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指南
2012国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哪项是我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A.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B.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戊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研制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器潜技术的国家之一D.国内首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至此,我国可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2.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B.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3.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提出: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升值B.欧元区经济低迷C.巨额财政赤字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5.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B.降低再贴现率C.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6.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C.无党派人士是指既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7.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B.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D.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8.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9.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B.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C.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D.孙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10.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一神论宗教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D.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11.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公务员中的常识判断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常识判断题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题是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解题技巧,能够提高答题准确率,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分享一些公务员中的常识判断题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审清题干在回答常识判断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
理解题目的要求,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准确。
有时候,从题目中可以提取出关键信息,这对于解答题目非常有帮助。
二、利用常识判断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常识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通过对生活常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题目的答案。
例如,题目可能涉及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历史事实、地理知识等等。
通过学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题目的判断能力。
三、排除干扰项常识判断题通常会设置干扰项,以增加解题难度。
在回答题目时,要注意排除干扰项,集中精力寻找正确答案。
有时候,在题目中能够找到关键词语,通过和选项对比,可以逐一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四、注意细节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细节可能会对解题产生影响。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对题目中提到的细节信息进行分析。
有时候,细节可以成为判断答案的关键。
五、切勿主观臆断解答常识判断题时,不要轻易做出主观臆断的答案。
虽然个人知识和经验可以辅助解题,但并不总是正确的。
应该以客观事实和相关规定作为依据,仔细分析题目内容,做出准确的判断。
六、多做练习题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多做一些常识判断题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积累经验,熟悉题目出题规律,能够更加熟练地解答常识判断题。
七、查漏补缺在解答常识判断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
及时记录下来,回去进行查漏补缺,以免在考试中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总之,公务员中的常识判断题解题技巧在于审清题干、利用常识判断、排除干扰项、注意细节、切勿主观臆断、多做练习题以及查漏补缺。
希望以上技巧能对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文章字数:573字)。
公务员中的常识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常识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题是考察考生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本文将从多角度介绍公务员中的常识题解题技巧。
一、多方位了解公务员中的常识题目通常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保持对各类新闻、时事等信息的关注。
国内外的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都是可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掌握不同领域的基本常识,有助于解答常识题。
二、广泛阅读广泛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理解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通过读书、报纸、杂志等各种文献资料,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储备,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际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中。
了解各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把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这些题目。
四、理解常识题的出题方式在解答常识题时,我们需要理解常识题的出题方式。
常识题通常采用选择题形式,选项之间往往存在细微的差异,需要我们在细节上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多做题目,了解常识题的常见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五、切记擅自臆断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题通常是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等来进行出题的。
因此,在解答常识题时,我们要避免擅自臆断答案,要根据事实和法规等准确判断,尽量排除主观臆断的干扰。
六、总结归纳在备考过程中,要总结和归纳常识题的考点和规律,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七、考前模拟在考前准备阶段,可以进行模拟测试,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模拟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备考方向和策略。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题涉及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考生需要通过多方位了解、广泛阅读、注重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备考。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真题】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哪项是我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A.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B.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戊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研制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D.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至此,我国可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2.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B.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3.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提出: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述口号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C.无党派人士是指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升值B.欧元区经济低迷C.巨额财政赤字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6.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贴现率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7.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其弟子言行B.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8.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9.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B.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C.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D.孙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10.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一神论宗教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D.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11.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完整版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2.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3.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A.缺煤、富油、少气B.富煤、缺油、少气C.缺煤、缺油、多气D.富煤、富油、多气4.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5.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C.西部大开发覆盖地域指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D.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作时保障和改善民生6.在西柏坡时期,党中央:①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③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②③①D. ③①②7.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村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提交了修建学校的经费筹集方案B.乙村村委会与村民李某签订山林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年,到期后,村委会又将山林承包给该村村民赵某C.两村有一座石灰矿,丙村村委会组织该村村民成立丙村经济合作社,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申请石灰矿的采矿许可证D.丁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3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王某、张某和黄某分别获得选票120票、100票和80票,因而王某当选8.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家主席9.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B.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C.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D.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10.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下列全部属于近30年来取得的重大突破的一组是:A.歌德巴克猜想、载人航天、古生物考古、南水北调B.月球探测、核电工程、反西格玛负超子、陆相成油理论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D.激光照排技术、量子通讯、古生物考古、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12.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B.一般分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13. 关于中国交通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国道线采用数字编号,分别以1、2、3、4开头B.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C.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在南昌试飞成功D.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之一14.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出口贸易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1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B.黄金储备量已超过1000吨C.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接近30%D.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17.2010年新成立的我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是:A.新疆喀什B.上海浦东C.天津海滨D.重庆两江18.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C.我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D.震源底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19.京剧作为我国著名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们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杏园”B.京剧行当中的“净”是指女性角色C.“梅派”唱腔创始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D.《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20.关于我国的出土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禅衣B.西安附近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可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C.越王勾践剑是战国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D.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红、蓝、白三种颜色为主21.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22.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达,正确的是:A.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书圣”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C.《真书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D.“苏、黄、米、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公望23.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职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歌白尼学说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2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2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更易吸收辐射热B.驱长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楼房距应该比哈尔滨的楼房间距大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抗冻效果更好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公务员如何提高常识题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如何提高常识题的答题技巧公务员考试中,常识题是一道必不可缺的题型。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了解程度。
提高常识题的答题技巧,不仅可以增加正确率,还可以提高答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如何提高常识题答题技巧的方法。
一、充分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题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
因此,充分准备是提高答题技巧的关键。
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并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积累。
建议借助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常识水平。
二、积累经验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题往往是通过对考生平时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考察。
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积累经验。
可以选择相关的历年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熟悉题目的形式、内容和解题思路。
同时,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经验,特别是遇到错题时,要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并寻找正确的答题思路。
三、掌握解题方法在回答常识题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解题方法包括:1. 推理判断法:对于一些需要推理和判断的题型,可以借助逻辑和常识来进行分析。
通过抓住关键信息和关键词,理清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判断。
2. 对比选择法:一些题目会给出多个选项,考生需要进行比较,并选出与其他选项不同的答案。
在对比选择时,注意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加强对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的筛选。
3. 联想记忆法: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题目,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帮助记忆。
将知识点与生活经验、故事情节等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联想,以提高记忆效果。
四、阅读题干和选项在回答常识题时,阅读题干和选项是至关重要的。
考生应该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重点。
同时,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或信息来对选项进行筛选。
五、注意题目细节和常识判断在回答常识题时,需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细节和常识判断。
有些问题可能会涉及一些细微的差别或特殊情况,考生需要仔细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复习要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复习要点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复习要点处理行测题目的时候,应考生永远要把选项看成题目的一个部分,很多时候,以选项的倒推,整除、赋值法、奇偶性与代入排除就能解决一半的题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复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复习常识判断是最容易被大部分考生忽略的部分,也是很多考生都选择放弃的部分,因为其中包含的知识太多太杂,考题内容和范围不固定,不免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
这种模块,我给出的备考建议就是结合实际适当去学习,不能完全放弃,也不要过分纠结。
就我所在的省份吉林省来讲,这里的常识部分包括法律、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等等。
估计其他省份的常识部分也大同小异,在平常的备考过程中,除了要观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官方媒体及新闻报道,还应该注重积累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朝代顺序表、著名历史人物、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经济学基本常识等等,这样它出题的时候你即使没见过题中的字眼,但应该会想到它考的知识属于哪个范畴,到时候蒙题的时候也会有所帮助。
当然,有的题也无从下手,本人地理历史比较差,所以遇到这种题的话基本都是跳过。
还有一个蒙题的技巧(可以适当用用),是基于考试答案平均分布比例来估算,先把会做的题都做上。
比如20道常识题你做了13道,有3个选A,4个选B,1个选C,5个选D,这时候如果让你蒙的话,你肯定不会ABCD轮流蒙,直接全选C就好了,因为你会做的题中只有一个C选项,C的答案分布比例相对较小。
当然,这种蒙题方法也得看当地的考试答案分布规律,要是大体呈现平均分布的话就可以用用,要是没有规律的话那也就只能随缘了。
平时注重对官方新闻报道的积累,并不是只服务于常识,对行测其他相关模块,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也会有所裨益,因为按照目前整体的考试形势来判断,以后的考试会越来越注重实效性和时政性相结合。
我想,这也是命题人除了在申论模块之外的另一个想考察考生行政知识的最佳选择。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如何复习 公务员常识备考建议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如何复习公务员常识备考建议常识判断模块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要怎么进行备考复习呢?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复习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复习方法一、系统梳理理论知识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所以有些考生就干脆放弃了复习。
对于常识判断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都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做,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巩固和复习内容的目的。
其次,考题及模拟训练。
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
这时反复做考题,在做考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同时配套做模拟题进行巩固提高。
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考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重新翻阅一遍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考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做对的继续巩固,做错的总结经验,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预测点。
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常识判断知识庞杂,所以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就可事半功倍。
1、多关注国情社情。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比如党的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2、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整体把握学科内容,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地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指南
2012年国考考试大纲已于近日公布,从时间上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日期,和往年差别不大。
报名、资格审查及缴费确认的时间与去年如出一辙。
只是考试时间相经去年提前了一周,但仍然符合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于每年11月末12月初举行的惯例。
这种考试时间的固定化是一种必然的态势。
但是这就意味着考生从现在起只有三周的复习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周的时候全面备战国考是当务之急。
以下便针对国考常识判断模块,为考生这部分的备考做以指导。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
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起身的独特性。
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
与历年一样,今年的常识部分,考纲当中要求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几个方面,目的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其中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但因所包含内容过多,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因此,做好这部分知识的梳理工作非常重要,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从以下几点来为此次常识模块进行备考。
1、重点关注国情社情
今年的国考大纲,在常识部分重点强调了对国情社情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尤其指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
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2、注重时事
从近几年国考常识部分的考题来看,大都与时事挂钩,多了解及掌握一些时事背景,对解答常识部分考题会有所很大帮助。
建议考生在平时可利用复习的闲暇时间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多看新闻,
关注时事,劳逸结合备考常识。
3、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
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举例:
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信贷政策……)→国内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国际金融。
4、有舍有得
行测考题相对较多,每道题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