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之秉公执法(09治安三-耿超-091210410)
第三章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精选五篇)

第三章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精选五篇)第一篇:第三章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第三章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队伍的诞生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察道德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探讨和研究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警察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述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我们经常要用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呢?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包含了以下两层意思: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不同于政治、法律、纪律等行为规范,它是以社会舆论和民警个人的内心信念作为发挥作用的依据。
换言之,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不具有法律的纪律那样的强制性,是一种自律性的行为规范。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涵。
就客观而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在民警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而它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不依民警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就主观而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民警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自身的修养提高,在道德品质方面达到的状况,这种状况是民警综合素质的反映,它表明了警察个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否具备了社会和警察机关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品质及其所达到的境界,这种品质和境界是民警个人学习和修养的结果,因而具有主观性。
基层民警的执法规范与职业道德守则

基层民警的执法规范与职业道德守则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基层民警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执法力量,基层民警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高效,基层民警需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执法规范和职业道德守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案基层民警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全面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规章制度。
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依法办案,严格执行法律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基层民警还要注重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和素质。
二、保持中立公正,不徇私情基层民警在执法中要坚持中立公正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不得以个人意志和好恶为依据,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收集、固定证据,明确事实与真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定性、定罪,确保对每个案件的公正处理。
三、尊重人权,文明执法基层民警要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执法行为中要文明执法,不得侮辱、虐待或歧视当事人。
在与当事人的交流和询问中,要秉持真实、客观、礼貌的原则,严禁使用暴力手段和恶劣的语言行为。
基层民警还要注意保护案件信息的机密性,妥善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确保人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四、严禁滥用职权,杜绝腐败行为基层民警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严禁滥用职权,不得徇私舞弊,不得搞权色交易,不得参与和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
基层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严防职务犯罪的发生,自觉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五、提升专业素质,注重培训基层民警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注重学习和培训。
公安机关提供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要充分利用,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考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基层民警还应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执法实践经验。
六、保持良好形象,树立权威形象基层民警作为公安机关的代表,在执法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做到言行举止规范端正,仪表端庄整洁。
民警职业道德

民警职业道德民警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的重要力量,其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效果和社会的稳定。
民警职业道德是指民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一个有高度职业道德的民警,不仅要具备执法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民警职业道德要求民警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
民警应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时刻保持忠诚、正直、公正、廉洁的职业精神,做到对事不对人,对待每一起案件都要严谨客观。
民警要始终坚持依法办案,绝不以私情、私欲干扰公正执法,严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民警职业道德要求民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民警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民警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危险,民警都要勇往直前,冲锋在前,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和担当。
民警要主动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警职业道德要求民警具备高水平的业务素质。
民警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掌握执法技巧和法律知识,熟悉各类案件的处理流程和程序,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各类公安工作。
民警还要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势和社会问题。
民警职业道德还要求民警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处事风格。
民警要注重个人修养,言行举止要庄重得体,不得有不良嗜好和不适当的行为。
民警要善于沟通和协调,处理问题时要以理服人,注重与群众的良好关系。
民警要守纪律、讲规矩,遵守公安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民警职业道德是民警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只有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拥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处事风格,民警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守护者和人民的贴心人。
同时,社会也应给予民警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民警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一、忠诚可靠: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二、秉公执法: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
三、英勇善战:坚韧不拔,机智果敢,崇尚荣誉。
四、热诚服务: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
五、文明理性: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
六、严守纪律:遵章守纪,保守秘密,令行禁止。
七、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学善思,精益求精。
八、甘于奉献: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
九、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
十、团结协作: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安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公安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公安人员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
作为执法人员,公安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公安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进行探讨。
一、忠诚敬业作为公安人员,应当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对人民、对职责负责。
公安人员应当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技能水平,以实际行动展现敬业精神,并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廉洁自律公安人员应遵守廉洁行为规范,坚决抵制腐败行为。
他们要坚持清正廉洁的原则,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稳定的工作作风。
同时,通过自我警示和互相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勇于奉献在工作中,公安人员应具备勇于奉献的精神。
他们要展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不辞辛苦、不怕困难、不畏挑战。
只有勇于奉献,才能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职责。
四、公正执法公安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保持公正、权威、严肃的形象。
他们要做到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不搞特权,对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文明礼貌作为执法人员,公安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具备良好的文明礼貌意识。
在工作中,他们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群众,尊重群众合法权益,处理矛盾纠纷时要注意方法和方式,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
六、保守秘密公安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敏感信息。
他们应严守秘密,不泄露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他们要遵守法律规定,依法处理、保管、使用执法工具和情报信息。
七、维护形象公安人员的形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维护。
他们要通过自己优秀的工作表现,树立良好的警务形象,为公安事业增光添彩。
总结:公安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工作效率、形象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应当始终以忠诚敬业、廉洁自律、勇于奉献、公正执法、文明礼貌、保守秘密和维护形象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做到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下的高素质公安人员。
警察职业道德

警察职业道德
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使警察高尚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一致。
警察职业道德是法律、制度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结合体,它体现了社会对警察的期望,也是警察职业精神的根本内容。
警察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心”,它既包括警察必须服从上级指令,履行社会职责,主动投身正义事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又要求警察在实施职务时,不得违背社会道德,不得干出违法行为,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对执法行为负责、担当责任,以此来确保警察行为合法、公正、廉洁,做到尊重公民权利,代表国家和社会公正正义的行为。
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警察遵守法律、守法执法,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受贿、行贿、谋取私利,不得搞任意拘禁,不得以职权之便谋财害命,不得故意,不得滥用武力执法,不得超越职责范围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复,不得滥用信息技术,不得违反警察服务行为准则,不得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等等。
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警察勤恳尽责、积极服务,要认真履行职责,尽最大努力抓捕犯罪嫌疑人,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警察时刻戒备,维护公共安全,保护财产安全,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保护国家安全,遵守纪律,严格执行法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秉持公正而公平的精神办事,正确处理司法问题,确保司法公正。
警察职业道德要求警察要有高尚的精神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的精神,学习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服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尊重人权,实行自律,不搞特权,不得滥用职权,不得犯贪污贿赂等罪行。
警察职业道德是警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既体现了社会对警察的期望,又是警察职业精神的根本内容。
严格遵守警察职业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也是警察职业的生命线。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之秉公执法(09治安三-耿超-091210410)

看守所内离奇“洗脸死”
2010年3月27号,湖北 省公安县麻豪口镇黄 岭村村民薛因盗窃自 行车被公安县公安局 给予治安拘留15日,4 月7号,薛宏福被发现 在拘留室洗手池中死 亡。“洗脸死”三个 字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人们纷纷对其死因提 出质疑。
2020/3/1
(二)秉持公正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 次受到市局和分局的表彰奖励。他 所带领的东大派出所2009年荣立三 等功二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派 出所,派出所党支部被分局党委评 为先进党支部。
秉公执法具体做法还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待人 遵守法律程序 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 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 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这里的秉公办事正是秉持公正之心,公事 公办的意思。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人民的公仆,在办 理各类案件时,秉持公正是必备前提。
2020/3/1
北京“杜宝良事件”
2005年7月,在北京卖 菜两年之久的安徽籍 司机杜宝良,因为连 续105次在同一地点违 反禁行标志,被累计 罚款10500元。由于北 京交管部门在处罚中 存在着程序违法的问 题,因而媒体对“杜 宝良事件”的披露推 动了公安机关执法程 序的完善 。
2020/3/1
惩恶扬善,不辱使命的人民警察 何新印
2020/3/1
何新印,男,汉族,37岁,中共党员, 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东大派出所 长,三级警督。
东大地处西安环山旅游带。为了确 保广大游 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他常 年如一日地带领民警,深入辖区各 旅游景点,加强治安巡逻和安全检 查,提醒游客做好安全防范。特别 是,每当遇到游客走失或者迷路、 遇险等,他都不顾个人安危,全力 搜救,抢险救灾。近几年来,何新 印同志参与救助的群众达四五十人。 从警以来,何新印同志先后破获刑 事案件42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犯 罪嫌疑人500余人。
正确理解和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正确理解和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7日的《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中首先讲的,阐明了道德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讲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人民警察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就是行业内的道德和纪律,这是正确履行《人民警察法》的前提基础,是争做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根本保证。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道德与法制的统一体。
一、规范人民警察职业行为的必要性1、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规范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就需要从事一种职业维系自己的生活,那么这就必须遵循一种守则,一种规范,这就是职业道德。
这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取不到这个资本你就无法顺当地从事这个职业,从事了这个职业也干不好,最终将被这个职业所淘汰。
所说的职业道德,对人是体现在相互的竞争力上,你遵守得好,干的就好,发展就快,积极性就高;那么对一个群体呢?那就是一种战斗力,它能使整个群体整体化一,向心力大、凝聚力强,能够招之即来,来者能战,战之能胜。
一个人要成就小事是靠才能的,要成就大事就要靠品德。
当年皇马球队来中国和红塔队踢球时,一下飞机未安置食宿就开会,队员们精力集中听教练讲;红塔准备的饭人家不吃,怕长了体重;对待球迷非常善意和谦虚,非常客气礼貌;有一个记者看到后写了一篇文章,《皇马球队来中国带来了金钱,留下了什么呢?》,他们留下的是职业道德。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得其名,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寿。
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干好工作,去为国家出点力,去参与治理国家,那就必须先修身。
需要不懈地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就是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惩恶扬善
惩恶扬善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惩戒恶行, 显扬善举。就是指惩罚有恶行的人,表扬 有善行的人。
人民警察绝不只是一个称号,穿上这身警 服,就承当起了党和人民的重托,惩恶扬 善,不辱使命,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一种 挑战,把每一次历险都当做一次考验,站 着是铜墙铁壁,倒下是巍峨长堤。钢铁就 是这样炼成的。
2020/3/1
谢谢观看
09治本三 耿超
091210410
2020/3/1
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其立法本意是“使认定 的事实完全符合案件的客观真相” 。公安机关办 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客观事实作为唯一根据。 或者说 ,只能以客观事实作基础,尊重客观事实, 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我党所一贯强调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与 之是相呼应的。因为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国家 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那么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 公安机关的使命就在于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要 做到这一点,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就必须以客 观事实,即案件真相作为其裁判的基础和依据 。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 次受到市局和分局的表彰奖励。他 所带领的东大派出所2009年荣立三 等功二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派 出所,派出所党支部被分局党委评 为先进党支部。
秉公执法具体做法还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待人 遵守法律程序 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2020/3/1
秉公执法的伦理依据
(一)秉公执法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 要。
(二)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应当承担的职 业道德责任。
(三)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应当确立的职 业信念。
2020/3/1
秉公执法的具体要求
(一)事实为据 (二)秉持公正 (三)惩恶扬善
2020/3/1
(一)事实为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 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 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这里的秉公办事正是秉持公正之心,公事 公办的意思。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人民的公仆,在办 理各类案件时,秉持公正是必备前提。
2020/3/1
北京“杜宝良事件”
2005年7月,在北京卖 菜两年之久的安徽籍 司机杜宝良,因为连 续105次在同一地点违 反禁行标志,被累计 罚款10500元。由于北 京交管部门在处罚中 存在着程序违法的问 题,因而媒体对“杜 宝良事件”的披露推 动了公安机关执法程 序的完善 。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之
秉公执法
• 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准则,也 是人民警察应当确定的职业信念。人民警 察只有秉公执法,事实为据、秉持公正、 惩恶扬善,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确保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2020/3/1
何为秉公执法?
所谓秉公执法,就是秉持公正之心,严格 执行法律。古人曾对公、正下过定义: “兼复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方正 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公正的基本含 义是对人对事均以法律、道德、情理为准 绳加以评判和处理,做到一视同仁,不偏 不倚。公正用于执法,不仅要不偏不倚, 不出于狭隘的私利,私情,而且要不受外 力的挟持,不逢迎权贵,不屈从强暴。
2020/3/1
看守所内离奇“洗脸死”
2010年3月27号,湖北 省公安县麻豪口镇黄 岭村村民薛因盗窃自 行车被公安县公安局 给予治安拘留15日,4 月7号,薛宏福被发现 在拘留室洗手池中死 亡。“洗脸死”三个 字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人们纷纷对其死因提 出质疑。
2020/3/1
(二)善,不辱使命的人民警察 何新印
2020/3/1
何新印,男,汉族,37岁,中共党员, 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东大派出所 长,三级警督。
东大地处西安环山旅游带。为了确 保广大游 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他常 年如一日地带领民警,深入辖区各 旅游景点,加强治安巡逻和安全检 查,提醒游客做好安全防范。特别 是,每当遇到游客走失或者迷路、 遇险等,他都不顾个人安危,全力 搜救,抢险救灾。近几年来,何新 印同志参与救助的群众达四五十人。 从警以来,何新印同志先后破获刑 事案件42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犯 罪嫌疑人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