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豪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解答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2)

第十二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为什么说实现有效竞争是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答: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
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率。
2.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答:对于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应注意三个原则:(1)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2)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3)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3.为什么中国产业组织政策要转向竞争政策优先?
答:(1)中国长期实行产业扶持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2)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应确立竞争政策优先和基础性地位;(3)具体政策: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执法,建立竞争效应评估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4.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经济垄断也称市场垄断,主要是价格合谋、滥用支配地位等。
自然垄断是在特殊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等因素造成的一家企业经营的格局。
行政垄断主要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
5.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答: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主要禁止三种典型垄断行为:(1)禁止垄断协议: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决议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2)企业并购控制:企业并购会导致促进合谋或企业市场势力提高。
(3)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实施的各种排斥竞争
对手的限制竞争行为。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九章复习题答案

第九章产业xx1.怎样认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答: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从逻辑上可以证明,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可以使所有市场在一组价格的调节下,实现供给和需求完全相等,即存在一组价格(也称为均衡价格),使所有市场都实现了均衡,这就是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是用联立方程组来描述一般均衡状态的,方程组的解就是均衡价格体系。
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说是通过一些假定而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所做的简化。
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产业代替瓦尔拉斯模型中的企业和消费者;假定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各产业的生产活动互不影响;假定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用一个年度的数据来计算消耗系数。
通过这些方面的简化工作,一般均衡理论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列昂节夫的简化工作,使他的投入产出分析完全排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为了一般均衡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证分析而付出的代价。
因此有人说,列昂节夫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一般均衡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实证分析。
2.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部门”有何关系?答: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体,而国民经济中的“部门”是生产同类产品(具有一定程度替代性)的企业的集合体,后者比起前者范围更加宽泛。
3.消耗系数能否反映产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答: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消耗量。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其他产业产品的消耗越低,消耗系数就越小,也就是说,消耗系数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4.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生产结构的分析。
企业投入产出表对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部门结构和比例的调整、生产布局和投资方向的确定,都有很大的作用。
(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
如果企业投入产出表中除了主体生产环节外,还把辅助和附属生产也包括在内,则该表就可以用来详细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和附属生产之间的联系和比例。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5)

第五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1.简述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答: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或收益、结果和均衡。
参与人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参与人的目的是选择行动,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
行动是参与人的决策变量或招式。
信息是参与人在博弈前和博弈中所能了解和观察到的知识,包括博弈规则和参与人的特征、行动。
策略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何时,选择何行动); 是完整的相机行动方案。
当参与人同时行动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他人行动的信息,那么,策略选,就变成简单的行动选择。
此时,策略与行动相同,无需区分。
如果行动有先后顺序,那么参与人的策略与行动将不同。
支付或收益是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所得之效用。
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所要揭示的东西,是分析者从行动、支付和其它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均衡是参与人互为最优的策略组合。
2.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
答: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而出现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
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另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
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正如泰勒尔所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础,“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摒弃了芝加哥学派建立在完全信息上的简单世界观”。
3.策略性行为的含义,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么?答:策略性行为是指寡占或垄断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如策略性定价、企业边界调整、研发等。
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念,现存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
它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
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是策略性行为研究的市场基础,博弈论引入使策略性行为研究达到一个新层次。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 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 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 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 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4.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 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 纪 70 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 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5.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答: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总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方法是多种方法的集合。最基本研究方法乃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种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研 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博弈论分析、计量经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市场集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市场绩效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产业关联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市场集中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市场绩效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产业关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考点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见表1-1)表1-1 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考点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把社会经济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观层次的产业。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图1-1 社会经济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2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从经济学学科建设、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体现:(1)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2)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3)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产业经济学_王俊豪_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结合一个事例,说明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4.简述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5.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你如何认识逻辑推演方法和经验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第二章1.如何理解产业与市场的概念?2.什么是马歇尔冲突?3.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4.简要讨论SCP框架。
5.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有哪些?6.试利用SCP范式来分析某一具体产业。
7.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有完全满足可竞争市场条件的产业领域吗?请举例说明。
第三章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含义及其关系。
2.请给出最小有效规模、最大有效规模的含义,以及衡量方法。
3.何为企业的适度规模?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因素及其衡量方法。
4.试举出学习曲线,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例子,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5.请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来源。
6.假设一个行业中,工厂规模有很大的范围。
假设同一领域的工厂面临相同的成本,如果工厂处于同一领域,你认为平均成本曲线会是什么形状?如果工厂处于不同国家,你的答案会如何改变?7.假设生产q1辆轿车和q2辆卡车的成本是10000+70q1+80q2,请据此计算生产轿车的边际成本并衡量范围经济:q1=100,q2=200。
8.如果有范围经济,而且每种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一家厂商是否能弥补所有成本?如果该厂商生产越多,平均成本下降越多,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能否弥补所有成本?第四章1.简述进入壁垒的影响因素?2.试分析退出壁垒的决定因素及其度量方法?3.在位企业如何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4.你认为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5.传统工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转换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面临巨大的进退壁垒,试分析进退壁垒及其影响。
6.什么叫产品差异?厂商如何运用产品差异策略获得竞争优势?7.实证证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拥有IBM1400计算机的公司在进行新采购时与其它公司购买IBM计算机的可能性相等;相对于没有IBM360的公司而言,拥有IBM360的公司则更有可能继续购买IBM计算机。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4)

第十四章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具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点:(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2)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4)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5)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
2.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一般说来,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性;(2)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时序性和动态性;(3)产业结构政策还具有体系的协调性。
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1)主导产业政策。
由于主导产业对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拉动作用,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2)支柱产业政策。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
支柱产业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3)衰退产业援助政策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同时又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包括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等等。
(4)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