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术语

合集下载

植物学形态解剖学名词

植物学形态解剖学名词

植物学(上)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植物学(Botany)植物形态学(Plant morphology)植物解剖学(plant anatomy)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壁(cell wall)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超微结构(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质体(Plastid)叶绿体(chloroplast)类囊体(thylakoid)基粒(granum)基粒间膜(基质片层,fret)基质(stroma或matrix)有色体(或称杂色体,chromoplast)白色体(leucoplast)造油体(elaioplast)前质体(proplastid)液泡(vacuole)液泡膜(tonoplast)细胞液(cell sap)纹孔(pit)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淀粉粒(starch grain)淀粉体(amylop1ast)脐点(hilum)拟晶体(crystalloid)糊粉粒(aleuronegrain)糊粉层(aleurone layer)胞质分裂(Cytokinesis)成膜体(phragmoplast)细胞板(cellplate)微管周期(microtubule cycle)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反分化(或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组织(tissue)分生组织(meristematic tissue或meristem)顶端分生组织(apical meristem)侧生分生组织(lateral meristem)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meristem)形成层(cambium)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或phellogen)原分生组织(promeri-stem)初生分生组织(primary meristem)次生分生组织(secondary meristem)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薄壁组织(parenchyma)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分泌结构(secretory structure)表皮(epidermis)周皮(periderm)气孔(stoma)皮孔(lenticel)保卫细胞(guard cell)吸收组织(absorptive tissue)根毛(root hair)木栓(phellem或cork)栓内层(phelloderm)同化组织(assimilating tissue)储藏组织(storage tissue)储水组织(aqueous tissue)通气组织(aerenchyma)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厚角组织(collenchyma)厚壁组织(sclerencnyma)石细胞(sclereid或stone cell)纤维(fiber)木质部(xylem)韧皮部(phloem)管胞(tracheid)导管分子(vesselelement或vesselmember)穿孔(perforation)导管(vessel)筛管分子(sieve-tube element或sieve-tube member)筛管(sieve tube)筛孔(sieve pore)筛孔(sieve pore)筛板(sieve plate)原生质联络索(connecting strand)胼胝质(callose)筛域(sive area)伴胞(companioncell)胼胝体(callus)筛胞(sieve cell)腺表皮(glandular epidermis)腺毛(glandular hair)蜜腺(nectary)排水器(hydathode)吐水(guttation)水孔(waterPore)通水组织(epithem)分泌细胞(secretorycell)分泌腔(secretorycavity)分泌道(secretorycanal)乳汁管(laticifer)无节乳汁管(nonar-ticulatelaticifer)有节乳汁管(arti-culatelaticifer)组织系统(tissue system)皮组织系统(dermal tissue system)维管组织系统(vascular tissue system)基本组织系统(fundamental tissue system或ground tissue system)皮系统(dermal system)维管系统(vascular system)基本系统(fundamental system或ground system)种子(seed)胚(embryo)胚乳(endosperm)种皮(seed coat,testa)外胚乳(perisperm)胚根(radicle)胚芽(plumule)胚轴(hypocotyl)子叶(cotyledon)种脐(hilum)种阜(caruncle)种脊(raphe)有胚乳种子(albuminousseed)无胚乳种子(exalbuminous seed)胚芽鞘(coleoptile)胚根鞘(coleorhi- za)盾片(scutellum)外胚叶(epiblast)种子萌发(seed germination)子叶出土的幼苗(epigaeous seedling)子叶留土的幼苗(hypogaeous seedling)器官(organ)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root)根系(root system)主根(main root)直根(tap root)初生根(primaryroot)侧根(lateral root)次生根(secondaryroot)不定根(adventitiousroot)定根(normal root)种子根(seminal root)直根系(taprootsystem)须根系(fibrousrootsystem)原始细胞(initialcell)不活动中心(或称静止中心,quiescentcentre)根尖(roottip)根冠(root cap)分生区(meristematiczone)伸长区(elongationzone)成熟区(maturationzone)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皮层(cortex)切向分裂(弦向分裂,tangentialdivision)平周分裂(periclinalkivision)径向分裂(radialdivision)横向分裂(transversedivision)垂周分裂(anticlinaldivision)根毛区(roothairzone)初生生长(primary growth)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根被(velamen)外皮层(exodermis)内皮层(endoder-mis)凯氏带(Casparian strip)通道细胞(passage cell)中柱鞘(pericycle)髓(pith)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外始式(exarch)原生木质部(protoxylem)后生木质部(metaxylem)木质部脊(xylem ridge)二原型(diarch)三原型(triarch)四原型(tetrarch)五原型(pentarch)六原型(hexarch)多原型(polyarch)原生韧皮部(protophloem)后生韧皮部(meta-phloem)根原基(root primordium)内起源(endogenousorigin)形成层环(cambium ring)木射线(xylemray)韧皮射线(phloemray)维管射线(vascularray)木栓形成层(phellogen或cork cambium)栓内层(phelloderm)木栓(phellem或cork)周皮(periderm)共生(symbiosis)根瘤(root nodule)菌根(mycorrhiza)外生菌根(ectotrophic 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trophic mycorrhiza)内外生菌根(ectendotrophicmycorrhiza)茎(stem)节(node)节间(internode)枝或枝条(shoot)叶痕(leafscar)维管束痕(bundle scar,简称束痕)芽鳞痕(bud scalescar)芽(bud)枝芽(branch bud)叶芽(leafbud)花芽(floralbud)叶原基(leaf primordium)腋芽原基(axillary bud primordium)侧枝原基(lateral branch primordium)枝原基(branchprimordium)芽轴(bud axis)定芽(normalbud)不定芽(adventitiousbud)顶芽(terminal bud)腋芽(axillary bud)侧芽(lateral bud)副芽(accessory bud)叶柄下芽(subpetiolar bud)裸芽(naked bud)被芽(protected bud)鳞片(scale)芽鳞(bud scale)鳞芽(scaly bud)混合芽(mixed bud)活动芽(active bud)休眠芽(dormant bud)潜伏芽(latent bud)直立茎(erect stem)缠绕茎(twining stem)攀援茎(climbing stem)匍匐茎(creeping stem)纤匍枝(runner)单轴分枝(monopodial branching)合轴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假二叉分枝(falsedichotomous branching)二叉分枝(dichotomousbranching)分蘖(tiller)原表皮(protoderm)基本分生组织(ground meristem)原形成层(procambium)生长点(growing point)生长锥(growing tip)茎端(stem apex)根端(root apex)枝端或苗端(shoot apex)茎尖(stemtip)根尖(root tip)组织原学说(histogen theory)表皮原(dermatogen)皮层原(periblem)中柱原(plerome)原套-原体学说(tunica-corpus theory)原套(tunica)原体(corpus)细胞学分区概念(concept of cytologicalzonation)叶原座(leaf buttress)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通气组织(aerenchyma)淀粉鞘(starch sheath)无限维管束(open bundle)有限维管束(closed bundle)外韧维管束(collateral bundle)双韧维管束(bicollateral bundle)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 bundle)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 bundle)同心维管束(concentric bundle)中柱(stele)原生中柱(protostele)管状中柱(siphonostele)中央柱(centralcylinder)维管柱(vascularcylinder)内始式(endarch)环髓带(perimedullaryzone)髓腔(pith cavity)髓射线(pith ray)初生射线(primary ray)树脂道(resin canal)维管束鞘(bundle sheath)下皮(hypodermis)初生加厚分生组织(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束中形成层(fascicularcambium)。

形态术语

形态术语

(2)气生根 是指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依其主 要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①支持根 主要由不定根形成,对植株有支柱 作用增加其稳固性。如玉米、甘蔗从茎基部的节上 发生不定根伸入土中以加固植株;榕树则常从枝上 产生下垂的不定根伸入土中,往往形成“独木成林” 的特有景观:有些热带树木则因为茎干基部发生不 匀称的生长,形成板壁状凸起的板根,具有稳固植 株的作用。如漆树科的人面子。 ②攀附根 一些藤本植物,如桑科的薜荔、五 加科的常春藤,卫矛科的扶芳藤等从茎的一侧产生 许多不定根,使植株能攀援他物生长。
(3)多年生的(perennial)。植物生活期在3年 以上者,乔木、灌木年复一年地生长,长者 可达千年之久。多年生草本则地上部分于当 年开花结果后枯死,而地下部分多年生,年 年萌发新的地上枝,即多次结实,如芦苇、 苜蓿等;也有少数多年生植物,仅结实一次 而全株枯死的,如新疆阿魏(Ferula caspica)。
总叶轴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分枝,此分枝叫 羽片(pine),分枝上再生羽状排列的小叶,这样的 叶子叫二回羽状复叶(bi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 合欢、皂荚;如羽片像总叶柄一样再次分枝,叫三 回羽状复叶(tri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楝树;依 次羽片再次分枝,叫多回羽状复叶(pinnately decompound leaf),如蒿属、南天竹。(第一次分枝上的
2.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可分为: (1)陆生的(terrestrial)。植物生长于陆 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陆 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 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 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 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 物等。
(2)水生的(aquatic)。植物体部分或全部 沉浸在水中。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 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epiphytic)。植物附着生长 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 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parasitical)。植物寄生于他 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 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植物学形态术语

植物学形态术语
Tendril-pinnate Ternate Trifoliate Trifoliolate Tripinnate Triternate
Unequally pinnate
具一小叶的
叶(蕨类,棕榈,苏铁类) 联生叶的 具异形叶的
具异色边的
大型叶
Unifoliate
Frond Gamophyllous Heterophyllous
Zygomorphous
Epigynous
Hypogynous Trunk Tuber
Turion Twig Vine
Acaulescent Adscendent Adsurgent Alate Ancipital Angulate Aphyllopodic Aphyllous Ascendent Suffruticulose Surculose Surficial Tetragonal Trailing Triangulate Trigonal Trigonous Tufted Twining Unarmed Uniaxial Vimineous
Virgate Winged Apex Elliptic Elliptical Ensiform Falcate Flabellate Flabelliform Gladiate Halberd-shaped Hastate Lanceolate Linear
Lyrate
Obcordate
Obdeltoid Obelliptic or obelliptical Oblanceolate Oblong Obovate Orbicular Orbiculate Oval Ovate Pandurate Panduriform
Limbate

植物学形态术语

植物学形态术语

名词(中文)名词(英文)解释(中文)叶脉Nerve叶的明显而简单脉或肋。

叶柄Petiole叶的柄。

小叶柄Petiolule复叶中小叶的叶柄。

羽片Pinna (pl. Pinnae)羽状复叶的一回羽状小叶。

见小叶的插图。

小羽片Pinnule二回或二回以上羽状复叶的末级羽片。

叶轴Rachis复叶的主轴。

叶轴Rhachis复叶的主轴。

肋Rib叶片上主要的纵脉。

裂片Segment叶的裂片。

凹缺Sinus叶两裂片之间的缺裂、凹陷。

托叶Stipule某些叶柄基部成对的叶状附属物。

卷须Tendril柔弱并具缠绕性器官,用以支撑物攀缘生长。

齿Tooth边缘上的小裂片或尖。

脉Vein维管束,通常外形可见,如叶中。

细脉Veinlet小的脉。

平卧的Prostrate平铺在地面上。

具翅茎的Pterocaulous茎具翅。

垫状的Pulvinate枕状或垫状。

垫状的Pulviniform枕状或垫状。

四棱的Quadrangular具四个棱角。

四棱的Quadrangulate具四个棱角。

枝状的Ramiform枝条状的;分枝的。

多枝的Ramose具许多分枝的;分枝。

多枝的Ramous具许多分枝的;分枝。

多小枝的Ramulose具许多分枝的;分枝。

拱垂的Reclining向下弯曲,靠着某物并由其支撑。

横卧的Recumbent依靠或躺在地面;平卧的。

匍匐(生根)的Repent平卧的;匍匐的。

根状茎的Rhizomatous具根状茎。

莲座状的Rosulate具有莲座状排列的叶,茎干极短或无。

多头的Multicipital具有多个头,高度分枝的茎基。

具节的Nodiferous具节。

裸茎的Nudicaul无叶的茎。

直枝的Orthocladous具直立的枝条。

直生的Orthotropic具有近似或表现出直立生长的习性。

粗枝的Pachycladous具粗壮枝条。

多头的Pluricipital具有多个头,高度分枝的茎基。

平卧的Procumbent茎沿地面上生长,但在节外不生根。

2、实验二 植物形态术语(二)

2、实验二 植物形态术语(二)

实验二植物形态术语(二)一、目的:要求掌握花、花序、胎座和果实的类型,以及有关的术语概念。

二、要求:1.要学会如何利用这些术语概念去鉴定植物和识别植物。

2.在今后的实验和野外工作中,要注意巩固和加深有关的形态术语概念。

三、内容和步骤1.花(flower)(1) 花冠corolla,有几种形态?管状(tubular)花瓣合生成管状。

如: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漏斗状(funnel-form)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扩展有如漏斗状。

如:牵牛花(Pharbitis purpurea (L.)Voit.。

钟状(campanulate)花冠筒短而膨大如钟形。

如: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 DC。

蝶形(papilionaceous)花瓣5,最上一瓣最大叫旗瓣,侧面二片较小为翼瓣,最小的二片,下部稍生合生的叫龙骨瓣,如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唇形(labiate)花冠形如嘴唇(二唇形),上部两裂多少合生为上唇,下面三裂片合生为下唇。

如: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舌状(ligule)花冠下部为一短筒,上部向一边张开成舌形。

如:向日葵的边花。

(2) 怎样理解单体雄蕊、两体雄蕊、多体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雄蕊的花丝合生成一束或呈管状,称为单体雄蕊(momaclephous)。

如:锦葵科Malvaceae。

合生成二束的雄蕊,叫两体雄蕊(diadelphous)。

如: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6合生成多束的雄蕊,叫多体雄蕊(polyadelphous)。

如:蓖麻Ricinus communis L.。

菊科植物的管状花中,雄蕊的花药合生,而花丝分离的叫聚药雄蕊(syngenesious)。

唇形科的植物,如:益母草的雄蕊4枚,其中二枚长,二枚短者,叫二强雄蕊(didynamous)。

十字花科的植物,如:白菜的雄蕊6枚,其中4枚长,2枚短者,叫四强雄蕊(tetradynamous)。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营养器官植物形态学把植物体及其各个器官的结构、特征、性状、质地区分为许多形态学类型,每个形态学类型给予一定的名称,并科学地确定其特定的概念,即是植物形态学术语。

为了正确鉴定和描述植物,必须熟练、准确掌握植物的形态术语,它是学习和研究植物分类学必备的基础知识。

营养器官一、一般名称1.根据植物性状,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是指植物体的木质部比较发达,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

可分为:①乔木(tree)。

指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高达5m以上,如杨树、槐树、七叶树等。

②灌木(shrub)。

指主干不明显,常由基部分枝,呈丛生的,高不及5m的木本植物,如月季、紫荆等。

③小灌木(undershrub)。

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

④亚灌木(subshrub)。

高在1m以下的低矮灌木,仅茎基部木质化,多年生,而上部枝草质,并于花后或冬季枯萎。

(2)草本植物(herb)。

植物体的木质部不发达,茎柔软,通常于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3)藤本植物(vein)。

植物体细而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他物体,缠绕或攀缘向上生长的植物。

根据质地可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如葡萄、猕猴桃等。

2.根据植物生长环境,可分为:(1)陆生的(terrestrial)。

植物生长于陆地,通常茎生于地上,根生于地下。

陆生环境丰富多样,生于沙漠的,根常有沙套,为沙生植物;生于盐碱地的,体内含有大量盐分,叫盐生植物;生于高寒山地的,个体低矮,垫状,叫高山植物等。

(2)水生的(aquatic)。

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

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发达,为沼生植物等。

(3)附生的(epiphytic)。

植物附着生长于他种植物体上,但能自养,无需吸取被附者的养料而独立生活的植物。

(4)寄生的(parasitical)。

植物寄生于他种植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以其特殊的吸根吸取寄主养料。

植物形态学术语

植物形态学术语
植物形态学基本术语
茎的功用
• 输送养分和 水分 • 支撑或固定 植物体
茎的质地
• 紫苏——草本茎
• 海桐——木本茎
茎 stem
• 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 量的木质,一般比较 坚硬。 • 它们又可分为: •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 大树木
茎 stem
•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 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如:月季、蔷薇、紫荆 等。
• • • •
(一)花托

梨、苹果、枇杷、山楂等梨果类水果,是由 子房和花托愈合在一起发育而成的,花托形成了 果实的主要部分,厚而肉质,为食用部分。 草莓、番荔枝等聚合果类是由聚生在花托上 的离生雌蕊和花托一起发育形成的,花托肉质膨 大,为食用部分。
(二)花萼
• 桑椹属于聚花果,由一个雌花序发育 而成,各花的子房均发育为一小浆果,包 藏在花萼中,其花萼肥厚多汁,是食用的 部分。
花——花冠corolla
• 花冠 • 根据花冠的各个花瓣分离和 合生的情况,可分为: • 离瓣花冠 • 合瓣花冠
• 问题:牵牛花属 于哪种花冠?
花——花冠corolla
• 花冠形状:
• 问题:南瓜、蔓花生、 益母草的花冠分别属 于哪种形状?
花——雄蕊stamen
• 雄蕊类型 • 花药着生方式和开裂 方式
2(1)裂果-蒴果
• 是由两个以上合生心 皮的子房形成。成熟 时有多种开裂方式, 常见的有纵裂(如棉、 烟草、牵牛),盖裂(如 马齿苋、车前草)等。
2(1)裂果-角果
• 蒴果的一种。仅由两合 生心皮的子房形成。 • 长角果长是宽的四倍以上, 有假隔膜,成熟时沿着假 隔膜自下而上地裂开,如 白菜、油菜。其中也有不 裂开的,如萝卜。 • 短角果 结构与长角果相 同,但长度很短,长是宽 的四倍以下,如荠菜、独 行菜。

植物形态术语

植物形态术语

树木分类树木分类方式树木分类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2种,即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人为分类法是着眼于应用上面的方便,例如本草学是为了医学的目的;而自然分类法则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1)种、属、科的概念:(1)种种是物种的简称, 是分类的大体单位,它是由一群形态类似的群体所组成,来自一路的先人,并繁衍出类似的后代。

分类学上是指一种植物大量个体具有大体相同的形态特征。

这是长期发展中与所处主要环境彼此作用而形成的, 是进化的一个阶段,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属形态特征相近且密切关系的种集合为属,属较种有更大的稳定性,同时它又是亲缘关系上很自然的类群品级。

(3)科科是有亲缘关系的属的总合,或说将一些特征类似的属归为科。

2) 树木分类单位大体分类品级有6个:门、纲、目、科、属、种。

在这些品级下还可设一级辅助品级,即在级次单位前面加“亚”字来表示。

现以油松为例:门……种子植物门亚门……裸子植物亚门纲……松柏纲 目……松柏目 科……松科 属……松属亚属……双维管制松亚属 种……油松树木分类学形态术语根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

除少数气生根外,一般是植物生长在地下的营养器官,它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同时使植物固着于土壤中。

1)根的来源与种类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地下部份。

由胚根直接发育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

主根生长到必然长度时,在必然部位产生许多分枝,这种分枝的根称侧根。

侧根长到必然长度时,又可形成新的侧根。

2)根系的类型植物地下部份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不论由定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成的,统称为根系。

按照根的起源和形态,种子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见图2-2)。

(1)直根系 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这种由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如蒲公英、大豆、萝卜、番茄,等植物的根都属于直根系。

一般直根系入土较深,其侧根在土壤中的伸延范围也较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形态术语、裸子植物特用形态术语1. 雄球花:是由许多小孢子叶组成,下面产生小孢子囊,即花粉囊,内产生大量的小孢子,即花粉。

2. 雌球花:是由许多大孢子叶组成,其基部或边缘(如苏铁)生大孢子囊(即裸露的胚珠),内生卵,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的胚。

3.珠鳞:松、杉、柏等科植物的雌球花上着生胚珠的鳞片。

4. 珠托:银杏科或红豆杉科植物的雌球花顶部着生胚珠的鳞片,通常呈盘状或漏斗状。

5. 苞鳞:承托雌球花上珠鳞或球果上种鳞背面的苞片。

6. 球果:松、杉、柏科植物的成熟的雌球花,由多数种子及着生种子的种鳞与苞鳞组成。

7. 种鳞:球果上着生种子的鳞片。

8. 鳞盾:松属植物的种鳞上部露出部分,通常肥厚。

9. 鳞脐:鳞盾顶端或中央突起或凹陷的部分。

10. 鳞脊:鳞盾上由鳞脐向外缘延伸的若干条凸起的线。

11. 气孔线:叶上面或下面的气孔纵向连续或间断排列所形成的线。

12. 气孔带:由多条气孔线排成紧密并生所形成的带。

13. 树脂道:叶内含有树脂的管道,又叫树脂管。

在叶横断面上,靠皮下层细胞(表皮下的细胞)着生的叫边生树脂道;位于叶肉组织中的叫中生树脂道;靠维管束鞘着生的叫内生树脂道。

不同种类其树脂道的数目和着生位置有所不同。

二、被子植物主要形态术语(一)植物类型植物,根据生长场所,可分为:1. 陆生植物:生长在陆地上。

2. 水生植物:生长于水中。

3. 附生植物:附着在别种植物体上生长,但并不依赖别种植物供给营养。

4. 寄生植物:着生在别种植物上,以其特殊的器官吸收寄主植物的养料而生活。

又可以分为地上性寄生植物和地下性寄生植物,前者一般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后者则寄生在别种植物的地下部分。

5. 腐生植物:着生在死亡了的动、植物有机体上,并以此得到养料而生活。

高等植物的器官可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大部分。

属于营养器官的,有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的有花、果实、种子。

(二)根根通常是植物体向土壤中伸长的部分,用以支持植物由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器官,一般不生芽,绝不生叶和花。

1. 根,依其发生的情况,可分为:(1)主根:自种子萌发出的最初的根,有些植物的根呈圆柱状的主轴,这个主轴即是主根。

(2)侧根:是由主根分叉出来的分枝。

(3) 纤维根:是由主根或侧根上生出的小分枝。

(4) 直根或单根倘若侧根小而且少,主根特大时则叫直根,其几乎不分枝的侧根叫单根,如胡萝卜。

单根有多种形状,如圆锥状、块状、纺锤状、芜菁状等。

(5) 须根:种子萌发不久,主根萎缩而发生许多与主根难于区别的成簇的根,就叫须根,如禾草。

主根和侧根一般起源于胚根,其发生的位置有一定,故又总称为定根。

有的植物的根还可自茎、叶或老根上发生,不来源于胚根,其位置不定,故又称为不定根。

2. 根依其生存的时间可分为:(1) 一年生根:在一年内,从植物种子萌发至开花结果后即枯死的根。

(2) 二年生根:从第一年植物种子萌发越冬至翌年开花结果后即枯死的根。

(3) 多年生根:是生存三年以上的根。

即多年生根植物,包括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冬季枯死,地下部分越冬,次年春再发芽生长。

3. 根依其生长场所,可分为:(1) 地生根:即生于地下的根。

(2) 水生根:即水生植物的根,如睡莲等。

(3) 气生根:即生于地面上的根,如附生植物的根。

(4) 寄生根:伸入寄主植物组织中的根,如各种寄生植物的根。

(三) 茎是种子幼胚的芽向地上伸长的部分,也是叶、花等器官着生的轴。

组成地上部分的有主茎(或枝干)通常在叶腋生有芽,由芽发生茎的分枝,即枝条和小枝。

1. 茎的形态(1) 木本植物:植物的茎显著木质化而木质部极发达,一般比较坚实,全为多年生者叫木本植物。

④⑤⑥①乔木:多年生直立,木质部极发达,具有单一明显的主干,通常在3m 以上,高大的植物。

根据高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大乔木、中等乔木和小乔木。

②灌木:植株短小,没有明显主干,而于基部分枝,发出数干,呈丛生状,一般高度在5m 以下。

高度在1m 以下者又称小灌木。

③半灌木:在木本与草本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仅在基部木质化的植物。

其高度一般不超过1m 。

(2) 草本植物:是地上部分不木质化而为草质,开花结果后即枯死者称草本植物。

依其生存期间的长短,可分为:①一年长草本②二年生草本③多年生草本(连续生存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继续生存)。

(3) 藤本:是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其它植物或有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

藤本植物按其质地可分: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

根据其缠绕和攀援特性又可分为:①缠绕藤本:以主枝缠绕它物。

②攀援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援于它物上。

2. 茎的类型茎依其生长方向,可分为:(1) 直立茎:茎垂直于地面,为最常见的茎。

(2) 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地锦草等。

(3) 匍匐茎:茎平卧地上,但节上生根,如萎陵菜等。

(4) 攀援茎:用卷须、小根、吸盘等器官攀登于它物上。

(5) 缠绕茎:螺旋状缠绕于它物而上升。

(6) 斜升茎:指最初偏斜、后变直立的茎。

(7) 斜倚茎:指基部斜依地面的茎。

3. 茎(枝)的变态:(1) 枝刺:枝条变成硬刺、刺分枝或不分枝。

(2) 卷须:攀援植物的部分枝条变为纤细、柔韧的卷须,具缠绕性,以适应攀援的功能。

(3) 吸盘:位于卷须的末端呈盘状,能分泌粘质,以粘质附于它物上生长。

4. 木本植物茎上的特征(1) 节:茎或枝上着生叶的部位。

(2) 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节间距较长的枝条叫长枝;节间极短的枝叫短枝。

(3) 叶腋:叶柄与茎相交的内角。

(4) 叶痕:叶脱落后叶柄基部在小枝上留下的痕迹。

(5) 叶迹:叶脱落后维管束在叶痕上留下痕迹,又叫维管束痕,不同植物其叶迹不同。

(6) 托叶痕:托叶落后留下的痕迹,不同植物其托叶痕也不相同,常见有条状,三角状、半圆形或绕枝成环状。

(7) 芽鳞痕:芽开放后,顶芽芽鳞托落留下的痕迹。

其数目与芽鳞数相同。

(8) 皮孔:茎的表皮破裂所形成的小裂口。

根据植物种类不同,其形态、颜色、大小、疏密等各有不同。

5. 木本植物茎上髓的特征指茎的中心部分,按其状态可分为:(1) 空心:茎内全部中空,或仅节间中空而节内有髓片隔。

(2) 片状:茎中具片状分隔的髓心。

(3) 实心:髓心充实,不同植物种类的髓心形状有所不同,如圆形(榆属)、五角形(杨属)、角形( 鼠李属)、偏斜形(椴属)等。

6. 分枝类型(1) 总状分枝:主枝的顶芽生长占绝对优势,并长期持续,形成发达而通直的主干,而各级侧枝生长均不如主枝。

故又叫单轴分枝。

(2) 合轴分枝: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停止生长,分化成花芽,而由最接近顶芽的腋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再经过一段时间,新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为其下部的腋芽所代替继续生长,如此相继形成“主枝”。

(3) 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分化为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依次相继形成侧枝。

7. 地下茎的类型植物的地下茎,是变态的茎,一般有下列几种:(1) 根状茎:是一种直立或匍匐的多年生地下茎,极细长,有节和节间,并有鳞片叶,如一些多年生的禾草和蕨类植物。

(2) 块茎:是一种短而肥厚的地下茎。

(3) 球茎:是一种短而肥厚的地下茎。

下部有无数的根,外面有干膜质的鳞片,芽即藏于鳞片内。

(4) 鳞茎:是一种球形体和扁球形体,由肥厚的鳞片构成,基部的中央有一小的鳞盘,即退化的茎。

(四) 芽1. 芽:尚未萌发的枝、叶和花的雏体。

其外部包被的鳞片,称为芽鳞,通常由叶变态而成。

2. 芽的类型(1) 顶芽:生于枝顶的芽。

(2) 腋芽:生于叶腋的芽,形体一般较顶芽小,又叫侧芽。

(3) 假顶芽:顶芽退化或枯死后,能代替顶芽生长发育的最靠近枝顶的腋芽。

(4) 柄下芽:隐藏于叶柄基部内的芽。

(5) 单芽:单个独生于一处的芽。

(6) 并生芽:数个芽并生在一起的芽,其中位于外侧的芽叫副芽,中间的叫主芽。

(7) 叠生芽:数个芽上下重叠在一起的芽,均匀其中位于上部的芽叫副芽,最下面的芽叫主芽。

(8) 裸芽:不具芽鳞的芽,称裸芽。

相反具有芽鳞的芽称为鳞芽。

(9) 花芽:将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内含花原基。

(10) 叶芽:将发育成枝、叶的芽,内含叶原基。

(11) 混合芽:将同时发育成枝、叶和花的芽。

当然依芽的生理状态又可分为活动芽(经过冬眠的芽,在第二年春、夏季即开展)和休眠芽(春、夏季均不开展,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

3. 芽的形状芽的形状分为:圆球形、卵形、椭圆形、圆锥形、纺缍形、扁三角形等。

(五)树形多指乔木而言,由于分枝角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冠形,称树形,常见有下列树形1.棕榈形:主干无明显侧枝,只有分裂的巨大的叶片集生于树干顶端,如棕榈。

2.尖塔形:树干枝下高低矮,侧枝从下往上依次缩短,整个树冠呈尖塔形,如雪松。

3•圆柱形:树冠大致呈圆柱形,长宽比为 3 : 1以上,如箭杆杨、龙柏、杜松。

4•卵形:树冠呈卵形下宽上窄,长宽比为 1.5 : 1,如加杨、悬铃木。

5•广卵形:树冠呈广卵形长宽比在 1 :1〜1.5 : 1之间,如白榆、槐树。

6 •圆球形:整个冠形近圆球形,如杜梨。

7 •平顶:树冠基部呈楔形,渐斜上,顶部近一平面,与尖塔形相反,如合欢、油松。

&伞形:树冠侧枝于顶部呈丛生状,辐射伸展且先端略下弯,树冠近伞形,如龙爪槐,倒挂榆。

(六)树皮1 •平滑:树皮不开裂,手摸有平滑感,如梧桐。

2 •粗糙:树皮不开裂或无明显开裂,手感较粗糙,如臭椿。

3.细纹裂:树皮裂痕极浅而密,如水曲柳。

4.浅纵裂:树皮浅裂呈纵向沟纹,如紫梅。

5.深纵裂:树皮深裂,呈纵向宽而深裂痕,如槐树。

6.不规则纵裂:树皮裂痕基本为纵向开裂,但不很规则,如黄檗。

7.横向浅裂:树皮横向开裂、裂痕较浅,如桃。

8.方块状开裂:树皮深裂,裂片呈方块状,如柿树。

9.鳞块状开裂:树皮深裂,裂片呈鳞块状,如油松。

10.鳞片状开裂:树皮浅裂,裂片呈鳞片状,稍张开,如鱼鳞云杉。

11.鳞状剥落:树皮鳞片状开裂,且裂片剥落,如榔榆、木瓜。

12.片状剥落:树皮几平滑,但间有片状剥落,如白皮松。

13.纸状剥落:树皮光滑,从内向外,层次明显,树皮断面,每层薄如纸状,局部有剥落,如白桦。

(七)叶1. 叶外部名称(1) 叶片:着生于枝茎上叶柄顶端的宽扁部分。

接近于茎(枝) 的一端叫叶基。

相对远离茎的一端叫叶先端。

(2) 叶柄:叶片与枝条连接的部分,通常呈细圆柱状或扁平具沟槽。

(3) 托叶:叶子或叶柄基部两侧小型的叶状体。

(4) 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一对托叶组成的叶。

缺少其中任一部分的叫不完全叶。

(5)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叶片与叶柄间不具关节。

(6) 复叶: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小叶的叶,而且叶轴顶端不具芽,小叶基部不具腋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