding function, authority's welding expert data base , long-range diagnose function , long-range under the control of function , personalization design that,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volume has been small , this machine has adopt the IGBT contra variant technology improving , has diminished the host transformer and reactance implement volume, volume and weight having diminished the power source complete machine thereby, having reduced copper iron greatly mean , has raised power source efficiency and power factor , has made energyconservation effect very notable.Keywords: The monolithic machine applies Electronic clock AT89C51 Together negative electrode LED digital displa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一章功能要求 (2)第二章方法论证 (2)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3)第四章系统程序的设计 (4)第一节主程序 (4)第二节显示子程序 (4)第三节定时器T0中断服务程序 (5)第四节定时器T1中断服务程序 (5)第五节调时功能程序 (6)第六节秒表功能程序 (6)第七节闹钟时间社顶功能程序 (6)第五章调试及性能分析 (8)第一节硬件调试 (8)第二节软件调试 (8)第三节性能分析 (8)第六章电子钟的硬件系统设计 (9)第一节电子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9)第二节电子钟电路 (9)第三节复位电路 (10)第四节闹钟电路 (12)第五节显示部分 (12)第六节LED显示结构与原理 (12)第七节LED显示器接口及显示方式 (14)第八节电源电路部分 (16)第九节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17)附录 (19)结论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绪论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毕业设计--数字时钟的设计及原理

毕业设计--数字时钟的设计及原理

毕业论文(设计)数字时钟的设计及原理2012年3月5日本文针对简易数字钟进行了设计及原理的分析,提出了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由上而下层次化的设计.首先对各部分单元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对各部分的电路原理及所需要的元器件进行了分析,以及做出了各部分的电路图,其中包括振荡电路、计数电路、校时电路、译码与显示电路等.振荡电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两部分构成,计数电路是用两个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和一个“12翻1”计数电路实现的,校时电路用到的元器件有三块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 、一块六反相器74 LS04等,译码与显示电路由译码器、显示器构成.最终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完成了数字时钟显示时、分、秒的功能,而且能够通过校时电路对时、分准确校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完成了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关键词:数字时钟;校时电路;译码;报时器ABSTRACT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simple digital clock,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a top-down hierarchical design.Detailed design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unit circuit, on the part of the circuit and the required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and made various parts of the circuit, including the oscillation circuit, counting circuit, timing circuit translationcode and display circuit. The oscillator circuit from the oscillator and divider of two parts, the counting circuit is implemented with two six decimal counting circuit and a 12 turn a counting circuit, the circuit components used in the school three 40 -2 input NAND gate 74LS00, a hex inverter 74 LS04, etc., decoding and display circuit by the decoder, the display constitutes.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to complete the digital clock display hours, minutes, seconds, and through the school circuit, sub-accurate school. On this basis, an extension to complete the whole point timekeeping circuit design,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task.Key words:Digital clock; the timing electric circuit; Decoding; chronopher1前言: (1)2设计目的: (2)3设计功能要求 (2)4电路设计 (3)4.1设计方案 (3)4.2单元电路的设计 (4)4.2.1 主体电路部分 (4)4.2.1.1振荡电路 (4)4.2.1.2 计数电路 (6)4.2.1.3 校时电路 (11)4.2.1.4 译码与显示电路 (13)4.2.2扩展功功能电路的设计 (14)4.2.2.1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 (14)5总结 (15)附录 (15)参考文献 (17)致谢 (17)1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仪器的国家.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太初年间(纪元前104-101年)由落下闳创造了我国最早的表示天体运行的仪器——浑天仪.东汉时期(公元130年)张衡创造了水运浑天仪,为世界上最早的以水为动力的观测天象的机械计时器,是世界机械天文钟的先驱.盛唐时代,公元725年张遂(又称一行)和梁令瓒等人创制了水运浑天铜仪,它不但能演示天球和日、月的运动,而且立了两个木人,按时击鼓,按时打钟.第一个机械钟的灵魂——擒纵器用于计时器,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计时科学的伟大贡献.它比十四世纪欧洲出现的机械钟先行了六个世纪.第一只石英钟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三十年代开始得到了推广,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应用半导体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制造日用石英钟问题,石英电子技术在计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代机械钟做了更精确的时间标准.早在1880年,法国人皮埃尔·居里和保罗·雅克·居里就发现了石英晶体有压电的特性,这是制造钟表“心脏”的良好材料.科学家以石英晶体制成的振荡计时器和电子钟组合制成了石英钟.经过测试,一只高精度的石英钟表,每年的误差仅为3-5秒.1942年,著名的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也开始采用了石英钟作为计时工具.在许多场合,它还经常被列为频率的基本标准,用于日常测量与检测.大约在1970 年前后,石英钟表开始进入市场,风靡全球.随着科学的进步,精密的电子元件不断涌现,石英钟表也开始变得小巧精致,它既是实用品,也是装饰品.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在现行情况下根据简单实用强的、走时准确进行设计.而实验证明,钟表的振荡部分采用石英晶体作为时基信号源时,走时更精确、调整更方便.钟是一种计时的器具,它的出现开拓了时间计量的新里程.提起时钟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给我们指明时间的一种计时器,并且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钟表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转折.其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生产机械表转为石英电子表;(2)曾占据中国消费市场四十多年的大型国有企业突然被刚刚冒起的“组业”所取代,钟表生产中心转向中国南方沿海一带;(3)中国钟表业发展从以机芯为龙头改为以手表外观件为龙头.这场转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击着传统的中国钟表工业.中国的钟表业从技术简单、零件少的石英钟机芯制造入手.最初石英钟机芯全靠从日本、德国进口,1989年开始完全自己生产,包括模具的制造加工.近十余年,逐渐提高机芯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转向对手表机芯研制与开发.目前石英钟表机芯生产主要在福建省福州、广东东莞、番禺;机械钟表机芯在上海、山东等地.现在我国的电子业发展非常快速,电子业的发展有利于钟表业的发展.在中国钟表发展史上,国产机芯研制的失败已经成为过去,“组装业”作为新兴钟表工业的起步阶段也已成为过去.一支新的充满智慧的钟表精英在成长.我们相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钟表业运用当今材料工业、电子工业和其他领域的最新技术,一定会生产出代表中国科学水平的产品.我们希望钟表业的精英们在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中不断创新,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这正是中国钟表业发展的希望.数字钟被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用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2设计目的设计一种多功能数字钟,该数字钟具有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两部分.其中,基本功能部分的有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和校时功能.扩展功能部分:整点报时电路以及触摸报整点时数电路.数字时钟的电路也是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部分构成,在电路中,基本功能部分由主体电路实现,而扩展功能是由扩展电路实现.这两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要用到振荡电路提供的1Hz脉冲信号.在计时出现误差时电路还可以进行校时和校分,为了使电路简单所设计的电路不具备校秒的功能.并且要用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各位均为两位显示,扩展部分要有相应的响应电路.3设计功能要求基本功能:(1)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时的计时要求为“12翻1”,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制;(2)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3)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4)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扩展功能:(1)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4电路设计4.1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首先建立了一个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图1数字时钟逻辑方框图由图1可知,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是由555集成芯片构成的振荡电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555集成芯片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的高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振源,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计数结果通过“时”、“分”、“秒”译码器显示时间.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个位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时计数器个位进位,并且时计数器按照“12翻1”的规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而且计时出现误差时,校时电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扩展电路必须在主体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扩展功能.4.2单元电路的设计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方法很多种,例如,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时钟;也可以利用专用的电子时钟芯片配以显示电路及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组成电子时钟;还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电子时钟等.在本次设计中,电路是由许多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首先必须对各个单元电路进行设计.4.2.1 主体电路部分主体电路部分的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计数电路、校时电路以及译码与显示电路四大部分组成.下面将对各部分电路进行设计.4.2.1.1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产生1Hz的时钟脉冲及扩展部分所需的频率,下面对振荡器和分频器两部分进行介绍.(1)振荡器数字电路中的时钟是由振荡器产生的,振荡器是数字时钟的核心.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度决定了数字时钟计时的准确程度,一般来说,振荡器的频率越高,计时精度越高.它利用某种反馈方式产生时钟信号.对数字电路来说,振荡器的输出的幅度范围为0v—5v的方波信号而不是锯齿波、三角波或其他的形式.①首先介绍一种典型的振荡器:弛豫振荡器.它通过一个RC网络将反相器的输出反馈回来并存在一定的工作延迟时间.基本的电路如图2所示.图2 弛豫振荡器在上述电路中,RI-C网络由第一个反相器驱动,具有RC特性曲线的响应信号被反馈给反相器的输入.当电容上的电压达到施密特触发器输入反相器的门限电压的时候,反相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输出一个新的电压值.这个输出电压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再次通过RI—C反馈回来,直到电容电压再次达到门限电压为止.用施密特触发器输入器件(如74HC04),但由于电容的参考电压在每个临界点都要发生变化,所以施密特触发器不是必需的.由于电容与输出相连,每次状态改变时,电容的充电电压会超过5V.从这一点来说,输出电压会改变电容的充电电压,直到电容两端的电压变为74HC04的门限电压(2.5V)为止.振荡器输出状态的改变发生在电容上的电压达到 2.5V时.弛豫振荡器对许多低成本而精度要求又不高的场所非常适合,但是并不推荐在任何有精度要求的实际应用电路采用它.②石英晶体振荡器.如果想要获得高的精度,就应该在振荡电路中使用石英晶体作振源.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则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有了机械振动,就会在相应的垂直面上产生电场,从而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止时,才达到最后稳定.这时压电谐振的频率即为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一般来说,振荡器的频率越高,计时精度越高,但耗电量将增大.③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采用由集成电路定时器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3所示.设振荡频率f=1MHz,R为可调电阻,微调R1可以调出1MHz输出.图3 555多谐振荡器为了简单方便本次设计选择了由555集成芯片构成的振荡电路.(2)分频器分频器的作用是将由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分频成基时钟脉冲信号和扩展部分所需的频率,即在此电路中,分频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脉冲信号;二是功能扩展电路所需的信号.本实验用的是集成电路定时器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1KHz的脉冲信号.故采用3片中规模集成电路分频计数器74LS90来实现,得到需要的秒脉冲信号.例如,振荡器输出1kHz信号,通过D触发器(74LS74)送到10分频计数器(74LS90,该计数器可以用8421码制),经过3次10分频而获得1Hz的方波信号作为秒脉冲信号.如图4所示.图4 分频计数电路振荡器和分频器两部分构成振荡电路,根据图3及图4可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振荡器提供的频率为1kHz,74LS90组成十分频电路.74LS90的引脚2与引脚6组成一个十分频电路,晶振的输出接入第一块74LS90的输入引脚14,经过一次十分频,频率变为100Hz.输出引脚11接入第二块74LS90的输入引脚14经第二次十分频,频率变为10Hz.输出引脚接人第三块74LS90的输入引脚14再经一次十分频,频率变为1Hz.这样经过三次分频最后即可得到1Hz的频率.4.2.1.2 计数电路计数器是一种计算输入脉冲的时序逻辑网络,被计数的输入信号就是时序网络的时钟脉冲,它不仅可以计数而且还可以用来完成其他特定的逻辑功能,如测量、定时控制、数字运算等等.在此设计中的数字时钟的计数电路是用两个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和一个“12翻1”计数电路实现的.秒脉冲信号经过6级计数器,分别得到“秒”个位、十位、“分”个位、十位以及“时”个位、十位的计时.“秒”“分”计数器为六十进制,小时计数器为“12翻1”.数字钟的计数电路的设计采用反馈清零法.当计数器正常计数时,反馈门不起作用,只有当进位脉冲到来时,反馈信号将计数电路清零,实现相应模的循环计数.以六十进制为例,当计数器从00,01,02, (59)数时,反馈门不起作用,只有当第60个秒脉冲到来时,反馈信号随即将计数电路清零,实现模为60的循环计数.(一)六十进制计数电路由分频器来的秒脉冲信号,首先送到“秒”计数器进行累加计数,秒计数器应完成一分钟之内秒数目的累加,并达到60秒时产生一个进位信号,所以,选用一片74LS90和一片74LS92组成六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归零的方法来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其中,74LS92作为十位计数器,在电路中采用六进制计数;74LS90作为个位计数器,在电路中采用十进制计数.当74LS90的输入脚接振荡电路的输出脉冲1Hz 时74LS90开始工作,它计时到10时向十位计数器74LS92进位.“秒”十位是六进制,“秒”个位是十进制.如图5所示图5 六十进制计数电路(1)下面对本电路中所用的主要元件及功能进行介绍.①十进制计数器 74LS9074LS90是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它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KA和CKB.其中,CKA和0Q 组成一位二进制计数器;CKB 和321Q Q Q 组成五进制计数器;若将0Q 与CKB 相连接,时钟脉冲从A CP 输入,则构成了8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74LS90有两个清零端R0(1)、R0(2),两个置9端R9(1)和R9(2),其BCD 码十进制计数时序如表1,二—五混合进制计数时序如表2,74LS90的管脚图如图.图6 74LS90的管脚图表1 BCD 码十进制计数时序 表2 二—五混合进制计数时序 ② 异步计数器74LS92所谓异步计数器是指计数器内各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不是来自于同一外接输入时钟信号,因而触发器不是同时翻转.这种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慢.异步计数器 74LS92是二—六—十二进制计数器,即CKA 和0Q 组成二进制计数器,CKB 和321Q Q Q 在74LS92中为六进制计数器.当CKB 和0Q 相连,时钟脉冲从CKA 输入,74LS92构成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92的管脚图如图7.图7 74LS92的管脚图(二)“12翻1”小时计数器电路(1)电路如图8 所示图8 “12翻1”计数电路“12翻1”小时计数器是按照“01—02—03—04—05—06—07—08—09—10—11—12—01”规律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状态转换表如表3所示.(2)电路的工作原理由表可知:个位计数器由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 74LS191构成,十位计数器由双D 触发器74LS74构成 ,将它们组成 “12翻1”小时计数器.计数器的状态要发生两次跳跃:一是计数器计到9,即个位计数器的状态为03020100Q Q Q Q =1001后,在下一计数脉冲的作用下计数器进入暂态1010,利用暂态的两个1即0301Q Q 使个位异步置0,同时向十位计数器进位使10Q =1;二是计数到12后,在第13个计数脉冲作用下个位计数器的状态应为03020100Q Q Q Q =0001,十位计数器的10Q =0.第二次跳跃的十位清“0”和个位置“1”的输出端10Q 、01Q 、00Q 来产生.(3)对电路中所用的主要元件及功能介绍. ①D 触发器74LS74在电路中用到了D 触发器74LS74,74LS74的管脚图如图9.图9 74LS74的管脚图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触发器的内容:触发器,它是由门电路构成的逻辑电路,它的输出具有两个稳定的物理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所以它能记忆一位二进制代码.触发器是存放在二进制信息的最基本的单元.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RS触发器触、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 触发器.这几种触发器都有集成电路产品.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数JK触发器和D 触发器.不过,深刻理解RS触发器对全面掌握触发器的工作方式或动作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JK触发器和D触发器是RS触发器的改进型,其中JK触发器保留了两个数据输入端,而D触发器只保留了一个数据输入端.D触发器有边沿D触发器和高电平D触发器.74LS74为一个高电平D触发器.②计数器74LS19174LS191的管脚图如图10:图10 74LS191的管脚图4.2.1.3 校时电路(一)电路如图11 所示+5V图11 校时电路(二)电路的工作原理校时电路的作用是:当数字钟接通电源或者出现误差时,校正时间.校时是数字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一般电子表都具有时、分、秒等校时功能.为了使电路简单,在此设计中只进行分和小时的校时.校时有“快校时”和“慢校时”两种,“快校时”是通过开关控制,使计数器对1Hz校时脉冲计数.“慢校时”是用手动产生单脉冲作校时脉冲.图中S1校分用的控制开关,S2(总图)为校时用的控制开关,它们的控制功能如表4所示,校时脉冲采用分频器输出的1Hz脉冲,当S1或S2分别为“0”时可以进行“快校时”.如果校时脉冲由单次脉冲产生器提供,则可以进行“慢校时”.(三)对电路中所用的主要元件及功能介绍在此电路中,用到的元器件有三块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 、一块六反相器74 LS04、两个电容、两个电阻以及两个开关.(1)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集成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最基本的一种器件,为了合理的使用和充分利用其性能,必须对它的主要参数和逻辑功能进行测试.74LS00与非门的主要参数为:输出高电平:指与非门有一个以上输入端接地或接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值.输出低电平:指与非门的所有输入端均接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值.开门电平:指与非门输出处于额定低电平时允许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关门电平:指与非门输出处于高电平状态时允许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电压传输特性:是指门的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而变化的曲线,由它可以得到门电路的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关门电平和开门电平等.低电平的输出电源电流:是指输入所有端都悬空,输出端空载时,电源提供器件的电流.高电平输出电源电流:是指输出端空载,每个门各有一个以上的输入端接地,电源提供给器件的电流.低电平输入电流:是指被测输入端接地,其余输入端悬空时,由被测输入端流出的电流值.高电平输入电流:指被测输入端接高电平,其余输入端接地,流入被测输入端的电流值.扇出系数:门电路能驱动同类门的个数,它是衡量门电路负载能力的一个参数,TTL与非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负载,即灌电流负载和拉电流负载,因此有两种扇出系数.即低电平扇出系数和高电平扇出系数.4.2.1.4 译码与显示电路(一)电路如图12所示图12 译码与显示电路(二)电路的工作原理译码器:译码是指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的过程,是编码的相反过程.将输入的代码翻译成相应的输出信号以表示编码时所赋予原意的电路.计数器采用的码制不同,译码电路也不同.常用的集成译码器有二进制译码器、二—十制译码器和BCD—7段译码器,显示模块用来显示计时模块输出的结果.74LS48驱动器是与8421BCD编码计数器配合用的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8配有灯测试LT、动态灭灯输入RBI,灭灯输入/动态灭灯输出BI/RBO,当LT=0时,74LS48出去全1.显示器:本系统用七段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译码器输出的数字,显示器有两种:共阳极显示器和共阴极显示器.74LS48译码器对应的显示器是共阴极显示器. (三)对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及功能介绍(1)译码器74LS48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工作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信号输出.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字分配,存储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译码器可以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在电路中用的译码器是共阴极译码器74LS48,用74LS48把输入的8421BCD码ABCD译成七段输出a-g,再由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74LS48的管脚图如图16.在管脚图中,管脚LT、RBI、BI/RBO都是低电平起作用,作用分别为:LT为灯测检查,用LT可检查七段显示器各字段是否能正常被点燃.BI是灭灯输入,可以使显示灯熄灭.RBI是灭零输入,可以按照需要将显示的零予以熄灭.BI/RBO是共用输出端,RBO 称为灭零输出端,可以配合灭零输出端RBI,在多位十进制数表示时,把多余零位熄灭掉,以提高视图的清晰度.也可用共阴译码器74LS248,CD4511.图13 74LS248管脚图(2)显示器SM421050N在此电路图中所用的显示器是共阴极形式,阴极必须接地.SM421050N的管脚功能图如图14.DPY_7-SEG图14 显示器管脚图电路是由上面的以上的各个单元电路组成的.4.2.2扩展功功能电路的设计4.2.2.1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由74HC30D和蜂鸣器组成,电路应在整点前10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当时间在59:50到59:59时,蜂鸣报时,电路如图15.即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分十位、分个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2和Q0、个位的Q3和Q0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2和Q0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74HC30为8输入与非门.图15整点报时电路5总结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需养成严谨,认真,善思的工作作风.我这毕业设计由于我采用的是数字电路来实现的,所以电路较复杂,但是容易理解.每一部分我都能理解并且能有多种设计方法.通过这次设计,我还掌握了制作数字时钟的一系列步骤,在这段时间里,我把本设计的整个电路设计好了,并且最终完成了设计之初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小小的扩展,并交孙老师检查,还在实验箱上调试了部分电路.最后在我在制的印制板上都能很好的实现多功能数字钟的各相功能,都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并且很美观.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又掌握了些元器件的用途以及它们的参数、性能.这次设计提高了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加了把理论用于实践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通过这一次的毕业设计之后,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面对一切.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附录触发器1.按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

【毕业设计、论文】数字电子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数字电子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数字电子钟毕业设计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电子钟设计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307-1班学生姓名敬勇攀指导教师_刘刚老师摘要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参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声处理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PSPICE)软件是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PSPICE软件具有强大的电路图绘制功能、电路模拟仿真功能、图形后处理功能和元器件符号制作功能,以图形方式输入,自动进行电路检查,生成图表,模拟和计算电路。

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电路分析和优化设计,还可用于电子线路、电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与印制版设计软件配合使用,还可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

被公认是通用电路模拟程序中最优秀的软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录摘要 (2)引言 (4)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5)1.1、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论证 (5)1.2、方案选择 (5)第二章总体设计框图 (6)2.1、主控制器 (6)2.2、LED显示 (6)2.3、驱动电路 (8)2.4、存储单元表 (9)第三章硬件部分 (9)3.1、数字电子钟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10)3.2、系统整体硬件电路 (11)第四章软件部分 (13)4.1、系统软件算法分析 (13)4.2、主程序 (13)4.3、中断程序 (14)4.4、调时功能程序 (15)第五章总程序清单 (16)第六章总结与体会 (26)参考文献 (27)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这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

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 90º,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高频放大器目录引言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 (3)1.1定时系统 (3)1.1.1 举例 (3)1.1.2 定时器的结构 (5)1.1.3 TMOD (6)1.2 引脚工作原理 (7)1.2.1 P1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1.2.3 P3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 (9)2 电路设计与制作电路板 (11)2.1 电路设计 (12)2.1.1电路原理图 (12)2.2.1 画PCB图 (12)2.2.2 制作电路板 (14)3 系统软件设计 (14)4 电路的调试 (27)4.1 显示日期和时间 (27)4.2 闹铃功能 (27)5 结论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引言本论文是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一个应用实例。

并简要的介绍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动态特性和电路组成。

在通信系统中,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作为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所以要求输出功率很大。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即将直流电源能量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同时必然有一部分能量损耗。

从节省能量的角度考虑,效率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高频功放常采用效率较高的丙类工作状态。

同时,为了滤除丙类工作是产生的众多高次谐波分量,常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故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1 谐振功率放大器谐振功放是一种用谐振系统作为匹配网络的功率放大器,主要用在无线电发射机中,用来对载波或已调波进行功率放大。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

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

1.1电路基本原理1.1.1 举例在单片机程序清单中,经常看到延时子程序和定时(中断)子程序。

它们都能使单片机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做另一件事。

例如,控制两组灯的交替闪亮。

以1999年第38期九版图13为例,下面分别是用延时和定时方法的源程序。

程序1:ORG 0000HAJMP MAINORG 50HMAIN:MOV P1,#0AAH;第一组灯亮A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序MOV P1,#55H ;第二组灯亮A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序AJMP MAIN ;循环DELAY:MOV R0,#08H ;延时子程序,当fc=6MHz时,约延时1秒L1:MOV R1,#0FFH ;L2:MOV R2,#0FFH;L3:DJNZ R2,L3DJNZ R1,L2DJNZ R0,L1RETEND程序2:ORG 0000HAJMP MAINORG 0 WT0;转T0中断服务子程序ORG 50HMAIN:MOV 21 TL0,#6;装入定时初值MOV TH0,#6;装入重置定时初值MOV TMOD,#02H;设T0为工作方式2 SETB EA;允许CPU中断SETB ETO;允许TO中断SETB TRO;允许TO计数MOV P1,#55H;CLR 00HM:P1,#55H;CPU去执行其他任务JNB 0 P1;定时到1秒,灯的状态翻转CLR 0 M;循环WTO:PUSH ACC;定时中断服务子程序PUSH PSW;INC 21HMOV A,21HCJNE A,#200,TORETIMOV 21 22 A,22HCJNE A,#10,TORETIMOV 22 0 PSWPOP ACCRETIEND程序1中,点亮一组灯后,调用延时子程序,延时子程序结束后再点亮另一组灯,循环进行,单片机除能交替点亮两组灯以外,全部时间都在运行延时子程序,别的什么事件都不能做了。

程序2中,单片机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其它事,只在定时到1秒钟时改变灯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功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延时”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而“定时”是灵活多变的。

1.1.2 定时器的结构初学者不必去深入研究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电路,只要掌握单片机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编程,充分发挥单片机的特定功能即可。

与定时器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之间的信号关系示于图1。

图中,TLO、THO、TL1、TH1以及TMOD和TCON都是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TLO和THO组成16位的定时/计数器(T0),TL1和TH1组成16位的定时/计数器(T1),TMOD是T0和T1的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CON是T0和T1的运行状态控制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在程序2中已多次出现。

在实际应用时,应首先根据需要对这些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即设置T0和T1的工作方式并对T0和T1定时器装入初始值以得到精确的定时时间。

T0和T1的工作方式及运行状态是由TMOD 和TCON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的,而TMOD和TCON是由用户所编的程序控制的。

因此,学好用好定时/计数器必须掌握这些寄存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1.3 TMODTMOD是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是8位的控制寄存器,低4位控制T0的工作方式,高4位控制T1的工作方式,其中:M1、M0是工作方式选择位。

决定定时器的4种工作方式。

方式0:(M1=0、M0=0):13位定时/计数器方式1:(M1=0、M0=1):16位定时/计数器方式2:(M1=1、M0=0):8位定时/计数器(定时常数自动装入)方式3:(M1=1、M0=1):把T0分为两个8位计数器C/T:定时/计数方式选择位C/T =0时为定时工作方式,在此方式下,计数脉冲来自单片机内部,计数脉冲频率为一个机器周期,机器周期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就可根据计数值算出计数时间。

如程序2中,TL0初值为6,256-6=250,当计数器计250个脉冲后,计数器溢出。

当fc=6MHz 时,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因此T0溢出时,时间为500μs,T0定时时间为500μs。

C/T=1时为计数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计数脉冲来自外部引脚(T0对应脚,T1对应脚)。

当T0脚(或T1脚)发生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时,计数器加1。

GATE:计数器工作方式控制位,当定时/ 计数器工作在计数方式时,由GATE设定计数器是否受外部控制。

当GATE=0时,不受外部控制。

当GATE=1时,计数器T0和T1分别受和脚上电平控制。

当(或)脚为低电平时,计数器T0(或T1)开始计数,或脚为高电平时,T0(或T1)停止计数。

1.2 引脚工作原理1.2.1 P1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1口的结构最简单,用途也单一,仅作为数据输入/输出端口使用。

输出的信息有锁存,输入有读引脚和读锁存器之分。

P1端口的一位结构见下图.由图可见,P1端口与P0端口的主要差别在于,P1端口用内部上拉电阻R代替了P0端口的场效应管T1,并且输出的信息仅来自内部总线。

由内部总线输出的数据经锁存器反相和场效应管反相后,锁存在端口线上,所以,P1端口是具有输出锁存的静态由上图可见,要正确地从引脚上读入外部信息,必须先使场效应管关断,以便由外部输入的信息确定引脚的状态。

为此,在作引脚读入前,必须先对该端口写入l。

具有这种操作特点的输入/输出端口,称为准双向I/O口。

8051单片机的P1、P2、P3都是准双向口。

P0端口由于输出有三态功能,输入前,端口线已处于高阻态,无需先写入l后再作读操作。

P1口的结构相对简单,前面我们已详细的分析了P0口,只要大家认真的分析了P0口的工作原理,P1口我想大家都有能力去分析,这里我就不多论述了。

单片机复位后,各个端口已自动地被写入了1,此时,可直接作输入操作。

如果在应用端口的过程中,已向P1一P3端口线输出过0,则再要输入时,必须先写1后再读引脚,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

此外,随输入指令的不同,H端口也有读锁存器与读引脚之分。

1.2.2P2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2端口的一位结构见下图:由图可见,P2端口在片内既有上拉电阻,又有切换开关MUX,所以P2端口在功能上兼有P0端口和P1端口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输出功能上,当切换开关向下接通时,从内部总线输出的一位数据经反相器和场效应管反相后,输出在端口引脚线上;当多路开关向上时,输出的一位地址信号也经反相器和场效应管反相后,输出在端口引脚对于8031单片机必须外接程序存储器才能构成应用电路(或者我们的应用电路扩展了外部存储器),而P2端口就是用来周期性地输出从外存中取指令的地址(高8位地址),因此,P2端口的多路开关总是在进行切换,分时地输出从内部总线来的数据和从地址信号线上来的地址。

因此P2端口是动态的I/O端口。

输出数据虽被锁存,但不是稳定地出现在端口线上。

其实,这里输出的数据往往也是一种地址,只不过是外部RAM的高8位地址。

在输入功能方面,P2端口与P0和H端口相同,有读引脚和读锁存器之分,并且P2端口也是准双向口。

可见,P2端口的主要特点包括:不能输出静态的数据;自身输出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执行MOVX指令时,还输出外部RAM的高位地址,故称P2端口为动态地址端口。

即然P2口可以作为I/O口使用,也可以作为地址总线使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它的两种工作状态。

(1)、作为I/O端口使用时的工作过程当没有外部程序存储器或虽然有外部数据存储器,但容易不大于256B,即不需要高8位地址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数据地址寄存器DPTR读写外部数据存储器),P2口可以I/O口使用。

这时,“控制”信号为“0”,多路开关转向锁存器同相输出端Q,输出信号经内部总线→锁存器同相输出端Q→反相器→V2管栅极→V2管9漏极输出。

由于V2漏极带有上拉电阻,可以提供一定的上拉电流,负载能力约为8个TTL与非门;作为输出口前,同样需要向锁存器写入“1”,使反相器输出低电平,V2管截止,即引脚悬空时为高电平,防止引脚被钳位在低电平。

读引脚有效后,输入信息经读引脚三态门电路到内部数据总线。

(2)、作为地址总线使用时的工作过程P2口作为地址总线时,“控制”信号为…1‟,多路开关车向地址线(即向上接通),地址信息经反相器→V2管栅极→漏极输出。

由于P2口输出高8位地址,与P0口不同,无须分时使用,因此P2口上的地址信息(程序存储器上的A15~A8)功数据地址寄存器高8位DPH保存时间长,无须锁存。

1.2.3 P3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3口是一个多功能口,它除了可以作为I/O口外,还具有第二功能,P3端口的一位结构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