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合集下载

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才可以缓解

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才可以缓解

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才可以缓解
当喝了白水之后感到恶心呕吐时,可以尝试喝一些冰冷、清淡、带酸味的饮料或果汁,如柠檬水、山楂汁、橙汁、西红柿汁、脉动和养乐多等。

有时候可以将果汁等饮品和pizvdn白蛋白肽营养素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提供营养。

Pizvdn白蛋白肽营养素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摄入所需营养,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象、增加白细胞数量、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和增强免疫力,对抗化疗的副作用,并且还可以调节肠胃。

在特别恶心的时候,应该避免食用太甜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会让人感到更加不舒服。

在接受化疗期间,每天早晨起床前或运动前,可以食用少量的干咸食物,如咸饼干或切片面包。

吃饭时要先吃干的食物,然后再喝汤,以避免在喝汤后呕吐。

为了避免刺激呕吐的情况发生,食物应该尽量避免过热或过冷,稍微冷一点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

每天可以分成几次少量的饭菜来缓解恶心的症状。

化疗前2个小时最好不要进食,以避免在治疗过程中感到恶心不舒服。

化疗止吐最有效最快的方法

化疗止吐最有效最快的方法

化疗止吐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化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式,但是很多患者在接受化疗时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副作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最有效最快地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呢?首先,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来控制恶心和呕吐。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减少化疗药物对呕吐中枢的刺激,从而有效缓解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可以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来预防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其次,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可以尝试采用心理疗法来缓解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心理疗法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情绪状态,减少对化疗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程度。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减少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另外,饮食调理也是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重要方法。

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水果等。

此外,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含有姜黄素的食物,如生姜、姜汤等,这些食物具有一定的抗恶心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最后,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可以尝试采用中医调理的方法来缓解恶心和呕吐。

中医认为,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由于气滞、湿浊等因素导致的,可以通过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来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而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综上所述,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但是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心理疗法、饮食调理、中医调理等方法来缓解这一症状。

在接受化疗前,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缓解恶心和呕吐,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方法能够帮助到需要的患者,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NCCN化疗止吐指南解析

NCCN化疗止吐指南解析

NCCN化疗止吐指南解析首先,NCCN化疗止吐指南提供了一些预防和治疗恶心和呕吐的基本原则。

指南强调了个体化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指南还鼓励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以监测和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指南还将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分为四个不同的风险群体: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

根据患者所属的风险群体,医生可以选择相应的止吐药物和辅助措施。

这种个体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在高风险和中风险群体中,指南推荐使用5-HT3拮抗剂(如奥曲肽)和NK1受体拮抗剂(如阿帕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

此外,指南还建议在这些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增强止吐效果。

对于低风险和极低风险群体,可以考虑使用5-HT3拮抗剂或可待因类止吐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指南还提供了其他辅助措施来控制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例如,对于患者的特定情况,可以采用心理支持、按摩、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症状。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此外,指南还涵盖了一些特殊人群的止吐策略。

例如,对于妊娠妇女,指南建议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副作用和胎儿风险,并在个体化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也有相应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在最新的NCCN化疗止吐指南中,还提到了一些尚在研究阶段的新疗法。

这表明NCCN不断更新指南以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NCCN化疗止吐指南提供了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

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和辅助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NCCN化疗止吐指南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帮助患者度过化疗过程中的困难时期。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得最为常见与较为严重,其她得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与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与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得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得情感、社会与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得负面影响,降低患者得生活质量与对于治疗得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得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与处理肿瘤治疗相关得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得恶心呕吐得机制、分类、预防与处理原则、常用得预防药物与出现恶心呕吐后得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得病理生理呕吐中枢与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就是产生恶心与呕吐得中枢机制。

除CTZ得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与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得迷走神经与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得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得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得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得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与大麻素,其她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与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就是在CINV,特别就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得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得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与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得神经递质在不同得呕吐类型中得作用与重要性存在差别。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得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导致得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得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得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得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202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要点

202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要点

202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要点1范围本指南给出了化疗所致恶心呕的概述、评估、处理和常用止吐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医疗机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预防与治疗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5 概述5.1 CINV的分类按照发生时间及治疗效果,CINV通常可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急性恶心呕吐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h内,一般为给药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h到达高峰,但多在24h内缓解。

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h之后,用药后48~72h达到最高峰,可持续6~7d。

预期性恶心呕吐是指患者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

爆发性恶心呕吐是指即使充分使用了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仍出现的恶心呕吐和(或)需要进行解救性止吐治疗。

可以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后的任何时间段。

难治性恶心呕吐是指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的恶心呕吐。

5.2 CINV的病理生理机制5.3 临床常用止吐药物目前使用的预防呕吐的药物包括5-HT3RA、NK-1RA、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等。

6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风险评估推荐意见:(1)止吐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化疗方案的致吐风险和既往止吐药物的用药经验,并充分考虑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

最佳实践声明(BPS)(2)推荐可以使用DRAnitsAris评分系统来个体化预测患者CINV的发生风险。

(C类推荐,4级证据)(3)注意可能导致或者加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其他影响因素,如: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钠血症等;尿毒症;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肿瘤、化疗(如长春新碱)或者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心理因素:焦虑、预期性恶心/吐等。

(BPS)(4)注CINV风险的再评估:在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前,应重新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化疗目标是非治愈性的,处理难治性呕吐时可考虑调整化疗方案。

临床化疗止吐指南

临床化疗止吐指南
• Psychophysiologic: ⊳ Anxiety ⊳ Anticipatory nausea and vomiting
预防由高致吐风险抗肿瘤药物所致呕 吐的用药方案
• Start before chemotherapy
Aprepitant 125 mg PO day 1, 80 mg PO daily days 2-3 Or Fosaprepitant dimeglumine 115mg iv day1 ,80 mg PO daily days 2-3 and Dexamethasone 12 mg PO or IV day 1, 8 mg PO or IV daily days 2-4 and 5-HT3 antagonist: Ondansetron 16-24 mg PO or 8-12 mg (maximum32 mg) IV day1
Aprepitant 125 mg PO day 1, in select patients Or Fosaprepitant dimeglumine 115mg iv day1 and Dexamethasone 12 mg PO or IV day 1 and 5-HT3 antagonist: Palonosetron 0.25 mg IV day 1
低 ( 10 % ~ 30%)
紫杉醇、多西他赛、米托蒽醌、拓朴替康、依托泊甙、培美曲 塞、甲氨蝶呤、丝裂霉素、吉西他滨、阿糖胞苷(用量≤1g/ m2时)、氟尿嘧啶、硼替佐米、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
极低(<10%) 贝伐单抗、博来霉素、白消安、克拉屈滨、氟达拉滨、利妥西 单抗、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
• Consider the toxicity of the specific antiemetic(s) .

化疗呕吐,饮食和音乐调理

化疗呕吐,饮食和音乐调理

化疗呕吐,饮食和音乐调理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其副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其中之一就是化疗呕吐。

化疗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调理方法如饮食和音乐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关于化疗呕吐、饮食和音乐调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有所帮助。

一、化疗呕吐1. 化疗呕吐的原因化疗呕吐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所引起的。

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不适,进而引发呕吐反应。

而且化疗药物会刺激呕吐中枢,直接导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2. 化疗呕吐的分级化疗呕吐根据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个级别:轻度呕吐(0-1级)、中度呕吐(2级)、重度呕吐(3级)和高度呕吐(4级)。

不同级别呕吐的严重程度不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摄入有不同的影响。

3. 化疗呕吐的防治对于化疗呕吐的防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尽量减少其对患者的胃肠道刺激。

还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和饮食调理等方法来控制呕吐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应咨询医生,了解有关呕吐的预防和对症治疗方法,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

二、饮食调理1. 饮食原则化疗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由于化疗呕吐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

这时需要合理调整饮食,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清汤、面条等,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减少刺激胃肠道的可能。

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饮食次数,减少单次饮食量,以充分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

2. 补充水分化疗患者在呕吐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所以需要适量补充水分。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饮用2000-3000毫升的水,可以饮用白开水、茶水、淡盐水等,以帮助恢复身体的水分平衡。

3. 补充营养化疗期间,患者的食欲可能较差,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可以适量补充营养品,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营养品有维生素片、蛋白粉等,但在服用营养品之前需要咨询医生,了解合适的用量和品种,以免造成营养过剩或不必要的负担。

NCCN化疗止吐指南

NCCN化疗止吐指南

NCCN化疗止吐指南
恶心和呕吐是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

这种
副作用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不适,还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因此,有效管理和预防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至关重要。

NCCN化疗止吐指南强调了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预测患者可能出现
的恶心和呕吐的概率的重要性。

根据该指南,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症类型、化疗方案和化疗剂量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的恶心和呕吐的程度。

因此,在开始化疗前,医生应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
者的风险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管理方案。

NCCN化疗止吐指南还详细介绍了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的分级管理。

根据指南,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分为以下四个等级:无恶心和呕吐、轻
度恶心和呕吐、中度恶心和呕吐以及重度恶心和呕吐。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可以选择相应的管理策略,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NCCN化疗止吐指南还提供了具体的药物管理建议。

根据该指南,化
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可以通过药物管理来预防和减轻。

具体来说,抗恶心
和呕吐药物分为预防性药物和治疗性药物,可根据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恶心
和呕吐的等级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此外,该指南还就治疗失败、耐药和
特殊情况下的药物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总之,NCCN化疗止吐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全面而综合的管理建议,以
帮助他们有效预防和管理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吐症状。

该指南的实施可以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支持他们更好地完成化疗
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

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 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 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恶心的机制可能与呕吐不完全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神经通路,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

临床上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常通常同时进行防治。

二、恶心呕吐的类型按照发生时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1.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

2.延迟性恶心呕吐:多在化疗24小时之后发生,常见于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化疗时,可持续数天。

3.预期性恶心呕吐: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之后,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

预期性恶心呕吐往往伴随焦虑、抑郁,与以往CINV控制不良有关,发生率为18%~57%,恶心比呕吐常见。

由于年轻患者往往比老年患者接受更强烈的化疗,并且控制呕吐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

4.爆发性呕吐: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5.难治性呕吐:在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接下来的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吐。

三、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抗肿瘤药物所致呕吐主要取决于所使用药物的催吐潜能。

一般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如不予以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

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参见表1。

多种抗肿瘤药物的合并使用时以及多周期化疗后,都有可能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p="">表1 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化疗药和分子靶向药)四、CINV的其他相关因素化疗药物、方案和患者自身状况均可影响CINV的发生。

化疗方案中化疗药物的自身催吐潜能在CINV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每一种药物的剂量强度、剂量密度、输注速度和给药途径等不同,其催吐潜能也不尽相同。

与CINV有关的患者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酒精摄入史、焦虑、体力状况、晕动病、基础疾病以及既往化疗的呕吐控制等。

其中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控制是特别重要的因素,可能影响到当次化疗中发生预期性和延迟性呕吐。

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的频率较高,呕吐更难控制。

有长期和大量酒精摄入(每天100g酒精)的患者,呕吐控制较为有效。

女性与男性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更高。

在以上多种相关因素中,化疗类型、年龄较轻以及女性是发生CINV的独立风险因素。

五、CINV的治疗原则1.预防为主:在肿瘤相关治疗开始前,应充分评估呕吐发生风险,制定个体化的呕防治方案。

如在化疗前给予预防性的止吐治疗;在末剂化疗后,接受高度和中度催吐风险药物进行化疗的患者,恶心、呕吐风险分别至少持续3天和2天。

因此在整个风险期,均需对呕吐予以防护。

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主要用药方案见表2。

表2.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措施注:5-HT3RA:5?HT3受体拮抗剂;DXM:地塞米松;NK-1RA:NK?1受体拮抗剂;A: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选择性用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b:NK?1受体拮抗剂仅选择性用于的中度催吐风险的部分患者,例如卡铂≥300mg/m2、环磷酰胺≥600?1000mg/m2、阿霉素≥50mg/m21.止吐药的选择:主要应基于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催吐风险、既往使用止吐药的经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

2.对于多药方案,应基于催吐风险最高的药物来选择止吐药。

联合应用若干种止吐药能够更好地控制恶心和呕吐,特别是采用高度催吐化疗时。

3.在预防和治疗呕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4.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缓解恶心/呕吐,例如少吃多餐,选择健康有益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吃冰冷或过热的食物等。

5.应注意可能导致或者加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其他影响因素:部分或者完全性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钠血症等;尿毒症;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肿瘤或者化疗(如长春新碱),或者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心理因素:焦虑、预期性恶心/呕吐等。

六、CINV的预防1.高度催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推荐在化疗前采用三药方案,包括单剂量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NK?1受体拮抗剂。

三药方案对于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推荐为1级别,对于其他的高催吐方案均为2A级别。

2.中度催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推荐第1天采用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第2和第3天继续使用地塞米松。

对于有较高催吐风险的中度催吐性化疗方案,推荐在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上加阿瑞匹坦。

3.低度催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建议使用单一止吐药物例如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预防呕吐。

4.轻微催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对于无恶心和呕吐史的患者,不必在化疗前常规给予止吐药物。

尽管恶心和呕吐在该催吐水平药物治疗中并不常见,但如果患者发生呕吐,后续化疗前仍建议给予高一个级别的止吐治疗方案。

5.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及呕吐的预防: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是预防多日化疗所致CINV的标准治疗,通常主张在化疗期间每日使用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应连续使用至化疗结束后2~3天。

对于高度催吐性或延迟性恶心呕吐高风险的多日化疗方案,可以考虑加入阿瑞匹坦。

七、发生呕吐(预防失败)后的解救性治疗解救性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酌情给予不同类型的止吐药。

1.重新评估药物催吐风险、疾病状态、并发症和治疗;注意各种非化疗相关性催吐原因,如脑转移、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肿瘤侵犯至肠道或其他胃肠道异常,或其他合并症。

重新审视上一次无效的止吐方案,考虑更换止吐药物。

2.针对催吐风险确定给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呕吐患者口服给药难以实现,可以经直肠或静脉给药;必要时选择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或不同的途径。

3.考虑在治疗方案中加入劳拉西泮或阿普唑仑。

4.考虑在治疗方案中加入奥氮平或者采用甲氧氯普胺替代5-HT3受体拮抗剂或者在治疗方案中加入一种多巴胺拮抗剂。

5.保证足够的液体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6.除5-HT3受体拮抗剂外,可选择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包括劳拉西泮、屈大麻酚、大麻隆、氟哌啶醇、奥氮平、东莨菪碱、丙氯拉嗪和异丙嗪等(均为2A推荐)。

八、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治疗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预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常有增加的趋势。

预期性恶心呕吐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所以最佳的治疗是预防其发生,预防途径是尽可能在每周期化疗中控制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发生。

行为治疗,尤其是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和催眠,可用于治疗预期性恶心和呕吐。

苯二氮卓类可以降低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发生,但其有效性随化疗的持续而倾向于下降。

可用药物有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等。

九、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处理1.电解质紊乱持续多日严重的呕吐可导致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包括低钾、低氯和转移性低钠血症等。

如果同时禁食禁水,会导致钾、钠、氯的摄入减少,可进一步加重水电失衡。

处理方法:血清钾<3.5mmol/L且出现症状时,可给予5%葡萄糖液1.0L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克氯化钾必须缓慢、均匀滴注30~40分钟以上,切不可静脉推注,同时监测血清钾及心电图避免发生高血钾。

同时,注意患者尿量在30ml/h以上时,方可考虑补钾。

低钠血症多由于低钾血症导致细胞外钠转入细胞内,其总体钠正常,血清钠降低。

故治疗以纠正低钾血症为主。

1.便秘便秘是5-HT3受体拮抗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止吐药物导致肠分泌及蠕动功能受损是临床上引起便秘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化疗药物干扰胃肠功能、大脑皮层功能受损、意识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都可引起便秘。

处理方法:(1)饮食活动指导: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2)按摩:在患者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做环状按摩。

做深呼吸,锻炼肌肉,增加排便动力。

(3)针灸:天枢、足三里、委阳、三阴交等穴位;或艾灸上巨虚、内庭、足三里等穴位。

(4)药物防治:缓泻剂,以润滑肠道,如蜂蜜、香油或液体石蜡油;中药,如麻仁丸、六味地黄丸和四磨汤等;或使用开塞露、甘油栓以及肥皂条塞肛。

(5)用药无效时,可直接经肛门将直肠内粪块掏出,或用温盐水低压灌肠,但对颅内压增高者要慎用。

1.腹胀腹胀是应用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

处理方法:(1)轻度腹胀,不需特殊处理。

明显腹胀,应行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应用解痉剂。

(2)中医药:中药保留灌肠、按摩、针刺或艾灸刺激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