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实用标准化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2010-1-3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得测定。
2引用标准GB 2905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样品得准备3、1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得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
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得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得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得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得测定4、1 出糙率得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根据待测样品谷粒得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得间距(一般在0、50~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得稻谷与米粒。
c、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得谷粒并称其糙米与谷粒得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得表述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ﻫ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得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得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4.1.2 小样法ﻫ按GB 5495方法测定、ﻫ4、2 精米率得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型精米机或其她同类型号得实验室精米机、ﻫ4、2、2 测定方法ﻫ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得碾米室内、4、2、2、2 调节碾米室盖得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得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得水平、4、2、2、3 碾磨后得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得筛子除去胚片与糠屑、ﻫ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4、2、3结果得表述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ﻫ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2)ﻫ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得相对相差应小于1、0 %、4、3 整精米率得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得筛子一套、4、3、2 测定方法ﻫ4、3、2、1 精米样品得制备精米样品制备得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得精度为糙米去糠率得10%±0、5%、4、3、2、2 整精米样品得分离ﻫ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得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4、3、3结果得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5 外观品质得测定5、1 长宽比得测定5、1、1 仪器设备ﻫ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ﻫ5、1、2 测定方法ﻫ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得长度与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0.1mm、精米得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得最大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得距离、5、1、3 结果得表述ﻫ求出长度与宽度得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4)ﻫ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得平均值、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ﻫ5、2垩白度得测定ﻫ5.2.1仪器设备ﻫ聚光灯,黑色背景得玻璃板、ﻫ5、2、2测定方法ﻫ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得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得百分率、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得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ﻫ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 (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得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得平均值、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得平均值即为垩白大小、ﻫ5、2、3结果得表述ﻫ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得面积占样品总面积得百分比、垩白度按公式(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垩白大小…………………………………………(6)ﻫ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 1 垩白度分级级别表1 垩白度分级5、3透明度得测定5.3.1 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
大米品质检测方法

大米品质检测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大米品质检测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确实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看大米的外观,觉得那些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大米肯定品质好。
我去市场买米的时候,就只看表面,结果买回家有些米煮起来口感很差。
后来我才知道,光看外观可不够。
我又想,那我闻一闻吧。
这就好比你闻水果一样,新鲜不新鲜总能闻出点啥来。
有的米要是有一股子霉味,那肯定品质不行。
但是这个办法也不太准,因为有些米不太新鲜了但是味道却很淡,根本闻不出来。
后来我试过把米泡在水里。
我想啊,好米肯定杂质少,泡一泡肯定清澈。
但这其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就像我有一次泡了米,水看着挺清澈,可煮出来的米饭还是硬邦邦的。
后来我才意识到,也许这米是陈米,虽然看起来干净,但是品质已经不好了。
还有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拿一小把米放在手里搓一搓。
如果感觉很糙,有很多碎末末的,那这个米品质可能就不太好。
这就有点像你摸面料一样,粗糙的肯定不如光滑的好。
要是搓的时候感觉米比较光滑,而且没有很多碎的东西粘在手上,那这米可能质量还不错。
关于大米的产地也很重要,不同产地的土壤、气候不同也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但是这个很难直接检测,只能靠经验或者打听清楚。
像东北那旮旯产的大米,我之前吃过几回,就觉得口感很劲道很香甜。
所以我要是看到标明是东北大米,我就会多留意一下。
我还听说有专门的仪器可以检测大米的蛋白质、直链淀粉之类的含量,这样能很精准的确定大米的品质。
但咱们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个条件啊。
反正经过这么多的摸索尝试,我现在检测大米品质就是外观、气味、泡米、搓米这些方法一块来。
虽然不是那么精准,但是多少还是能分辨出好坏米的区别,反正多试几次,自己心里就有谱了。
米质测定方法

米质测定方法米质的测定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水分、灰分、酸碱度、碾白试验、品尝试验、精米率、出糙率、碎米率、黄粒米率等。
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又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稻谷按照品种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按产地不同分为南方籼米、北方粳米及南方糯米和北方糯米两大类。
1.稻谷的感官指标主要是色泽、气味、滋味、杂质等。
1)色泽正常稻谷具有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米粒中胚乳部位与糊粉层部位颜色略深于外壳部位;一般呈淡黄或金黄色。
次质稻谷具有明显的不正常色泽,表现在:①白垩粒。
即稻谷经碾米后所剩余物,由于保护不好而变成褐色。
②黑米。
系米粒局部染有黑色或全部染黑。
③红米。
米粒因某些病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失去正常光泽的稻谷。
④黄粒米。
也称“黄变”。
就是稻谷加工过程中发生霉烂,导致胚乳被侵蚀,使米粒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并从颖壳中溢出,形成黄褐色斑点。
⑤灰米。
米粒上出现较多灰尘状污物。
⑥暗黑粒。
这是劣质稻谷中最严重的一种,占总数的20%左右。
2)气味正常新鲜稻谷有清香气,无异味。
陈旧稻谷会散发出陈腐气味。
3)滋味正常稻谷入口时微甜,无异味。
如果带有霉败味、酸臭味、酒糟味以及其它不良气味则说明稻谷已受到了污染。
4)杂质正常稻谷含杂质少,手捻有清爽感。
次质稻谷除个别小粒可能完整外,绝大部分都混有各种夹杂物。
5)水分一、分类精选法稻谷→分类→稻谷→筛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谷糙分离→分级→检验,每100公斤稻谷取样25公斤。
二、碾白试验将10%的米放进盛有200毫升的水的容器里,用手揉搓。
若有半数以上的颗粒浮起来,则该米掺有糠皮、砂石等非粮食类杂质。
1.挑选法先把稻谷从稻田收回晒干,再进行人工挑选,然后计算平均出糙率和净出糙率。
2.磨擦法磨擦法适用于优质稻谷。
首先在桶内装满水(约2/3),接着往桶内放入稻谷30公斤,并立刻盖紧桶盖,开始用力摇动。
待桶底有水渗出,且浸湿的谷子越来越多时,停止摇动,让稻谷自然吸足水份,此时观察桶内情况,若发现水没有浸透至整个桶底,则证明稻谷太干燥。
三亚市优质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1 农艺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品种特优009的播始期为94 d。
参试11个优质品种中,都比对照品种播始期短,其中滇 禾优618、恒丰优259、川浙优华占的播始期比对照品种 晚10 d以上。参试11个优质品种都比对照品种分蘖率要 低,水稻每667 m2的最高分蘖数也只有云粳43号和聚两优 751比对照高,玖两优玉针香和恒丰优259两个品种出现 了部分倒伏,其他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性。同时, 2018年早稻种植过程中,没有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
表1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记载表品种名称播始期d株高cm基本苗万hm2最高苗万hm2分蘖率叶色叶姿株型长势抗倒性云粳43号86103421539435919绿挺直紧束繁茂玖两优玉针香84122369032145871绿挺直紧束繁茂40倒滇禾优618671122115242401150浅绿披垂紧束繁茂晶两优137792101526535205655绿披垂紧束繁茂恒丰优2597996421536360863绿挺直紧束繁茂25倒川浙优华占8382553532745608绿挺直紧束繁茂旌优380891128526526880510浅绿挺直紧束繁茂桂育9号96114474032940694绿披垂紧束繁茂华研优613389110501034530703绿披垂紧束繁茂中浙优5号94102421534785825深绿披垂松散繁茂聚两优75190109658540575616绿披垂紧束繁茂特优009ck951142895368851273绿披垂紧束繁茂表2各品种的经济性状记载表品种名称全生育期d有效穗万hm2成穗率穗长cm总粒数粒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质量g理论产量kghm2实际产量kghm2云粳43号1223118282090118501067494275091277538玖两优玉针香1182969181960143951266788259096839310滇禾优6181051889572390212811721995261083997538晶两优1377132279861218022063150218624701036410393恒丰优25911431185519101634615288942490118379836川浙优华占118296840195010159943493304084657172旌优3808126243902257023161206468925701286412735桂育9号1332377202090136091244484265078218563华研优61331232226292080144231263088302084438270中浙优5号133279803226018069159388825501135210027聚两优751126306753223016023125437829201119610942特优009ck133243657257017240164939632201287512849186冀占东任红
大米检测标准

大米检测标准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大米检测标准,以确保大米的质量安全。
本文将介绍大米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更好地了解大米的质量标准。
首先,大米的外观检测是大米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检测包括大米的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
正常的大米应该颗粒饱满,色泽自然,无杂质。
通过外观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大米的质量是否合格。
其次,大米的化学成分检测也是大米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成分检测包括大米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
其中,水分是大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者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大米的质量。
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直接关系到大米的营养价值。
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大米的营养成分,从而判断其质量。
另外,大米的加工质量也是大米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工质量包括大米的加工精度、破碎率、碎米率等指标。
加工精度是指大米的长度、宽度比例是否合理,破碎率和碎米率则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完整度。
通过加工质量检测,可以判断大米的加工工艺是否合理,从而影响大米的口感和质量。
最后,大米的安全指标也是大米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指标包括大米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真菌毒素含量等指标。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安全性,而真菌毒素含量则直接关系到大米的食用安全。
通过安全指标检测,可以判断大米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总之,大米的质量安全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大米检测标准,以确保大米的质量安全。
通过对大米外观、化学成分、加工质量和安全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大米的质量情况,从而选择安全、健康的大米产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大米的检测标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2010-1-3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引用标准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样品的准备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
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的测定4.1 出糙率的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1.00mm 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 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 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4.1.2 小样法按GB 5495方法测定.4.2 精米率的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4.2.2 测定方法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4.2.3 结果的表述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2)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4.3.2 测定方法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4.3.3 结果的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5 外观品质的测定5.1 长宽比的测定5.1.1 仪器设备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5.1.2 测定方法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的长度和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0.1mm.精米的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的最大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的距离.5.1.3 结果的表述求出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 (4)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的平均值.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5.2 垩白度的测定5.2.1 仪器设备聚光灯,黑色背景的玻璃板.5.2.2 测定方法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的百分率.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 (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的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即为垩白大小.5.2.3 结果的表述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的面积占样品总面积的百分比.垩白度按公式(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垩白大小 (6)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 1 垩白度分级级别表1 垩白度分级5.3 透明度的测定5.3.1 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
吉林省不同区域水稻品质特性比较及

Comparison of Ric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Different Regions of Jilin ProvinceHE Bing 1,CUI Huai-ying 1,LI Chao 1,TIAN Yi-jing 1,WANG Shuai 1,JIANG Long 1,DANG Shu 1,YAN Guang-bin 2,CHEN Dian-yuan 1*(1School of Agriculture,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 Jilin 132101,China;2Rice Research Institute,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onghua Jilin 135007,China)Abstract: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Jilin Province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of ric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and provide dat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planting management model,159rice samples from 7regions in Jili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mulative temperature,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brown rice rate and milled rice rate in different regions,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in head rice rate and chalky grain rate.The average values of protein content and amylose content were 8.680%and 15.471%,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elasticity,hardness,viscosity and balance showed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The taste value of milled rice from high to low is Yanbian Prefecture,Tonghua City,Jilin City,Siping City,Changchun City,Songyuan City and Baicheng city.The taste value of cooked rice from high to low is Yanbian Prefecture,Tonghua City,Songyuan City,Jilin City,Siping City,Changchun City and Baicheng City.Taking Daohuaxiang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lky grain rate and protein content.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rocessing,appearance,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nd taste related quality.Key words:Jilin Province;Rice;Quality characteristics;Amoun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吉林省不同区域水稻品质特性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赫兵1,崔怀莺1,李超1,田谊静1,王帅1,姜龙1,党姝1,严光彬2,陈殿元1*(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吉林132101;2通化市农科院水稻所,吉林通化135007)摘要:吉林省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决定了所产稻米品质特性的差异性。
水稻垩白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水稻垩白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摘要阐述了水稻垩白的概念,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稻垩白;产生原因;防止措施CausesandPreventMeasuresofRiceChalkyXING Li-junWANG Xing-qiangLIU Dong-lin *(Tongj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ongjiang Heilongjiang 156400)AbstractThe concept of rice chalky was introduced,the cause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rice chalky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ice cultivation.Key wordsrice chalky;causes;prevent measures稻米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其中稻米垩白度高是稻米品质差的主要限制因子[1-2]。
水稻垩白是指稻米籽粒中白垩不透明部分,它是稻米胚乳中淀粉和蛋白质颗粒填塞疏松和充气引起的光学特性。
根据垩白在籽粒上发生的部位不同,通常分为腹白、背白和心白等类型,国内使用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3个概念描述垩白状况。
垩白率表示垩白的籽粒占全部样品籽粒的百分数;垩白大小指垩白籽粒中垩白的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投影部分)的百分比,通常以随即取样的10粒垩白粒的平均值表示;垩白度则表示样品中垩白总面积占样品面积的百分比,即垩白率与垩白大小的乘积。
我国农业部标准(NY122-86)对优质米垩白含量的指标是:一级优质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大小都低于5%;二级优质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大小都低于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2010-1-301 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 样品的准备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
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 碾磨品质的测定4.1 出糙率的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 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脱壳。
d. 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4.1.2 小样法按GB 5495方法测定.4.2 精米率的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4.2.2 测定方法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4.2.3 结果的表述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2)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4.3.2 测定方法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4.3.3 结果的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5 外观品质的测定5.1 长宽比的测定5.1.1 仪器设备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5.1.2 测定方法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的长度和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0.1mm.精米的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的最大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的距离.5.1.3 结果的表述求出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 (4)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的平均值.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5.2 垩白度的测定5.2.1 仪器设备聚光灯,黑色背景的玻璃板.5.2.2 测定方法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的百分率.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 (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的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即为垩白大小.5.2.3 结果的表述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的面积占样品总面积的百分比.垩白度按公式(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垩白大小 (6)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 1 垩白度分级级别表1 垩白度分级5.3 透明度的测定5.3.1 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
5.3.2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5.3.2.1 接通电源,按下测定钮,调节仪器的参标准透明度为1.00。
5.3.2.2 把整精米样品尽可能均匀地装入样品杯,在透明度仪上测出其透明度。
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相对相差不应大于0.02。
5.3.2.3 稻米的透明度分五级,见表2。
表2 透明度分级6 蒸煮和食味品质的测定6.1 胶稠度的测定6.1.1 仪器设备6.1.1.1 长100mm,径11.0mm的标准试管6.1.1.2 沸水浴6.1.1.3 涡旋振荡器6.1.1.4 冰水浴6.1.1.5 直径1.5cm的玻璃球6.1.1.6 带毫米格纸的水平台6.1.2 试剂6.1.2.1 0.200 mol/L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 2306-80;分析纯)配制并标定。
6.1.2.2 0.025%百里酚蓝指示剂:称取25.0mg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分析纯),用95%乙醇(GB 679-80;分析纯)溶解并稀释到100mL。
6.1.3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6.1.3.1 用4.3.2.1精米样品制备过0.15mm孔径的筛,含水量为12%的精米粉样2~3g。
称粉样0.1000g,置于试管,加入0.20mL百里酚蓝指示剂,用振荡器加以振荡,使样品充分湿润分散。
准确加入0.200mol/L氢氧化钾溶液2.0mL,再次用振荡器振荡。
混匀后立即放入剧烈腾的水浴,用玻璃球盖住试管口,调节水面高度,使沸腾的米胶高度始终维持在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糊化时间为8min。
糊化完毕后,取出试管,取去玻璃球,在室温下冷却5min。
将试管在冰水浴中冷却20min。
在室温25±2℃下,将试管平放在水平台上。
1h后,量出试管底至冷胶前沿的长度,以毫米表示,即为样品的胶稠度。
6.1.3.2 在测定每批样品胶稠度的同时,用已知胶稠度的标准米粉样品一套(应包括硬、中、软胶稠度)作为标样一起进行测定。
标样实测的胶稠度与标准数值的相对相差应在下列围以:软、中5mm;硬3mm。
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不应大于:软、中5mm;硬3mm。
6.1.3.3 胶稠度可分为三类,见表3。
表3 胶稠度分类6.2 糊化温度的测定(碱消法)6.2.1 仪器设备6.2.1.1 5cm×5cm×2cm的有机玻璃或塑料制的有盖方盒6.2.1.2 恒温箱6.2.1.3 10mL移液管6.2.2 试剂1.70%(m/V)的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 2306-80;分析纯)配制并标定。
6.2.3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6.2.3.1 取6粒成熟饱满的整精米置于方盒,加入10.0mL 1.70%氢氧化钾溶液。
用玻璃将盒米粒排布均匀,加盖。
将方盒平稳移至30±2℃的恒温箱(移动方盒时应防止米粒移动),保温约23h,再平稳地取出。
逐粒观察米粒胚乳的分解情况,按表4进行分级记录(以分解度为主)。
表4 碱消值分级6.2.3.2 稻米样品的碱消值用公式(7)计算:碱消值=式中:G――每粒米的级别;N――同一级的米粒数。
6.2.3.3 在测定每批样品糊化温度的同时,用已知糊化温度的标准样品一套(包括高、中、低三种糊化温度)作为标样一起进行测定。
标样实测的数值与已知标准数值相对相差应在0.5级以。
6.2.3.4 稻米的糊化温度可分三类,见表5。
表5 糊化温度分类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0.5级。
6.3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6.3.1 国标法按GB 7648方法测定。
6.3.2 改进简化法6.3.2.1 仪器设备a.可见光分光光度计;b.分析天平,感量0.0001g;c.水浴锅;6.3.2.2 试剂a.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配制并标定;b.0.09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90mL 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c.碘液:称量2.0000g碘(GB 675—77;分析纯)和20.0000g碘化钾(GB 1272—72;分析纯)混合,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d.95%乙醇(GB 679—80;分析纯);e.1.00mol/L乙酸溶液:量取57.8mL冰乙酸(GB 676—78;分析纯),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6.3.2.3 测定方法a. 用4.3.2.1的精米样品制备过0.25mm孔径的筛的米粉样品2~3g,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0mL 95%乙醇,轻摇消化管,使样品湿润分散,加入9.0mL 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碱液沿颈壁缓慢流下,旋转容量瓶,使碱液冲洗粘附于瓶壁上的样品。
将容量瓶置沸水浴中煮10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蒸馏水定容。
吸取5.0mL样品溶液,加入已盛有半瓶蒸馏水的100mL容量瓶中,再在这一容量瓶中加入1.0mL 1.00mol/L的乙酸溶液,使样品酸化,加入1.50mL碘液,充分摇匀。
用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
以5mL 的0.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样品,配制空白溶液。
用空白溶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20nm 处调节零点并测出有色样品液的吸光度值。
b. 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与待测样品保存在同样的条件下三天以上的高、中、低已知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其直链淀粉含量预先经ISO 6647-1987或GB 7648方法准确测定)各0.1000g,用上述改进简化法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测定。
以标样的直链淀粉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吸光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列出曲线的回归方程式:Y=a+bx……………………………………………………………(8)式中:Y――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a――标准曲线的截距;b――标准曲线的斜率;x――样品的吸光度值。
6.3.2.4 结果的表述稻米样品的直链淀粉的含量以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可用样品的吸光度值从直链淀粉标准曲线上直接读出或从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中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