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的一般步骤

合集下载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

碱式滴定管的准备
➢ 1. 检查乳胶管和玻璃球是否完好,若乳 胶管已老化,玻璃球过大(不易操作) 或过 小(漏水),应予更换。 ➢ 2. 洗涤:基本与酸式滴定管相同。 如果 需要用铬酸洗液洗涤时,可除去乳胶管, 用旧橡皮乳头套在下端管口上进行洗涤。 在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蒸馏水清洗滴定管时, 捏乳胶管时应不断改变方位,使玻璃球的 四周都洗到。
滴定管下端应在烧杯中心的 左后方,但不能接触过近。在 左手滴加溶液的同时,右手不 断地作圆周搅拌,加入半滴溶 液时,用玻棒末端承接半滴溶 液,放入溶液中搅拌。
注意事项:
①滴定时,最好每次都从0.00 mL开始; ②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不能任溶液自流; ③摇瓶时,应转动腕关节,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 转(左旋、右旋均可)。不能前后振动,以免溶 液溅出。摇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一定要使溶液 旋转出现一个漩涡,不能摇得太慢,影响化学反 应的进行 ; ④滴定时,要注意观察滴落点周围颜色变化,不 要去看滴定管上的刻度变化 ;
移液管的使用
吸移 取液 溶管 液的 和正 放确 出使 溶用 液
使移 用液
管 的 错 误
三、容量瓶
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所能 容纳液体体积的量入式玻 璃量器,主要用途是配制 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或定 量地稀释溶液。常见规格 有50、100、200、250、 500、1000mL 等。
容量瓶的使用
转 移 溶 液
七、滴定管的读数
手拿管上部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无色或浅色溶液, 读弯月面下缘最 低点的数值, 且眼睛与此最低 点在同一水平上, 如图所示
✓若溶液颜色太深(如KMnO4溶 液、I2 溶液等),可读液面两侧 的最高点。
✓常量滴定管读数必须读出小 数点后第二位。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滴定分析操作,掌握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学习
如何使用滴定管和指示剂进行准确的滴定分析。

实验原理:
滴定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向待测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
至滴加到等当点,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含量。

滴定液与待测溶液反应终
点的判断通常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

实验步骤:
1. 准备滴定管和滴定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所需滴定液预冲。

2. 用容量瓶准确量取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3. 将待测溶液置于白色背景下,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同时轻轻摇晃容器。

4. 当出现指示剂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所需滴定液的体积。

5. 重复实验,直至滴定结果一致。

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操作,记录下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滴定结果,包括滴定液的体积、滴
定终点的颜色变化等数据。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得到了滴定分析的准确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滴定法在
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滴定管和指示剂进行准确的滴定分析,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滴定分析操作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滴定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滴定分析操作。

六步法完成滴定分析计算

六步法完成滴定分析计算

六步法完成滴定分析计算
滴定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滴定分析的计算通常使用六步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六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滴定体积
滴定体积是指溶液从初始颜色发生变化到终点颜色的体积差。

从滴定瓶中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滴定管逐滴加入到滴定瓶中,直到颜色发生变化。

记录下加入溶液的体积,这个体积即为滴定体积。

第二步:计算滴定剂的浓度
滴定剂通常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滴定剂的浓度。

根据滴定剂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滴定剂和待测物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称量定量的实验进行测定。

第三步:计算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因子
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因子是指滴定剂与待测物的化学计量关系中被滴定剂滴定的摩尔比例。

通过计算滴定剂和待测物的化学方程式中的配比系数,可以得到化学计量因子。

第六步:计算滴定分析的结果
根据滴定分析的目的,可以根据待测物的浓度和体积来计算滴定分析的结果。

如果要计算待测物的质量,可以将待测物的浓度与滴定体积相乘;如果要计算待测物的摩尔数,可以将待测物的浓度与滴定体积相乘,再除以摩尔浓度。

总结:
滴定分析计算的六个步骤是:计算滴定体积、计算滴定剂的浓度、计算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因子、计算滴定反应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的浓度和计算滴定分析的结果。

通过这六个步骤,可以准确计算出滴定分析的结果,为化学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

单孔滴定法

单孔滴定法

单孔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其原理是在溶液中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滴定试剂,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的化学反应,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单孔滴定法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待测溶液和滴定试剂。

待测溶液中含有待测物质,滴定试剂是已知浓度的溶液。

2. 使用滴定管将滴定试剂滴入待测溶液中,直到滴定终点出现。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完全反应的时刻,通常通过某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3. 记录滴定试剂的用量,根据滴定试剂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单孔滴定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但需要注意的是,滴定试剂和待测物质之间的反应必须是定量的、可逆的,并且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滴定分析实验报告总结

滴定分析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滴定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定剂)与未知浓度的溶液(待测溶液)之间的反应,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酸碱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3.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学会数据处理和分析;4. 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实验原理滴定分析实验原理基于酸碱中和反应。

在实验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待测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通过测量滴定剂的消耗量,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甲基橙。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突变,此时可以记录滴定剂的消耗量。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滴定台、铁架台、洗耳球等;2. 药品: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清洁实验台,准备好实验药品;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3. 标准溶液的标定:使用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分别滴加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通过滴定实验,计算出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4. 待测溶液的测定:将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使用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记录滴定剂的消耗量;5.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分析实验误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滴定实验,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为x mol/L;2.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滴定剂的消耗量、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滴定分析实验的流程、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滴定分析实验的流程、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滴定分析实验的流程、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滴定分析通常用于测定常量组分,即被测组分的含量一般在1%以上,有时也可以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滴定分析法比较准确,在较好情况下,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约0.2%,这是很多其他分析手段所不可比拟的。

滴定分析实验基本流程包括:仪器的检漏〔滴定管、容量瓶〕、洗涤;基准物质和试样等的称量;溶液配制;标定和滴定;数据处理。

以下就实验基本流程展开对仪器的洗涤、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一、仪器的检漏〔滴定管、容量瓶〕、洗涤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当先检漏。

滴定管的检漏方法:将滴定管中装满自来水,擦干滴定管外壁的水〔包括碱式滴定管乳胶管连接处、管口及酸式滴定管的活塞部分〕,置于蝴蝶夹上。

观察有无水滴从尖嘴处滴下,再用小片滤纸分别放在酸式滴定管管尖及活塞部分,或碱式滴定管乳胶管连接处,如滤纸变湿则说明滴定管漏液,碱式滴定管需换合适大小的玻璃珠〔如果乳胶管老化变质,也应更换〕,酸式滴定管则需重新涂凡士林。

涂凡士林的方法:取下酸式滴定管的活旋塞,用滤纸仔细擦干旋塞和旋塞套里面的水,用手指蘸取少许凡士林,轻涂于旋塞小孔两侧,平行将旋塞塞入夹套之后,向一个方向旋动旋塞,直至磨口塞变得透明即可。

最后将橡皮圈套在旋塞的小头部分沟槽上〔不允许用橡皮筋缠绕〕。

注意:凡士林不应涂太多,否则会堵塞小孔;旋动旋塞时应有一定的向旋塞小头部分方向挤的力,以免来回移动旋塞,使塞孔受堵。

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加自来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后,左手用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边缘,将瓶倒立2 min,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后,再倒立2 min检查,如不漏水,方可使用。

滴定管的洗涤方法:滴定管内壁如有油污,会挂有水珠,可用洗液洗涤〔碱式滴定管应取下乳胶管,用橡胶乳头将滴定管下口堵住〕。

再用小烧杯取适量洗液〔建议〕,从滴定管管口装入约10 mL洗液,双手平托滴定管的两端,不断转动滴定管,使洗液润洗到滴定管内壁各处,操作时管口对准盛放洗液的容器口,以防洗液外流。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报告

滴定分析操作实验报告引言滴定分析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滴定操作,可以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本实验旨在学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案例来展示滴定分析的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了解滴定分析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3.学习如何计算和表达滴定结果。

实验器材•玻璃滴定管•称量瓶•酸碱指示剂•架子和夹子•烧杯•磁力搅拌器•手套与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确保实验台面整洁,并将所需器材准备齐全;–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安全操作。

2.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

3.滴定操作–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装入玻璃滴定管中;–添加几滴酸碱指示剂到待测溶液中;–将玻璃滴定管插入待测溶液中,将滴定管尖端放在烧杯中;–轻轻旋转滴定瓶的活塞,让标准溶液缓慢滴入待测溶液中,同时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当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

4.记录数据–记录标准溶液滴定前后的体积差,用于后续计算。

5.数据处理–根据滴定前后的体积差,计算出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量或质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6.结果表达–将实验结果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如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比等;–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论的推断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2.滴定时,应缓慢滴定,并注意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实验前应检查滴定管和其他器材的清洁度,并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量或质量,并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评估待测溶液的纯度、浓度等特性。

通过反复实验和数据处理,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并了解了滴定分析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酸碱滴定的实验方法

酸碱滴定的实验方法

酸碱滴定的实验方法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器材1. 手动滴定管:用于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

2. 滴定瓶:容量通常为25毫升,具有刻度。

3. 手动滴定管架:用于固定滴定管和滴定瓶。

4.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蓝等。

5. 瓷杯或烧杯:用于装取待测溶液。

6. 精密天平:用于称取样品。

7. 酸碱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酸和碱。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之前,首先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器材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检查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否准确。

2. 样品准备按照实验需要,准备待测酸碱溶液。

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悬浮物或杂质,应使用过滤纸或漏斗过滤。

3. 滴定前处理将滴定瓶用去离子水或待测溶液润洗一遍,以避免由于水质不同而导致误差。

然后,用精密滴管将待测溶液转移到滴定瓶中,直到液体接近刻度线。

4. 加入指示剂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变色点确定滴定终点,并加入少量的指示剂到滴定液中。

5. 开始滴定将标准溶液(如浓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用滴定管滴入待测溶液中,并同时轻轻摇动滴定瓶。

滴定的速度要缓慢,以避免误判滴定终点。

当滴定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滴定液的用量。

6.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液的用量和标准溶液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计算过程与具体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

三、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应谨慎,避免溅洒或误吸等事故。

2. 指示剂的选择应根据待测溶液和滴定反应类型来确定。

3. 滴定过程中,滴定液的滴加速度要缓慢,以免误判滴定终点。

4. 滴定前后,滴定瓶和滴定管都要彻底清洗,以免发生反应残留。

5. 确保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异物污染滴定液。

6. 定量取样时,要使用称量瓶,并提前预热。

酸碱滴定是一项相对简单而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常被应用在饮用水、食品、药品等领域。

通过仔细操作和严格控制滴定过程中的条件,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一、无机试样的分解 二、有机试样的分解
一、无机试样的分解 无机试样的分解有溶解法和熔融法。
(一) 溶解法 采用适当的溶剂将试样溶解后制成溶液的方法称为溶解法。
1. 水溶法:对可溶性的无机盐直接用水溶解制成溶液。 2. 酸溶法: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形成配合物的性质使
试样溶解。 (1) 盐酸(浓,相对密度1.2,37%,12mol/L)
硝酸是强氧化剂,溶解能力强。不溶于盐酸的铜、铅、铋、 钴等都可用硝酸溶解。但金、铂族金属、铌、钽、钛、锆等
不溶。金属铝、铬因表面被氧化不能进一步溶解。锑、锡、 钨等因与硝酸生成沉淀不能溶,硝酸能溶解绝大多数硫化物 (HgS, Sb2S3, SnS2等除外)。 (3) 王水
3份体积浓盐酸和1 份体积浓硝酸混合即为王水,溶解能力很 强,可以溶解金、钯、铂以及HgS, Sb2S3,SnS等硫化物。 (4) 硫酸(浓,相对密度1.8,96%,18mol/L)
3. 碱溶法
碱溶法的溶剂主要是NaOH,和KOH。碱溶 法常用来溶解 两性金属铝、锌及其合金,以及它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
某些酸性氧化物如:WO3, MoO3, As2O3, As2O5等。 (二) 熔融法
熔融法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利用试
PO43-有强的配合能力,能溶解一些难溶的矿石如铬铁矿、 钛铁矿、铌铁矿、金红石(TiO2)和钢铁中含高C、高Cr、高 W的合金钢等。但要注意加热温度不可过高(500~600 ℃,
时间不宜过长(5 min以内),否则会析出微溶性的焦磷酸盐 (7)氢氟酸(浓,相对密度1.13,40%)
氢氟酸的酸性较弱,但F-有强的络合能力,常与硫酸、硝 酸等混合使用。主要用于分解含硅、钨、铌、钛等试样。 F-能与Zr(Ⅳ), Nb(Ⅴ), Ta(Ⅴ), Ti(Ⅳ), Fe3+, Al3+,W(Ⅴ), U(Ⅵ), 等形成很稳定的氟络离子。与Si(Ⅳ)形成SiF4气体。用HF分解 试样不能用玻璃或瓷质器皿,要用铂器皿或聚四氟乙烯器皿(温 度低于250 ℃)。使用HF应注意安全。
需经过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步骤
(二) 金属或金属制品
由于金属经过高温熔炼,组成比较均匀,对于片状或丝状 的金属或合金试样,剪取一部分即可进行分析。对于钢锭或铸 铁,由于其表面和内部的凝固时间不同,组成可能不十分均匀, 取样时应先将表面清理,再用钢钻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钻取碎 屑,混合均匀,即为分析试样。
稀硫酸没有氧化能力,但热的浓硫酸有强的氧化性和脱水能 力、加上其沸点高达338℃,所以热的浓解破坏有机物。 (5) 高氯酸(浓,相对密度1.67,70%)
冷、稀的高氯酸没有氧化能力,但热、浓的高氯酸有强的 氧化能力和脱水能力,沸点203℃。常与硫酸或硝酸共用, 分 解铬矿石、不锈钢、钨铁矿等。热浓的高氯酸遇有机物易爆炸 ,如试样含少量有机物,先用硝酸将易氧化的有机物氧化,待 反应结束后才加入高氯酸。 (6)磷酸(浓,相对密度1.7,83%)
颗粒大小,从不同部位不同深度选取多个取样点。采样量 可根据 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Q=Kd a Q为采取试样的最低重量(kg); d为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 (mm); K和a均为经验常数,可由实验求得,通常K值在 0.02~1之间, a值在1.8~2.5之间。地质部门规定a值为2, 则Q=Kd2 。 所以矿石的颗粒越大,采样量越多。 例如:采取某矿石试样,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0 mm K为0.25,则应采的矿石至少为Q=0.25(20)2=100kg 如果同样的矿石其最大颗粒直径为10 mm,则Q=25kg 显然取数十公斤样送到化验室是很不方便,不仅量大且 不均匀。欲将原始试样制备成量少而高度均匀的试样,
4. 若采取河池中的水,则应在河的不同深度和不同部位取样。 采样时可将干净的瓶子塞上塞子,塞子系一根绳,瓶底系一 铁铊或石头,沉入离水面一定深度处,拉绳拔瓶塞,让水灌 满瓶后再取出,按同样方法在不同深度不同部位取多份水样 混合,即为分析试样。
三、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一) 矿石试样
为了使采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要根据矿石的堆放情况、
(三) 粉状或松散物料试样
盐类、化肥、农药和精矿等组成比较均匀,因此可在不同 部位采取少量试样混匀,即可作为分析试样。
(四) 湿存水的处理
一般试样往往由于其表面及孔隙中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而 含有湿存水,其含量多少随试样的粉碎程度和放置时间长短而
改变。在进行测定之前,必须先将试样放进烘箱,在100~105 ℃烘干。
第十四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聚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第三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
和评价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一、气体试样的采取 二、液体试样的采取 三、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四、湿存水的处理
一、气体试样的采取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如:采取大气试样,通常选择离地面50~180 cm的高度采样, 使所采气样与人呼吸的空气相同。 对于烟道气、废气中有毒污染物的分析,可用空瓶或大型 注射器吸入的方法采样,如果有毒污染物的浓度较稀,则 使一定体积的气体通过适当的吸收剂浓缩之后再测定。
二、液体试样的采取 1. 装在大容器里的液体,只要充分搅拌后即可取样。若样品不
很均匀,则在容器不同深度取样后混合均匀后即可作为分 析试样。
2. 分装在小容器里的液体,应从每个容器中取样,然后混合均 匀,作为分析试样。
3. 如采取自来水管中的水样,取样前先将水龙头打开放水10~15 分钟,再用干净瓶子收集水至满瓶。
能溶解比氢更活泼的金属(包括锡、锑)、弱酸盐(碳酸盐、磷酸 盐)、某些氧化物(CaO,MgO,Fe2O3,MnO2)、某些硫化物(如 ZnS,Sb2S3,FeS,SnS等)、某些硅酸盐(如只含Ca, Mg的)。盐 酸与H2O2或溴水一起能代替硝酸溶解铜、镍、钴、钢、合金、
黄铜矿等。
(2) 硝酸(浓,相对密度1.4,65%,14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