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读后感
《红旗飘飘》读后感精选4篇

《红旗飘飘》读后感精选4篇第二课让我难忘的是英雄母亲邓玉芬。
她先后把自己的5个儿子送上了战场,不仅如此,她还上丈夫为八路军运军粮,跑交通,她自己还为伤病员疗伤,每当伤病员离开时,都会拉着手送出老远,就这样,为革命一直贡献着。
不幸的是从1942年到1943年,邓玉芬的丈夫个4个儿子先后都牺牲了。
1944年春,7岁的小儿子连病带饿死在了邓玉芬的怀里,失去了6位亲人,对邓玉芬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可她却告诉自己要坚强的话下去,她要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邓玉芬眼含泪花,告慰九泉以下的亲人们,咱们胜利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无私的母亲啊!我很敬佩她,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啊,做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成人后,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祖国有奉献的人,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0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我们唱着神圣庄严的国歌,仰望着蓝天上四处飘扬的国旗。
啊!它是多么漂亮啊! 那像鲜血一般的红色,就像是英勇的战士为祖国而流淌出的鲜血。
瞧,那上面还镶嵌着五颗五角星,那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前辈中国人的团结,也启示着我们后辈的中华儿女也要团结、友爱。
我们不仅要学习前辈人的团结,还要学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1935年1月29日,敌人抓住了方志敏。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方志敏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断然表示: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爱国、清贫、奉献,就是方志敏的精神。
1940年6月的一天,英雄母亲邓玉芬毫不犹豫地将她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五儿子纷纷送到战场上。
儿子们在外抗战,邓玉芬在家承担起全部的家务活,让丈夫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
她的家成为了八路军和游击队的落脚处,也是伤病员的疗伤康复所。
八路军战士都知道,猪头岭有个温暖的家,那里有位慈祥妈妈。
《红旗飘飘》读后感精选4篇

本文共计3687字
《红旗飘飘》读后感精选4篇
红旗飘飘这本书大家最近都看了吗?里面的精神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会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红旗飘飘》读后感精选4篇,一起看看吧!
01
这些天,我读了一本学校配发特别有教育意义的书——《红旗飘飘》。
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为我国的强国梦想、中国道路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革命先烈,还有科学家。
那些科学家胸怀天下,一心为国,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我国的科技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中就有一位令我非常敬佩。
他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搞科研,后来因为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患了胆管癌,仍然没有放弃研究工作,最终为祖国的科技之火燃尽最后一滴学识。
他就是黄大年。
20XX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教研环境和安逸生活,自费购买了昂贵的科研仪器,回到祖国。
回国后,黄大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黄大年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就是航空重力梯度仪,但是在研制航空重力梯度仪的项目论证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了质疑,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向那些专家讲解航空重力梯度仪的可行性方案。
经过几百位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在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用五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这对推动国防安全建设和深地资源勘查,具有支撑作用和重要意义,这促使黄大
- 1 -。
看电影《红旗飘飘》有感

看电影《红旗飘飘》有感
几周前,学校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红旗飘飘》。
那天,我们很兴奋,因为我们要去看电影了!
故事是这样的:在铜鼓秋收起义还没开始之前,当地国民政府被其他地区的红军势力所吓倒,于是他们就开始了查红禁红,不让当地的农民起义,成为工农革命军。
这一天,石亮和桂枝来到了铜鼓桂花坪,开展号召农民起义的工作。
次日,毛委员就来到了铜鼓,这时敌人已经发现了在纸棚里的农会的人,要去围剿。
可这个消息让在敌人那里做内应的同敌方政府官员帅仁奎结拜的石亮知道了,他借酒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桂大妈,桂枝赶紧来到了纸棚,让开会的同志们快点走,而自己却英勇就义。
最后,桂大妈为了保护红旗也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才让秋收起义成功的故事。
我看了以后,我深受感动,他们的那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已经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
特别是桂大妈,她那句话对查红禁红的人真管用,“火是红的,难道你们不食人间烟火了吗?血是红的,难道你血管里的血是黑的吗?”他们这种临危不乱的精神,很让我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大无畏的精神。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心得感悟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心得感悟《红旗飘飘》是一本非常激励人心的书籍,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感悟和收获。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和挫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奋斗的决心,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主人公在面对无数困难和挫折时,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为了理想而努力。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给了我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学习和进步是取得成就的关键。
主人公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这其中充满了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过程。
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他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更多的机会。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追求理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来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即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通过阅读《红旗飘飘》,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和激励。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奋斗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坚持的重要性。
它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决心。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我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红旗飘飘》读后感

《红旗飘飘》读后感《红旗飘飘》是一本让人思考的书,它描绘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如何坚定地走过困难,以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融入到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之中。
在这过程中,党领袖们不惜付出代价,抛弃私利,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奋斗。
这是一本具备历史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书籍。
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极大贡献,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和信心。
同时,也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作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读完《红旗飘飘》,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团结、勇敢、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为民服务的政党的价值。
它的领袖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都是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们不仅能够站在革命的前沿,也能够深入到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无限的爱心,感动了人民,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在今天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曲折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精神风貌也更加凝炼和成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我们对这些困境和挑战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找出解决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和经验,增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
总之,读《红旗飘飘》,不仅能够感受到伟大的历史风华,也能够对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启发。
《红旗飘飘》是一本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书籍,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战争年代到现在的奋斗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发展的前景。
这本书中的内容丰富、深刻,充满了思考和启迪。
书中描写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呈现的是历史的事实,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魅力和领导力。
电影红旗飘飘观后感

电影红旗飘飘观后感《红旗飘飘》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电影,该片以描绘中国革命时期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红军团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抵抗敌人和实现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
这部电影以其剧情紧凑、演员精湛的表演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首先,电影《红旗飘飘》以其真实而感人的情感,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有纯朴善良的军民群众、有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有顽固不化的敌人。
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遭遇,观众可以通过角色的命运,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压力和困难。
尤其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坚毅的战士、坚守家园的妻子还是无私奉献的护士,都展示了当时中国妇女的勇敢和智慧。
这些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让人们在电影的世界中感受到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与艰辛。
其次,电影《红旗飘飘》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情节,展示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电影中的红军团队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但他们始终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红军的艰苦训练、血战短兵相接、英勇抗击敌人的场景无一不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坚韧不拔。
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让观众深刻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奋斗。
同时,《红旗飘飘》还通过对敌人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和反抗压迫的决心和智慧。
电影中的日本军官和顽固的地主代表都充满了极端残忍和野蛮的行为,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人民进行的种种暴虐和压迫。
然而,中国人民的勇敢抵抗和智慧的反击使观众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这些形象的塑造在电影中起到了很好的反差作用,更加凸显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除了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展现,《红旗飘飘》还以其精湛的拍摄技巧和优秀的美术设计获得了观众的赞赏。
影片中的场景布置、服装设计、灯光处理等方面都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水准。
电影的美术设计融入了大量的真实历史元素,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红军长征的现场。
此外,该片还采用了一些战争场面的特技镜头,使得电影更加生动和震撼人心。
总的来说,《红旗飘飘》是一部具有强烈民族情感和人文关怀的电影作品。
【读后感】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

【读后感】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读了《红旗飘飘》我才意识到中国——一个由及弱的国家,发展到现在的世界强国之一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可爱的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传奇人物,如:铁血将军陈树湘,他体现出人民军队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雄母亲邓玉芬,她把丈夫和孩子送上前线的壮丽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中国人民,她被誉为“当代佘太君”;抗日民族英雄靖宇,他不畏困难,威武不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英雄气概,使敌人也为之震惊……我们调皮的中国,就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她培育出来红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坚信大家都晓得吧!红军战士爬到雪上、过草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辛,但战士们毫不惧怕,坚持不懈,消除层层困难,存有生命和鲜血取回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中国为什么会有长城、世界第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京杭大运河?因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
“大国工匠,筑梦中国”。
提及优质生产,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瑞士、德国等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和他们的工匠。
那么中国呢?中国做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难道就没这种工匠吗?存有,他就是湖双钱先生。
胡先生曾感叹地说道:“刻苦勤奋为我获得自尊,技艺高超使我斩获荣誉,我为自己就是一名航空技术人员而深感自豪”。
在他心目中,自己制作的产品没最出色,只有更好。
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在2021年到2049年的30年中,谁将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战略而奋斗?是你!正是你!你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你怎样,祖国便怎样;你有光明,祖国就有光明;你有创新,祖国就创新:你强大,祖国就强大!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吧!。
红旗飘飘观后感800字

红旗飘飘观后感800字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舞台剧《红旗飘飘》,这是一部通过完美的艺术表现方式,讲述了一个政治人物的传奇故事。
整个剧场充斥着悠扬的音乐和生动的表演,使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激情澎湃。
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的青年,他对于社会的不公平和贫穷的现状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这个青年的坚定和勇敢令我深深地钦佩,他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剧中,他用革命歌声唤醒了人们的意识,用无私的奉献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除了主人公的英勇和坚韧不拔,剧中的其他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的母亲,在他年幼的时候便辞职务农,将家里的田地全部卖掉,支持他去城市学习。
她不顾个人的困苦和辛劳,一心一意地为儿子的梦想付出。
这个母亲的伟大精神无疑是剧中最温暖人心的地方,她的坚持和付出无疑是整个故事的灵魂所在。
除了剧情的引人入胜之外,舞台的设计和美术的灵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的背景是一面红旗,高高飘扬,象征着革命的精神和力量。
红色的色调让整个舞台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设计者的艺术才华和对细节的追求。
而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是让整个舞台生动起来,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非常到位,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红旗飘飘》这场舞台剧深深震撼了我,使我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和无私。
这不仅仅是一部剧,更是对于那个伟大历史时期的致敬。
通过观看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和社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正如剧中所呈现的一样,我们应该时刻铭记革命先烈的奉献和牺牲,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红旗飘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影响力。
艺术能够触动人心,唤起人们的内心的振奋和感动。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迷失自己,对于理想和信念产生怀疑和迷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飘飘》读后感
鲁迅
我从《红旗飘飘》里读到鲁迅的介绍,就想到上海的鲁迅故居去看看。
鲁迅故居纪念馆在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这里是鲁迅生前居住的最后一栋房子,他在这里去世,享年56岁。
到了这里,听到讲解员介绍,我才知道,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大家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
妈妈告诉我,鲁迅先生因为想治好和他爸爸一样病重的人,出国到日本去学了西医,后来日本和俄国打仗的时候,居然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打仗,也害死了很多中国人,但是我们中国其他很多人都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先生知道后难过极了,他想我学西医干什么,这些人在看热闹,把他们的身体治得再好有什么用呢?于是,鲁迅放弃了医学,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先翻译了很多其他国家反抗统治者的作品,后来自己开始用白话文写小说,让更多人在精神上提高自己。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妈妈讲给我听,我很喜欢,以后我也要多读鲁迅先生的文章。
袁隆平
袁隆平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科学家,他的理想都很神奇,他想要让麦粒长得像花生米那样大,还想要让朋友们都能在麦苗下乘凉,那得有多高多大的麦子啊!太不可思议了!这些都是因为他出生在旧中国,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困,很多人吃不饱饭。
不过袁隆平居然真的实现了他的远大理想之一。
他让中国的水稻产量从亩产两三百公斤增长到了一千多公斤,而且还在全国不同地区普遍种植水稻,让更多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平是一个有很强自制力的人,几十年来都在田里辛苦工作,直到快90岁了,还是坚持在研究室里、在田里研究水稻。
他是我们国家伟大的科学家,也获得了很多世界级的荣誉,他创造的财富非常多,国家给他的奖励也很多。
但是爸爸告诉我,袁隆平是一个非常艰苦朴素的人,他经常穿着很便宜的衣服到田里去工作,开的车也是很便宜的国产车。
他一点也不骄傲,不像有些人一知道自己哪里比别人好,就再也不努力了,乱花钱,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把浪费当作炫耀。
这种品德值得让我们学习,我也要做这样伟大又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