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七三颗枸杞豆练习苏教版
2021年苏教版第7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三颗枸杞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一摞.( ) 半晌.( ) nì( ) 味tuí( ) 唐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聂手聂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采睬。
②我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缈茫,我又颓唐精神萎糜了。
3.仿写句子。
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4.“珍惜时间,才能不虚度一生”,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的感悟。
古代也有不少劝人要珍惜时光的名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请你再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中外历史上,流传着不少因一句话、一件事就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
例如:李白看到老妪把铁棒磨成针的情形后,就发奋学习,最终成为大诗人。
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故事。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
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划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O”,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 苏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8课《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新鲜. B.朝鲜. C.鲜.为人知D.寡廉鲜.耻答案:A解析:分析:A项鲜”读xīān,其他都读xiǎ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殷.切 B.殷.红C.殷.实 D.殷.墟答案:B解析:分析:C项“殷红”“殷”应读“yān”,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3.选出对三幅画和三个“○”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自己总结出的人生教训和悔恨。
B.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不懈追求的理想.C.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的写照,三幅画是过程,三个“○”是结果。
D.三幅画和三个“○"形象地告诉人们:遇难而退,将一事无成。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文可知:三个“○"是三叔一生的成绩。
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上帝手扶胡须,离开了小土丘上的老头儿。
B.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己.C.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
D.摇蓝里躺着个熟睡的婴儿.答案:C解析:分析:A项“扶"应为“抚”;B项“己"应为“已”;D项“蓝”应为“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 7.三颗枸杞豆练习【苏教版】(含答案)

七*三颗枸杞豆01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枸杞..(gǒu qǐ)蚱蜢..(zhà měng)叶鞘.(xiào) 蹑.(niè)手蹑脚B.烦躁.(zào) 缝隙.(xì) 灯盏.(zhǎn) 半晌.(shǎng)C.花蕊.(ruǐ) 擎.(qíng) 叶脉.(mài) 鲜.(xiān)为人知D.癌.(ái)症腻.(nì)味喃喃.(nán) 殷.(yīn)红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面词语。
(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很多。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B.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
C.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D.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
(解析:B项中“练习本”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铅笔”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B)A.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
B.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
C.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D.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解析:B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5.文中共记叙了“我”和三叔的几次见面,对于每一次见面,分别概括一下。
三次。
初遇三叔: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再遇三叔:三叔画了三幅画向“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苏教版含答案

基础知识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枸杞(gǒu qǐ)蚱蜢(zhà měng)叶鞘(xiāo)B.诱人(xiù)蹑手蹑脚(niè)一绺(liǔ)C.耳坠(zhuì)擎着(jìng)花蕊(ruǐ)D.香蒿(hāo)缝隙(xì)鲜为人知(x iǎn)2.下列文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训斥和拳头,确实使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但没有几天,我经过小树林的时候,又旧病复发了。
(原有的毛病又发作,这里比喻原先到山谷里的树林里玩的想法现在又产生了。
)B.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原指水漫山,这里指春天的气息很浓,到处充满春的气息。
)C.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事先潜藏起来,准备给对方出其不意的一击。
)D.他狡猾地一笑,又问:“它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句()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B.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
C.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D.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小张明天要去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C.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D.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5.阅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我吓了一大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赶忙在一棵大杨树后面躲起来,从浓密的草丛缝隙里头看。
①语句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塑造人物。
②“打埋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我的行为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桦水削成的绳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已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三颗枸杞豆练习苏教版

《三颗枸杞豆》同步练习1. 下列红色字体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叶鞘(qiào) 一绺(lǖè)擎着(qíng) 蹑手蹑脚(niè)B. 腻味(nì) 桦木(huà)桑葚(shèn) 鲜为人知(xiǎn)C. 半晌(xiǎng) 香蒿(hāo)一摞(luò) 旧病复发(fù)D. 颓唐(tuì) 殷红(yīn)红晕(yūn) 枸杞(gǒng qǐ)2. 挑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将正确的汉字写在田字格中。
(1)我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倒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批评一顿。
(2)“一朵小野花。
”他又凝神望着这朵花,半响没有理会我。
(3)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采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4)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棵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3. 下列依次填入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一种昆虫)经常________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
②“什么?”我听见他的声音有点________,不由心里惊诧起来。
③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________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④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到我的痛楚。
A. 躲藏奇怪批判感觉B. 躲避奇怪批判觉察C. 躲藏怪异批评感觉D. 躲避怪异批评觉察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通过《三颗枸杞豆》一文的学习,使我想起了快乐的童年。
B. 作者说,他看过很多植物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众所周知的秘密。
C. 当作者成为植物学家后,他爸爸以为那是自己拳头惩罚的功劳。
D. 作者说他快乐的童年时代不久就结束了,后来很不乐意地被爸爸送进了学校。
5. 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苏教版七下语文《三颗枸杞豆》基础训练.pdf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三颗枸杞豆》基础训练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枸.杞(ɡǒu) 蚱蜢.(měnɡ) 叶鞘.(xiāo)B.诱.人(xiù) 一绺.(liǔ) 花蕊.(ruǐ)C.耳坠.(zhuì) 擎.着(jìnɡ) 蹑手蹑.脚(niè)D.香蒿.(hāo) 缝隙.(xì) 鲜.为人知(xiǎn)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捣鬼烦燥荠菜弯弯扭扭B.羡幕乏味红晕旧病复发C.害羞魅力理睬著作等身D.凝神狡滑探望灰心丧气3.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
腻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
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他)慢慢地抬起右臂,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野豆角花……( ) (2)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
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
( ) (3)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
( ) (4)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 5.按照要求填空。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童年记事七三颗枸杞豆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记事七三颗枸杞豆苏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枸杞一绺摄手摄脚B、腻味颓唐鲜为人知C、蚱蜢烦躁口头禅D、花蕊香蒿半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一绺(一小束)颓唐(精神不振)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腻味(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理会(理睬)C、著作等身(写的著作与自身的价值相等)凄楚(凄惨、悲苦)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D、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烦躁(烦闷急躁)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趁爸爸不注意,我蹑手蹑脚地偷跑了出来。
B、你粗心大意的毛病何时改一改?C、这次月考,班主任公布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我在全班名列前茅,这下就鲜为人知了。
D、这次没考好,我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总结教训,继续努力。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客厅,打开电视,准备看会电视过把瘾。
B、这道题其实并不难,但因我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看仔细,粗心大意,结果可想而知。
C、这次月考,班主任公布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我在全班名列前茅,这下可就鲜为人知。
D、这次没考好,我并不灰心丧气,而要总结教训,继续努力。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修辞手法不同其它三句的一项:( )。
A、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B、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C、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D、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童年记事七三颗枸杞豆习题精选十三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记事七三颗枸杞豆习题精选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枸杞一绺摄手摄脚B、腻味颓唐鲜为人知C、蚱蜢烦躁口头禅D、花蕊香蒿半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说话时,重音不同,语意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线语意与括号的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看一眼就罢了)B、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其他人就不值得你看了吗?)C、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有话就直说好了)D、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别人都没有这样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小张明天要去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C、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D、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所填词语正确的是( )。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 )出笑意。
A、闪现B、闪露C、闪烁D、闪闪【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读课文《三颗枸杞豆》,选出对下列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不多了!(句中“时间不多了”的意思是三叔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活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B、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三颗枸杞豆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枸杞
..(zhà měng)叶鞘.(xiào) 蹑.(niâ)手蹑脚..(gǒu qǐ)蚱蜢
B.烦躁.(zào) 缝隙.(xì)灯盏.(zhǎn) 半晌.(shǎng)
C.花蕊.(ruǐ) 擎.(qíng)叶脉.(mài) 鲜.(xiān)为人知
D.癌.(ái)症腻.(nì)味喃喃.(nán) 殷.(yīn)红
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面词语。
(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很多。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
B.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
C.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D.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
(解析:B项中“练习本”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铅笔”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B)
A.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
B.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
C.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D.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解析:B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
5.文中共记叙了“我”和三叔的几次见面,对于每一次见面,分别概括一下。
三次。
初遇三叔: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再遇三叔:三叔画了三幅画向“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三遇三叔:三叔留给“我”的三颗枸杞豆给“我”的启示。
6.《三颗枸杞豆》里,“我”从“枸杞豆”中获得了别样的人生启示,你从自然界事物中获得过人生启示吗?请续写语句,把你获得的启示表达出来。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启示我们做人要谦逊;一群蚂蚁抬着骨头往洞里走,启示我们要团结协作;檐前的滴水击穿石头,启示我们要执着追求;示例:高飞的苍鹰翱翔长空,启示我们要勇于拼搏。
7.二十年后,他可能在手术台上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是一名医生;他可能破解世界上最令人费解的方程式,他是一名数学家;他可能设计出最令人目眩的摩天大厦,他是一名建筑师……所有这些可能只需要一个机会:让他们上学。
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将还给世界无数种可能。
图一:这是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13岁的男孩穆尼尔在自己的擦鞋摊前等待顾客。
穆尼尔是个失学儿童。
孟加拉国有大批儿童因贫穷而失去上学机会。
图二:在柬埔寨金边市郊,一个以捡垃圾为生的孩子头顶硕大的垃圾袋。
由于贫穷,柬埔寨有超过10%的学龄儿童失学。
(1)上面是新华社记者所发的图片新闻“一个机会,无数种可能”的一部分,请你探究:
记者通过此图片新闻想告诉世人什么?
示例:由于经济、战争等原因,一些动乱、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儿童被迫辍学,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2)读了此材料后,你肯定有很多感想,请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发一份E-
mail,表达你的看法。
(不超过50字)
示例: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请多给全世界失学儿童一些救助。
给他们一个希望,他们定会还你一份精彩!
02 拓展阅读
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一路开花
她在上交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从来没有人注意过我。
我的生,我的死,都与这个薄凉的世界无关。
”
没有人明白,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为何会溢满那么多不可名状的哀伤和绝望。
当然,她的老师也一样。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头,言语不多,虽教学经验极为丰富,但这一刻,却不懂得如何与这位龄差将近四十年的女孩儿尽心交流,去告诉她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悲苦。
他在陈旧的教案本背面上打了很多遍草稿,把明日要说的话,一一罗列出来,整理,像研究一部旷世巨著。
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语言苍白到无力,软弱得像阴天里的清冷雨丝。
春天的阳光依旧透过窗台,照耀在每个孩子纯真的小脸上。
所有人之中,她离窗台最近,可还是心如冰冻。
她没有朋友,没有疼她爱她的母亲,就连唯一对她稍好的可依靠的外婆,都在前些日子里挣扎着病故了。
她的生活一片狼藉。
有同学说,她暂住在了孤儿院,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
她得继续生活下去,得为远去的母亲和外婆坚强活着。
可有什么理由,让她继续下去呢?那一点本可寄托的温暖,都这么无情地别她而去了,她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温暖?
他站在宽阔的讲台上,以最平和的语调讲完了课,宣布下午外出游玩。
所有的孩子都欢呼不已,只有她,静静地眯眼歪靠在窗台上,对着路旁的野花发呆。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一起游戏,分享自己的快乐。
她坐在绿草之中,看着天际不断变换的流云,怒放的花朵,簌簌地落起泪来。
要知道,几十个小时之前,她还是一团恣意享受天空的云朵。
他穿过操场,气喘吁吁地来到她的身前。
她侧脸抹泪后,镇定地叫道:“老师好!”
“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呢?”他一边喘气,一边问着。
“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值得快乐和幸福的全部理由,而我没有。
”
他捋了捋花白的发,拉着她的手,走进花园深处。
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远处缓
缓涌来,包围了她前行的路。
他问:“这些花,你认识多少?”
“大都认识。
譬如,那是迎春,那是瑞香,那是玉兰,那是......”她对这些花名如数家珍。
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自小受了熏陶。
他微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的时刻中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沉浸于百花争艳的美景中。
当她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她一句:“你能把此时没开的花点出几种来吗?”
她顿时被难住了。
园中之花,大大小小,不下百种,却没有一种隐藏着身形,躲避阳光。
他说:“想想吧,明天告诉我,为什么它们都会竞相开放?”
当夜,她想了许久,从外婆遗留下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次日,她从季节、温度等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向他解说了为何花朵都会竞相开放原因。
那个问题之后,她回到教室,如换了一人似的。
她主动和同学搭话,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组织班里的课外活动,维持课堂秩序,等等。
很多年后,她站上明媚的讲台,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也带她的学生去看花,点花名。
也曾问过一个忧郁的孩子,为什么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
次日,当那个孩子急急忙忙跑来要告诉她答案之时,她将当年老师给她的那张纸片递给了那个孩子。
泛黄的纸片上,坚定地写着:“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一个孤独、忧伤、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女孩,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走向阳光、走向自信、走向成功。
9.文章开头由小女孩的作文写起,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女孩的作文表现出深深的忧郁和悲伤,为下文女孩的转变做铺垫(或引出下文)。
通过女孩前后变化的对比,突出文章的主旨。
10.文中画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描写春天的生机、明媚,渲染气氛与她“心如冰冻”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11.你觉得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师?
提示:可围绕“具有爱心,关爱学生”或“教育上充满智慧,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评价。
也允许有不同的评价。
概括文章内容
把握好文章内容,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命题者在为文章命题时,也必定会以此为出发点,设置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的题目。
【典型例题】请概括《三颗枸杞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讲述了“我”和三叔的故事,通过三叔失败的一生告诉人们时间飞快,教育人们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像三叔一样,要确立目标,要不怕吃苦,要为理想而努力。
【技法点睛】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筛选信息: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结果如何?(2)语言表述:按照“保人+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结果如何”的顺序进行表述。
有字数限制时,次要成分可以省略,但一般要保留“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三个要素。
2.考查形式:(1)典式: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变式: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根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
③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哪些事。
④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叙述了________。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