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地黄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地黄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地黄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
地黄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地黄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地黄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赤芍射干大黄甘草(生用)各1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内,蘸药拓于肿处,一日数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处方】生地黄(切,焙)60克黄芩(去黑心)15克当归(切,焙)地榆(锉)柏叶(炙)艾叶(炒)各45克伏龙肝蒲黄各60克【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妇人血分有热,月经不断,绵绵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生地黄(洗)1两,赤茯苓(去皮)1两,玄参(洗)1两,石菖蒲1两,人参(去芦)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见大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生活常识分享。
地黄的功效与食疗作用有哪些

地黄的功效与食疗作用有哪些熟地,又名为或者伏地,也叫酒壶花、山烟等,处方名为熟地黄、熟地和大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地黄的功效与食疗作用。
1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5常用量:每日12~30克。
水煎服。
食用方法:地黄饮: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
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八珍汤: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乌地黄粥: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炮制后的何首乌)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先将熟地黄、何首乌放入砂锅中,水煎取汁,然后用药汁熬煮粳米,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
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炖鸡汤:熟地黄30克,人参10克,天门冬20克,大枣10克,生姜2克,母鸡5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 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后一同放入鸡腹中,加水炖煮,直至肉烂即可。
佐餐食用。
熟地茶:熟地黄、麦冬各10克,酸枣仁15克,远志5克,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纱布中,把布包置于保温杯内,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熟地酒: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
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熟地和熟地黄一样吗熟地有很好的养生食疗效果,而且熟地主要是用于做药,熟地的功效和作用在于可以抵抗癌细胞的扩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熟地还有强心的好处,能起到利尿等效果。
生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生地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生地黄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生地黄15克柏叶9克黄芩6克阿胶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治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
上五物,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绞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
【摘录】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
【处方】
生地黄15克甘草黄连桂心各3克大枣20枚淡竹叶6克(一作竹皮)赤石脂6克
【功能主治】
治产后感受寒热,下痢。
【用法用量】
上七味,哎咀,以水2升,煮竹叶,取1.4升,去滓纳药,煮取500毫升,分三服,日三。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
生地黄(洗净)60克阿胶(炒酥)30克川芎桔梗蒲黄甘草(生)各1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治上热衄血。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煎,入生姜汁100毫升,温服。
【摘录】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
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甘草(生)
【功能主治】
治初生儿脾经有热,眼闭不能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外用熊胆汤洗之自愈。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生地黄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Gān Dì Huánɡ【英文名】Drying Rehmannia Root【别名】生地黄、原生地、干生地【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ex Fisch. Et Mey.采收和储藏:10-11月采挖鲜地黄后随即用无烟火烘炕,注意,控制制火力,要先大后小,炕每日要翻动1-2次,当块根变软、外皮变硬、里面变黑即可取出,堆放1-2d,使其回潮后,再炕至干即成。
【原形态】地黄多年生草本,高10-40cm。
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
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
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
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
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个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形;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
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
种子多数。
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主要为栽培,亦野生于山坡及路边荒地等处。
资源分布:河南、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
湖南。
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大,两端稍细,长6-12cm,真径3-6cm,有的细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
体重,质较软韧,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粘性。
气微,味微甜。
中药养身解养肝的良方地黄

中药养身解养肝的良方地黄地黄是一种在中医学中被广泛使用的草药,被誉为“肝脏的养草”。
它具有滋阴补肾、滋养肝脏、调节肝气等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解养肝,保护肝脏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地黄的养肝方剂及其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黄的主要功效地黄,又名生地、黄精,味甘、苦,性凉。
它具有滋阴补肾、滋养肝脏、益精血、调节肝气等多种功效。
在中医药中,地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等肝脏相关疾病。
其中,地黄的滋阴补肾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它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养肝补肾、改善肝功能。
二、地黄的养肝方剂1. 地黄炖猪肝材料:生地黄15g,猪肝适量,生姜适量。
做法:将生地黄洗净切片,猪肝切片,生姜切片。
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
食用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的人群,具有养肝补肾、滋阴清热的功效。
2. 地黄煮鸡蛋材料:生地黄15g,鸡蛋适量。
做法:将鸡蛋煮熟后剥壳备用。
将生地黄洗净切片,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煮熟的鸡蛋煮10分钟左右。
食用时去掉鸡蛋壳,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阴虚、肝火旺盛的人群,具有清热滋阴、养肝健肾的作用。
3. 地黄炖乌鸡材料:生地黄15g,乌鸡1只,生姜适量,红枣适量。
做法:将生地黄洗净切片,乌鸡宰杀后处理干净,生姜切片,红枣去核。
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
食用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的人群,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效果。
三、地黄的使用注意事项1. 孕妇慎用:地黄具有滋补作用,孕妇慎用以防止滋补过度。
2.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地黄具有滋阴补肾作用,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地黄之前应咨询医生。
3.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群对地黄可能存在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
总结:地黄作为中医草药中的养肝佳品,具有滋阴补肾、滋养肝脏、调节肝气的功效。
生地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生地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生地,又称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如下所示:1.补益肝肾:生地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清热凉血: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热病引起的口渴、咽干、便秘、尿热等症状。
3.养阴润燥:生地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盗汗、小便频繁等症状。
4.滋阴降火:生地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燥渴、目赤口疮等症状。
用法用量生地可以制成中药制剂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以下是生地的一些常用用法用量:中药制剂使用1.生地煎剂:将生地切片后,取适量放入煎药炉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汤液颜色呈红棕色,剂量一般为15-30g。
2.生地汤剂:将生地切片后,取适量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煮2-3小时,剂量一般为15-30g。
3.生地丸剂:将生地煎剂或生地汤剂浓缩至一定程度,加入糖或蜂蜜,搅拌均匀后制成丸剂,剂量一般为9-15g。
4.生地粉剂:将生地煎剂或生地汤剂浓缩至一定程度,晾干后研磨成粉,剂量一般为6-12g。
食品添加剂使用1.生地茶:将生地切片后,取适量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热水冲泡,沏泡5-10分钟后饮用。
2.生地炖品:将生地切片后,与其他食材(如糯米、莲子、百合等)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煮数小时即可。
3.生地糖水:将生地切片后,与冰糖一起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开,煮至冰糖完全溶解后即可饮用。
请注意,以上的用法用量仅为参考,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生地,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生地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生地过敏者禁用。
3.在使用生地时,应遵医嘱,量力而行,以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4.如果出现不适或不正常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生地并咨询医生。
总之,生地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药材,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当的用法用量。
熟干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熟干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熟干地黄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熟干地黄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熟干地黄丸的注意事项
熟干地黄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熟干地黄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熟干地黄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熟干地黄葵子鹿茸各30克
天门冬(汤洗,去心)地骨皮、五味子枳壳(炒)黄连各9克当归身(酒洗,焙干)黄芩各15克生地黄(酒洗)23克柴胡24克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
治血弱阴虚,心火上攻,瞳子散大,视物则花,偏头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茶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熟干地黄丸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生活常识分享。
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地黄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地黄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地黄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川升麻白蔹栀子仁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射干大黄甘草(生用)各10克【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内,蘸药拓于肿处,一日数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处方】生地黄(切,焙)60克黄芩(去黑心)15克当归(切,焙)地榆(锉)柏叶(炙)艾叶(炒)各45克伏龙肝蒲黄各60克【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妇人血分有热,月经不断,绵绵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处方】生地黄(洗)1两,赤茯苓(去皮)1两,玄参(洗)1两,石菖蒲1两,人参(去芦)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见大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三引《济生》【处方】生地黄(细切)2两半,竹茹1两,玄参1两,鸡苏苗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升麻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除地黄外,为粗末,入地黄拌匀。
【功能主治】咽喉中生疮,唾血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如不能多服,细细含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羚羊角(镑)1两,槟榔(锉)1两,牛膝(切,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丹参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实热,心胸烦闷,腹胁胀急,腰重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干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
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
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
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
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干地黄汤的制作方法。
【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酒洗,切,焙)2两半,续断1两半,桔梗(炒)1两半,五味子1两半,紫菀(去苗上)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赤小豆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伏连传尸,骨蒸。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二三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炒)2两,芒消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石膏3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2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壅热,喘息短气,唾脓血。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