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控氮减磷施肥同田对比试验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一、试验背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种植环境、土地质量以及种植方式等因素仍然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试验选取同一田块进行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通过对薯根、薯塔和薯叶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的影响。
二、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选取了同一块土地种植马铃薯,地理坐标为N36°42.16',E117°08.21'。
2.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普通马铃薯作为试验材料,共计种植了20亩田。
3.试验设计:我们将同一田块划分为两个区域(A和B区),每个区域都按照不同的种植方式进行了马铃薯的种植,其中A区采用传统的浅翻耕种植方式,B区采用深松耕种植方式。
4.试验记录:我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马铃薯的薯根、薯塔和薯叶等多方面进行记录和观察,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试验结果1.土壤条件对马铃薯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深松耕能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最终获得更高的产量。
与A区相比,B区的土壤质地更为松散,更有利于薯根的生长和扩张,从而增加了薯块的个数和产量。
此外,在深松耕的B区中,马铃薯的根系更加发达,更好地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薯塔和薯叶的状况也更为健康。
2.薯根、薯塔和薯叶的对比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深松耕种植的马铃薯在薯根和薯塔方面表现更为优异,与传统浅翻耕的马铃薯相比,薯根发育更加壮实,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同时,薯塔和薯叶的形态更加优美,病虫害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3.产量对比最终,我们将两个区域的产量进行对比,发现B区的产量比A区显著提高了22.5%。
这表明,通过深松耕等科学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加强作物的抗病能力,促进土壤的保持和改良。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马铃薯是贵州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节约施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贵州省马铃薯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
二、试验内容本次试验选取贵州省典型马铃薯种植区,选择同一片田地进行对比试验。
分别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和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比较两种施肥方法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具体试验内容如下:1. 传统施肥方法:根据农民经验和惯例进行施肥,不进行土壤测试和肥料配方。
2.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先对土壤进行充分测试分析,确定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作物需求,然后针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的肥料搭配,科学施肥。
三、试验设计选取同一块田地进行试验,将其分为相等的两个区块,分别使用传统施肥方法和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在整个生长季节,对两组试验区块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力求保持其他条件一致。
在收获期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
四、试验结果1. 产量对比经过一季的生长,两组试验区块的马铃薯产量分别统计如下:传统施肥方法区块:平均产量为6500kg/亩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区块:平均产量为7500kg/亩可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马铃薯产量明显高于传统施肥方法,提高了15%左右。
2. 品质对比除了产量,我们还对两组试验区块的马铃薯品质进行了对比:传统施肥方法区块:马铃薯外观较为杂乱,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有一定比例的畸形和病变马铃薯。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区块:马铃薯外观整齐,形状规则,大小均匀,较少畸形和病变马铃薯。
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外观。
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学地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肥料配比,满足了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有效利用了肥料,降低了施肥成本。
与此测土配方施肥方法还能够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一、引言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由于土壤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科学施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当前马铃薯种植中的重要问题。
贵州省作为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探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评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了一项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
本文对该试验进行总结,旨在为贵州省及其他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二、试验设计和方法1. 试验地点:贵州省某马铃薯种植基地。
2. 试验设计:本次试验设置两个处理,即测土配方施肥处理(T1)和常规施肥处理(T2)。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3. 试验对象:以马铃薯品种“马铃薯1号”为试验对象,进行同田对比试验。
4. 施肥方案: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确定施肥量,常规施肥处理采用当地惯用施肥方案。
5. 试验过程:进行土壤采样和测土配方,根据配方施肥方案施肥,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和数据采集。
三、试验结果分析1. 土壤养分含量通过测土配方,确定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量,而常规施肥处理中的施肥量则是按照当地惯用的施肥方案确定的。
试验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土壤养分含量更加均衡,符合作物生长的需求。
而常规施肥处理中,养分含量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受限。
2. 马铃薯生长状况在试验期间,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定期观察和记录。
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马铃薯植株生长势头较好,叶色翠绿,株高较高,根系发达;而常规施肥处理中,植株生长迟缓,叶色不佳,株高偏低,且根系发育不良。
3. 马铃薯产量收获时,对试验地进行了马铃薯产量的统计。
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马铃薯产量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20%以上。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为了探究正确的施肥方法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同田对比试验。
本文总结了这些试验的结果,以评估不同施肥方法的优劣。
试验安排试验场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辖区的贵大农场,选取了同等的土地面积用于马铃薯的种植。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在于施肥方法的不同。
试验组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了传统的肥料施用方法。
下面对试验的具体安排进行介绍。
试验组试验组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都被测试和分析过。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从一个专业的施肥公司购买了高度符合土壤条件的肥料。
在播种前,我们按照肥料包装袋上的说明使用该种肥料进行了施肥。
有关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期,我们在下面进行了说明。
施肥量:预计每亩庄稼会耗用20公斤氮、20公斤磷和50公斤钾。
因此,对于每亩耕地,我们分别使用了40公斤的氮、40公斤的磷和100公斤的钾。
施肥期:采用“划地施肥,挖坑施肥,按月补肥”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肥料,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施肥方法,以确保充分利用土壤和肥料的营养成分。
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我们沿用传统的施肥方法。
每亩地使用了15公斤的氮、15公斤的磷和30公斤的钾,施肥时间和方法同试验组相同。
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法比传统的施肥法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方面更加有效。
下面对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产量在试验组中,每亩地总产量为861.0公斤,而对照组的总产量则为657.0公斤。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的产量比对照组高出31.1%。
质量在试验组中,50%以上的马铃薯大小超过了3厘米,而对照组则只有29%的马铃薯大小超过了3厘米。
此外,试验组的马铃薯重量和单个马铃薯的大小都比对照组更大。
结论综上所述,测土配方施肥法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同时,采用该种施肥方法还可以有效控制肥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约成本。
因此,我们建议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尽可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来提高庄稼的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一、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和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两个处理组,分别是直立式种植和平整式种植。
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为100m²。
在进行试验前,对试验区进行了充分的平整和土壤处理。
1. 直立式种植:在试验区内按照一定间距挖掘槽,将马铃薯种子均匀分布在槽中,再用土壤将种子覆盖。
栽培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适量浇水和除草,并及时施肥。
在试验期间,对两种种植方式下的马铃薯植株进行了定期观察和测量,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茎粗、根系发育情况等。
三、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经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直立式种植下,马铃薯植株的平均高度为30cm,茎粗为1.5cm,叶片数为15片,根系发育良好。
3. 直立式种植方式下的马铃薯产量为每亩1000kg,平整式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为每亩800kg。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 平整式种植方式下,马铃薯植株生长相对较弱,叶片相对较少,根系发育相对较小,产量较低。
综合考虑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以及实际的种植成本和效益,推荐采用直立式种植方式进行马铃薯的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下,马铃薯植株生长良好,产量较高,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本试验仅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得出了初步结论,还需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进行更加大规模和长期的试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结果,并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质量等,以综合评估种植方式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

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贵州省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
由于土壤养分不足、施肥不当等原因,导致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无法达到最佳水平。
针对这一问题,贵州省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提高土壤肥力,改善马铃薯生长环境,增加产量和品质。
目前,针对马铃薯种植中施肥配方的选择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验证,不同施肥配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将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为贵州省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探讨出适合贵州省马铃薯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方,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并寻找贵州省推荐的最佳施肥配方,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对比试验,可以从实践中验证贵州省推荐的施肥配方是否确实能够带来更好的生长效果和更高的产量,并对不同施肥配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这项研究的目的旨在为贵州省马铃薯种植业提供实用的施肥指导,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1.3 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了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选取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贵州省XX市的两个马铃薯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以保证试验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制定施肥方案:根据当地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制定了不同的施肥配方方案,分别为贵州省推荐的标准施肥配方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配方,以探究两者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3.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每个试验地点分别设置了标准施肥配方组和测土配方施肥组,进行对照实验。
4. 监测生长期数据:在生长期间对马铃薯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粗等指标的记录。
5. 收获并比较产量:待马铃薯生长周期结束后,对两组样品进行收获,并进行产量比较分析。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9篇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9篇第1篇示例: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不少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了各种试验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的报告。
试验目的:通过同田对比试验,比较不同品种或处理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评估各种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探究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
试验设计:选取同一块土地,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面积相同,种植相同数量的马铃薯种子。
不同的小区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施肥量、灌溉方式、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记录每个小区域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块茎大小等。
试验过程:在试验开始前,对土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施肥、翻耕、除草等。
然后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对每个小区域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确保各小区域的种植条件尽可能一致。
在生长期间,定期对植株进行观察和管理,确保各小区域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各小区域的马铃薯植株逐渐长大,块茎逐渐形成。
经过测量和统计,得出了不同处理方式下马铃薯的产量数据。
可以发现,施肥量对马铃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适量的施肥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适时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也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提高马铃薯产量的结论和建议。
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要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适时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
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定期监测对保障马铃薯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马铃薯生长的规律,找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这份试验报告对农民朋友们在种植马铃薯时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2篇示例: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一、研究背景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在不断地探索各种种植方法。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种类和品种的马铃薯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和产量表现,为农田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试验设计1. 地点选择:试验地点选取了一块面积相同、土壤情况相似的田地进行种植。
2. 种植时间:所有马铃薯种植时间均为春季,确保气温和降水条件相似。
3. 种植方法:每个品种的马铃薯按照相同的间距和深度进行种植,保证各项条件一致。
4. 施肥处理:试验中使用相同种类和量的农田肥料,以保证每个品种马铃薯的养分供应相同。
5. 病虫害防治:对试验地的病虫害情况实行同样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各个品种的生长环境相同。
6. 生长观察: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定期进行生长观察和数据记录,包括生长高度、叶片数量、根系生长等。
7. 产量统计:在成熟期收获时,对每个品种的马铃薯进行产量统计和质量评估,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表现。
三、试验结果1. 生长状况对比通过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在生长初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有些品种的生长速度较快,叶片繁茂,株高较高;而有些品种的生长缓慢,叶片稀疏,株高较矮。
这表明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在适应环境和生长速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2. 产量表现对比3. 质量评估对比除了产量之外,我们还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进行了质量评估。
我们发现在质量方面,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有些品种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形饱满、口感细腻;而有些品种的马铃薯表皮粗糙、块形不规则、口感粗糙。
这表明在马铃薯的质量上,不同品种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试验的对比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长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生长速度、产量表现和质量表现。
2. 种植马铃薯时需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生长特点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质量表现。
3. 在农田种植马铃薯时,需要根据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控氮减磷施肥同田对比试验
作者:李红艳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4期
李红艳
(易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易门 651100)
摘要:通过马铃薯专用肥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专用肥投入化肥少,产量高,效益明显。
关键词:马铃薯;专用肥;五点取样;对比分析
为探索马铃薯的增产方法,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和需肥特性,利用低热河谷的独特气候
优势,在小街乡普厂村委会大石洞李春云家进行专用肥同田对比试验。
利用控氮减磷施肥技术
来减少肥料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以推动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
1材料及方法
1.1 供试材料
马铃薯品种为丽薯6号,由云南广汇种植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易门县小街乡普厂村委会大石洞小组李春云农户承包田,面积847.09 m2,
其中控氮减磷施肥技术(处理)面积373.52 m2,常规施肥技术(对照)面积473.57 m2。
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前作水稻,地势平整,肥力中等,抽水灌溉。
播种前试验田取一个基础土样,收获后处理和对照各取1个土样(五点取样)和植株样(10株)。
1.3 试验设计
为同田对比,设控氮减磷施肥技术为处理1,农民常规施肥技术为处理2(对照)。
处理1每亩施马铃薯有机无机专用基肥(22-5-11)120 kg和2 kg硫酸镁,加腐熟农家肥1500 kg作基肥。
在苗高20 cm时,每亩追马铃薯专用配方(30-4-0)10 kg对水浇施,叶面喷施有机钾1~2次。
处理2每亩施三元复混肥(10-10-10)62.9 kg(楚雄龙润丰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加三元复混肥(13-7-5)62.9 kg(昆明福尔威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加16%的禄丰普钙156.9 kg和46%云天化尿素20.5 kg,单独施于小行内。
1.4 试验过程
于2018年11月18日用微耕机耕耙2次,11月19日取混合土样(五点取样)1个,11月20日拉绳打塘播种,大行70 cm,小行20 cm,塘距22 cm,按90%土地利用率计,每亩6060塘。
播种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 kg,然后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5 kg加硫酸镁2 kg施于
农家肥上面防治地下害虫。
处理和对照按试验设计要求施肥,施完肥料后起垄盖膜。
2018年12月25日开始出苗,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2019年1月4-5日为出苗期。
2019年2月11日追施
提苗肥,肥料称到行对水浇施。
2月22-27日摘除多余分枝和花蕾,3月4日亩用86%的绿力磷
钾叶面肥100 g对水45 kg喷雾,3月11日亩用58%甲霜灵锰锌100 g对水45 kg喷雾防治晚
疫病。
2019年3月28日成熟收获。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处理施肥技术(表1)
由表1知,处理1比对照每亩多施纯N5.5 kg,多23%,少施P2O5 29.39 kg,少82.12%,多施K2O多施3.76 kg,多39.83%。
2.2 不同处理生物性状(表2)
由表2知,处理,比对照植株高0.4 cm,分枝多0.5个,多26.3%,茎粗多0.13 cm,多14.29%。
2.3 不同处理生育期(表3)
由表3知,处理1比对照出苗期推迟1 d,成熟期推迟2 d,生育期为83 d,比对照多1 d。
2.4 不同处理产量、产值(表4)
由表4知,处理1亩产量为2318.9 2 kg,比对照1857.38 kg增加461.54 kg,增长
24.85%。
以每千克单价2.6元计,处理1亩产值为6029.19元,比对照亩增加1200元,增长24.85%,大中薯比例相差不大。
3结论
3.1化肥成本分析
马铃薯专用肥每亩用量130 kg,以每千克3.3元计为429元;硫酸镁2 kg,以每千克3元计为6元;肥料合计成本每亩435元。
常规肥普钙每千克0.46 ,尿素每千克2元,复混肥(10-10-10)每千克1.9元,复混肥(13-7-5)每千克1.625元,合计334.89元,专用肥比
常规肥每亩增加100.11元,增长29.89%。
3.2效益分析
专用肥比常规肥每亩产值增加1200元,扣除专用肥新增成本100.11元,每亩可增加收入1099.89元。
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增产增收明显,可扩大示范。
但要注意施用方法,因专用肥含氮量较高,施用时注意,一是土壤湿度不宜过大;二是肥料与种薯要隔离;三是肥料最好条施于小行中。
收稿日期: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