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新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观点: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影响:辛亥革命
时间:20世纪初
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激进派
旗帜:民族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主张: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特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共(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新思潮的主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地主阶级(器物层次)
抵抗派 洋务派
时间:19世纪40--50年代 人物:林则徐、魏源、 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特点:重军事,轻经济(未付诸实践) 目的:抵御外辱,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特点:重技术,轻制度 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辱,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主张:变法救亡图存;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特点:重政治制度,全面学习西方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旧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革命派
人物:孙中山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主主义(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资产阶级
时间:19世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年代

高中历史 必修3 大事年表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  必修3  大事年表  思维导图

‎220~589年
‎西欧开始进入封建时期
‎欧洲文化的发展受到封建神学的钳 ‎制
‎5世纪
‎581~907年
‎907~1368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 ‎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14~15世纪
‎马丁·路德 ‎欧洲宗教改革 ‎16世纪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初
‎创立经典力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概况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
‎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
‎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3年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智者学派
‎欧洲人文主义萌芽 ‎公元前5~前4世纪 ‎远古~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220年
‎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
‎雪莱
‎海涅 ‎19世纪30年代
‎拜伦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
‎柴可夫斯基 ‎俄国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后期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现代主义文学
‎安徒生
‎列宾
‎米勒
‎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
‎莫奈
‎梵高
‎威尔第 ‎比才
‎欧洲
‎19世纪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
‎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
‎1970年 ‎1973年 ‎1977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高考制度恢复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6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7
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33
1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6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7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3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2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5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6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7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8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9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0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1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2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3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14
高中历史选修3思维导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体系

高考状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八单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
—教育的复兴现代
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
艺术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高二历史必修三思想史 思维导图集合

高二历史必修三思想史 思维导图集合

【合作探究】
一、 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何异同?
先秦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想来源
儒学、阴阳、黄老、法家
主张 地位
仁、礼、为政以德; 仁政、民贵君轻、礼 法并施……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不受重视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 统治者重视,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同: 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
阅读教材思考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是什么?
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
神性
→ ← 人性
肯定人,注重人性。
神学束缚 → ← 自由
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
来世/禁欲 → ←现世/幸福
要求现实享乐。
蒙昧主义 → ← 理性/经验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小结: 我的信仰,你做主 教皇:因行称义
产生时期
复兴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出生时代:公元前5世纪
时代背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相同点: 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伦理道德;重视教育,重
视知识的作用等;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1)对人的属性关注点不同:儒家强调“社会”的人,而希 腊强调“个体”的人;(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孔子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压制了人的个性 发展。而苏强调人在社会中的权利责任,人人平等,有利于人的 个性发展,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 同:孔文子等将社会和人作为研究重点,忽视对自然科学探究, 苏对自然科学研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核定地价,增值地价 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的个人及团体一 切自由和权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